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第五十八章 抚松筑巢



第五十八章 抚松筑巢

蒙江县里讨伐军司令部,川崎一男大佐烦闷的在地上走动,接到抚松特务机关八木一郎的报告,让他很吃惊。伪军背叛日军,这以不是第一次了。六年时间有太多的皇协军背叛皇军,打出抗日的旗号。

这当中的原因各种各样,有中国人幡然醒悟,也有反满抗日分子的策反,也有一些是日本人的骄横逼的。但伪军造反是成不了气候的,只是麻烦一些而已。

武藤君山一个中队,却没有打过皇协军一个营,既然赵起返回攻占抚松,那就是武藤君山被消灭了。一个中队的宪兵被消灭,连消息都没有,可能吗?皇协军什么战斗力?日本人是非常清楚的。关东军不给皇协军太好的装备,就是对他们不放心。

接到报告后,川崎一男派出蒙江的皇军第3大队赶往抚松,准备消灭赵起。但天黑路远,既然抚松已经失守,并不急于一时,所以他命令第3大队天亮出发。蒙江到抚松并不远,他没有动用临江周围的三个大队,也没有派伪军协助。

钟洋被川崎一男骂个狗血淋头,被打了两个的嘴巴是他同意赵起镇守抚松的。说什么此人有能力,有水平,但恰恰赵起出问题。面对川崎一男的眼光,钟洋是吓得六神无主。

现在他也想杀了赵起,他的营被打散归拢部队后自己信任他,还让他当营长,也把他派到抚松家乡镇守。这个王八蛋竟然造反,这不是要自己命一样吗?

面对川崎一男的怒火,钟洋是屁也不敢放一个,连答是、是、是,并要求去抚松亲自消灭赵起,把他抓回来交给皇军处理。

但川崎一男没有同意,他也不信任伪军,赵起是钟洋的手下,如果两个人同流合污,那才危险呢。钟洋可是掌握一个团,兵力更多。他只是骂一顿打一顿并没有派伪军,只是把进攻抚松的事交给了第3宪兵队大队长小野鹿原少佐,日军一个宪兵大队七百五十人,对付一个皇协军营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如果一个大队无法消灭一个营的皇协军,那么川崎一男都得自杀。大日本皇军还用什么进行征服支那,征服世界的作战?接到命令的小野鹿原少佐准备出兵,但天黑他也只能第二天再出动。

川崎一男烦闷是他再没有接到抚松方面的消息,证明特务机关的八木一郎也出问题了。他决定派一个大队就是因为听说赵起这个人很有能力,再说武藤君山一个中队被消灭,连逃回来报信的都没有。

参谋长伊藤之久看到川崎一男心情不好,说道:“司令阁下,是不是有人协助赵起,我觉得他们一个营未必能消灭皇军一个中队?”

川崎一男也不敢确定,但这些地区周围已没有其他部队,因为雪原军的事情,讨伐队这半个多月时间,没有雪原军的消息,对长白山临江,蒙江周围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大小山头基本被击溃消灭,再没有什么武装力量。能有谁协助赵起呢?他犹豫的说道:“事情很有问题,通知特务机关查清楚,也不能不防备雪原军,已经半个月时间,相信他们隐藏不了太长时间。”

“嗨”伊藤之久立正回答。他也弄不清楚,只能小心一些。这一点伪军反叛和周围这些土匪不足为虑,威胁最大的还是雪原军。他们神出鬼没,战斗力十分强,而且领头的凌芸,智谋过人,皇军根本捉摸不透她们的行踪。

再说如果长时间没有消息,不可能维持这么大的兵力守在临江地区。三个大队是从牡丹江方向,第3混成旅团抽调的部队,由于那个方向兵力减少,杨靖宇他们又开始猖獗起来,所以也要回去消灭抗联。对关东军司令

部来说,东北最大威胁还是抗联,这些土匪游击武装都成不了气候。

就在鬼子准备兵力夺回抚松,消灭赵起的时候,在道路上埋伏的袁桐接到命令,让她把部队撤出埋伏赶往马家岭。

对于凌芸的计划一会一变袁桐也习惯了。知道两个人都不是什么战略家,也并非专业军事人才,对东北的日军形势也不是很了解。后世资料和一些记载,对东北的记载很少,除非是专业研究抗战历史的人,否则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

后世只要一提抗日战争,就是关内战场和江南战场,也不过那几个著名的战役,东北沦陷区却很少提及。是这里没什么可以称得上的战斗原因吗,凌芸、袁桐都不得而知。

历史上又没有雪原军这一说,所以会出现什么变化,两个人都不知道,只能是随机应变,赶哪算哪。所以对凌芸又改变计划,袁桐没什么意见。她也信任凌芸,所以没有犹豫立即下令,部队退出伏击阵地,转向马家岭方向,派人去把吴远处决。

从凌芸特意交代把吴远处决,就明白凌芸还想隐藏行踪,不想暴露雪原军。但雪原军这一回人数更多,加上赵起的人已然是上千人,不想暴露给养怎么办?但相信凌芸一定是有办法了。

从这里到马家岭要比抚松方面远不少,当袁桐她们到达马家岭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发现女子警卫排的人已然到达那里。看着停在山村里的马车和牛车,袁桐不能不佩服,因为车上全是粮食。但凌芸没到,只有林二毛和海棠。看到袁桐到了,海棠说道:“袁营长,小姐让我告诉你,把部队停在这里建立驻地,封锁周围不要让消息泄露出去。”

袁桐看看周围环境,此时刚刚天亮,初春的季节山里还很冷,草木枯黄。这里是两个山岭,下面夹着一个山沟,平地也不是太多。周围树林茂密,一条土路通向山外。

另一方面有高山挡着,根据了解情况的说,再向东就是鸭绿江上游,再向北登上高山,就是最著名的长白山天险,风景秀丽的高峰湖天池。

袁桐很想上去看看,后世时那可是旅游胜地,天下第一高山湖。但那只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当务之急是安排营地。除去进抚松的伪军和一部分雪原军,袁桐身边还是七百多人,在马家村的西侧选择一片平地,开始修建营房。也不过是砍伐木头搭建茅草房,平整草地。因为人多有条不絮的开始干活。

马家村太小了,总计三十多户人家,人口只有一百多人,丁锐和冯再洲确实是真心出主意,因为他们不想死。日本人和雪原军,他们哪个也惹不起,弄不好两方面都想杀他们。

当然雪原军不被发现才好呢,丁锐了解这里,是因为他主管钱粮,为日本人收集粮食,所以抚松乡村城镇大小地方,他很了解。这里地形险要,只有一条山路进入这里。

马家村算是一个隔绝的地方,几十户人家也没什么土地,是最穷的地方。男的大部分以赶山打猎为主,女人孩子也就种点地,粮食能够自己吃不错了。这里没什么油水,丁锐这个局长也不在意这里。日本人更不注意,以交通和道路来说离县城并不近,三十多里山路很不好走。所以抗日这个词对马家村的人来说根本很陌生。

突然过来这么多军队,不是鬼子,也不是伪军,更不是东北军,村长马库也不知道这些军队是干什么的。先来的是一群女的,长得都不错,也不太凶狠。女人本来就不让人害怕,看着那么多车运来的东西,全村的人都很新奇的出来看热闹。渐渐他们明白了,这些军队是要长期住在这里。

村长马库还是有点见识的

,当然知道这些军队是惹不起的,赶紧溜须让村民出来帮忙。天亮后又来了很多车,他们也被告知这里的情况不许说出去,哪个说出去就杀。

除了买生活用品,山里人很少出去,很多人连县城都没进去过。这里的山产品人参和皮毛以前有抚松的商人来收购,可是日本人来之后只能卖给他们。价钱很低,让山村里的人生活更不好过了。但山里人老实,也不敢说什么,虽然这些女孩子不怎么吓人,但她们可是有枪,有刀,也没人敢不答应。

当袁桐她们到达以后百姓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多人。因为一上午的时间,村民男女老少都帮忙,所以很快相处的不错。马车运来的东西有粮食和煤油,反正生活用品什么都有,还有工具。

马库觉得这伙军队不错,他们也不凶巴巴的,和村民说话也很客气。东西也不小气,不但没有拿这里人的东西,还分给他们不少粮食。这时正是春天最困难的时候,让全村的人很是感激,干活也有了劲头。一条山泉水汇成的小河,顺着村子边流向山外,军队的营房并不在村子里,而是离村子很远,傍晚的时间,凌芸她们和赵起的人马终于到了马家村。

看到一天时间这里已经有了一些模样,凌芸笑笑:“行啊,挺能干的。”

袁桐笑着说道:“那是,怎么说咱也是文化人吗,这点事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怎么回事?我问一下,这里离抚松并不远,这么弄你不怕鬼子知道吗?”

凌芸在袁桐临时找的一个空房子里坐下说道:“是这么回事,所以我才临时改变主意。”凌芸把自己的打算和抚松的情况说了一遍。

袁桐说道:“这些狗汉奸可靠吗?”

凌芸摇头说:“不可靠,但是他们怕死,对于这些汉奸来说,哪些方面他们也惹不起,不想死,只能帮助我们。否则两方面都不会放过他们。”

“对,活该,谁让他们当汉奸呢?”袁桐恶狠狠的说道。

凌芸说道:“我这样决定也是没办法,原来的新兵和这些刚加入的伪军都需要时间训练和进行思想改造。别看现在有一千多人,但我们一直对抗的都是鬼子三流宪兵队和二流的独立守备队,并不是精锐的野战师团。也都是偷袭,和鬼子不知道情况下作战。如果是正规战,不一定是日军对手,所以部队需要训练时间。到目前为止鬼子战车,炮兵和飞机没有使用过,要是真打一场正面战斗,我们不一定行。就算是能胜利,也会伤亡惨重。还知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句话吧?”

袁桐有些自负的说道:“你把鬼子说得太厉害一些,几次战斗他们不过如此。再说这里山高林密,大炮、飞机战车根本用不上。”

凌芸说道:“山区确实如此,但我们不能永远在山里。最终还是要进入平原城市的,那时候怎么办?所以要有远见提前做好准备,打造一支能和鬼子正面对抗的部队出来。”

袁桐点点头:“这些是你的事,说吧,接下来做什么?”

凌芸说道:“我们也不能永远东躲西藏,也要有稳定的地点,我觉得抚松这个地方不错,是深山区,离临江又不远,后面东侧是长白山高峰,可保后面安全。越过山峰就是朝鲜境内,我想暂时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根据地,短时间不会动。在这里好好发展一段时间,有实力,机会成熟就向前实际占领蒙江,再向外发展,和日军争夺辽河平原控制沈阳,不过那是长远的计划。”

“好,太好了。”袁桐说道:“我明白怎么做了,听你的,小诸葛先生。”

凌芸一笑,她的战略计划有了初步轮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