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杨家将
字体: 16 + -

第七十八回杨金花征西(上)

上回说到六合王赵怡突然莅临火塘寨,杨亜男赶忙率全家人到寨门迎接。哪知到寨门后,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车水马龙、御林军、仪仗队,仅见一辆跑长程的轿车停在门口,一名年轻的车夫靠车辕站着,无聊地摆弄马鞭。正感诧异,轿车门帘掀起,一位年约四十许身穿乡绅服饰的人潇洒地跳下车,大步走了过来,看了众人一眼道:“亜男哪!几年不见难道就不认识本王啦?”杨亜男一惊,依稀认得正是六合王驾到,忙喊诸人跪倒在地,高呼:“臣妾杨亜男不知千岁驾到,接驾来迟!罪该万死!祝千岁!千岁!千千岁!”六合王忙低声道:“亜男平身!不必多礼!夲御便装简从意在守密,仅呼之‘赵爷’可也!”杨亜男站起又施一礼道:“臣妾遵旨!请赵爷进寨拜茶!”

杨府的大客厅内,六合王问:“杨宗勉、杨文远为何不出来见本王?难道全不在家中?”杨亜男道:“回王爷的话,家叔宗勉两年前已带全家赴江西探亲,至今未归;文远弟亦去云南探岳家,何时归来不得而知!如今火塘杨家仅剩臣妾及小儿怀玉看家。敢问千岁何事密临火塘砦,能告之臣妾一二否?”六合王赵怡长叹了一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月初,西夏王传位与太子李圭,传国书邀大宋国派员前去观礼。当今英宗陛下已经亲政,下旨封庞太师为观礼使,枢密使庞瑞为副使,镖骑将军‘桓寿’率五百御林军护送去西夏观礼。没想到使团刚入西夏国境,竟遭到西夏军的突袭,使团除牙门将袁大虎一人侥幸逃回外全部遇难。庞太后因父兄被杀,当殿哭求圣上发兵报仇。圣上亲政后任范仲淹为丞相,力图实行强兵富国的新政,早就想废除每年送几十万两银子给西夏的和约,苦于没有借口。这次准备借使团被杀为由起兵问罪西夏,借机重振我大宋国威。于是圣上下旨兵部尚书庞钰为招讨使带五万人马问罪西夏。那庞钰虽掌兵部多年,其实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且刚愎自用,不听边帅呼延忠义的劝告,冒然进兵中了西夏边帅达达木的伏击,全军覆灭。西夏王在女真国特使的鼓动下,下国书叫呼延忠义转呈朝廷:反责大宋无端挑起兵端,如不在三个月内赔偿西夏二百万两军费,即起大军攻宋。圣上与阁部诸大臣密议,定下两条国策,一是令呼延忠义代表朝廷与西夏谈判拖时间;二是调兵选将紧急备战。为防朝中亲夏派奸细知道,本王仅带世袭东平王‘郑权’一人驾车来火塘访请杨家将,没想到、、、、、、唉!莫非上天欲灭我大宋乎!”杨亜男瞧六合王神情甚是沮丧,激起了忠君爱国之心,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老杨家虽然全部下野,但毕竟是大宋臣民,舍身赴国难的豪气还是有的!我杨家文字辈当中还是有几名年轻战将可以赴国难的!,如吾三叔跟前的杨文贵、杨金玲、四叔跟前的杨文贤、杨文仁、杨金枝、杨金叶、杨金蕊、杨金蕾,文远弟跟前的杨凯、杨婉已及杨金花的孩子王进等,可惜的是他们都不在中原,奈何?火塘寨眼下只有杨耀宗、杨耀祖二名家将,及几名王氏家将尚可派用场,他们诚然非大将帅才,然率数千军卒冲锋陷阵、攻城略地还是胜任愉快的!千岁如需要就带走吧!”六合王赵怡道:“杨夫人忠心可嘉!本王感激不尽!杨文远大帅不在中原的事,须急奏圣上,本王告辞了!”

六合王回到京城奏知英宗,英宗大急,要下旨派员去云南招杨文远进京。范丞相道:“当年杨家出战将多人,义助呼延忠义增援杨文广抗夏,大获全胜,朝中以庞太师为首的主和派,不但不为杨家义务杀敌的战将叙功,反而污奏主张抗夏的内阁行走杨宗勉妄议朝政,欲杀之而后快,若不是六王爷保本,杨阁老现在怕已骨化为泥了。此事,大大伤了杨家忠君报国的心,杨文远、杨宗勉辞朝,携家小远离中原乃是伤心避祸之意、、、、、、现在,朝廷需用人家就下旨、、、、、、他们会奉旨吗?臣冒死实奏,望圣上治罪!”英宗叹了口气道:“爱卿实话实说何罪之有?当年朕年幼无知,太后垂帘误国!如今事在两难皇叔有何高见?”六合王道:“老臣以为请将不如激将!现任御林军总教头王标的妻子——银花将军杨金花年轻时就成功地做过杨文远大帅的总参军,是个朝野皆知的女帅才!圣上可令王标夫妇为天使,到云南宣招杨文远回京,行前告之杨金花:如杨文远不能应招,就令杨金花挂帅征西夏。此招虽然有欠光明,对于数代忠君爱国的杨家来说还是有效的!不知圣意如何?”英宗大喜道:“就以皇叔高见行事!”

半月后,王标与杨金花及儿子王进日夜兼程风扑扑赶到点苍山。杨文远与柴燕喜出望外,大摆宴席、热情招待。饭后,杨文远看了英宗的旨意,对杨金花道:“为了大宋的百姓不受战火带来的灾难,愚弟理该奉诏挂帅!可恨的是近年心脉不稳,时常突然旋晕,郎中严禁吾骑马发力。(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高血压,心脏病)吾如应诏统军,不能骑战马驰骋战场,如何管军?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朝廷把金花姐作为元帅候选人,固有迫兄弟必须接旨的意思,也显示出目前朝廷确实缺乏将帅之才。罢!罢!罢!为了百姓!亦为了不弱咱杨家先人的名头,金花姐就勉为其难吧!兄弟叫凯儿跟你去为将,叫婉儿带四名功夫了得的女弟子作你的贴身护卫。另外,兄弟再给咱三叔、四叔分别写封信你带上,回程到三元、古阳停一下,也告知长辈们知晓此事!军情紧急兄弟就不留姐了,凯旋时欢迎来兄弟这儿住个一年半载!”

王标一家与杨文远夫妇洒泪告别,两天后来到三元。杨宗兰问明事情的原由,拍案而起道:“赵家朝廷真是无耻之极!不用人时说杀就杀!须用我们卖命时又好话说尽!叫我说不如把亜男母子亦接来云南住,干脆不管他赵家与西夏的烂账事,我不信西夏军进了中原还敢把咱火塘的老坟给刨了不成!”老夫人朗西珠道:“你在三元是山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你,就不想标姑爷一家还端着朝廷的饭碗,就算他们可以远逃抗旨,可老杨家能丢起这个‘遇国难即逃逸’的脸吗?真是的!”杨宗兰哈哈一笑道:“我不过是说说气话而已!朝廷既然点了咱杨家的将,老杨家就不会做缩头乌龟,我当然会同意文远的意见,让金花接帅印,瑛夫人你说是吧?”王瑛道:“金花呀!甭听你三叔乱侃!婶老了,不能陪你去征西,婶可以派你文贵兄弟、金玲妹陪你去、、、、、、”“婆母!为什么不让我去帮金花姐?”杨文贵的妻子达达寒梅着急地道。王瑛道:“你不是还要照看达儿嘛!”“达儿已经三岁啦,跟着你老就行!我想趁机也见见我堂哥嘛!”王瑛把手一拍道:“对!我倒把这个茬口忘啦!你是西夏的郡主,人熟、路也熟,去了还有大用呢!另外我听丐帮的兄弟说:西夏军有一支‘牦牛军’很厉害,这次庞家那个王八犊子就是吃了‘牦牛军’的大亏。文贵呀!你走时把蜘蛛堂、蝎子堂的徒众带上,把后寨未改良过的巨毒蝎子全带上,用咱们的五毒兵对付夏军的牦牛兵!我就不相信我家的五仙毒不死老毛牛”

过了两天,杨金花带着杨文贵夫妇、杨金玲、五毒门蝎子堂、蜘蛛堂的二百名徒众、达达寒梅的二十名男女西夏亲兵、杨凯、杨婉、押着五车装满毒物的马车,一路走官道,住驿站顺利到达古阳。杨金花将人役留在古阳县驿站,仅带杨家的人去景德镇。见了杨宗勉一家自然另有一番热闹。杨宗勉看在南清宫与杨家世代交好的份上,全力支持杨金花挂帅

,请夫人王青梅带长子杨文贤、儿媳窦青竹、次子杨文仁、长女杨金枝、次女杨金叶、小女杨金蕾、及二百名男女堡丁随杨金花西征。

却说杨金花一行五百余人,在古阳县乘五艘官船顺水到江夏县上岸,走旱路回到汴京,将人马安置到兵部驿馆。第二天进宫向宋英宗密奏了去云南的经过。英宗随即传旨宣王青梅、杨文贵、达达寒梅、杨金玲、杨凯、杨婉、杨文贤、窦青竹、杨文仁、杨金枝、杨金叶、杨金蕾、王标、王进觐见。看到杨家竟还有这么多飒爽英姿、英俊不凡的少年将愿为朝廷效力,龙心大悦,对诸将勉励有加。当即全封为四品游击将军,每人赐名马一匹,宫制精品佩剑一口。

次日大朝,宋英宗传旨六合王代替皇帝亲征西夏。封杨金花为征西招讨大元帅,御林军总教头王标封龙骧将军、副总教头林渊封虎贲将军。禁卫军骠骑将军佘豪、佘杰为先锋官,王青梅为御营参军,调京城卫军一万人做帅帐护卫亲军,调各州府驻屯军十二万人马、管军将佐三十余名,牙门将四十余员,调神机营大火炮四门,火药若干,随军出征。

十日后,杨金花率领十三万经过短训的人马随六合王西征。大军过潼关后,杨亜男派杨家生的儿子杨孝祖、杨家育的儿子杨孝宗带领五百名火塘子弟随军做帅帐亲兵护卫。

大军在路走了半月到了宋夏边镇庆阳府,杨金花下令扎营已毕,即同宋边帅呼延忠义到御营同六合王商议军情,呼延忠义道:“庞兵部全军覆灭后,末将奉旨与辽边帅达达木开始和谈,夏方坚决不承认围杀我大宋使团一事(实际情况是生活在东北的女真族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女真国后,其首领完颜阿骨打起了侵犯大宋的野心,因担心一国之兵对付不了大宋,就派一千精锐骑兵秘密潜入夏境六盘山区,打着西夏人的旗号,突袭了宋使团,并迅速打扫了战场。目的就是要挑起夏宋之间的战争,消耗宋的国力,为女真攻宋做准备。此事,宋、夏两国皆不知情。都上了女真人的当矣!。)反而指责大宋不守和议,妄起兵端、、、、、、双方各持己见,根本谈不拢。十日前,夏方探知我方向边境运兵,即中止和谈,陈兵相向。达达木统有十万人马,三万驻守车岭关,七万分布在边境线各要塞上,近日已全集中到小塬子关内严阵以待。末将麾下有不足四万人马,分布在三百余里的边境线上,庆阳城仅有一万人马守关,以后仗如何打候千岁示下!”六合王道:“圣上此次发兵,主要是为了振我大宋国威,废除夏宋的屈辱和约,并不是想一举灭掉西夏国。本宫亲临前敌亦是示敌以决心而已!是故,具体如何作战,打什么程度,完全由杨元帅运筹帷幄。”杨金花道:“两国一但开战,广大边境线的关卡已无放兵守护的必要!请呼延元帅即可下令分驻在各据点的人马到庆阳归建集中。本帅的打算是:交战中相机歼灭夏军主力,打掉李夏王对外扩张的本钱;攻占夏国几道关卡,逼李夏王签城下之盟。不知千岁与呼帅意下如何?”六合王道“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对敌事宜,金花可以审时度势,便宜处置,不必事事请示本宫!”呼延忠义道:“今日开始,本帅一切唯杨大帅马首是瞻!恭听驱策!”杨金花道:“金花谢谢千岁、呼帅的信任!呼帅久在边庭,可曾派细作深入夏境探事?”呼延忠义道:“前两年宋夏通好,不禁民间互市,末将倒是派过细作,不知大帅需要什么敌情?”杨金花道:“进军‘兴庆府’的军事地理图及有关‘牦牛军’的情报!”呼延忠义道:“大致地形图绘过一张,关于‘牦牛军’只知统军的都督叫‘达达梅林’这支部队行动十分隐秘、、、、、、”“好!明白了!”

杨金花回到帅帐,招王青梅、杨文贵、达达寒梅、杨文贤、窦青竹议事。达达寒梅看了呼延忠义绘的地图,道:“此图太粗略,根本不能用!小妹有一张夏军内部用的羊皮详图,放在寝帐,待会送与姐姐参详好啦!”杨金花大喜,道:“姐姐先给你记个首功!另外,你堂兄达达梅林领的‘牦牛军’是怎么回事?可知晓一二?”达达寒梅想了想道:“当年,堂兄兵败环城,听小军讲他单骑奔向西北方向,小妹估计是去投海城,至于如何又任‘牦牛军都督’不得而知!我的二堂兄达达青山是军马场总管,他那儿养有许多肉用牦牛、、、、、、难道、、、、、、姐姐!要知详情,小妹必须去一趟海城才行!”杨金花道:“目前夏宋大战在即,你如何穿越前线到敌后?”达达寒梅道:“由环城北上二十余里有一条西行的秘密小道可以绕过军事区去海城!”“好!”杨金花道:“各位弟妹!姐姐知道深入敌后探事,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牦牛秘密部队直接影响我军的胜败,必须掌握他的详情!是故,命令:杨文贵、达达寒梅立即化妆去海城!尽快摸清‘牦牛军’的底细;杨文贤、窦青竹带六名寒梅的亲兵化妆成贩黄豆的商贾,去环城一带秘密调查,因为牦牛喜吃黄豆,西夏国又不产黄豆,为了保证牦牛军的精饲料,军中必派有人专门采购黄豆,沿着这个线索追查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日后,杨文贵夫妇风尘仆仆的赶回大营,向杨金花密报道:“我们以辽东粮商的身份,见了海城军马场都督达达青山。告诉他,当年寒梅的粮草库被袭后寒梅只身逃进深山,被毒蟒咬伤,生命垂危时,被辽东大粮商的少掌柜‘文贵’所救,带往辽东,结成夫妇。这次来环城完成商行的交易后,十分想念堂哥,故顺道来探望。达达青山深信不疑,热情招待,并讲了达达梅林的情况。原来,当年达达梅林兵败,怕担丢城失地的罪名,不敢找达达木归建,逃到兄弟的马场潜住。闲来无事,偶逗牦牛玩乐,发现牦牛可训,就有意训练了十头,请达达木元帅亲自看过效果,达元帅大喜,免去达达梅林失机兵败的罪过,抽调五千名牧民出身的军士归他掌握,专管训练牦牛,一年后,共训练出四千头能作战的牦牛。庞钰的部队就是被‘牦牛军’突袭而覆灭。现在这支部队已正式编入达达木的战斗序列,但驻地不详。另外,海城马场是夏国两大军马供应基地之一。养有军马五万余匹,肉牛羊无数,如果打掉、、、、、、”杨金花打断杨文贵的话,道:“好啦!二位提供的情报十分重要!辛苦啦!不准在诸将中泄露你们这段时间的去向!下去休息吧!”

第二天,杨文贤夫妇亦回大营,杨文贤道:“我们拉了五车黄豆住进环城车马店,扬言要一次性售出,果然引起辽军采购人员注意,与我们做成第一笔交易、、、、、、。经过跟踪,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仓库,我与青竹连盯了五夜,密切注意仓库物质的转运情况,终于找到了位于小塬子关右侧大山里的牦牛军营地,但营帐周围二里外护军密佈,且有数十头藏獒巡视,以青竹的修为,是可以躲过护哨的,但却躲不过藏獒的鼻子,在山上潜伏时,她亲眼看到正在巡逻的藏獒突然窜入草丛,咬死一条毒蛇、、、、、、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潜入驻地布放毒物的可能!”杨金花想了想道:“谢谢二位!下去休息吧!本帅自有破敌之法!”二将出去后,杨金花又召杨文贵密议了一番。

第二日,杨金花下令大军驻在庆阳待命,仅带三万骑兵,五千工兵及诸将,前进到离小塬子关二十里的‘子虚镇’靠山下寨。参军王青梅道:“末将观此地的地形,道路狭窄,极不适合骑兵往来冲突!元帅何不在当道开阔之地扎营?”游击

将军韩应龙、杨文贤、等也道:“末将等亦有同感!”杨金花道:“本帅扎营于此自有道理!尔等无须多言!佘豪、佘杰!速带二千轻骑离营十里巡哨,不得放过一人接进营区!”“得令!”“杨金玲、杨金枝,杨金叶、杨金蕾!你四将带五千工兵在大营前五十丈处挖一条宽五丈、深三丈的濠沟,两侧围营与山脚相接,沟上搭盖芦席、伪装成实地,沟内插刀桩,限明日五鼓前完成!”

第二天,杨金花率领二万人马到关下挑战,夏军元帅达达木出关列阵以毕,出马阵前道:“宋国撕毁和约意欲何为?”杨金花道:“此话正该本帅问你!前者大宋使团应夏国邀请入境观礼,无辜被袭杀!后又将大宋前来堪查现场的五万官兵围歼,难道堂堂大宋朝就如此可欺吗?现在本朝皇叔六合王代御驾亲征,尔辈如愿认错,交出行凶将帅,赔偿我军费损失,本帅不为己甚!否则就开战吧!”道罢勒马回阵。夏将扎嘎垛垛拍马出阵道:“女将留下命再走!”杨金花正欲接战,宋军先锋大将佘豪已催马赶到,大喝一声:“毛脸贼!你还不配向我家大帅递爪子!先接爷两锤再说!”道罢举锤就砸。扎嘎垛垛是达达木麾下第一猛将,在宋夏边境横行多年,手中两根狼牙棒每根重七十余斤,与佘豪正是对手。

宋将佘杰见三哥久战不下,忍不住提锤出马,夏将刘仁基扬刀接住,刘仁基乃夏军四猛将之一,当年曾与王青梅大战一百五十合打成平手,与佘杰亦是斗个旗鼓相当;宋将杨文贵提着镔铁棍冲出,夏将余鹤拍马迎上举起双鞭截战;杨文仁提赤铜刀冲出,夏将丁火星提长矛截住;宋将杨凯举‘三尖两刃刀’冲出,夏将‘拓拔宁’举双刀接住;宋将郜忠提枪冲出,夏将‘麻叔牧’抡起双锤接住。六对战将恶战多时,杨金花下令军士抡战鼓助威。

却说杨文贵认得,对手是夏军猛将余鹤,明白自己不是人家的久战对手,就边打边想致胜的点子,尽力挡了数合后,不顾余鹤劈头盖脑打来的双鞭,突然用尽全力挺棍直捣余鹤腰勒,余鹤也知对手本事有限,看到杨文贵用两败俱伤的打法,心中大喜,故意等棍头接近身体的一刹那,双鞭用力锁住对方的棍子,欲迫使杨文贵的兵器脱手,哪知棍头突然刺出兰汪汪的尖刀,直入软勒,余鹤瞪着眼道了句“你、、、、你、、、、、、栽落马下。原来,杨文贵的棍头中空,内装可以控制的尺半长弹簧窄刀,刀上涂有见血封喉的巨毒,平时只用棍法对敌,关键时刻才用毒刀,因此被人称为‘无影刀’。杨文贵用计杀了余鹤,扭头看到杨凯被夏将追得如流星赶月,正欲去救,见杨凯突然转身一刀将夏将劈死,才明白杨凯并非真败,而是诱敌。接着杨文仁也借着宝刀之利砍伤夏将丁火星,夏帅达达木见片刻间连伤三员大将,心中大怒,拍马提‘溜金镗’冲出,杨金花一见,与王青梅齐出截战,其余宋将亦一哄而上,与夏军展开混战。杨金花见双战达达木不能很快取胜,正准备使用暗器,突然达达木虚愰一镗败走,混战中的夏将亦纷纷撤出战斗,退入关内,杨金花亦传令收兵。仅留佘氏兄弟带二千骑兵监视敌军动向,其余人马全部撤回大营。杨金花回营即下令埋锅造饭,一时炊烟四起。远在关上的达达木看到宋营上空烟雾缭绕,哈哈一笑,亦下令夏军造饭。

饭毕,天色已黑。杨金花升帐传令:王青梅、佘豪、佘杰、杨文贤、杨凯、杨孝祖、统军中郎将郭淮、游击将军昊天宽、率五千人马埋伏在小塬关十里外的磨盘沟,夜里放偷营的人马过去后,阻击小塬关的援军,无令不得撤回!杨文仁、杨金枝、杨孝宗、游击将军刘海豹、上官青、带五千人马,埋伏到大营左前方五里处,截杀偷营退回的夏军,见到退回的牦牛即用药箭射杀,得手后即大部驰援磨盘沟,注意,打扫战场的人马不得进入大营前五里之内!杨文贵、杨金玲、达达寒梅领五毒门的人员,改穿夏军服式,在前两支人马出发后,迅速在大营前四里内布毒。杨金叶、杨金蕾、率‘工兵营’迅速撤到后山隐蔽。其余人马随本帅埋伏到大营右前方树林待敌。

却说夏军元帅达达木,白天在混战中发现宋军将领,武艺高强,久战不利,就率军退回关上,密秘调出达达梅林的牦牛军准备夜袭宋营,一举获胜。他以为宋军的统帅都像庞钰一样,是个草包,并不知道他有秘密部队牦牛军。

四更初,达达梅林同副将马泗洪、阿力荒江、训兽大师尤汗福,信心百倍地率五千名军卒,驱赶着四千头牛角上镶有尖刀的牦牛,来到离宋营五里的地方,远看宋营内灯火一片,心中大喜,发信号加快速度向宋营冲击,那知牛群推进了一里左右,突然停下不走,在原地散开群乱哄哄低头吃什么。达达梅林大感奇怪,急令尤汗福赶到前面查看,那知尤汗福还没有跑到头牛跟前突然栽倒在地。达达梅林只好亲自跳上牛背,飞跃到前面,才发现地上撒了许多炒熟的黄豆,牦牛见到最爱吃的东西,自然忙于抢食,不听号令了。达达梅林心中明白,自己是遇到精明的对手了,因为他知道,牦牛一旦吃饱,就没有了野性,当然也不会用角去豁开宋军的肚子找黄豆吃。心中一急,复跳上牛背奔到后军,下令训牛军士吹响能发出虎叫声的号角,驱赶牛群继续前冲,这时不知那里打来两炮,在牛群中炸裂。大炮特殊的响声,激发了中毒牦牛临死前的凶性,除了有少部分继续冲向宋军营区外,大部分不是倒地死去,就是发了疯互相角斗、、、、、、。达达梅林见牦牛失控,知大势已去,跳上马就带头撤退。刚跑出二里地,又听一声炮响,伏兵四起,火光中看到两名副将已被宋将杀死,达达梅林大吼一声举起画戟冲向杀死阿力荒江的宋将,战马刚跑几步,隐约听到一声:“你也倒下吧!”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夏统帅达达木等‘牦牛军’出发一个时辰后,亲率大将扎嘎垛垛、刘仁基、带三万人马出关接应。刚走到磨盘沟附近,就听到宋营方向炮响,心中一惊下令队伍加速前进。话声未落,近处又是一声炮响,前方无数宋军打着火把拦住了去路。达达木担心‘牦牛军’受损,带头冲上,佘江举铁锤接住;刘仁基冲上王青梅接住;扎嘎垛垛冲上,佘豪接住;马文孝冲上,郭淮接住;马文忠冲上,昊天宽接住。拓拔安冲上,杨凯接住;双方斗了小半个时辰,达达木急于去救牦牛军,抽冷子摆脱佘江的纠缠,挥手带大军横冲,杨文贤、杨孝祖双双冲上也拦不住,看看危机,两边喊声大起,原来,杨金花已带大军赶到,双方展开混战,宋军诸将纷纷围上达达木、刘仁基、扎嘎垛垛,这三名敌中悍将,达达木不愧是西夏宿将,边打边注意战场情况,等看到除他三人外,其余诸将都已被杀时,打了个呼哨欲跑,不防叫杨金花射中背上一箭,佘江趁机一锤将他打下马,被诸将分尸。佘豪见达达木落马,精神一振,双脚用力,身体离马跳起,双锤从半空砸下,把扎嘎垛垛连人带马砸烂。刘仁基一看大喝一声:“停!”拔剑自刎。杨金花令数千军士齐喊:“达达木已死!夏军投降者免死!”无人指挥的夏军纷纷跪地投降。这时,杨文贵派人来报:“毒物已收,战场已打扫完毕,人马可以回营了”。

说到这里,读者不仅要问,数千头训练有素曾为西夏国立过赫赫战功的的‘牦牛军’怎么会在宋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呢?欲知详情请看下回“杨金花征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