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蔷薇传奇
字体: 16 + -

第六卷 起点与终点_第37章 缅甸初印象



前往缅甸的路程相当曲折,由于巴黎没有直达仰光的航班,所以李承志等人必须首先搭飞机到附近的国家再转机去仰光。而为了减少麻烦,李承志选择了泰国国际航空的班机,从巴黎直飞曼谷,在机场直接转机同一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去仰光。

泰国国际航空的主色调是紫色,不但飞机彩绘是大紫,连空姐制服的主色调也是紫色。幸好泰国航空的空姐虽然没有特别漂亮的,但是也不至于像马航那么惨,倒是罗丝有点嘀咕,说是不知道这些空姐里有没有男人。安西博士出门在外很安静,是个非常友善的乘客,他显然带着日本人的那种虚伪客套,对于空姐的服务每次都必然致谢。

这趟航班使用的飞机是空客a330,整个航程大约11个小时,巴黎和曼谷的时差达7小时,下午2点从戴高乐国际机场出发,抵达曼谷国际机场是当地时间早上5点多。这时候曼谷还没天亮,作为在机场转机的乘客,李承志等人只能待在候机室里。

下一次航班是泰国曼谷直飞缅甸仰光,飞机还是a330,全程耗时1小时零5分,简直是大材小用,这种距离一般的支线客机都足够了。这次航班是上午8点起飞,由于时差缘故,抵达仰光是当地时间上午8点半。

三人进入仰光市区的时候,花在路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16个小时,李承志和罗丝还能坚持,但安西博士已经昏昏欲睡。接下来的计划是在仰光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一般来说飞机速度较快,但是缅甸的国内航班据说不太安全,而陆路或者船运又太慢。

不管接下来的安排是什么,以各人的状态都不可能继续行程,所以李承志决定在距离机场较近的地方找一家酒店投宿。在机场拿到的旅游手册是英文版的,这上面推荐的几家星级酒店都远离机场,于是李承志只得向机场服务台询问。

服务台给出的答案似乎极不靠谱,她们建议游客搭乘出租车去最近的酒店。按照一般旅游的规则,在这样的地方搭出租车基本就是被宰的。于是李承志在机场商店买了一张最新的仰光旅游地图,还是缅甸语和英语双语版的,然后在上面找了一家有标注的酒店,这样有目的地打的就要安全多了。

这家2星级酒店名叫“高五”,这是个让人感觉有点奇怪的名字,距离机场只有2公里,而且自带停车场。李承志在前台询问了价钱,每晚大约54美元,这是双人间的价格,也就是说一个人27美元,以当地物价来说一点也不便宜。由于他们是3个人,所以就加床还是多开一间房的问题,进行了短暂的协商。

罗丝不想跟陌生人同个房间,她是个女人,这么要求很正常,但是她同时反对李承志不跟她一个房间,于是安西圭吾只得自己开个房住下。幸好这时段游客数量不多,他倒是能选个没有人同住的双人间。

在服务员的带领下,他们把行李放到房间里,大致查看了一下房间布置。这家酒店是2星级,自然

条件好不到哪里去,但好处是看起来房间和设备都很新,应该是新开的酒店,而且员工都很热情友善,且基本都会说英语,交流上没有问题。

双人间是单间,配一个连体浴室和洗手间,有闭路电视和空调,还有电热水壶。双人间的床不是大床,而是两个单人床,活动空间只有靠窗的一点位置,那里摆着一个圆桌和两把椅子,都是钢管骨架,玻璃桌面。

装修的非常简单,洗手间里有座便器和洗手池,旁边有单独的淋浴房,没有浴缸。服务员介绍这家酒店有两个餐厅,分别提供西餐和缅餐,而且缅甸所有的服务行业都不收小费。

由于飞机上只吃了一顿晚餐,所以三人早都饿了,即便是困倦欲死的安西博士也表示要先吃点东西再睡,不然饿醒了就很难受。听说酒店有缅餐提供,罗丝倒是有点好奇,这姑娘自从摆脱了黑面包之后就开始变身吃货,听见有好吃的就流口水。

不过李承志是遭过罪的,他猜测罗丝肯定不会习惯缅餐的口味,所以提醒道:“你要想清楚,缅甸的食物以辛辣和咸味为主,而且食材有点怪。我举个例子你肯定就不想吃了,比如‘发酵茶叶沙拉’。”

罗丝的眼睛瞪的溜圆,忍不住嚷道:“什么?茶叶沙拉?还发酵?我的天,还是算了吧。”

安西博士饿的不行,看到两人还在磨蹭,催促道:“实在对不起,打断一下,既然缅餐不好吃那就还是吃西餐吧,我已经饿坏了。”

于是3人集体跑去吃西餐,缅甸的西餐还算不错,虽然没有巴黎那么正宗,但绝对算是可以入口,而且卫生程度也还能接受。吃完饭,李承志去酒店旁边的商店买了几瓶矿泉水,在缅甸不能喝没烧开的水,而且自来水没有过滤,里面残渣肯定不少。

买完东西,所有人都回房倒时差,这一觉就睡到了晚上。起来之后又该吃饭了,这次罗丝鼓起勇气要去吃缅餐,李承志舍命陪君子,至于安西博士他属于老派人士,还是选择西餐。

缅餐中也有不那么猎奇的食物,比如烧麦和饺子,还有面条和米饭,显然历史上缅甸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只不过这些食物与原产地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改变,外形虽然相似,但馅料和酱料多半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俩斟酌着点了掸式米饭、印度薄煎饼、炸春卷、鱼板面、油条、萨莫萨三角饺、番茄咖喱馅的炸面包等等。送上来的时候,除了这些餐点之外,还配有免费赠送的椰汁和酸甜的罗望子酱。餐厅侍者推荐的油条吃法居然是蘸罗望子酱,这真是极为稀奇的体验。

吃饭的时候,李承志和罗丝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坐飞机,这样可以快一些赶到曼德勒,至于安全问题想必也没那么倒霉。于是吃完饭之后,李承志就通过酒店订了明天早上的机票,从仰光机场直飞曼德勒。安西博士基本上对此没有什么建议,他对于研究之外的事务一贯没什么兴趣。

第二天上午,3人带着行李

乘坐酒店提供的汽车前往机场,不过这车是收费的,价格比出租要贵一点。从仰光前往曼德勒的航班数量不多,全部都是缅甸国内的航空公司运营的,包括他们乘坐的仰光航空和另一家私营企业噶莫萨航空。

他们乘坐的航班是仰光航空的yh829,机型是法国和意大利合资生产的at7,乃是双螺旋桨支线客机,载客66人,全程1小时25分。这架飞机奇葩的地方在于,乘客们都就座之后,如果数量没满员,那么机长要进行起飞前的配重,也就是要乘客换座位来保证飞机平衡。

折腾了好半天,总算是起飞了,螺旋桨飞机的噪音稍微有点大,但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起码还能忍受。而且大概是由于缅甸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水平比较一般,所以飞机飞行高度不高,从窗口看去可能只有2500米左右的样子。

螺旋桨飞机的飞行速度也没有喷气式那么快,因此遇到空中气流就会显得比较颠簸,好在这次运气还不错,途中只遇到过一次乱流。从窗口看出去,缅甸的景色显得非常原始,到处是大片的雨林和陆地,一条银色的河流蜿蜒的在碧绿色的地块中穿行,如果航拍的话肯定很漂亮。

上午8点30分抵达曼德勒机场,继续遇到奇葩的事情。整个旅程都能看到人工化的痕迹,从手写的登机牌到手写的座位号码,再到人工呼叫登机,最后是人工搬运行李,所有的过程全都没有任何机械化电子化的痕迹,让游客感觉好像来到了非洲草原。

曼德勒国际机场是2000年9月开始运营的,建筑和设备还算比较新,机场内部就有旅游服务台和旅行社,李承志询问了包车前往葡萄的报价,发现砍价也砍不下来。

回到休息处,李承志和罗丝合计到底要不要去市区看看其他的旅行社的报价,他在这里询问的价钱是包一辆面包车去密支那需要48000缅币,用美元支付则是47.5美元,如果去葡萄,价格至少翻倍,这是单程价格。

价钱对于见惯了巴黎出租车的宰客刀的人来说倒不是难以接受,但据李承志在机场服务台了解到的情况,从曼德勒去密支那的公路和铁路一样糟糕。如果乘火车去密支那,可能需要20小时左右,而且只有那种类似绿皮车的车厢,门窗都是敞开不关的,半夜蚊虫叮咬让人受不了。

公路旅行稍微快捷一点,但沿路颠簸和危险一样不少,最近密支那附近又出现了几小股反政府武装,当地军警都已进入警戒状态。公路去往密支那,就要做好遭遇武装分子的准备,不过这些武装分子多半不会随意杀害游客,最多就是恐吓一番,连抢劫都很少见,大概由于缅甸是个佛教国家的缘故吧。

不管怎么说,危险总是存在的。机场服务台建议游客没有急迫的事情,还是乘坐火车为好,至少比公路安全。既然如此,李承志和其他两人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听从服务台的建议,改乘火车去密支那,到了那里再寻找旅行社包车去葡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