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蔷薇传奇
字体: 16 + -

第四卷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_第107章 狙击战



云爆弹是一种可怕的武器,被誉为亚核弹。

单兵云爆弹的威力稍小一些,但是也足以与120毫米榴弹炮弹相媲美,一发毁掉一座房子是毫无问题的。

前苏联是对云爆弹有相当偏好的国家,他们研究发展了很多种发射云爆弹的方式,包括机载发射、导弹发射、火箭弹发射、单兵发射等等。这支单兵云爆弹肯定是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里的东西,而且还是那种解体期间擦掉了型号和编号的流出品。

但李承志还不打算立刻就使用这支单兵云爆弹,l型建筑里基本剩不下几个人了,就算是有幸存者也该从后面溜走了,他们应该把这玩意省着到后面再用。托尼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这里的建筑太多,云爆弹却只有一发,还是省着点为好。

对于佩尔罗科夫来说,目前得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

入侵者现在还不知道身份,但是据前方传回来的消息,入侵者人数大概只有4个人,从这一点来看,佩尔罗科夫已经认定了就是黑蔷薇那个混蛋。那家伙经常就以极少的人数,硬生生的把优势的对手打败,上次西郊别墅不就是那样的结果么。

按照博列斯拉夫的方案,大部分人手都集中在内线,少量的关键点放上了几组钉子,然后所有的狙击手小组都可以自由寻找战机。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对方有人员损失的情报,入侵者却连续突破了两道防线,第一道是一个暗堡钉子小组,结果没坚持到20分钟就被对方肃清。

第二道是外线与中线的交叉处的一处阻击点,博列斯拉夫安排了18名警卫在那里,意图利用地形阻挡对方的脚步。但阻击点外围的两座机枪很快就被敲掉,在战略性撤退到建筑内部之后,那些入侵者又调来了重武器对建筑进行无差别攻击,导致警卫死伤惨重。

到了博列斯拉夫不得不下令撤退的时候,18名警卫中有10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5个是在机枪台被rpg-7炸死的,剩下的5个有3个是因迫击炮轰炸而死,剩下的2个分别是被燃烧榴弹引起的火焰烧伤死亡、被爆炸冲击波从楼上推下死亡。8名幸存者中有4个轻伤,都是被乱飞的砖石砸伤,唯一重伤的那个还是被流弹打伤的,估计是被机枪子弹打中腿部导致的骨折。

连续的坏消息,让佩尔罗科夫脸色阴沉,他正在拼命思考着到底要不要认输。

可博列斯拉夫并不这么悲观,因为接下来从中线往内线推进时,入侵者就要啃到硬骨头了,这一点他有绝对的信心。在他的解说下,佩尔罗科夫再度放弃了机会,他决定相信手下,特别是霹雳组剩余成员都在这里,他也不想太丢人。未战先求和,那他这个老板以后哪来的威信可言呢。

虽然在安慰老板的时候信誓旦旦,可博列斯拉夫心里清楚,这一仗即便是最后赢了也会是个惨胜。迄今为止,他已经失去了18名手下,这里面包括l型建筑失去的10名,暗

堡的2名,贝尔407上的3名,和外围的3个哨兵。这里面其他的人都可以再找,唯独那个直升机驾驶员死了,让他感到十分肉疼。

离开了老板待的安全地下室,博列斯拉夫的脸色也垮下来,他对身边的人说道:“传我的命令,让狙击手小组盯着广场,我要让他们在那里流干最后一滴血!”

事实上,李承志现在也感到有点麻烦。

他们小心翼翼的越过那栋千疮百孔的l型建筑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片空旷的大广场。这片大广场足有胜利广场的一半大小,广场上除了各种石料围成的喷水池、花坛和高大的灯柱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可供遮挡的建筑了,这种地方几乎必然是狙击手的狩猎场,想安全推过这片广场怕是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幸好广场的左边有一座高大的建筑,看起来像是某个集会所,它的大门是由数十根粗大的圆柱建造而成的,那些足有两人合抱粗的圆柱完全可以用来当作遮蔽,只不过必须先摸清狙击手到底在什么地方。

据安娜提供的情报显示,整个避难所里可能有5组左右的狙击小组,每个狙击小组是2人搭配。但是李承志认为。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分散形成3人搭配,以1个观瞄手负责为两个狙击手提供数据和视野支持,两个狙击手可以选定一个目标以提高命中率,也可以分开射击同时出现的敌人。

不管如何,首先找出对方可能存在的狙击手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整个大广场上静悄悄的,连最开始吵闹不休的警报都消停了下去,除了附近损坏的建筑里噼啪作响的火焰和偶尔倒下的梁木砖瓦造成的声音,这里就像是一块大墓地。

托尼和卡彭特分别躲在同一个台阶的两头,他们所处的位置正是广场顶端的花坛附近,这里有5级台阶,他们俩就躲在第二级台阶下面。李承志带着他的aw50躲在广场边缘的长条形沙包袋后面,而罗丝则在另一侧的拐角后躲着,手里拿着她的aws。

前面的那些死去的警卫手里也有狙击步枪,托尼捡了一把svd,他现在正用一个捡来的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潜望镜是狙击手在不暴露自己身体的情况下能观察外部的最佳工具,这种道具从二战时就被狙击手们拿来使用了,但潜望镜的缺点是没有热感应能力,所以只能依靠夜视仪去搜索目标。

李承志和罗丝手里都有热感应望远镜,他们分处两个夹角,正好可以看到广场的大部分空间,包括广场边缘的那些多层建筑,这些建筑里面才是最容易藏狙击手的。

热感应仪果然是寒冷地带最好用的夜视仪器,李承志没花多少时间就在广场对面的5层建筑顶楼发现了一点热源,那里散发出一点淡淡的黄色,显然这个狙击手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伪装和隔热处理,但与周边的冷灰色完全是差别明显。

有些人对热感应有个误区,认为有厚厚的衣服遮

挡肯定不容易泄露热源,但是衣服其实是会传导热量的。刚穿上去还不明显,时间一旦超过一个数值,那么衣服也会传递出人体的温度,除非这件衣服是消防员穿的那种隔热服。

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李承志不再给罗丝担任观瞄手,所有的数据都必须由自己取得,同时也要对自己射界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狙杀。但为了帮助罗丝尽快进入状态,李承志还是把一些公用的数据报一下,同时也是给托尼一点提醒。

“风力每小时4英里,从右往左吹,注意多层建筑和广场的峡谷效应。”

峡谷效应又叫狭管效应,是指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空气密度被压缩,风速便增大,空气会加速流过峡谷。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称为“峡谷效应”。

这种气流对于子弹的弹道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射击的时候必须把这些东西都考虑进去,但这种计算也是需要一点经验的,所以他才特意提醒一下。

不出所料,托尼的第一枪就打偏了,他懊恼的把svd收回来,下一次还得换个地方,免得被对方盯上。狙击手的对决就是看谁先犯错误,或者哪边犯的错误多,通常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

能抓住机会是需要经验或者天赋的,但抓住机会未见得就能一击毙命,因为射术这东西也是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测距、计算密位、瞄准、完成射击,这一套速射技术对于心理、技术等因素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罗丝确定了她的目标,端起aws狙击步枪,以跪姿进行了一次速射。她的成绩还算不错,子弹从那个狙击手的头盖骨上擦过,掀飞了对方的一块头骨。她躲避的也非常及时,刚刚缩回掩体,一颗子弹就击中了拐角的砖墙。

由于托尼的那一枪没有命中目标,他瞄准的那个家伙已经缩回了掩体后面。且不说托尼忙着换位,李承志也盯上了托尼的那个目标,虽然那个狙击手躲在一大块彩钢墙后面,但是这种厚度对于aw50的大口径子弹来说跟一张纸板没啥区别。

热感应瞄准镜可以模糊的看到薄薄的墙后面的人体,人体会发散出一股与环境不同的红外信号,但如果墙体太厚就没有效果了,幸好这是个彩钢墙板,薄的要命正好可以看到一点轮廓。

aw50的射击声音很响,李承志以跪姿靠在沙袋上向远处的屋顶射击,枪口制退器扬起了大量的尘土,子弹越过三百多米的距离轻易的击穿了彩钢板,将躲在后面的狙击手打成两段。

换了生命探测仪在这种情况下就起不到什么效果,目前生命探测仪还不能精确的成像,只能指引一个大概的方向,所以在建筑物内或者巷战时还是有点用的。电影和游戏里都可以隔着墙看到清楚的人体热成像,这种技术现在还没有出现,如果真有这种事,那对偷袭者和狙击手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