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蔷薇传奇
字体: 16 + -

第四卷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_第15章 胜利日



5月9日是俄罗斯的全国性节日胜利日,从一大早开始就有自发的小规模游行,这些游行的人群大部分都穿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联军装,举着标语横幅和政治人物头像在市中心的街道上绕圈。

李承志今天没有安排计划,佩尔罗科夫肯定会在繁文缛节中浪费一整天时间,他到晚上也不见得有空去情妇那里,所以他给自己和罗丝放了一天假,打算趁机好好游览一下莫斯科。

可惜的是他的计划很快就被打乱了,因为阅兵式的缘故,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从上午8时起全部进行了封闭,只许被邀请参加红场阅兵的观礼嘉宾进入。那些游行的人们一路欢呼着跑到了西区的胜利广场参加各种庆典活动,在市区的几个大型广场上都搭好了舞台,会有明星在这里献唱。

吃早餐的时候听到的广播就说明了今天绝不是游览景点的好时机,有大约6成的莫斯科人打算利用胜利日假期出门旅游,只有1成的莫斯科人出门参加庆典,而全市将有超过2万名警察上街维持秩序,还有9千多名警察担任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情况。

既然市中心封街哪儿也去不了,李承志干脆就不打算出门,呆在房间看看阅兵式直播好了。罗丝虽然也能听懂俄语解说,但是她对这些庆典仪式一点兴趣也没有,陪着看了一会儿就昏昏欲睡。李承志只好打电话给服务台叫他们送点吃的过来,有了吃的罗丝就不瞌睡了。

上午10点整,红场阅兵式正式开始,俄罗斯政府要员与被邀请登上临时观礼台的嘉宾们早已就位,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登上检阅车宣布阅兵式开始。从1997年开始,列宁墓就不再作为检阅台,而在列宁墓前搭设临时观礼台,由于苏联解体的影响,20世纪末的几年里,阅兵的规模始终不大。

2003年对俄罗斯来说可以说是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攻占了巴格达,这一行为本身就成为了油价上涨的诱因,而在今后几年里美国始终无法使伊拉克局势彻底平稳,因而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升。从这一年开始,俄罗斯靠着销售原油和天然气得到的大笔资金,开始逐步的从苏联解体的灾难性萧条中缓慢恢复。

现在已经有嗅觉敏锐的人发现了这种变化,至少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是其中之一,他这次的阅兵演讲内容里就包括了类似“俄罗斯复兴”之类的内容。有些人没听懂,还以为这是套话空话,但安德烈·伊凡诺夫和弗拉基米尔·佩尔罗科夫两人都听懂了。

直播的镜头大部分时间都在红场上,偶尔也会在无名烈士墓及附近的观礼台上扫过。李承志眼尖的发现了伊凡诺夫和佩尔罗科夫,两人的位置很近,只不过安德烈在最靠上的一级台阶上,佩尔罗科夫比他低一级。他们俩附近大多都是俄罗斯富豪,但没有看到阿布和霍氏的身影。

李承志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安德烈·伊凡诺夫,他也看到了这位远东富豪身边的两个人,一位

大约三十多岁充满俄式风情的女人,以及一位二十来岁神情肃穆的年轻男人。从轮廓上看,这个年轻男人和安德烈有八九分相似,应该是他的儿子。李承志从黑太子号游轮事件之后就了解到安娜还有一个哥哥,看起来这就是那个瓦西里了。

至于那个女人,李承志猜测可能是伊凡诺夫的情妇,如果只是个秘书的话肯定是没有资格上台的。如果说这个女人最终的目的是改姓伊凡诺娃,她显然已经接近了她的目的,伊凡诺夫带她出席这样的仪式,也是一种变相的承认。

佩尔罗科夫没有带任何亲人上台,他身边既没有女人也没有脸型相似的男人,从这一点来看,他比安德烈·伊凡诺夫要谨慎的多。不过李承志更愿意认为这家伙是根本没法选出可以带上台的人,从犹太人后裔维斯里亚宾那里得知,佩尔罗科夫的两个情妇都在争夺私生子的转正权力,最近正闹的不可开交呢。

阅兵式开始的阶段比较无聊,而且由于俄罗斯目前国力的因素,今年的阅兵式依然没有重武器队列,所以想看t90坦克、自行火炮和白杨导弹车之类的是没戏了。步兵方队里还有学院兵,这也是苏联传统,倒是那些军乐队出了把风头,当他们奏起熟悉的乐曲时,在场的不少人都跟着哼唱起来。

这些前苏联时代的乐曲里,李承志唯一熟悉的只有两首,分别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喀秋莎》,而在下午的各种明星献唱中,这两首歌的出现频率也是最高的。

阅兵式在一个小时内就结束了,说实话没有坦克、自行火炮、弹道导弹这些玩意撑场面,仅靠着步兵队列和几架飞机实在够不上大国风范。

阅兵式结束后街道封锁就逐步解除,下午有各种政府或者民间组织的演艺节目在各个广场的舞台上演出,尤其以胜利广场上的演出观众最多。

李承志没有再给自己放假,一上午的休息就足够了,中午吃过午餐之后两人稍事休息,下午2点左右就出门去搞实地侦察。这次的目标是佩尔罗科夫的某个情妇住处,这个情妇名叫达里娅,另外一个则叫做金娜。

达里娅的别墅位于斯特列什捏沃区,紧靠着北行政区的voykovsky区,李承志看地图的时候原以为这栋别墅位于波克罗夫斯克-格列博沃公园与狄纳莫运动场之间,但到了地方他才发现原来别墅就在公园内,还是可以看到希姆基水库的临水别墅。

波克罗夫斯克公园紧靠着莫斯科运河,植被丰富空气清新,内部的道路只能容两辆汽车并行,而且道路两侧还违规停放了不少车辆,导致在公园内无法提高车速。

达里娅的别墅大概是购买了地皮自己建造的,为两层钢筋水泥建筑,外观上2楼大量的启用了玻璃装饰外墙,而1楼则是碎瓷片拼贴装饰。别墅外围有一人多高的铁丝网,但铁丝网根本就起不到防御作用,因为别墅四周的树木十分茂盛,而且高度普遍超过了铁丝网。

从铁丝网到

别墅之间有10多米宽的草坪,李承志不能靠近侦察,所以只能大概的观察一下,无从判断到底有什么机关。按照别墅的位置和防御难度来看,草坪上不做任何改动的可能性不大。

佩尔罗科夫对自己的安全非常在意,他既然会在这栋别墅里过夜,那么至少防御力量会很可观,而人手总是有限的,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利用科技方式增加安全系数。问题在于李承志无法通过接近侦察来确认这一点,而有些机关是触发型的,侦察到了也就意味着暴露自己。

由于达里娅的别墅建造地点的缘故,车道只经过别墅的一个侧面,其他几面都是树林。光天化日之下,李承志也不好离开汽车太远,只能伪装下车小便走进树林四处打量一下。

李承志对这次侦察没做太大指望,但他在假装树下小便的时候发现了别墅1楼和2楼之间似乎有个样式奇怪的摄像头,等他回到酒店通过上网查询之后才知道,这种摄像头不是常规的白光或者夜视摄像头,而是热感应摄像头。这种摄像头会对任何超过设定温度的物体报警,是一种对潜入者来说非常麻烦的防卫仪器。

人体不可能不发出温度,而穿在身上的衣服也会传递温度,即便是穿上了隔绝温度的耐火服,但**在外的手脸等部位还是会被监测到。罗丝异想天开的提出了把湿泥抹在身上隔绝温度的招数,她的灵感来自上个礼拜看过的一部电影。可惜的是这种方法没啥作用,湿泥刚刚抹上去的时候的确是有用的,但要不了多久就会开始传递体温。

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一块隔绝温度的特种玻璃挡住摄像头,但怎样把这块玻璃挂上去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而且除了这个热感应摄像头之外,李承志并不知道别墅还有什么别的设备,如果光是检测设备也就罢了,大不了从潜入变强攻。但要是有金伯利那种电击水池、隐藏式机枪塔之类的玩意,那说不定就会要命了。

在酒店考虑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李承志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难题,明天开始对另一位情妇金娜的别墅进行侦察。不过以达里娅别墅的条件,那个金娜的别墅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对于没有后援的李承志来说都是难啃的骨头。

与此同时,安娜正在驱使伊凡诺夫在莫斯科的情报机构查询一个持有法国护照的中国人,如果检索数据太多就加上另外一个女人。不过她的担心纯属多余,在莫斯科市内酒店入住客人数据库里进行第一次检索就找到了目标,重复率为零,意味着全莫斯科只有这么一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反馈。

这份情报交到安娜手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她很想立刻跑到彼得一世酒店去,但经过一番考虑,最后她还是忍下了这股冲动。她暗暗提醒自己,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冷静,不管如何,她出现之后就要占据优势,绝不能轻易就败给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

俄罗斯女性出嫁之后会将姓氏改为夫姓,伊凡诺夫的阴性词就是伊凡诺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