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蔷薇传奇
字体: 16 + -

第64章 过境



从鲁特拜出来,道路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偶尔能看见路边的风化丘陵和一些耐旱植物,但总体来说还是很荒凉的。路上偶尔也能遇到车顶上带着大包小包的逃难者,他们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绑在车顶上往邻国跑。这些人的主要目的地是约旦,去叙利亚的不多。

车队在下午15点36分的时候抵达了伊拉克与叙利亚的边境,一路平安无事,仿佛先前的袭击只是做了一场梦。安娜用手机拍摄了不少沿途的风光照,而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凯瑟琳则说这片沙漠让她想到了澳大利亚的荒原。

伊拉克的边境这边有一片小型聚居点,还有一座小型的清真寺,公路上有造型奇特的桃形门,这两道桃形门是由黑白红三层颜色组成,和顶上飘扬的三色旗一样,都代表着从这里开始就是伊拉克领土。

由于战争的缘故,叙利亚方面如临大敌的布置了铁丝网和高高的岗哨,反观伊拉克这边却还一如往常,只是在边境附近有不少破破烂烂的帐篷,似乎是逃难而来的人群暂居处。

车队由于有外交文件证明,所以很快就办好了手续,经过了伊拉克方面的检查之后还得再接受一次叙利亚边境官员的检查,幸好很快就结束了。

车队缓缓离开伊拉克,进入了叙利亚领土,叙利亚的国境线上只有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着“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欢迎你”。

开进叙利亚没多久,就能看见与伊拉克边境一样的临时难民营,但帐篷的数量显然要比那边多得多。有趣的是,帐篷上经常会挂着两面国旗,一面是叙利亚的三色两星旗,另一面则是约旦的三角四色旗。

有一些衣衫单薄的难民站在铁丝网后面看着公路上的车队,有男有女,最大的应该有三十多岁了,最小的可能不到十岁。看到他们安娜就想到了以前遭遇过的困境,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了,她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叙利亚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公元前,在成为罗马帝国的疆域之前,还历经了腓尼基、赫梯、亚述、古巴比伦、古埃及、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和其后的塞琉古帝国。

正是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叙利亚国内的历史遗迹相当多,但由于保护不得力,所以能遗留下来的多半都是阿拉伯风格的历史遗迹,而且以10世纪以后的为多。

从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开始,大部分道路都在荒无人烟的荒漠中蜿蜒前行,从车窗看出去总是一片几乎万年不变的景色。灰蒙蒙的土地上稀稀拉拉的散布着仙人掌和其他的耐旱植物,但更多的还是一文不值的沙砾。叙利亚的公路上经常能看见载货大卡车,越野车数量较少,总体数量明显比伊拉克那边要多。

出乎意料的是,叙利亚的天空尤其澄净,蓝色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看起来非常舒爽透明,完全没有伊拉克那种蒙着一层纱似的感觉,这大概是让人们心理轻松的一个主要因素。

开行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驾驶员很容易感到疲

劳,因为眼睛看到的景色太单调。在车队开到三岔路口的时候,指示牌上写着“左行大马士革”和“右行巴尔米拉”。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三岔路口这里竟然开有一家咖啡店。这家店看起来就像一个破烂的营地,一片歪歪倒倒的木篱笆围住了一圈沙土地,一小片砖石建成的平顶房子,还有用薄木板铺顶的凉棚,再就是叙利亚随处可见的小风车。

风车是用来提水的,凡是有风车的地方必然有水井,叙利亚的风车与荷兰的风车截然不同,由纤细的身体和数量众多的扇叶组成,因为沙漠里的风不但不定时而且风力变化很大。

此时正是下午四点多钟,阳光晒的人很难受,荒漠地带很容易缺水,但长途开车又不能补充太多水分,不然就只能停车就地解决。看到所有人都有点疲劳了,马卡洛夫用对讲机示意在这里停留休息10分钟,该上厕所的赶紧去,再趁机把水箱加满水。

咖啡店的招牌就钉在两根木柱之间,是一块长条木板,上面用白色颜料写着英文“b&d cafe”。从外表看起来,这家店好像很糟糕,破破烂烂的屋子外表,还有从顶上木板缝隙里泻下阳光的凉棚,以及那些看起来布满尘土的外部装饰,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很简陋。

但是咖啡店内部却让人颇感意外,屋里高度大概只有2米左右,显得比较低矮,但是所有**的墙体都涂了墙纸,而且墙纸的内容还是叙利亚古代神话。大门是用木头订起来的,看起来比较简陋,但是红黑竖条的门帘和挂毯大大提升了美观度,地上则是羊毛地毯和红黑竖条靠垫,小桌是用来放咖啡杯的。

店里没有客人,只有一位当地服色的服务员。店里的服务方式也很古老,客人挨着靠垫坐在地毯上,可以盘腿也可以斜靠,然后服务员把咖啡端到桌上,没有什么菜单选择,似乎店里只卖一种咖啡。

咖啡很苦,也没有奶和糖,叙利亚人习惯用苦咖啡招待客人,而且他们有一种习俗,喜欢和三五好友在咖啡店里抽烟,在喷云吐雾中放松自己。

休息过后,马卡洛夫付了账,算是他请客。另外他又跟咖啡店的服务员商量打一些淡水,水井的水没有什么异味,而且不用烧开就可以喝,另外汽车的水箱也要补充一些水。

全部准备完了之后,车队继续上路,这次就一路直奔大马士革,中间不再有休息了。进入大马士革省之后,路边的历史遗迹是越来越多了,偶尔还能看见一些残破的柱子和倾颓的古建筑群。最稀奇的是,安娜竟然在那些古建筑群中发现了一个黑衣骑士,他骑着骆驼看起来很有电影般的画面感,让人仿佛回到了一千年前。

夜色降临之后,车队终于抵达了大马士革,远远的就能看到一片灯火辉煌之地,让人有了一种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觉。俄罗斯驻大马士革大使馆位于阿达维区奥马尔·本·阿尔哈达街,道路两边停了不少汽车,其中甚至还有一辆白色老爷车,很有五六十年代的感觉。

车队抵达大使馆之后,使馆人员接待了这些远来的客人,

不过李承志已经不打算继续在大使馆住了,他找到马卡洛夫说:“到这里我们就该分手了,你要回莫斯科,我要去巴黎,祝你好运。”

马卡洛夫有点意外,他没想到这人如此干脆,倒有点依依不舍的说:“啊,我的朋友,你的决定让我惊讶。我觉得这么晚了肯定不好找住处,你在大使馆住一晚,明天再走也来得及。”

李承志倒是没怎么犹豫就拒绝了,他不想再跟俄罗斯人搅在一起,他自己的麻烦就够多了。虽然马卡洛夫是个可交的朋友,但是他还是要听从老板的指示,这样看来还是离他远点的好。

李承志也没多少行李,一个随身的小包,里面装着一些美元和卢布,大部分第纳尔都在巴格达花掉了,剩下的在叙利亚也是废纸,擦屁股都嫌硬。再就是一把陪伴他两三年的tops匕首和一支船上得到的格洛克17c手枪,在叙利亚有枪不是什么好事,警察会请你去喝茶,所以他把枪送给了马卡洛夫。

就在俄罗斯人高高兴兴的聚在一起互相寒暄的时候,李承志一个人空着手离开了车队所在的停车场,沿着绿化带边的小道向使馆大门走去。

“你就这么走了?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李承志转头看去,凯瑟琳从小道旁边的花坛上站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你在这里干什么?”李承志很奇怪,她和安娜不是焦不离孟么。

“你都走了,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我也要回巴黎去,正好做个伴嘛。”凯瑟琳现在似乎又开始有意无意的展现她的女性魅力了,可惜又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

李承志对此不置可否,走了两步后凯瑟琳跟上来问道:“你就不问问安娜?真是够狠心的。”

“有什么好问的,我跟她不是一个世界的。”

“总有人说女人甩男人很无情,我看男人甩女人的时候才真叫无情。”

“你这么说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我就是随口发点感慨罢了,你这个大男人跟我计较什么。”

李承志懒得跟她争辩,自顾自走路。没过一会儿凯瑟琳又问道:“咱们这是去哪儿啊?”

“吃饭,找地方住。”

凯瑟琳哦了一声,微微拖后两步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看了一眼,然后又放回去,若无其事的跟上来。两人在街边找了一家小店,随便吃了点东西,这次是李承志付账。

叙利亚的食物以大米、玉米、米粉为主,主食通常是各种面饼,常见的菜肴有烤羊肉、鸡肉、炸鱼、煮牛肉、黄瓜、腌橄榄、奶酪、西红柿沙拉、生菜、洋葱、焖蚕豆等。甜食也是每餐必备的,饮料则因为禁酒的缘故,以果汁、红茶和咖啡为主。

吃完饭后两人在街边打了一辆出租车,通过司机的推荐找了一家名叫阿尔马吉德的酒店住了进去,这家店门面不是很大,但服务很周到,还可以替客人订票,这正是李承志需要的。

_______

病了,低烧加严重的咳嗽,今天只有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