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蔷薇传奇
字体: 16 + -

第59章 买车



3月20日,美英联军正式展开了对伊拉克的攻击,第一步就是试图攻占位于法奥半岛的军港乌姆盖萨尔。但初期的进攻并不顺利,英国皇家海军第三突击旅和波兰特种部队对乌姆盖萨尔的进攻遇到了挫折,这似乎证明了某些专家在事前发出的预告。

同一天,在巴格达,李承志和马卡洛夫开始为买车发愁。由于伊拉克长期遭受西方国家制裁,市面上流通物资短缺严重,不但很难买到汽车,连备件都极其稀少。买不到车就意味着没有重型机动火力平台,对于车队的安全考验就更严峻了。

俄罗斯大使馆购入的汽车都是走的空运或者海运,而且全都是俄国自己的运载工具,别的国家因为害怕遭到美英的打击而拒绝了与伊拉克进行贸易往来,现在再要临时购买显然是来不及了。

一筹莫展之下,安娜提出了一个建议:“找找中国大使馆怎么样?”

中国驻巴格达大使馆肯定有车,但是李承志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他只是潜意识的避免这样做,到底为什么他自己都说不清。凯瑟琳在安娜的怂恿下偷偷给那边大使馆打了电话,发现使馆已经撤离了大部分人员,目前只是极少数的留守人员在坚守岗位,他们以公式化的答案搪塞了这位法国女郎的诸多问题。

这条线显然也走不通。

本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承志给克里夫打了个电话,幸亏他当初留下了一个号码,不然还真的很难找到他们。cnn的前方报道组已经全部进驻了秘密地点,这个地点对外是保密的,显然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克里夫接到李承志的电话非常高兴,听说他们想要买一辆带货斗的车,克里夫热情的说道:“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尼克在这方面有很多关系,不管成不成我都会给你消息的,放心吧。”

事实上,尼克还真有这样的关系,到了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克里夫就打来电话通知说:“车找到了,你什么时候过来看看?”

当然是越快越好,巴格达已经开始遭到小规模空袭,而巴士拉和乌姆盖萨尔已经被连续高强度轰炸了好几个小时,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从海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对城市里外的**地点进行精确打击。按照萨达姆的战术,前方战线要放弃正面对抗,以游击战把敌人拖入深渊,这样一来城市自然会受到较大的损伤。

巴格达的大街上已经开始出现共和国卫队的装甲车,但数量还是不太多,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巴格达郊外,北方战线也有不少兵力集结,看起来似乎萨达姆是打算和美军在首都决战。而美军已经开始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对巴格达的重要地点进行精确打击,意图迅速击毙萨达姆。

李承志不想管他们打成什么样,他只想快点回到巴黎,但马卡洛夫的腿伤还没好,这次看车只能他一个人去了。安娜发现了这一点,立刻站出来说:“我跟你一起去,他们要现金还是别的什么?”

马卡洛夫下意识的就反对:“不行,外面很危险,你不能到处乱跑。”

“我要去,这关系到我的安全,我非得亲自确认一下。”安娜也是振振有词,她的歪理还真不少。“凯瑟琳也会跟我一起去的,对不对?”

这个问句让法国女郎愣了两秒,但她很快意识到这是自己造的孽,只好点点头答道:“是啊,我也想出去透透气,老在这里呆着让我感觉像坐牢。”

这样马卡洛夫就不好反对了,李承志可不管她们去不去,他起身说:“要去就动作快点,穿过城市再回来天都要黑了。”这个季节天色黑的早,随便哪里磨蹭一下,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摸黑回来。

李承志出去借车了,他肯定不会步行过去,巴格达现在也没出租车运营了。大使馆的汽车多得很,大多数都是奥迪a8、宝马7系这样的豪车,李承志借了一辆奥迪a8,还是外交牌照的,出门可以少点麻烦。

安娜和凯瑟琳站在使馆大门附近的花道上,凯瑟琳还不忘抱怨道:“你为什么要把我拖进来,万一马卡洛夫发现,那我就得小心我的脖子了。”

安娜得意的笑道:“因为这是我们说好的,当初你可是答应过我的。”

凯瑟琳郁闷的低下头,她不知道怎么鬼迷心窍居然被这个黄毛丫头说服了。当初安娜说她很快就会回到俄国,然后伊凡诺夫会让她选择一处家族产业,让她在里面担任助理,从而尽快学习如何掌控一家企业。从这一点来看,凯瑟琳认为这是一项投资,不会亏本的投资,只要安娜不犯大错,伊凡诺夫不可能取消她的继承权。哪怕她还有个哥哥,她分到的家产也不会少。

所以即便是马卡洛夫的威胁也不能让她放弃,毕竟马卡洛夫只是个伊凡诺夫的下属,而安娜却是安德烈的女儿,唯一的女儿。

挂着外交牌照的奥迪a8慢慢停在花道前,安娜兴奋的跳上副驾驶座,凯瑟琳无奈的跟着上了车,坐到后座上说:“帮帮忙,把我送到市立图书馆,回来的时候记得接我。”

李承志转头看向安娜,他猜到了凯瑟琳的决定肯定与安娜有关,安娜偏开头望向外面,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

汽车慢慢驶出大使馆,巴格达的街道比他们两天前抵达时更荒凉了,行人几乎没有,除了街垒的沙包和后面的武装人员,几乎都看不到人。路边建筑上挂着的伊拉克国旗有气无力的低垂着,就好像这个国家的现实状态。

安娜注视着街道,低声说道:“这让我想起了苏联解体的时候。”

凯瑟琳问道:“那时候你几岁?还能记的清楚吗?”

安娜笑笑道:“我今年十八岁,你自己算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街上到处是人,每个人都欢呼民主自由的到来,然而他们得到的只是贫穷和尊严的丧失。我家里当时有十几万卢布的存款,眨眼间就贬值到买不起一袋面包,你能体会这种感觉吗?”

就是从那时起,安德烈·伊凡诺夫开始涉足非法生意,这一点安娜就没说了。那个时候每个人都仿惶无助,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饿死要么铤而走险。而与此同时,那些鼓吹私有化的人却个个成为了大富豪,这一点让安娜尤其痛恨。

汽车里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抵达市立图书馆,这群人里也只有李承志和凯瑟琳可以阅读阿拉伯文书籍和报刊,她暂时只想到这个地方可以安全的消磨时间。没错,首要是安全,在巴格达已经出现了抢劫和**事件,一般的咖啡店并不安全,只有配备了警卫的市立图书馆最安全了。

安娜对下车的凯瑟琳挥挥手喊道:“我会记得你的贡献,同志!”

凯瑟琳耸耸肩独自走上图书馆的大台阶,丢下一句话:“别忘了来接我。”

汽车开动之后,李承志也用俄语说了一句俏皮话:“恭喜你,伊凡诺娃同志,你成功的引发了法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安娜笑的很得意,仿佛偷到了小鸡的狐狸。

克里夫瘸着腿在外面迎接了两位客人,他拄着拐杖,靠在门柱上向客人们挥手喊道:“嘿,李!嘿,安娜,你还是这么漂亮!”

李承志笑着扶着他的胳膊说:“几天没见,你好像更会说话了。”

克里夫哈哈一笑,拿起自己的拐杖说:“他们打算给我配个轮椅,但我还是更喜欢拐杖,可以去到很多轮椅去不了的地方。人生好像就是如此,有得就有失。”

“厉害,你可以上电视节目当人生导师了。”

“谢你吉言。尼克在后面,跟那辆车在一起,他从朋友那里搞来的,价钱不贵,你别担心。”克里夫竟然早早就把尼克卖了,显然他还是把李当朋友的。

三人说笑着来到后院,尼克正在打开前盖检查油路,听见说话声他抬头说道:“我有点后悔了,这辆车很不错,车主改装过,马力强劲四轮驱动,就差个gps了。”

克里夫笑道:“你现在后悔也晚了,人已经来了。”

尼克站起来耸耸肩答道:“请看看吧,这车只跑了八千九百公里,主要部件都是七八成新的,发动机换了个大马力的,别的没多少改动。”

李承志看了一圈就确定这是辆不错的好车,很适合在崎岖的土路上行走,完成巴格达到大马士革的旅行对它是小菜一碟。尼克对他的询价只比出了两根手指,安娜惊讶的喊道:“两万?”

男人们哈哈大笑起来,李承志笑道:“两千,这价钱不错,买了。”

“是相当不错。”尼克纠正道,“要不是事先说好的,这车我就自己买了。”

李承志这次出来只带了两千五百美元,正好付账还有多,本来是打算先付定金,明天来提车的。他看了车之后觉得后车斗改装起来也不麻烦,加焊一个支架再加上防护板,一个三百六十度可旋转的机枪架就搞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