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蔷薇传奇
字体: 16 + -

红军哥萨克舞



比舞里曾经出现的舞蹈

红军哥萨克舞

视频是优酷的,有两段,动作是一样的,但配乐不一样。

第一段是原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wmti5nzqw.html

第二段是后期配乐版,音乐比较动感,但画质比较差而且是黑白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yntaznta4.html

莫斯科保卫者之歌就不用给链接了吧,随便百度就有了。

————————

哥萨克舞 哥萨克民族舞蹈以男子舞蹈的高技巧性,以及女子舞蹈的热情奔放而闻名,其中男子舞蹈中的“凌空飞燕”和女子舞中飞速的跳转,更是哥萨克舞蹈中令人称奇的技巧。哥萨克族的民族舞蹈 哥萨克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其富有传奇色彩的骑兵和武士形象,都是人们所熟悉、所赞美的。这种尚武气息在哥萨克国家舞蹈团的舞蹈中,始终是一笔浓墨重彩的书写符号,让观众感受到哥萨克人的英武与果敢。同时,在表现不屈不挠、粗犷无畏的民族个性的同时,哥萨克人对生活和自由的渴望,也通过演员们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出来。

令人特别感动的是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幽默,让人通过他们的舞蹈,认知了一个完整的哥萨克人的民族性格。

——————————

莫斯科保卫者之歌

背景

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大约300万士兵,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原因,苏联严重失利。入侵后仅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苏联红军损失247万人。其中战死80万人、被俘或失踪167万人.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国集中77个师约200万兵力,14000多门大炮,17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败苏联,以实现希特勒的政治理想。 莫斯科的防御战役在长约1000公里的地带上展开,由于当时苏军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只及进攻敌军的一半,所以德军曾一度推进到离莫斯科市区仅25公里的地方。苏联军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军浴血鏖战。莫斯科的工人和居民组织了几十个工人营和民兵师,数百个反坦克班

。全市出动50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

11月7日,在德军距莫斯科市中心仅70公里的最艰苦的时刻,红场上举行了意义非凡的盛大阅兵式,斯大林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战况异常惨烈,苏军防御部队常常是整师,整团,整营得打到一个人都不剩.身绑炸弹和德军坦克同归于尽的事列比比皆是。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军后撤100公里至250公里,解放了1万多个居民点。为扩大成果,苏联9个方面军从1月8日到4月下半月向敌人发起全线反攻,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

为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莫克罗乌索夫作于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并很快广为传唱,无数战士唱着这首歌奔赴战场,唱着这首歌坚守到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一刻。这首歌也把苏联人民和军队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所表现出的凛然正气、以及正义之师坚不可摧、所向披靡的英雄主义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爱国主义歌曲的典范。作曲家本人也成为苏联作曲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