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章 混乱中的抉择(二)第三十四更
1941年到1942年的冬季作战,可以算得上是这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唐帝国同德国在东西两线上面的行动是苏联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苏联利用俄国寒冷的冬天,成功地将德国军队拖垮了、脱瘦了,也成功的在莫斯科城下给了德国军队当头一棒。但是问题仍然没能解决,战略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德国军队手中,苏联现在已经失去了乌拉尔山脉这一道天然屏障,整个东欧平原都出现在了唐帝国面前,大片领土已经被唐帝国占领。
如果在这年的冬季作战当中,德国军队成功的占领了莫斯科,那么历史就将改变,唐帝国的军队也就只好止步于乌拉尔山脉。但情况不是这样的,德军没能占领莫斯科,在战场上已经出现了疲软的态势,加上美国仍然在不遗余力的援助苏联和英国,德国在战略态势上是处于美国两大盟友的夹击之中。帝国不能再满足于西伯利亚了,随着环印度洋地区进入了帝国的势力范围,帝国现在已经毫不夸张的控制住了整个亚洲,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并且保住自己的利益,此时帝国必须要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刘仁俊此时当然清楚,不光是国际上的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的形势也是如此。军队想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一手遮天,现在看来已经逐渐的成为现实,但国内的反对声浪从来就没有减少过,而且要想改变千年帝国制度就更是难上加难,这一切国内的不稳因素都要求战争必须要尽快结束。现在的帝国已经保持了一支数量超过两千万的庞大武装力量,几年的战争也让帝国的财政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这个数量还在继续增长,大有马上突破三千万军队大关的趋势。当然,如果仅仅是在短期里,数量庞大的武装力量这对于帝国将近六亿的总人口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讲并不算什么。可是一旦战线拉长、时间拖长,对于帝国来讲将是致命的,更何况那些征服世界、统治全球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呢?那将会使帝国陷入深渊之中!
毫无疑问,战争的停止结果就是要裁军,很多将领将失去自己的地位,很多军队将消失在和平年代,军队控制整个帝国的局面也会被一定程度的改变,征服世界统治全球的梦想就将破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尽快结束战争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要停止战争呢?于公于私来讲,他们都认为应该继续打下去。诸如杜宇衡、温尚武是这样,范厚忠、宋时建、汪良直不愿意停下来,宁伟、薛庆功更不愿意停下来。当然,他们的答案当然不会是我们害怕失去军权、害怕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会说敌人还没有消灭完呢?还有德国、美国,我们要去征服,我们要征服全世界!
军队的中层发了狂不要紧,要紧的是军队高层的实权派不能跟着发疯,更要紧的是军队的头脑人物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去冒什么险,带着几千万人去走钢丝。刘仁俊恰好就不是那种头脑发热的人,相反,他此时很冷静、思路很清晰,他明白此时的军队应该怎么办,他明白此时的帝国最需要什么,他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办,才能将这只拥有六亿人的航船驶进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
此时刘仁俊需要力量,需要自己能够切实的掌控全部的主要军事力量,需要这些力量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行动。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邢文军却病倒了,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中央的权力最高层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于是,在得到了季献捷和徐仲承的支持后,就在1942年4月这个多事之秋,帝国军队的高层出现了新一轮人事变更,这次人事变动影响极其深远。
此时的西北战区司令员换成了方挺元帅,他知道刘仁俊在西北制定的全盘计划,也是一员在西北地区服役多年的大将,他清楚自己的部队和敌人的部队,再加上徐远志的全力辅助,两个老搭档足以撑起西北的局面,当然那些刘仁俊投下本钱的野战部队更是让人放心,所以此时方挺接手前线指挥权是最为合适的。
与此同时,帝国军占领了整个南亚地区后组建了新战区,那么一直处于另一条战线上的西南战区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陶自强担任了西南战区的司令员职务,原来西北战区第八方面军的司令员杜金才出任战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整个战区的辖区也重新正式确立,从此西南战区得以完全控制了整个帝国西南和东南亚的军事力量。此时的帝国新成立了一个战区——印度洋战区,新任的战区司令是郝东征元帅,副司令员是重新担任印度洋舰队司令的苏捷大将兼任的,他们也是老相识了,他们的面对方向就是中东——近东(包括南欧)、非洲。
国内几个暂时没有战争的战区又是人事大变更。东南战区的司令员原先是杜宇衡的老战友宋时建,而现在宋时建回到了北京,准备担任国防科
工委主任。而新任司令原则是原来第一方面军的司令员贾志新元帅,副司令员成了一直在总参谋部默默无闻的崔军前来担任。东北战区司令员何海清上将晋升元帅军衔,其职务没有变化;原战区第一副司令魏兴中大将也是没有变动的。中央战区司令员唐荣晋升元帅军衔后继续掌控这个最为重要的战区,并且兼任总参谋部第一副总参谋长。而王根生则是一路加速快跑,再次晋升大将军衔,担任中央战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在继刘仁俊的发小、帝国元帅徐树铮担任帝国军总参谋长;刘仁俊的大舅哥、帝国元帅徐海担任帝国安全委员会主任后,刘仁俊的另一个发小——李子健元帅再次出任帝国军队产业委员会主任,这个机构现在是抓紧了全部的军工企业和军队相关的资产,号称军队的钱袋子,这样的用意就太过明显了。
也就是说,在这年年初邢文军因病到医院接受住院治疗之际,刘仁俊回到北京,事实上成为了主持国防委员会实际工作的人。加上最有分量的两位老帅季献捷和徐仲承的支持,刘仁俊亲自安排这次的大规模人员变动。他这次提拔的将领无非来自三个地方,一个是当年第六装甲师第四装甲团的老下级、第十五装甲师的老战友、第三十八集团军的下属们,也就是刘仁俊真正的嫡系将领。
而此时,这些人全部都被提升到了元帅、大将一级上,现在帝国军队的六大战区、二十个方面军几乎都在刘仁俊一手培养的人手中了。诸如丁云鹤、贺彬、袁方才、卢向荣、陈武廷、齐飞远、姬峰辉、冯云轩等人,已经全部担负起欧洲方向的主力方面军的司令员职务了,而刘仁俊还在总政治部安插了一个棋子——于得水,这位刘仁俊昔日的副官现在已经是总政治部大将常务副主任了。
而刘仁俊并没有忘记,总政治部、陆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还掌握在温尚武、杜宇衡、宁伟、薛庆功的手中。但是刘仁俊对于杜宇衡、温尚武、宋时建以及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的范厚忠、汪良直等人已经有了间隙。因为从上次会议以来,这些人对邢文军、刘仁俊的看法根本不敢苟同。
在邢文军住院后,铁血复兴党高层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杜宇衡、温尚武等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他们看来,即便是邢文军死了,他们也认为凭帝国的实力仍然可以去征服美国、德国,仍然可以去统一全球征服世界。即便要同美国同时使用核武器也在所不惜,即便是相互毁灭也不用去管它,因为战争就是要死人的,不死人就怪了,这样的逻辑让刘仁俊不得不行动起来。
身为铁血复兴党一号人物的邢文军此时虽然重病在身,但头脑还算清醒,再加上杨翰林这个朝中政坛的不倒翁,他们又对刘仁俊有了新的认识,什么叫识大局、识大体,刘仁俊给他们的感觉不仅仅是一个武将,更是极具政治头脑的人。季献捷和徐仲承也是非常清楚帝国现状的,他们的四个人的支持更是给了刘仁俊相当大的希望。尤其是对于杨翰林来讲,他希望一个正常的国家,而不是那种纯粹的军人政府,虽然现在就是如此,但战争期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杨翰林也主张尽快结束战争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还是在1942年这个风云变幻的4月,也就在新一轮的春季攻势即将发动时,刘仁俊秘密地到了日本的北海道札幌,他在那里将见到一个贵客,一个白皮肤、蓝眼睛的贵客——康德尔•赫尔,从1933年开始就一直担任美国国务卿的人,他也是罗斯福的亲密战友。
在札幌城郊的一个宁静清幽的高级别墅区,身着紧身的帝国大元帅军装、年近三十岁的刘仁俊见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你好啊,赫尔先生,”刘仁俊是在别墅的门口见到赫尔的,“你将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大洋啊!”刘仁俊此时此刻神似某时空的某领袖人物。
“谢谢您,元帅先生!”听了身边翻译的话,赫尔笑了笑,也用力晃动着自己的手,“我相信我们能够达成共识的!”政治真是奇妙无比,它总是自己去破坏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尚处于交战国的两个超级大国,他们的国家核心领导人却在某个地方交换着各自的友谊。
这种情况下的会面,双方都是心中有数的,刘仁俊当然没有必要去谈什么“唐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之类的话,估计就算说了赫尔能不能流眼泪都难说,所以他索性开门见山:“您不远万里乘坐飞机来到这里,我相信美国政府的诚意,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解决我们两国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嗯……”看到刘仁俊来得如此之快,赫尔倒是觉得有点意外了,但是他很快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气,“确实,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给我们两个国家谋求一个更加光
明的未来,我也由衷的希望我们能够不虚此行,这个自信来自我们双方之前在半年内的六次秘密接触。”赫尔所说的就是唐帝国在半年内,以非官方组织和人员去秘密与美国接触,商讨消除战争状态的事宜,在此基础上才有今天的会面。
“是的,我很赞同您的说法,存在即需要,我们今天既然能够走到这里,就说明我们彼此需要对方……”刘仁俊点了点头,“坦率的说,现在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确实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我们双方都有一些误解,所以我真诚的希望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能够正常化。”刘仁俊没有用停战之类的字眼,而是用了实现关系正常化,也就是说双方停止对抗,最好是能够走向联合,这当然也是美国愿意看到的。
“呵呵,”赫尔笑道,“我非常钦佩您的直率,元帅先生,您的话让我对此行更有信心了。要知道,在我来之前,总统阁下曾经说贵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外交辞令,我应该多看看这方面的资料。但是现在我却认为您有着西方人式的直率性格,我赞赏您的这种性格,更加赞同您的建议,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相互信任,再大的误解也能消除,毕竟这样才更符合我们双方的利益。”
短短两轮交锋,使得刘仁俊和赫尔此时心中都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唐帝国和美国都希望能够结束双方目前的敌对状态。对于唐帝国来讲,国内外的形势需要尽快结束战争,而不是继续放血。美国的战略重心始终在欧洲,而此时的德国与帝国,谁在威胁着美国的核心利益呢?这就是一目了然的。
“我在这里是代表我们整个铁血复兴党同您进行会谈,但我同时也希望美国的有识之士们都能拥有您那样的政治智慧,能够看清纷乱的国际局势后面的关键所在。”刘仁俊的这句话是在暗示,我们帝国要停战,你们美国的总统也愿意,但是国会能够同意吗?
“是的,您既然如此坦率,我也不得不实话实说了,”看到刘仁俊微笑着点头,赫尔继续说道,“诚然,我们美国的民主制度当中有着一整套的民主程序,但是现在处于战争阶段,我们可以使这套程序更加有效地做出最合理的决定。我想只要只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我们美国的有识之士是能够看清局势的,这一点,我可以在此代表美国政府,向您以及贵国尊贵的皇帝陛下和政府作出承诺的。”
赫尔作为从罗斯福当选第一届总统后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年头的人,他当然知道罗斯福到底想干什么。他此时仍然清楚的记得罗斯福在几个月前与他的对话。
还是在去年,当赫尔问道罗斯福为什么要和一个还在实行帝国制度的黄种人国家启动联合事宜时,这位还坐在轮椅上的白发老人目光突然变得锐利,仿佛透过眼镜片就能刺穿赫尔的心脏:“是啊,为什么?为什么不和一个同属白种人的欧洲国家联合呢?呵呵,如果我们不想被那两个国家联合起来收拾掉的话,我们就只能从中破坏他们本来就不太牢固的联盟,并且选择一个国家来联合,然后共同主导战后的世界。”说到这里,罗斯福微笑了一下,“我的老朋友,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来联合,因为我们不这样做就会面临灭亡。抛开肤色和所谓的制度那些并不重要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发现,一边是已经拥有成熟的原子弹技术、并且已经拥有了大量实战核武器的国家;另一边是原子弹技术还不如我们的国家,我应该选择谁,如果我们的国家不想成为日本的话……”
而此时的刘仁俊当然也是非常清楚,经过将近三年时间的奋起直追,加上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相关资料,美国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的、代号为y—12的工厂,已经提炼了大量武器级铀,相信美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造出核武器不会是什么难事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那相对而言就要落后很多的核武器技术就对帝国构不成威胁了,这时的合纵连横也就一目了然。
当然,对于非常务实的刘仁俊和更加务实的美国政府,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会谈就显得势在必行。而在刘仁俊和赫尔开了这样一个头之后,剩下的会谈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在后来的几天里,双方很快在最为关键的地方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双方立即停止一切敌对活动并尽快宣布停战,然后结成联盟一直对德国开战,力求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这次会议也被称之为“札幌会议”。
当然,相对于后来的一系列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巨大影响,这次在札幌的秘密会晤算不了什么,但是它毕竟开启了两个国家联合的大门,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一个是世界列强中最为古老的国家,另一个是列强中最为年轻的国家,当这两个国家为了各自利益暂时联结在一起时,那对旧的世界秩序将会是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将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