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归天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朝中众官数十里设道迎逢,这些官员的年位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却特请费祎同载,由是众人对费祎莫不改变其看待。诸葛亮以刚从南归之由,遣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以通款好。在招待宴上,孙权为人性既滑稽,向费祎嘲啁无方,而诸葛恪、羊茞等吴臣以才博果辩,也纷纷论难,辞锋不绝,而费祎以顺畅的言辞及笃信的义理,据真理以作答辩,终不为所屈。费祎别传载道:孙权与众吴臣别酌好酒以灌费祎,视其已醉,然后问以国事,并论及当世之务,辞锋问难累重而至。费祎便辞以酒醉,退而撰想其所问之事,然后事事条答,最终并无所失误。
孙权曾大醉问费祎道:“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你们这样胡涂,不知防虑于此,如何为将来打算呢?”费祎愕然不能即答。其时襄阳人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费祎使吴,于是看着费祎说:“可速指杨仪、魏延之不协纯起于私忿而已,二人并无黥布、韩信等难御之心。如今正要扫除强贼,混一国内,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果舍此不任,辄尔防其后患,那不就等于害怕风波而废其舟楫吗?这并非长计。”孙权方才大笑而乐。对于费祎使吴时的应对,《吴书》亦有相关记载:费祎使吴,于廷上受接见,东吴公卿待臣皆在坐。酒酣时,费祎与诸葛恪相对嘲难,言及吴、蜀。费祎问道:“蜀字云何?”诸葛恪便道:“有水者浊,无水者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费祎复问:“吴字云何?”诸葛恪道:“无口者天,有口者吴,下临沧海,天子帝都。”
孙权曾设食招待蜀使费祎,先逆令群臣:“蜀使来时,伏食勿起。”不久费祎来到,孙权停食迎之,然而群下却自不起。费祎嘲之道:“有凤凰飞来了,麒麟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驴骡无知,只是伏食如故。”诸葛恪便答:“我们种植梧桐,本欲等待凤凰,现下一些甚么燕雀,竟也自称来翔?我们何不弹而射之,让它返回故乡!”费祎停食饼,索笔而作一篇麦赋,诸葛恪亦请笔作磨赋,互相称善。
孙权对费祎甚表器重,向费祎道:“先生是天下之淑德,将来必成为蜀朝的股肱重臣,恐怕不能常来东吴了。”费祎别传载:孙权以手中常所执宝刀赠予费祎,费祎答道:“臣不才,何堪当明公之任命?然而刀是用以讨不庭、禁暴乱之物,但愿大王可以勉建功业,同扶汉室,如此则臣虽暗弱,也不负这次东顾贵国之行。”费祎回国后,迁为侍中。
魏黄初六年(225)三月,曹丕以水师征吴。御史中丞鲍勋认为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不可伐吴。曹丕怒,左迁勋为治书执法。五月,曹丕至谯(今安徽毫县),八月入淮。尚书蒋济上表谓水道难通,曹丕不从。十月至广陵(今江苏扬州)故城,临江观兵。郭女王则被留在了曹氏故里谯县的行宫。当时,郭表留在行宫当警卫,便想动用公家的建材筑坝拦水捉鱼。郭女王知道后便劝阻他说:“河流首要的应当保证运输军粮的船只畅通,况且现下又缺少木料,家中负责经办这些事的奴客不在,而你却又要私取官府的竹木建造拦水的堤坝。如此说来,你这个奉车校尉不就是‘捕鱼校尉’了吗?”戎卒数十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是时天寒结冰,船不得入江,吴人又严兵固守。曹丕见大江波涛汹涌,叹道:“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还师。吴杨威将军、广陵太守孙韶见曹丕还,遣将高寿率敢死之士五百人,于径路夜间袭击之,曹丕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而还。这是曹丕的第三次南征。经过雍丘,到曹植处所,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
十二月,曹丕一行从谯经过梁,派遣使者用太牢祭祀已故的汉朝太尉桥玄。曹丕领水、陆两军到江淮,后从寿春回军,经过陈留郡。陈留太守孙邕拜见皇帝,并顺道探望鲍勋。当时营垒还未建成,只树立了营标,而孙邕从侧路而不走大路,被军营令史刘曜发见并检举他违反军令,鲍勋认为壕堑营垒还没建成,调解了这件事情,没有举报。大军返回洛阳,刘曜犯了罪,鲍勋上奏要求将他废黜遣派,而刘曜却秘密上表,说了鲍勋私下解脱孙邕一事。
曹丕于是下诏:“鲍勋指鹿为马,逮捕交给廷尉。”廷尉依法议决:“治罪刑罚,剃发戴枷作劳役五年。”三官驳回:“依照律条罚交金子二斤。”文帝大怒说:“鲍勋没有活的资格了,但你们竟敢宽纵他!逮捕三官以下人员交付刺奸官,让你们十鼠同穴,一网打尽。”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人一同表奏“鲍勋的父亲鲍信在太祖时有功劳”,请求赦免鲍勋的罪过。文帝不许可,于是杀了鲍勋。鲍勋内心修养行为本来就美好,廉洁而能施舍,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鲍勋被处死后二十日,曹丕就逝世,人人都为鲍勋感到惋惜。
孙权任吴王在钓台饮酒大醉,让人用水洒向群臣说:“今日酣饮,只有醉后落入水中,才能停止。”张昭正色不言,外出坐于车中。孙权遣人呼张昭还,谓曰对他说:“大家一起高兴,您又何必发怒?”张昭回答:“以前纣王作糟丘酒池一夜宴饮,当时也以为只是高兴而已,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孙权默然而感到惭愧,于是罢酒。黄武四年(225)六月,孙权设丞相,人选被提上议题。很多人提名张昭来担任,可孙权推托说:“现在
事多,丞相责任很重,这不是优崇他的举措。”于是任命孙邵任丞相。孙邵去世后,大家又提出让张昭担任丞相,孙权这才说出一部分的真实原因:“孤怎么是对子布吝啬呢,只是考虑到丞相的事务繁杂,而他性情刚烈,他的话要是没有被听从采纳,就会产生怨忿诘难,这对他并无益处。”于是任命顾雍为丞相。
顾雍为人低调,公元221年(黄武元年),孙权为吴王,顾雍任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顾雍受封之后,家人根本不知道,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公元225年(黄武四年),顾雍在吴县迎接其母至武昌。抵达武昌后,孙权亲自祝贺,在庭上拜其母,公卿大臣都参加宴会,后太子孙登又前来庆祝。
顾雍不饮酒,沉默寡言,举动得当。孙权曾经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在众臣饮宴欢乐之际,大家都唯恐自己酒后失态被顾雍看见,所以不敢尽情。孙权也说:“顾公在坐上,让我们无法开心。”他让人敬畏到如此。同年,改任太常,进封醴陵侯,他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顾雍为相后,他仿效汉初的治国方法,选择文臣武将时必选称职的,从不以个人爱好去选择。而一旦派任后,他便会全心全意地委托他们。他常常访问民间,收集建议,秘密上疏孙权。如果被采纳,就推功于孙权;如果不被采纳,就一直不说。孙权因此很看重他。
然而他在朝廷上有所陈述与建议,言辞表情虽然恭顺,但所坚持的原则正直不屈。孙权曾咨询朝政得失,张昭趁时将自己收集到的意见陈述出来,颇以为法令太严,刑罚过重,应该有所减损。孙权听了不作声。他回头问顾雍:“您认为怎样?”顾雍回答说:“臣听到的,就是张昭所说的。”于是孙权才讨论讼狱减轻刑罚。
当时驻守前线的各位将领纷纷献上讨敌之策,孙权为此询问顾雍,顾雍回答:臣认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功名,因此不应该听从。
孙权对顾雍很尊敬,也很信任,每有难题时便会派中书郎前往请教他。每当顾雍赞成孙权的意见时,顾雍就会请孙权的秘书吃饭,把问题研究个透彻,然后再送秘书离开;如顾雍不赞成孙权的意见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请客了,也不多说话,这样孙权就会知道自己的观点有待改进。因此,孙权派秘书请教顾雍后便不是问秘书:“顾公怎么说?”而是问:“你吃饭了没有?”
魏黄初六年(225)六月,魏利成郡(今江西赣榆西)兵蔡方等起事,杀太宁徐质,推郡人唐咨为主。曹丕诏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等出兵镇压。唐咨兵败,从海道投奔东吴。
公元224年(黄初五年),夏侯尚改封昌陵乡侯。夏侯尚有个爱妾,其对她的宠爱程度超过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魏文帝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很是悲伤,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爱妾后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曹丕听说后发怒,说道:“杜袭看不起夏侯尚,是有道理的。”但仍以夏侯尚是旧臣,对他恩宠不减。公元225年(黄初六年),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阳,曹丕曾多次亲自去看他,握着他的手痛哭流涕。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四月,夏侯尚病逝,谥曰悼侯。儿子夏侯玄继嗣,又赐夏侯尚侄子夏侯奉关内侯,公元243年(正始四年),夏侯尚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夏侯尚与曹丕早年交好,深为曹丕所爱,甚至在尚担任征南大将军时赐其“作威作福,杀人活人”之权,但之后因蒋济以为恩宠过度而被劝止。杜袭早年即鄙视夏侯尚,称尚“非有益之友”,然曹丕不以为意。后来夏侯尚因爱妾被杀借精神恍惚,曹丕才觉得杜袭看不起夏侯尚并非没道理。
吴黄武五年(226)正月,孙权因战事日久,致百姓离农,父子夫妇,多有离散,令“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上表令诸将增广田亩,孙权认为甚善,表示要亲自受田,改驾车之八牛为四耦牛,以“与众均等其劳也。”或以此为吴屯田为始。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正月,骠骑将军曹洪舍客犯法,曹洪本人下狱当死。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少时曾对其有所求借而不获,因此意常恨曹洪,欲借此事将曹洪处死。群臣并救皆不能得。卞太后便对郭女王说:“如果曹洪今日身死,我明日便敕令皇帝废去皇后了。”于是郭女王向曹丕泣涕屡请其命,遂使曹洪免官削爵土代替死罪。
魏帝曹丕郭皇后无子,曹丕使黄为平原王睿养母。曹睿事郭后甚谨,后亦爱之。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正月壬子,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攻吴还,屯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界。太守孙邕见曹丕,出见鲍勋。时营垒未成,仅立有标志,邕邪行,未走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罪之,勋以堑垒未成,劝止不举报。曹丕闻之,诏:“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引法而论:“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曹丕大怒,说:“勋无活分,而你等欲纵之!收三官以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并表勋父信有功于太祖(曹操),求请鲍勋罪,丕不许。高柔固执不从诏命,丕怒甚,召柔至尚书台,遣使者至廷尉杀勋。勋死,乃遣归高柔。五月丙辰(6月28日)曹丕病重,诏令陈群、曹真、曹休、司马懿受领遗诏,
共同辅佐嗣主曹叡。让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都各自归其家。6月29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就这样做为曹操的继任者,又与自己父亲理想道路的魏文帝曹丕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山阳公夫妇早已不计前嫌,想要为其医治,但曹丕害怕山阳公夫妇借机报复害死自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七年,虽然不出彩,但还是兢兢业业做了很多事的。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
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于黄初元年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登基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时,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祀。预作《终制》。曹丕重视文教。黄初二年,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黄初五年,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重修孔庙,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谷梁博士。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复兴。与诸胡:曹丕在担任魏王时,令苏则平定武威三种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称帝之后,命曹真督军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因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于是曹丕任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同为护鲜卑校尉,田豫、牵招、梁习等将领在北疆表现出彩,多次击败鲜卑。
与蜀汉:曹丕在延康元年命夏侯尚、徐晃招降孟达,大破刘封,收复上庸三郡。
与孙吴:孙权曾向魏称臣,接受吴王封号。经过多次斡旋,魏吴最终走向敌对,曹丕三次亲征东吴,均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总体来说,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①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②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③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教训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魏黄初七年(226)五月十七日,曹睿即魏皇帝位,是为魏明帝。改明年(227)为太和元年。
公元226年(黄武五年),交阯太守士燮去世,孙权以士燮的儿子士徽为安远将军,兼任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接代士燮。吕岱上表分析南海三郡设置交州,以将军戴良为刺史,海东四郡另置广州,吕岱自任为刺史。孙权派遣戴良与陈时南往,而士徽不服从命令,发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吕岱于是上疏请求征讨士徽抗命之罪,督领兵卒三千人日夜渡海进军。有人对吕岱说:“士徽凭借几代的恩宠,被全州人所依附,不可轻视他。”
吕岱说:“如今士徽虽说心怀反计,但未曾料到我会猝然杀到,如果我军轻装悄然疾进,攻其无备,一定能打败他。如果我军滞留不疾速挺进,使他产生疑心,固城坚守,七郡百蛮,到时云集响应,即使有智谋之人,又有谁能图谋他们?”于是进军,过合浦时,与戴良合兵共进。士徽听说吕岱前来,果然大为惊惧,不知如何是好,当即率领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吕岱。吕岱将他们全部斩首,并送首级至京城。士徽大将甘醴、桓治等率领官吏百姓攻打吕岱,吕岱奋击将他们打得大败,晋封为番禺侯。于是取消广州,仍恢复交州如前。吕岱平定交州后,又进军讨伐九真,斩首与俘获贼兵数以万计。又派遣从事南往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教化,招引境外扶南、林邑、堂明诸国王,各自派使者前来进贡。孙权嘉赏吕岱的功绩,晋升他为镇南将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