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子是冠军
字体: 16 + -

063 自杀式突围

    “喂,别加速了,够了。”在集团的领骑车手拉出的第一集团逐渐形成,令人没有预料到的是,第一次进攻就直接把接近一半的人刷了下去,彭俊涛的疯狂突围带着他们进入了第一集团并且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但他的追赶并未停止,有点适应不了节奏的陈哲彬脱离队伍到他的旁边说道,颜能渊大喘着气借助着在集团的优势给自己喘息的余地。

    彭俊涛扭头撇了陈哲彬一眼,陈哲彬的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彭俊涛的眼眶通红,进入了自己的节奏之后已经完全不受外界干扰,给陈哲彬的感受就是一台不会感觉疲倦的机器在带着他们不停向前。

    “够了,我们现在的位置已经可以了,照顾一下队员。”彭俊涛不可小觑的突围能力使得队伍的位置到了这个最前方集团的中上位置,红湖和云翔学院的车手正在前方领骑,陈哲彬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脚上踩踏的频率逐渐与集团的节奏趋近相同,冷静下来的彭俊涛点了点头闷哼一声,习惯性保持自己节奏进攻的他被中途打断很不习惯,畏缩在后面显然不是他这个进攻狂魔的风格。

    “要不你们先走吧,直接把速度再拉快点,目前人数还是太多了,不用管我,我跟着集团的节奏走保存体力就好。”缓过气儿来的颜能渊看出了两人的难处,好像是自己一直在拖累队伍,所有人都在为他考虑,这让他于心不安。

    陈哲彬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摇了摇头直接否定了他:“不行,三人的团队赛,依旧是以三个人冲线的总成绩相加起来排名的,赛前不是说好了么,不能放弃一个人,我们是团队。”

    “其实他的提议不是不可以,以我们两个的实力直接带出一个兔子队伍来,单飞全程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就能弥补很大的差距。”还不想放弃进攻的彭俊涛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战术一向求稳的陈哲彬陷入了思考,这种铤而走险的办法不是不可行,如果成功获得的优势也将会更大,但习惯了稳健打法的他现在没有放手一搏的决心和勇气:“看之后的情况而定,比赛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在比赛的最前沿阵列保存体力,途中没有涉计分点,我想如果要突围也会十分困难。”

    在此次三人团队赛中并没有设置冲刺点和爬坡点,完全按照队伍三人冲线的成绩总和进行排名,但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让形成第一集团之后的进攻积极性不高,可能之后还会有几次借助上、下坡或技术性弯道发动的进攻,但也是节奏的调整以便刷新淘汰人数,陈哲彬他们的实力一路跟到底没有问题,但在终点冲线前就会出现大集团冲线争夺的问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赛道逐渐远离城区范围进入偏远乡村,也意味着起

    伏路段将会接踵而来,道路两旁的树木耸立,之后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视野开阔,早晨清新的空气令车手们清醒头脑。

    一群白鹭从出现在了视野范围之内,互相追逐打闹着并不着急飞向何方,停在田野边的白鹭被摩托车发动机声音的惊扰,张开双翅加入到了伙伴的追逐队列中,随着这躁动的声音在空中绽放双翼,展现傲人的身段,不少摄影师拿出手中的摄像机将手中的画面对象转移到了它们的身上。

    “再过二十公里有一段长达十五公里的上坡,我来带,如果拉开了距离,听我的,单飞。”沉默许久没有开口的彭俊涛打破了沉寂,赛道的路线图早就印在了他的大脑中,对每一个需要注意的可能进攻点都记得十分清楚,目光瞄准到了二十公里之后的典型的盘山公路爬坡,再次激起了自己进攻的欲望。

    集团的节奏令车手们赛前紧张的情绪都缓了下来逐渐趋于平稳状态,不少车手开始和队友或者认识的老熟人交流起来,各自商量着对策,这是发动猛烈进攻的前兆,上坡,绝对是一个淘汰掉大部分人的好机会。

    陈哲彬清楚的知道彭俊涛最擅长的领域并不是冲刺和突围,只有到了上坡,他才会真正露出“峥嵘面目”,在潜龙培训计划名单上的每一名神秘车手都是如此,在教练制定训练计划挖掘车手在某方面的潜能的前提之下是将培训学员的综合素质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可以胜任任何不同情况的综合多面手。

    赛程已经过去了十五公里,能追赶上第一集团不至于落后的车队体力都在稳定后的节奏中逐渐恢复,也不枉费他们花了大力气追赶上来,前方红湖和云翔两支学院代表车队早就注意到了陈哲彬他们的存在,三方之间形成了颇有默契的互相针对、互相协助的微妙环境,目前集团内有竞争力的对手就在这范围内不远处,但令陈哲彬担心的是,南体车队的人在跟上集团后一直处在集团的最后方位置,完全琢磨不透对方的意图,想到计时赛时他们冲刺实力的震撼,陈哲彬始终不敢放松警惕。

    距离上坡只有五公里,陈哲彬示意队友先补给能量,尽量减少重量。

    十二公里的上坡临近景区,较为宽敞,拥挤的集团位置也开始散开来,车队开始寻找进攻突围的口子,一切都在准备之中,心照不宣,相信当坡度开始变化的时候各个车队将会撕破这层合作的砂纸,爬坡,本就是一个全靠实力争取的,各自为战。

    “跟上我!”距离坡道还有最后一公里,红湖、云翔车队已经有明显的加速,彭俊涛不甘落后迅速反应过来取代了陈哲彬的破风为之,陈哲彬再次退后一个车位将颜能渊推到了队伍中间,队形转换十分自然,毫无多余的动

    作,颜能渊低着头紧跟了上去,视线仅看着彭俊涛后轮的运行轨迹,将前方的视线完全交给了他。

    “我们目前的齿比(前后变速的档位)先暂时不要换,这个坡是个缓坡,最大坡度不超过百分之十,平均坡度百分之六,我可以一路带上去,跟着我的踏平节奏就好,山顶之后是十一公里的下坡,拿下主动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