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介绍_转“另一角度看子午谷奇谋”
对于“子午谷奇谋”,很多人都把精力用在了分析“魏延能不能十天内赶到长安”、“诸葛亮能否及时带大军来接应”、“夏侯茂会不会闻风而逃”、“曹魏援军是否要20天后才能赶到”等方面。结果呢?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认为计划能成功,有人认为不能成功。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我看来,这些争论和说法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研究的角度跟他们有所不同,我的着眼点是:突袭取得成功之后,蜀军怎样应对魏国援军的反扑?蜀军能否消化胜利的果实?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继续分析:
二、再退一步讲,假定魏延偷袭长安得手,诸葛亮也及时赶来了。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
蜀军要想全部占有关中,就必须把军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军队攻城掠地,另一部分军队则须抢占蒲关、潼关、武关一线的关卡要害,以阻挡曹魏的关东援军。
以魏延先遣部队的实力,顶多只能抢占潼关,之后呢,魏军必然会发觉,必然会增加蒲关和武关的防守兵力。到时,就算诸葛亮率大军赶来了,也不一定能够把这两道关卡打下来。这样的话,关中的大门就关不上了,而之前魏延辛辛苦苦抢占的潼关,也就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了。
为了继续反驳,好,那我们再退一步(这是第几次“退一步说”了?汗!),假设蜀军把潼关、武关和蒲关都抢占了。
接下来怎么办?
当时蜀军兵力有限(不过6、7万),要把守这么多的要害,势必造成兵力分散,处处防守则处处薄弱。而魏国的兵力本来就比蜀国雄厚,这时集中起来,完全可以形成几倍于蜀军的优势,迅速突破蒲关、潼关和武关中的任何一点!(前车之鉴:当年曹*平马超就是绕过潼关天险,从蒲坂津渡河西进的。)
魏军突破关卡,便可以进入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到时,蜀军就得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跟优势敌军决战!
显然,进军关中,仅靠诸葛亮的数万兵力是严重不足的,既不能分兵掠地,又无法阻敌西进。如果硬要进军的话,那就只有跟魏军在关中平原进行决战这一条路好走了。
但是,蜀国仅一州之地,小国寡民,倾其全力恐怕也拿不出20万的兵力来。除去驻守成都及防守边境者,能派上战场的,估计不会超过10万(有历史学家考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力约6万,最后一次为10万,算是最多的了)。
你看,蜀汉就那么点家当,穷啊!
可以说,诸葛亮所率的主力,就是蜀汉的**。拿**去跟实力雄厚的魏国决战,你说蠢不蠢?即使打胜了(不大可能),还得面对魏国第二批、第三批的援军。魏国财大气粗,拿出一、二十万大军来对付蜀军是完全没问题的。
如果决战打输了,那么不好意思,诸葛亮、魏延两位同志,你们也不用回去了,直接去魏国吃牢饭算了。蜀国嘛,就等着完蛋吧!
还有一点要注意,当时蜀国军队以步兵为主,魏国军队以骑兵为主。步兵适合山地作战,骑兵适合平原野战。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厉害的兵种。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面前,步兵鲜有不打败仗的。可以想象,蜀汉如果进攻关中平原,必然要跟曹魏强大的骑兵进行决战,一场大仗打下来,恐怕诸葛亮输得连裤子都得拿去当了。
所以我认为,以弱敌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避免过早地同强大敌人之主力决战,特别是那种赌国家命运的决战,更应坚决避免。
综上所述,魏延同志所谓的“子午谷奇谋”,看似很有气魄,很有前景,实则漏洞百出,危机四伏,根本无法实现,而且绝对不能实施,否则蜀国将有灭顶之灾!
三、或者有人会问,魏延主张“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有什么错吗?当年韩信不也是成功了吗?为什么蜀汉不可以这样做呢?再说魏国当时在关中不也是很空虚吗?
这里用得着一句老话——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具体来说,韩信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当时的形势。
当时的形势怎么样呢?
(1)项羽分封12诸侯,这些诸侯名义上归附项羽,实则各怀鬼胎,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2)项羽封王偏心,极不公平,对非亲信者,或改大为小,或远封边地,或干脆不封。所以刚分封完毕,未得封地的田荣便首先在齐地起兵造反,彭越也投入到田荣麾下。不久,陈余又联合田荣,赶走项羽所封的常山王张耳,另立赵王歇。燕将臧荼又攻杀燕王韩广,吞并共属地——项羽分封的格局很快便被打乱了。
(3)在关中,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任务是监视汉中王刘邦。这3人本是秦将,欺骗其士卒投降项羽,使得20万秦卒被坑杀。关中百姓怨此3人,
痛入骨髓。
(4)刘邦入关灭秦,约法3章,秋毫无犯,大得关中民心。而且,按照当初义帝的约定,刘邦本就该做关中王,因此刘邦主力出关,理直气壮,人民拥护。
(5)项羽远都彭城,主力离关中数千里,远水不救近火。
(6)诸侯(田荣等)反叛,牵制了项羽的主力,使其长期不能调头西顾,反攻刘邦。
上述列举的6点形势,前4点都是政治问题,人多熟知,乃老生常谈;而最后两点:项羽主力远离关中,而且被牵制在山东——这才是韩信、刘邦成功的关键!正是基于上述有利形势(尤其是5、6点),韩信才敢决策东向,出兵袭占关中。
事实证明,刘邦打出关中之后,诸侯们便纷纷背项归刘,刘邦的实力迅速膨胀;而项羽主力则陷入齐地平叛的泥潭之中,长期无力西顾。故刘邦得以有充足的时间(注意:这段时间可是长达七八个月呀!)消化胜利果实,把关中建设成为巩固的根据地。
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所处的时代,那时的形势又如何呢?
当时天下十三州,魏国占有其九;且魏国政治稳定,组织力强;经济实力强大,人才济济;拥兵数十万,军队训练有素——可见,当时的形势跟韩信当年完全不同(简直是相反)。
既然形势已然相反,那么还可以使用韩信、刘邦当年的战法吗?肯定不行!
四、最关键的一点:谁来牵制魏国主力?谁又有能力牵制魏国主力?
也许有人会举出邓艾出阴平道偷袭成都的例子来,企图以此证明魏延的计策是合理的。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同前面列举韩信的人一样,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韩信、邓艾偷袭时,敌方的主力兵团都被另一方所牵制,不能及时回兵救援。
那么邓艾袭击成都时,姜维的主力在哪儿呢?在剑阁。姜维为什么没有回救成都?很明显,他脱不了身,剑阁对面可是钟会的十几万大军啊!
正因为敌人主力脱身不得,所以邓艾也成功了!
现在来说魏延。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建议,出兵突袭关中,能不能打下我们暂且搁置不论,假设诸葛亮真的打下了关中,并且把潼关、蒲关和武关也一并占领了,那么,接下来有谁能帮忙牵制住魏国主力?
有人会说,当然是孙权啦!
没错,从理论上说确是如此。但事实上,诸葛亮、魏延要靠孙权来牵制魏国主力,以保障他们占领整个关中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孙权根本做不到!
为什么,理由有二:
(1)魏国救援的急所在关中。
前面说过,诸葛亮拿下关中以后,要想将魏国的援军拒之关外,其关键在于东线的孙权向魏国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成功牵制住魏国的主力。
但是,孙权能够做到吗?魏国主力会弃关中而不顾,专力去对付孙权么?
肯定不会!魏国肯定会把主力调向关中。
这里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
就好比一个人的头部和脚部同时受到袭击,那他是先保护头部呢,还是弃头部不顾而保护脚部?答案是很明显的。
而关中就是魏国的头部!
下面我们再从地理上来分析一下关中对魏国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关中与中原的关系,我们来作一个类比:
汉中位于益州上游,是蜀国的重要屏障。当年刘备倾益州之力攻打汉中,就是为了争夺这一战略屏障。对此,刘备的部将杨洪曾作过形象的描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汉中对于蜀国来说就是**,一旦受攻,非倾全力夺回不可。
荆州位于扬州上游,是孙吴的重要屏障。陆逊曾上疏孙权:“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荆州对于孙吴来说也是**,如其不在手中,孙权必寝食难安。故孙权宁愿冒着孙刘联盟破裂的危险,也要发兵袭占荆州,必得之而甘心。
同样道理,关中位于中原的上游,是中原的重要屏蔽,关中对于魏国来说同样也是**,一旦被敌人占领,中原地区便失去了保障安全的屏障,故魏国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夺。因此,诸葛亮若出兵占领关中,即便孙权也发动强大攻势相配合,魏国的主力也不会被孙权所牵制,一定会全力救援关中。
孙权发动攻势最容易的地方在东线淮河流域,但淮河流域处于魏国的下游,魏国即便丢掉了这里的大片土地也无关大要,也不会对魏国的安危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一旦关中危急,魏国宁愿在东线牺牲大片土地,也不会让蜀军占领关中。
当然,这只是设想中的最坏情况,实际上,魏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是蜀、吴
两国实力之和的数倍,就算关中被袭,魏国也完全有足够的兵力进行两线作战,东守西攻,先重后轻。
总之,诸葛亮、魏延想让孙权在东线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来牵制魏国主力,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情。
(2)当关中紧急之时,凭借孙权部队的陆战能力不足以达到牵制魏国主力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孙权部队的战斗力,看它在实战中有怎么样的具体表现。
赤壁之战以后,东吴军队进行过多次北伐,这支军队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擅长打水战,不擅长打陆战,更不擅长攻城。
下面列举一些重要的战例来说明:
1、赤壁大败后,曹*引军北归,只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而周瑜趁胜攻打江陵,岁余方才攻下。同年12月,孙权率主力围兵力薄弱的合肥,并命张昭攻九江,结果皆不能克。
2、建安二十年,孙权趁曹*主力讨汉中未归,东线防御空虚的有利时机,率众10万围攻合肥,结果被只有7000余人的张辽打得大败,狼狈退兵。
3、黄初七年八月,曹丕死,孙权乘丧伐魏,围攻江夏,不克而退。诸葛瑾攻襄阳,也被司马懿击破。
4、太和三年十二月,孙权大举进攻合肥,不克。
5、太和六年,陆逊攻庐江,满宠认为“贼舍船而来”,正好有野战的机会。于是出兵,陆逊闻讯,连夜退兵。
6、满宠建议朝廷西移合肥另筑新城,就是为了引诱吴军深入打陆战。吴军的陆战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7、青龙二年,吴蜀两国东西大举。孙权率十万攻合肥新城,陆逊、诸葛瑾攻襄阳,孙韶、张承攻广陵和淮阴。结果吴军攻击受挫,全线撤退。
8、魏明帝曹睿说“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就是抓住了吴蜀两国军队的攻坚能力都不强的弱点。
……
从上述战例可知,孙权屡屡出兵攻打襄樊和淮南,结果往往久攻不下,曹魏援军一到,吴军便望风而退。
孙吴东部的边界线在淮河以南,中部的边界线则在襄阳以南。孙权发动大举进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襄、樊,一个是淮河南北(实际上是淮南)。
襄、樊乃荆州咽喉要地,孙吴不得襄、樊,则荆州不全;若得襄、樊,则可出兵中原,争衡天下。然而,终孙吴之世,两军争战无数,却始终无法夺得这一战略要地。
守江必守淮,淮河流域作为长江的屏障,孙吴得之,则进可攻,退可守。然而,纵观孙吴政权从兴到灭的过程,虽然屡次用兵,其战线却一直在淮河以南徘徊,其被动的战略态势一直得不到改观。
整个三国时期,吴国虽然有周瑜、吕蒙、陆逊、陆抗等名将统兵,却始终无力攻取襄阳及两淮,其国防线始终没能向北推进。究其原因,无非是魏强吴弱,吴军不擅长陆战罢了。
孙吴军队连淮南地区都无力攻取,还奢谈什么越过淮河,席卷淮北,争衡天下!
由此可以推断,凭借孙权部队的陆战和攻城水平,要想在攻魏战争中取得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既然孙吴陆战能力有限,那么,一旦关中危急,魏国自然会把主力调往关中,诸葛亮、魏延靠孙权牵制魏国主力的愿望自然也要落空。
综上所述,魏延袭击并占领关中的最关键的一个条件——孙权牵制魏国主力,根本无法实现!因为这一条件无法实现,所以魏国主力必能很快调往关中。又因为蜀军兵力有限,不能同时把守蒲关、潼关和武关一线(最多只能迟滞魏军),所以必然无法实现其占领关中的目标!
五、结语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他不敢冒险,也不是因为他的失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形势跟楚汉时期已经完全不同。
既然形势不同了,采取的策略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有所不同。古人虽然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根据不同形势采取不同对策”这个道理总该懂得吧?
遗憾的是,我们的魏延同志偏偏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他怎么样呢?“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请注意这两个“每”和“辄”字,说明魏延这个人已经顽固到了死脑筋的程度了,完全不管形势怎样变化,总之,每次随诸葛亮出兵,他都要像韩信那样,袭长安、出潼关,好像关中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试问天下哪有这样的战略家!
可见,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原来是多么的荒谬!
魏延根本没有战略头脑,乃十足的死脑筋加教条主义者!
可以想象,执行这种人提出的战略方案,蜀军能不打败仗吗?
幸亏诸葛亮头脑清醒,每次都“制而不许”,否则蜀国都不知道能存在几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