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侯
字体: 16 + -

第20节 故布疑阵

三国诸侯(上部) 第二十节 故布疑阵

“子龙!子龙!快醒醒!”一阵急促的叫喊把赵云从睡梦中惊醒。猛睁眼一看,原来是军师诸葛先生,忙起身一礼问道:“为何军师会出现在此?难道主公……”

诸葛亮一把拉起赵云的手说道:“子龙不用担心主公,主公现在一切都可,不过是亮见得之前伤重回营的子强将军,在得知后方最新军情后,实在放心不下断后的将士,故才禀明主公,允许亮来到后军。”

“原来如此,不过现在曹军追兵甚紧,还请军师快速离去,关于断后诸事,云一力担之。愿立下军令,但有云一口气在,也绝不放过一个曹兵。”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前那个勇猛无敌的白马银枪又恢复了生机。

“子龙无须在意吾的安危,亮此次来,正是助子龙将军一臂之力。此番虽说曹操兵强马壮,但其本人生性多疑,可说是此人枭雄一生之最大的弊病。而如今吾军损兵折将颇多,同其硬抗,势必难敌其强力兵锋,故还是应以疑兵之计延误其追兵时速,只要吾军能撤离至安全地段,数十万大军也不过是为吾等壮行而已。”诸葛亮习惯的又把羽扇摇啊摇,其实自己内心也十分忐忑不安,却不敢轻易表露于外,动摇将士军心。

赵云闻听诸葛亮之言,似有胸藏良计,忙出言问道:“军师可是胸怀退敌之策?还请快快示下,云洗耳恭听!”

“子龙将军,附耳过来。”诸葛亮待赵云凑近,轻声细语一番,赵云脸上的阴霾逐渐一扫而散,等听得仔细后,连声高赞:“军师果不同凡响,不愧卧龙之名也!”

“将军勿要寥赞,须知听多了也会对亮起骄兵之效,还是先快将计策吩咐下去,以免到时措手不及。”诸葛亮面露得色,虽说才智过人,但仍处于年轻之下的他又岂能免俗而不显得意之情。

“云领命!还请军师先行一步,待云布置完后即刻赶往。”随后赵云朝一旁休息坐立的士兵吩咐:“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启程。”

“喏!”士兵慌忙爬起,翻身跃上自己的坐马传令而去……

“将军!按照敌军撤离的迹象看,应该是撤往前面不远处的荆州境内古战场之一的长坂坡一地,只要吾军能将刘备大军赶往此地,凭借此地一览无余坦途大道的地形地貌,十分适合吾军对其发动强烈的攻势。”带路的荆州降兵在张辽、曹仁、曹洪等将领的面前大声的回禀说道。

张辽在马背上沉思,而曹仁、曹洪两将虽说是曹操的心腹爱将,可之前樊城一战,两人皆为战败之将,此刻也不敢打断曹操任命的大军主将张辽的思索,只好骑着战马分立在张辽身侧,等待张辽的令下。

一身武将打扮的张辽,面容刚毅,颌下的黑须随着清风微扬,更添几分儒气。听取了荆州降兵向导的点醒,性格稳重的张辽在内心仔细的盘算:刘备军新多了一位智计百出的军师,据说乃南阳隐居的士子,之前几次所设计谋均十分奏效,把主公数十万大军连续火攻、水淹,致使将士士气涣散,军心已然不稳,此番如果再中敌人奸计,不说自己再也难获得主公垂爱,恐怕到时也会步上几位军中骁将的后尘。故此战无论如何再也经不起战败和失利,唯有彻底将刘备歼灭或围困在此,方能一雪前耻。

精光四射,张辽心中自有了定计,抬首对荆州降兵向导继续探问:“此古战场附近可有山高地势?最好能将此地尽收眼中。”

向导在脑海里寻思片刻,方才回到:“距离此地大约四十五里处,有一小山头,名曰景山,与长坂坡相隔不到数里,位于其上,当可一览战场无余。”

“善!”“来人!速速回禀随后的主公,就说辽欲先行抢占景山此处为制高点,只要在其山头上发现敌军任何动静,都可随时出兵对敌军进行堵截和剿杀。”张辽肃容下令,不带一丝息怒神色,让曹仁曹洪看在眼中,深感信服,纷纷在心中赞道:“难怪主公对此人十分看重,果然有些本事。”

就在两人暗自称赞的同时,张辽继续下令:“传令下去,大军全速启程,赶往长坂坡相对的景山。”

“喏!(喏)!”几名负责传令的曹兵快马加鞭行往大军前后,将张辽下达的将军传至各部将领军中……

通过了襄阳至西陵的第一道险关荆山后,赵云余部距离第二站的长坂坡也不过二十五里。由于朱雀军会同一部银豹军将曹操的先锋铁骑尽歼于荆山山外,得知消息的曹操肯定会恼羞成怒率领大军急速追来,赵云深知这点,在休息过后,按照匆忙赶来的军师诸葛亮暗授机宜的指示,赵云一路让军士故布疑阵,只要有岔道的地方都要留上大军通过后的足迹。为了不延误自军的行进速度,赵云分兵成五个小队,每队为五百人,由一个赵云亲自指认的熟悉荆州地形的小校负责管制,(ps:军中其实没有多少小校熟知这里的地形,赵云就立即火线提拔几个知道大概为之方向的兵士充当小队里的小校)每个士兵必须手握一根于道路两侧折下枯枝或藤条,在所经过的道路上尽力的涂抹,使其官道和岔道上足迹模糊。完成分兵故布疑阵的使命后,可自行赶往当阳县境汇合大部。赵云则自率最后留下的两千五百人为一队,负责阻击找寻到正确路线的曹兵。

张辽等几员曹操战将所率的部曲,兵士虽众,可战马也不能达到人手一匹,未免轻兵突进又遭敌军设伏导致灭顶之灾,故张辽待问过曹仁曹洪二将后,临时决定将骑兵掌控在中军之中,只要能占得长坂坡高处,到时就是骑兵发挥最大优势的时候。

因此一来追击的速度相对慢上少许,这也给予了赵云部布下疑阵的充分时间。

“前面又发现敌军足迹,这已经是第三次发现不同方向的敌军痕迹了。”曹洪的部将晏明在接得前面斥候传来的消息后,不禁头痛不已。一路行进中,三番两次被误导,已延误不少时日,如果被主将得知,自己怕人头不保,就在晏明伤神之际,后续部曲在曹仁部将淳于导的带领下施施然赶至,见前面的晏明部驻足不行,淳于导缓马上前,大声对晏明喝问:“晏将军,难道尔不知军令乎?怎敢再次停留不前,难不成怕了刘备老贼兵锋?”

晏明正愁闷一路发现的疑阵之事,闻听勃然大怒,看清来人后随即张口破骂:“淳于将军既然欲找死,不如就让尔先行一步。”

两人本分属两位曹军大将麾下,自有一番暗自比拼之心,本来淳于导也就是开个玩笑罢了,一听下,也气得不行,立即回到:“当吾都似尔等贪生怕死之辈乎?既然尔不敢先行,那就尔看看某的本事。”说完,淳于导自顾自的引领自己的部曲超前去往右侧岔道小路。

晏明等淳于导部一过,朝其离去的背影吐下唾沫,然后招呼自己的兵士道:“吾等走!就看看到底谁更有本事。”大队人马顺着左侧小道岔路行去……

“报……”一斥候小兵在马上高声呼叫。

赵云一看,来人正是自己派出的侦查探马,随即对小兵问道:“可有察看到曹军动向?”

“回将军!敌军已然中计,正分兵两路从岔道追击,不过这两路兵马人数不多,各有千人左右。小的不敢多待,怕惊动敌军,故先行回报将军。”年岁不大的斥候不顾脑门上晶莹渗出的汗水急急回报。

“善!军师就是军师,料事如神也!”赵云赞叹一声,随后又吩咐斥候:“下去再探,如有最新敌情,可速速来报。”此时可不是仁慈的时候,赵云也顾不得让斥候休息片刻就又让其继续查探。

抹拭一下额头的汗水后,斥候回声:“喏!”又打马如飞般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