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侯
字体: 16 + -

第2节 大逃亡

三国诸侯(上部) 第二节 大逃亡

随着城头的箭如雨下,也彻底断绝了刘备军民想进入城中暂避的念头,面对身后虎狼一般不灭绝刘备誓不罢休的曹操大军,前有欲致刘备于死地的荆州蔡瑁之流,何去何从,让悲伤之中的刘备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应付目前的危局。

“主公!刚才前军子龙同子强两位将军再次前来请战,均意趁刘表新亡之际,强攻拿下荆州重镇襄阳,不知主公对此作何决断?”诸葛亮掀开帐幕急声通禀。

刘备大惊之下,忙出声阻止道:“万万不可!大军开战岂能儿戏,更何况吾军当日一路难逃,如没有刘公景升的宽怀胸襟,那有吾等现如今的发展壮大,快去传令两位将军,务必要让他们稍安勿躁,一切等吾同军师商议出一个万全之策再作打算。”“来人!快将主公的将令通传给前部两位将军。”诸葛亮忙对帐外一直守候的亲卫下令。

等亲卫的脚步逐渐离去,诸葛亮试探试的再次出言问道;“主公真不愿出兵攻夺襄阳?其实夺取襄阳也非难事,亮心中早已计策。纵观现今的危局,拿下襄阳对吾军大有好处,长的不说,就襄阳城墙的高度厚实,就可拒远道而来缺少攻城利器的曹军数月之久,何况荆襄之地物产丰腴,秋收粮种也颇有余存,足够支持吾军数月无忧,再加上水陌纵横,交通便利,城中还有荆州战船甲兵数万,就算不敌曹军兵锋,也可让吾军民在日后离城之时顺流而下,远离战场。”

“军师难道非要让备欲作那忘恩负义之无常小人乎?”刘备气急败坏的振身喝问。

诸葛亮赫然一笑说道:“也不竟然,既然主公不欲作小人之行,亮其实还有下策可供主公一阅。”

“军师快快道来。”刘备这才慢慢收起震怒之态,虚心求教道。

“下策还是依照当初吾等在新野的定计而行,不过事发突然,荆州牧刘公的突然故去,使得吾等预料不及,当初考虑的是凭主公同刘公的深厚情谊,暂避襄阳城中等候甘、彭两位将军的接应船只,如今可能会出现波动,毕竟事情来得太过于突兀,想必一时半会不一定两位将军能及时的收集到足够多的船只已供应数十万军民顺江而下,如今之际,只好放弃随行百姓,轻舟车马赶往江岸,如能及时的得到甘、彭将军接应,吾等定能安然身去。”诸葛亮再次抛出一个让刘备无法接受的现实问题,让刘备内心更加烦乱不安,可真要面对放弃一路跟随而来的新野百姓,刘备自问还真的办不到。于是刘备在细细听完诸葛亮的建议后,再次断然拒绝了这次提议,口中大义凛然的说道:“放弃百姓?备实在作不出此举。想吾等当初,如没有新野百姓的信任及支持,备及现有的不少将士恐怕早就身死他乡,岂有今日之兵强马壮,如实在不能脱离曹兵的穷追猛打,备宁可与之抗死一战,也决不放弃百姓一人一名,军师切莫再作如此提议。”

眼看最为保妥的两个方案均遭到主公以无法令自己违抗的理由所拒绝,诸葛亮第一次蹙下英眉,可见其内心也在反思刚才所言的诸多未能考虑的不足。刘备此时静静的看着连日来不断为自己出谋划策,尽心尽力排忧解难的少年老成的军师,心中也深感歉疚万分,可刚才的两个提议,虽然说可以立时摆脱曹操大举入侵的威胁,可自己真的能抛弃以往的信念,作出以后让世人指着脊梁痛骂的决定?不能!万万不能!!

没有惊动诸葛亮开动如韩海一样深远的大脑,刘备忽然想念起自己的两位夫人及刚产下不久的幼子,这种思念,是从来没有过的。或许是初为人父,慈爱之心油然而生,但愿这战乱之中诞生的幼子能继承自己的优良血统,往日能成长为一名坚韧不群,性格刚毅,不愧于天地间的奇骏汉子。

大帐内的两人就这样各自思索着内心的问题,直到帐外传来急促的奔跑声,同时还听见一人惊喜着的高呼大喊:“主公!襄阳城西门大开了!”

来不及多想,两位刘备军的主脑一骨碌的从各自的沉思中醒悟过来,齐齐往声音的来源出奔去。

刘备朝着疾步跑来通禀的士兵问道:“快把尔刚才惊呼的消息再说一次。”

“回禀主公!襄阳城西门已经大开,城门口一位将军端坐在一匹骏马之上,连接城墙和数丈宽护城河的吊桥已然放下,身后坚实的大门洞开,朗声的朝吾军大声吼道:西门已被其掌控,请大军和主公等快快进城。赵云将军怕其中有诈,故而让小的先行前来禀报。”士兵喘着大口的粗气,断断续续禀明来意,可见这一路小跑下来到的消息是最及时最前沿的战况军情。

“军师,尔有何看法?”刘备沉声朝身畔左侧的诸葛亮问道。谁知诸葛亮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只向前来禀报战情的士兵问道:“可曾看见或者听闻那将军是何人?”

“小兵来之前时,听子强将军随口说起过,襄阳城下打开城门的将领有点象同三将军有过一次交手的荆州大将魏延。不过不敢肯定,因为子强将军当时也离城门有数里之远。”兵士经过稍微的调息后这次没再如刚才的急促回答道。

不等诸葛亮再次垂问,刘备兴奋的对刚刚赶来的亲卫首领谭猛说道:“快去告诉前部两位将军,此事毋庸置疑,想必是城中终于有正义之士看清如今的局势,派遣魏延将军亲自迎接吾军进城,可速让两位将军遂魏延将军进城。”

“主公!此事……”诸葛亮本还想解说自己的内心担忧,刘备却没给他机会,打断其话语解释道:“军师有所不知,魏延此人吾曾见过,是位典型的军中猛将,是荆州城内难得的将才,武艺不再翼德之下,为人勇猛忠义,此前曾不服翼德,才有过一次交手,两人最后互斗比较了一番,难分伯仲。因此军师不必挂怀,想必迎接吾等入城之事不假……”

刘备还在侃侃而谈的对诸葛亮解说,不想又一位紧急奔近的兵士在不远处高声叫喊:“主公!大事不好,城门又给关闭,刚才打开城门迎接吾等的将军此时已经单枪匹马杀入城中,城内喊杀声大起,赵、周两位将军搞不懂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忙让小的请来禀报。”

“这……”刘备也想不通透这闹的是那一出,不禁的把迷蒙着的眼神投向身边的诸葛亮,期盼智计过人算无遗漏的军师能为其解释。见主公望向自己,诸葛亮细想一下后才心领神会的缓声说道:“想必是这位将军不忍看吾军民远道而来却又不得其入,心急之下擅自打开城门,欲让吾等先行入城再作打算,不想其做法泄露,遭到城中掌握实权的蔡瑁等人发现,情急之下发兵欲控制城门,这才让这位将军反身杀将进城。如今恐怕这位好心的将军在城内已成孤掌难鸣之势,主公!吾等是否前去支援??”

刘备细想一下也觉是这个理,但这是荆州军内部之间的奋争,如自己冒然前去援手,恐有窥视襄阳之主一说,于情于理不合,也不适机宜,与自己的初衷不符。想到这里,刘备只好无奈的对一旁注视自己的诸葛亮说道:“此时吾军前去援助,恐会招致悠悠之口对吾等口诛笔伐,尽诉吾军实是欲图霸占襄阳之城而采取的不折手段,徒毁吾军清名,此时还是暂避方妥,吾军可自行绕道先前去江岸等候兴霸和子丑两位将军的消息为善。军师以为如何?”

诸葛亮躬身一礼说道:“主公仁义!亮敢不从命。”

在一阵紧锣密鼓的大军启动下,襄阳城楼上已然平定魏延反叛的蔡瑁、蒯(音:kuai)越蒯良兄弟等荆州反感刘备的之人,面带讥笑,目露凶狠的眼光互相交谈,只听蔡瑁大声的对其他几人款款说道:“某就说过,刘备实乃一胆小怕事之鼠辈,想当初未能治刘备于死地,刘备小儿也不敢亲率大军前来取吾性命来看,今日之事,尽在吾预料之中,何况襄阳城厚,就算刘备想据为己有,也需要颇费一番功夫才行,只要吾等全力以抗,定让刘备死于城下,今日让其沿城而遁,实属城中还有如魏延一般愚钝之人未能尽除,吾等还需尽快清理这些顽固不化的腐儒和将领,等城中一切平定,就是吾军追击之时,定要让这破坏吾荆州世族利益的贼子走投无路,上天入地不得。”

“大将军说的是。”一片阿谀奉承之音在城头上响起,让远远隐在一侧的伊籍恶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