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国大将军
字体: 16 + -

003 华族人的逆鳞

“这么说你知道他是谁了?”

罗士信一下站起来看着石三紧张的问道。

石三耸耸肩又恢复了往日那慵懒的状态,说道:

“我想除了那位常驻荒原王帐的三皇子自己之外,我想差不多阳关城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罗士信的脸色一下变得不好看了,甚至比早上看到车队冲进阳关城北门的时候还要难看。

大夏帝国当今皇帝除了早已立为皇太子的大皇子之外还有另外的三位皇子,其中二皇子被分封到帝国西南边疆区,统辖西南边疆包括诸多蛮族在内的广大土地。而那位三皇子的经历则是叫帝国上下最为惊奇的,八年前荒原王帐上一任可汗暴毙,大夏帝国周边的敌对国家纷纷出手,趁新任可汗年幼之际暗中挑唆荒原各部落打算借机逼退新可汗然后南下对帝国动手用兵。

当时的大夏帝国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旱,上下军民全部投入到了抗旱之中,一时之间根本无力应对这场突变。就在这个时候原本的上京等待分封的三皇子主动出马,在禁宫门外长跪八个时辰执意出使荒原。

这件事当时在帝国上下引起轩然大波,百姓议论纷纷,文官武将纷纷上疏劝解,甚至皇帝陛下在御书房砸翻了龙书案。但是这些根本无法动摇三皇子的决心,最后陛下无奈只好同意三皇子出任帝国常驻荒原王帐使节。

八年来这位三皇子在荒原上合纵连横,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帮助年幼的王帐可汗收服了周边准备叛乱的十八部落,使荒原部落重新聚集在王帐之下,也化解掉了一场眼看就要降临到帝国头上的灾难。

不过在某些阴谋论的版本之中,这位三皇子之所以会选择离开帝国前往荒原王帐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那位居住在东宫中太子的排挤而做出的决定。另外在三皇子出使荒原的第二年,帝国年仅七岁最受皇帝陛下宠爱的四皇子的意外失踪也就更加加重了这些人心中的猜测,虽然在遍布帝国各处的黑衣缇骑从未停止过寻找的脚步,但是八年时间过去了,对于这位四皇子的行踪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线索。

很多人都暗中怀疑这些事情都是和那位太子殿下脱不开关系,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皇帝陛下并不怎么看好这位太子,甚至在某些传言中,陛下甚至有打算废掉太子的言语流传出来。但是面对朝廷中的一干太子心腹人等,更多的人是选择把这种怀疑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不过这位在帝国处在关键时刻全力挽救的三皇子,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上都有很好的口碑。尤其是在军方的大部分将领之中,对于能够凭借

一己之力消弭战争的三皇子更是崇敬的很,或许其中还有些自责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说起那位三皇子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由深深自责和愧疚演化而来的崇敬之情。而阳关城守捉罗士信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看来原本应该是自己这些边关军兵完成的事情却被一名帝国高高在上的皇子一个人在荒原上完成了,这叫这位对于军队荣誉看的无比崇高的将领感到汗颜,所以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加显得难以释怀。

当然相对于这些将领们来说,军中底层的士兵却又不同的看法。要知道现在帝国最重军功,底层的军士想要得到升迁的机会看的也是军功。但是帝国近百年来承平,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发生,所以想要获得升迁的机会就更加渺茫。如果帝国和荒原的战事开启,虽说有丢掉小命的危险,但还是有机会获得军功的。所以在看待三皇子的问题的时候,军中的将官和下层的士卒之间有了很大的差异,甚至就连石三也隐隐的觉得,要是没有这位三皇子,可能自己进入帝国学院的时间就会大大的提前。

“我看那些马车上的箭痕和车队中的伤患,将军您觉得仅仅是荒原上的马匪会有那么厉害么?”

石三的脸上没有表情,好像是在诉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样: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了,整件事情都是马匪做的,并且也只能是马匪做的,不过重点是这些马匪究竟是谁假扮的。不过那要是这样的话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既然全天下的人都可以想到这些马匪是荒原的骑兵做的,难道他们就不担心这个消息被帝国知道以后会对他们产生不利么?虽然说帝国想要把荒原上的人赶尽杀绝不大可能,但是想要覆灭掉几个部落还是有能力的。”

说到这里石三没有继续说下去,其实他不说罗士信也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

如果说大夏帝国为了区区几个马匪就要兴兵虽然看上去不大可能,但是这种事情在之前的岁月里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当年帝国的对外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多年的战乱使得帝国内部也不平静,一些前朝的旧臣和不少占山为王的草寇依旧在帝国各处活跃着。荒原上有个叫达斡尔的部落不知道是吃了什么疯药,竟然在秋上的时候闯到了帝国北部边疆区大肆劫掠,还在云断山附近屠掉了一个小山村的几十口人,当时北部边疆区派出去交涉的使节也被割了鼻子耳朵被扔了回来。

晚年的世祖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旨全国境内进入战争状态,调集六万铁骑亲征达斡尔。意识到事态不好的达斡尔部落一下就慌了手脚,对于庞大帝国的深

深畏惧终于是他们不顾当时已近深冬,冒着风雪向极北之地逃遁。可世祖皇帝并没有打算就此罢手的意思,亲自率领帝国铁骑远征,连续三个月的征战终于在极北的寒海之滨杀掉了达斡尔部落的最后一个人。

隆冬时节连续作战,并且还是在极北的苦寒之地,虽然是杀光了达斡尔部落全族,但是帝国为此也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为了支撑起这场看上去极其荒唐的战争,帝国征伐了数十万民夫保障粮草辎重,同时征调北部边疆区的全部牲畜,南方地区的粮税接连增加两倍百姓的生活甚至降回到了立国战争初期的水平,朝堂上的军政大员忙于战事根本无力应对帝国当时糟糕的经济,或者说已经对于糜烂的经济束手无策。

甚至周边的敌对国家都已经在暗中准备,只要是帝国经济一旦崩溃就要借机兴兵的时候,在大华族百姓骨子里传承了千百年的血性却被激发出来了,甚至就连周边国家的人都看不懂了。

当世祖皇帝的铁骑在极北荒原上纵横的时候,散落在帝国各处的前朝反抗势力和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纷纷在这个时候退回到了山林草莽之间,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借机作乱,好像是要为前方的帝国军队稳定后方一样。并且一直活跃在燕云地区的响马盗竟然自发的组织起一支三千余人的骑兵队伍开赴荒原帮助帝国军队维护后方粮道。

当然这其中也有人想要借机扩张自己的势力,但是原本在暗中和他们站在一起的百姓甚至是手下的喽啰头目都在做着消极抵抗命令的时候,这些人也明白只有保存实力才是最好最重要的选择,要不然仅仅是那些愤怒的村民和懈怠的喽啰就可以把自己生吞活剥。

诛灭达斡尔部落的世祖皇帝并没有因为这场复仇战争而受到臣民的过多夸赞,甚至不管是在史书的记载还是在酒肆茶坊故事的演义里,这位世祖皇帝的形象一直就是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崇信后戚等等。

但是当人们说起当年的那场战争的时候,前面那位咒骂世祖皇帝恨不能食肉寝皮的人,马上就会转变风向甚至还会跑回到自己家里拿出当年的嘉奖令牌,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先祖当年也是受到过那位世祖皇帝的嘉奖,令牌上还有世祖皇帝的亲笔题字。不管是乡间百姓还是帝国学子、就连对帝国商税痛恨的无以复加的商贾也会在这件事情上位世祖皇帝竖起大拇指。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大华族人,始终保持着与人为善的传承。但是与人为善并不是任人宰割,一旦要是有人触动了大华族人的逆鳞,倾家荡产身死殒命也要把对方置于死地,这就是大华族人的传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