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国大将军
字体: 16 + -

001不靠谱的向导

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大陆的东南端开始一路北上,为大夏帝国带来了四百九十三年的春天,当蒙蒙细雨到达阳关城的时候,经历了一路风尘的春雨就再也不愿意往前多走一步,一股脑的全部倾泻在了阳关城的头顶上。

阳关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守护帝国的西北疆域,厚实的城墙全部是由黄土夯筑而成,五六丈高的城墙每隔几十步就会有向外突出的马面。伫立在细细春雨中的军士站在城墙上一动不动,警惕的注视着荒原上的风吹草动。

常年受到风沙侵袭的城墙和来自西域大漠以及北方荒原上的浮尘,积攒在阳关城的房顶上、树枝上、街道上还有营房的被褥上,军士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落在床铺上的灰土抖掉,升腾起的烟尘甚至要超过伙房的炊烟……

但是每年来自大陆东南端的春雨都会不辞劳苦的帮助阳关城洗刷掉这积攒了一个冬天的灰土,原本黄乎乎的阳关城就会在一夜之间变得清亮起来。整个小城的人们都会兴高采烈的走在湿润的街道上,就连整日窝在墙角的老军汉也会伸着自己油乎乎的脖子,仰头瞅着天上飘落的雨丝一个劲的傻乐。几个身上穿着由大人衣衫改制成的短衫的孩子,光着脚丫在街边的泥水坑里踩出朵朵水花,欢喜的忘记了被泥水打湿的裤管会被大人责骂……

罗士信脸上也挂着笑,面对坐在前面的老者笑得很谦卑也稍稍有些拘谨,尽管坐在矮墩上的老者身上的衣衫脏兮兮的好像是很久都没有清晰的样子,可罗士信却不敢有丝毫的不敬,躬身陪笑道:

“不知道老大人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跟下官说,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去想办法解决。”

说话的时候罗士信的眼睛悄悄的瞥了一眼老者脚下名贵的地毯,那是一支西域商队的头人送到城里来的,据说要是弄到上京殷都去至少可以卖到上千两银子的高价。但是现在上面那几个黄乎乎的大脚印,却叫罗士信觉得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看了看罗士信笑着摇摇头然后手指朝身后的帷帐指了指没有说话,大概是在等着里面的大人物发话。

“没有什么事了,你办好自己的差事就好了。我们在这里过一夜明日一早就启程。”

帷帐里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却带有久居上位的不容置疑。

不过这声音在罗士信听来却格外的悦耳动听,作为西北边陲的军镇,想要接待这样的一位大人物实在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罗士信在听到明日就要启程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躬身道:

“如果大人要是明日启程的话,下官这里到时可以派遣两百名的卫队护送大人进京,下官可以行文兵部报备。”

“不用了,卫队的事情你就不需要操心了,把自己的差事办好就行了。”

帷帐里的大人淡淡的说了一句,语气里没有一丝情感如同白开水一般。

罗士信刚要答应下来,却听到帷帐里面的人沉吟了一下说道:

“另外……这几日春雨连绵,怕是前往殷都的官道

难行……,这样在你军中寻找一个伶俐些的向导,明日随我一同启程吧。”

“向导……”

罗士信愣了一下,但是随即脑海中就闪现出一张慵懒懈怠的脸,嘴角稍稍向上浮起点头道:

“请大人放心,下官军中有最好的向导,定能为大人排忧解难。”

等到罗士信离开之后,一直坐在矮墩上的老者才缓缓的说道:

“少主,老朽看这罗士信也算是个机灵的人。”

停了一下,帷帐里的声音才缓缓说道:

“本王自然是相信老大人的眼睛,但这一次不必以往,若是稍有差池怕是就要身死,所以还是小心一些好吧。”

老者缓缓的点头微微闭上眼睛,帷帐里的声音继续说道:

“是本王对不起蔡振武他们啊,要是没有他们说不定本王早就死在荒原上了……”

“什么!?”

阳关城守捉衙门爆发出了一阵惊呼声:

“罗将军您真的打算叫那小子去做向导?!”

七八名校官惊讶的看着坐在上面的罗士信,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惊讶、不解、失望和庆幸。

阳关城方圆不足十里,城内大大小小的军将士卒加起来七百余人,这七百多厮杀汉平日除了砍马匪就是聚在一起赌钱喝酒。所以这阳关城更像是一个大贼窝,而守捉罗士信就是这个贼窝的山大王。

可罗士信却总是喜欢别人在称呼自己的时候在前面加上将军两个字,尽管他的职位距离将军还差好几级,但是却很享受这份敬称,尤其是在两个不开眼的家伙被吊在旗杆上晒了半天之后,阳关城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这位守捉大人的嗜好。不过话又说回来,罗守捉除了这点之外在阳关城上下人等的心目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长官,不大的阳关城被他打理的妥妥当当。

“总不能叫他永远呆在这阳关城吧?兵部的荐书授权下来也已经大半年了,前头是荣华富贵在等着那小子。既然早晚都是要走的,这次索性就叫他去,也算是给那位贵人送去的一份助力。”

“那位贵人未必知道那小子的好……”

外面的声音打断了小声嘟囔的校官的话:

“在下奉命来看看守捉口中的那位向导。”

话音未落,一名长随模样的人出现在衙门大堂门口,丝毫没有顾忌大堂里面众人的目光,就那么大喇喇的站在中间,黑黝黝的脸上带着一副淡然的神色,一双闪动着精光的眼睛在大堂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才看着罗士信道:

“罗士信,在下奉命请罗大人带我先去看看那名向导。”

罗士信心里稍稍有些不快,眼前这人他在大人物的车队中是见过的,行走在那辆最豪华的马车边上,看上去应该是大人物身边的人。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长随丫鬟门房这些人向来就是叫人恨不得亲不得的存在。

罗士信脸上很快就浮上了淡淡的笑:

“哈哈,没问题没问题。”

随即草草的敷衍了几句就

着人带着这名长随去了。

石三走在阳关城的青石板路上,丝毫不理会跟在身后的那两个人。尽管之前在营房里偷酒喝的时候就知道那个罗士信帐下的参军就带着一个陌生人远远的在观察自己。不过既然对方不打算把自己偷酒的事情揭发出来他自然是不会去理会的。

十七八岁的年纪或多或少都会在脸上留下些许稚嫩的痕迹,可是在石三的脸上却根本看不到这一点,那些风沙过后留下的沧桑使他整个人看上去要远比实际年龄大很多。

顺手从街边的摊子上抄起一个梨子:

“桑干叔,生意怎么样啊?”

说完不等站在摊子后面的中年男子说话,少年的身影就已经消失在前面的人群里。

走在少年身后的长随远远看到这一幕微微有些皱眉,帝国的军人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

几根树枝扎成的篱笆就是整个小院的围墙,看上去颇为寒酸。土坯垒砌而成的茅屋好像是许久没有住过的样子,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就连那窗户上的窗纸似乎也已经有些年头了,微微泛黄的窗纸上还有明显的破损。

怎么看这地方都不应该是可以住人的地方,而石三就坐在门前的半截木桩子上大声诵读着关关雎鸠,偶尔不时的还从他嘴里冒出一些奇怪的调子,似乎是某种地方的小调。至少这长随是没有听过的,那些能够听得懂的词语显然是露骨肉麻的很,就连长随听后都觉得有些微微脸红。

天知道阳关城的人是怎么在这样的曲调之下生活下来的。

长随暗暗的想。

临近傍晚的时候罗士信再一次来到了大人物的营帐里,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过,那名衣衫肮脏的老者依旧闭目坐在矮墩上,帷帐后面那位大人物依旧只是影影绰绰的看不清容貌。

“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觉得那向导不合适?大人能否告知下官乡情呢?”

罗士信进帐就躬身施礼问道,刚才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对那个小子满满的都是愤恨。

“罗士信!本……我叫你准备一个伶俐点的向导,可不是叫你给我找一个书生来!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么?”

大人物很生气,语气也没有一点客气,好像是胸中积压着无尽的怒火。但是说到这里的时候大概是觉得什么地方好像不妥,和缓了一下语气慢慢说道:

“胆敢,我的意思是说前往殷都上京近千里的路程,再加上现如今春雨连绵,往后的路途并不轻松。我们不想为队伍里其他的事情分神耽搁了行程,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罗士信稍稍有些安心了,大概也猜到了之前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虽然心里对那小子的举动感到不满,可毕竟是自己的下属,他还是要争辩几句,哪怕是为了给自己去掉那个办事不利的帽子:

“大人息怒,虽然说那小子年岁尚浅,但是这几年在荒原上也是砍了不少的军功回来。虽然看上去像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生,实际上那小子完全有能力当好向导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