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征伐天下
字体: 16 + -

第250章 浓云密布

第二百五十章 浓云密布

许昌城楚王府偏殿。

众将散去之后,聂泽风单独留下了荀彧。

聂泽风之所以留下荀彧是想问问,荀彧为什么举荐曹操的将军于禁,而不是其他像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却是于禁。

聂泽风在走出大厅之后,心中一直盘算道:“于禁,于禁,当年关羽水淹七军,不就是这个于禁吗?于禁是曹操军中没有气节的将军,曹曹军中没有战略的将军,荀彧怎么会在这个历史关口推荐一个这样的败军之将呢?……”

难道又是历史错误的记录了于禁,难道是历史又一次被人篡改了吗?

这些一系列的问题都随着偏殿房间的门打开,随着荀彧的到来则一一打开了。

聂泽风问道:“先生,在此紧要关头,你怎么给我举荐于禁,而不是其他曹氏将领呢?”

荀彧一躬身道:“大王,于禁是曹操中唯一名将,他曾经惩罚过夏侯惇的青州军,被曹操盛赞道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风范,其他将领都无法和他相比,此外,在曹操两线作战的时候,还是这个于禁竟然能够率领几万的士兵击败袁绍的十万大军,所有的将领都以为是袁军不经打,曹氏亲贵争相前去,结果十万曹军精锐被袁绍大破,这才造成曹操无奈的投降大王。”

聂泽风突然想到一件巧事,那就是于禁从官渡之前都是一往无前,历史名将风范尽显,但是等到官渡大战之后,于禁便在历史上沉沦,这难道是中间发生了什么……

现在,聂泽风也不多想什么,聂泽风只好权且相信荀彧的话,至此,于禁就开始正式成为了楚军的一员。

官渡城外十里处联军大寨袁绍中军大帐。

袁绍召集众位诸侯在这大帐之中召开会议。

大帐早就开始讨论热烈,无论是谁都是在吹嘘自己的兵马怎么强大,如何吹嘘楚军不值得一提,不过这个时候,袁绍示意安静,所有的人都静下来了。

袁绍剧中而坐的,旁边分别是聂泽风、文丑两个人立于旁边,两个人各握长剑。

袁绍率先说道:“感谢各位诸侯前来会盟,既然我等都是为了讨伐楚军而来,那么我们今天就选一个人盟主,才能统一号令,击败敌军。”

这个时候,受到袁绍好处的塌顿第一个站立起来说道:“这个还用选吗?当然是袁绍大将军了。”

接着汉中张鲁、益州刘循、江东刘瑶、王朗也都纷纷赞同袁绍为盟主,接着其他的诸侯也纷纷的赞同袁绍成为盟主。

下面他们就进入了第一个议题,就是如何攻打这一场战争。

因为他们十八路诸侯,一方面想着联军兵力强大,只要出击就能够成功,另一方面都是在想着如何瓜分聂泽风的地盘。

袁绍也多少看出了诸侯们的心中算盘,便在战前一斤瓜分了聂泽风的地盘,其中攻取地方的钱财、金银珠宝归塌顿、呼厨泉、公孙康、中原地区的地盘归袁绍和起三子、外甥,及刘备,荆襄九郡被孙策、张鲁、刘璋三家瓜分,淮南为袁绍、王朗、刘瑶瓜分,司隶地区为张鲁、马腾、韩遂、宋建瓜分。

在瓜分万地盘之后,众将便选在了公元201年1月15日,与聂泽风约战与官渡城外。

许昌城内楚王府。

原本还轻松的楚王府气氛,很快就变沉重起来。

联军的军队正在向许昌城方向集结,甚至连驻扎在黑山的黑山贼张燕都率领兵马向许昌运动打算乘乱分上一杯羹。

种种迹象表明,现在许昌城不仅要面对联军的二百五十万大军,而且还要面对各地的盗贼数百万,如此庞大的兵马用来对付谁,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仅是许昌方向,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战报,也表明各地诸侯也开始向淮南、司隶、荆州地区进攻,这也让聂泽风感到了一丝不安。

其他各路将领,各地小军阀打着增援楚军的旗号或者加入联军的旗号,但是都是想趁虚对许昌谋图不轨。

这一连串的情报,让聂泽风更加感觉到了局势的严峻性。

联军的二百五十万大军,其他地区的刘璋、张卫、江东孙权进攻荆州,西凉其他各部进攻陈仓、淮南地区受到刘瑶部将、王朗部将的进攻,这全部加起来兵马累计达到三百万以上。

尽管这三百万敌人各怀鬼胎,互不从属,但仅仅是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也足以压到聂泽风喘不过气来。

这时的聂泽风,不禁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危机。

聂泽风现在所要做的,是以许昌周围的三十万兵马,对抗反楚联盟的二百五十大军,击败二百五十万之众的敌人,此外,其他各路将军也要顶住五十万大军的进攻。

消息传开,许昌上下,顿时陷入了紧张之中。

而各种议论却是挡不住的,各种流言蜚语开始散播开来。

“听说没有,天下十八路诸侯都要要来攻打咱许昌,咱楚王这回肯定是过不去这道坎了。”

“楚王厉害的紧,前几次的敌人进攻,不都给他打退了么。”

“那是以前,这一回据说有三百万的敌人,聂泽风将军就算有三头六臂恐怕也必败无疑。”

“五百万的敌人,吓死人了,要这样的话,颜将军肯定没有胜算,那咱许昌岂不要遭殃。”

“是啊,所以咱得赶紧出城,想办法避一避才是。”

…………

大街小巷,强敌将致的流言四起,原本刚刚对聂泽风树立起信心的许昌士民,这个时候也人心动摇,不少人都开始携家带口出城,打算乡野避难。

大堂之中,聂泽风沉静如水,闭目静听着各地传回的不利消息。

不单单是许昌,其余各地,淮南、司隶、荆州,也都不约而同的发生了恐慌和骚乱。

“大王,大敌将至,民心已乱,形势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利。”

就连素来沉稳的马良,这个时候也焦虑不安起来。

聂泽风的内心又何尝没有一丝焦虑,但他深深的知道,越是在这种危机关头,身为主公的他,就必须拿出非同寻常的勇气来,不然如何能镇服属下的惶恐。

他暗吸了一口气,缓缓睁开眼来,冷峻的眼眸中流转着几分不屑。

环看座下一张张焦虑的面孔,聂泽风却只一声冷笑,淡淡道:“现在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有什么好慌的,尔等只需各安本职便是,本王自有破敌的手段。”

破敌之策,聂泽风当然没有想到,但这个时候没有也得说有,毕竟稳住人心才是首要。

众人都是见识过聂泽风上演诸次绝地反击的,听闻聂泽风声称已有破敌手段,焦虑的心情方始平伏了几分。

“将军有破敌之策自然最好,但眼下百姓逃难,丁口外流的情况,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处置?”马良问道。

聂泽风冷哼一声,“这些家伙平素享受着本王保护,眼下大敌当前却只想自保,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传本王之令,即日起各县严加盘查,再敢有出逃者,统统给我重处。”

决然冷肃的言语,只令众人为之一震。

聂泽风用他的冷酷和自信,安抚了众属下之人,这一场原本暗含失败主义情绪的军事会议,便以精神振作而结束。

众属下退去,聂泽风却将贾诩独自留下。

环看四下无人,聂泽风问道:“四周强敌环伺,大军压境近在眼前,不知先生可有何破敌良策。”

一听这话,贾诩顿时神色一怔。

也就是在几天前,他还在为聂泽风的自信所感染,以为聂泽风已胸有成竹,不想一转眼的功夫,却又问起来了自己。

愣怔一瞬,贾诩方始明白,奇道:“老朽听将军方才的话,还以为将军已有破敌之策了。”

聂泽风一脸认真说道:“没错啊,本王的破敌之策,不正是先生你这颗足智多谋的头脑吗?”

贾诩面露苦笑,“将军真是谬赞了,这么重大的担子,老朽这副残躯,恐怕是担当不了啊。”

“先生跟本王已是一条船上的人,这一场困局若不能渡过,咱们就要共赴黄泉,所以这副重担,先生你不扛也得扛。”

聂泽风语气之中,弥散着几分威胁式的意味。

他素知贾诩最善明哲保身,为了自保,他可以说服张绣投降曹操,他也可以说服张绣反叛曹操加入楚国,当然,他也有可能离弃自己,背叛楚国。

为了让贾诩全力辅佐自己渡过这场危机,聂泽风就必须把这个老狐狸死死的跟自己的命运绑在一起。

贾诩演戏般的表情,暗暗一变,已是感受到了聂泽风那份冷绝寒意。

当下他只得讪讪而笑,搔着头作沉思之状。

聂泽风却轻淡闲然,只顾自品香茗。

半晌后,贾诩干咳了几声,暗示他已有想法,聂泽风遂抬起头来,洗耳静听。

“黑山贼张燕,张燕和袁绍曾经多次交战,双方已经势同水火,如果袁绍打破我军,袁绍就真的成为中原第一霸主,那么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张燕,所以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说服张燕,和张燕联盟,才是上策。”

聂泽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实际上此前他已分析过,关于张燕一军的想法正与贾诩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