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归来
字体: 16 + -

第144章 解惑

第一百四十四章 解惑

见王青茵突然不说话,王盛和道:“想什么呢这样出神。”

“嗯,没什么,您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了?”

“你们怎么会在一起?”王盛和并没有注意女儿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呃,咱们先坐下再说,您站着不累啊。”

父女俩一起坐到了靠窗的榻上,中间放着一个棋盘,这让王青茵想起了之前王君献也在的时候。进来的时候只发现守着门的一个面生的小厮,因为看见她与邾易一起过来也没有拦着,王青茵现在想起来问道:“怎么不见朝露,您这里只一个小厮怎么行?”

“这里除了你已经没人敢过来了,平时那丫头也就端茶倒水,没有什么特别的吩咐也是不过来的。”王盛和捻起桌上的棋子收拾起来。

明明不是很爱棋,却偏偏要摆出一副很重视的样子,王青茵不由笑道:“您这是没事跟自己下呢,大哥走前是不是总跟您切磋啊。”

“小孩子家的不许拿父亲和兄长玩笑调皮,好了,说说你们之前在谈什么,又怎么会在这里说话的。”

“很简单啊,我来的路上碰见他了,他要跟着一起来,我以为他是有事情向爹爹您说呢,谁知道您一来他倒走了。”

王盛和想知道邾易口中的事情从何而知,然而又不想让女儿知晓,所以不再提起此事。“可是有什么事找我?”

王青茵想了想道:“父亲,今儿个大姐来找我,说了一大堆的话,我听来听去好像是说陈府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可是我实在想不出我能帮他们什么。”

仍是如此毫无顾忌的说出她想要说的话,对于这点,王盛和倒是很喜欢。

“她来找你麽,大概是陈家二房的意思,怕是都惦记着你这门亲事带来的好处,说不得想要日后跟着去京城。”王盛和随口道出。

“这么简单?我不觉得。陈家大房就在京城啊,想去的话轻而易举啊。”

王盛和伸手点了女儿的头道:“你呀,你都说了那是大房,亲兄弟明算帐,若是二房真要做什么事当然是避着大房了,何况你这个亲妹妹的府邸难道不能接姐姐过去住?我虽然不满皇上问都不问我这个老子一声就给你赐婚,可也知道你那个未婚夫正是红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呵呵,”王青茵干笑两声道:“父亲您这么说我倒是有些明白了,原来大姐的公公婆婆想的这么远。简直是放长线钓大鱼嘛。当初向咱们家提亲肯定是想到了日后的利益。这么说的话,只要咱们王家不倒,大姐在夫家的日子也会好。”

王盛和道:“怕只怕,她不知道这点。”

王青茵心里赞同。王青茹确实有些拎不清楚状况,话里话外都没有提及到娘家的荣辱与自己在夫家的地位是联系在一起的。看来她的心里始终是接受不了这个家,即使她借的势是王家,甚至是自己这个妹妹。

想通这个之后王青茵突然明白王盛和作为父亲的私心,他不是不关心庶女,而是有心无力,就像前世的自己并不理解父亲一样。

父女俩又聊了一会,大多是王青茵在说京城的事王盛和听着,平淡而暖心。

且说邾易出了外书房往自己所住的厢房去。因邾易的身份特殊,整个东厢都算是任他布置所为。刚进了自己所住的主屋,便有暗卫潜进来报告。

四周站好了盯梢的人,若是亲眼所见便能感觉到这伙人不同常人,训练有素。不等邾易问话。就听见声音道:“属下发现异动,有一伙人已经悄悄潜入应天府,都是以商人的身份进出,经营各种买卖。”

邾易垂首沉默,来人静等吩咐。

没想到应天府这样招人,难怪京城的动作小了许多,邾易的脸上看不清楚是何神情,只从声音听来有些玩味道:“难不成还要来个一南一北分府而治,若是这样,倒是好大的胃口。”

次日一早,王青茵起的早,先去了正房给贾氏请安。

一如之前,她身边跟着的是紫嫣和紫鹃。贾氏也才刚梳洗好,见王青茵过来便先不摆早饭。

“这么早就来了,怎么不多睡会,如今府里只剩下你一个了,那些虚礼不必在意。”贾氏今日仍是如同春季里刚盛开的花一般,脸色细腻光滑、容貌秀美,看得出来保养得当。

王青茵回礼道:“已经适应好了时辰,总不能总是不守礼。”

贾氏闻言笑着点头道:“你总是这样识大体,长辈不心疼你都不合适。”

“太太看来还要忙府中事情,那我就长话短说了。”

还是这样单刀直入,贾氏心里不免有些不快。王青茵却自顾自道:“昨日我院子里那个小丫头被李嬷嬷训斥了几句便有些不服管制,我便做主交给外院的管事发落了,可能已经被罚去做粗活了,我怕您昨日里忙大概周嬷嬷没顾上禀明一声,今日顺道提一提。”

“丫头?”贾氏不明所以道:“我还真是不知道这事,大概是周嬷嬷见我忙没找着机会说吧。那个丫头怎么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犯了李嬷嬷的忌讳干活有些不打紧,嬷嬷训斥了几句,我也是个没耐心的,索性就给打发了。”王青茵轻描淡写道。

一旁听着的周嬷嬷却是胆战心惊,心想这四小姐果然是个不怕的,府里已经许久没有敢忤逆夫人的人了,就算是嫡小姐也要掂量掂量才是,也不知待会自己的主子会拿什么泄火。

才刚说到这,便有外院小厮来报说要拿一个丫头的卖身契,真是赶得巧,贾氏此刻心里早已经把王青茵扇出两个巴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

就这样,一个丫头因为得罪了四小姐而被发卖的消息在府中传开了,王青茵轻轻松松便敲打了一番见风使舵的下人。而被打了脸的贾氏,好不容易顺心的日子遭到了破坏。

消息传到王青茹的耳中时,已是两天后。

这一日,京里传来消息,二皇子大婚,除了宫中的皇上皇后,满朝文武皆是礼品不断。二皇子府建在京城的中心地带,离着皇宫和闹市区皆不远,且府邸修建的很是大气,花园亭台自成一派,京城中有这样一句话,若想逛园子、请进皇子府。

这本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给皇子居住的府邸,本朝历代皇家子嗣大都单薄,给皇子建造的府邸只有两三处,如今的二皇子所居住的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卫勉之算好了时间寄信,今日府尹府正好收到了京城的来信,一封是给安平王世子邾易的,另一封自然是给王青茵,只不过王青茵的这一封是隐藏在邾易的信封里的。

王青茵打开信件的时候,里面只有短短几行字: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表示就能让人的心头微暖,王青茵并不知何时起自己的心里便多出了个人影,偶尔想起、偶尔在意。

又过了几日,太子府迎娶侧妃。比起二皇子大婚,这个消息似乎让更多人猜测、议论。太子侧妃虽为侧室,却是上玉碟的,非一般的妾室。最为关注的自然是陈府,陈家两个女儿入了太子府,一个虽是太子正室,另一个却只是普通侍妾,太子至今都没有对那位陈家二房的女儿请求册封。当然,若是有了孩子则另说。

陈府,陈老太爷对于两个孙女至今都没有动静的事情耿耿于怀,从前太子府并未进新人还可缓缓,如今来了个侧妃却是不得不急。大房来信说,两个女儿的身体并无异样,至于未有身孕,恐怕是别的原因。

这别的原因,让陈老太爷不得不想到了太子。只是不能肯定这是太子故意还是无意,陈老太爷虽不大管事,可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对于京城的时局还是十分清楚的。想了想还是招了陈二夫人交待了几句话。

于是,王青茹第二次到访疏影阁。

有些事情,总是沾着个巧字,王青茹刚刚走进疏影阁的院子,丫头才刚进去禀报,就见安平王世子邾易的随从也来到疏影阁。

王青茹瞧着这个下人眼生,便开口问道:“你是在哪里当差,怎么我没见过你?”

随从道:“回夫人,奴才是世子跟前的人,今日有事禀告表小姐。”

王青茹一听是安平王世子的人便有些意动,正巧紫鹃出来道:“姑奶奶来了,里面请,我们小姐等着呢。”

王青茹只好先进屋内,随从则是等着丫头来回话。

“门口碰见了一个眼生的小厮,一问才知道是世子的人,想来世子定是有事找妹妹,也不知道妹妹方便不方便。”

王青茵道:“无妨,有什么事丫头们自会告知我,表哥让人来此无非是今日得了什么好玩的、或者让我的厨娘给他做些精致的吃食,这些事情交给底下人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