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套装)
字体: 16 + -

第二章 艰危咸阳_二 风雨如晦大咸阳

二 风雨如晦大咸阳

甘茂回到咸阳,大大皱起了眉头。

秦武王车驾一进宫,留守咸阳的左庶长嬴壮带着一班大臣前来晋见探视。大臣们在城外迎接时,太医令已经宣了王命:“本王伤情怕风,诸位大臣各自勤政便是。”进宫后若再次阻挡,似乎难以成理。然则事已至此,硬着头皮也得挡住这些大臣,否则,日日前来,岂非大大麻烦?甘茂思忖一番,对着老内侍耳边一阵叮嘱,老内侍铁青着脸色走了出去。

嬴壮与一班大臣正在外殿廊下等候,人人心头一片疑云,谁也不敢妄自猜度,更不便在此时此处公然询问议论,廊下一片忐忑不安的肃静。嬴壮一脸泰然神色,对等候的大臣们笑道:“秦王天生异相,上天庇佑,必无大碍,诸位放心了。”大臣们一时恍然,连忙同声应和,种种祈求上天庇佑秦王的颂词言不由衷地哄嗡涌出,谁也听不清楚究竟说了甚话。

正在此时,老内侍佝偻着身子板着脸摇了出来,谁也不看拉长声调高宣:“秦王口书:诸位休得在宫中聒噪,回去理事,不奉书命不得进宫。左庶长当与丞相共理国政,无须挂怀本王。”说完又是谁也不看,身子一转径自摇着去了。

大臣们一阵愣怔,你看我我看你,顿时行止无措。秦王倒也真是此等性格,经常口出粗言,给大臣们难堪,他却哈哈大笑了之。这“休得在宫中聒噪”活脱脱秦王口语,大臣们倒是没有人生疑。然则国君遇到如此大变,多日来从山东飞进咸阳的流言令人心惊胆战,说秦王如何如何惨死的故事绘声绘色满天飞,大臣们谁不想在秦王进入咸阳的第一时刻,亲自目睹一眼活生生的秦王?纵然伤残,只要秦王还活着,秦国就不会生乱,朝野立即就会安定下来。不看一眼秦王,谁都是七上八下不安生。身为大臣,久经沧桑,谁不知晓“王薨都外不发丧”这个古老的权谋?可目下却是怪异:秦王崩逝了么?车驾既已还都,且无发丧的任何迹象,那秦王分明健在,至多伤残而已;秦王健在么?偏偏谁都没见。依秦王的神勇生猛,纵然断去一条腿,也不会衰弱到不能露一面的地步。如此想去,人人木讷,口不敢言所想,也不敢第一个走去,窸窸窣窣地钉在了廊下。

突然,一阵大笑传来。大臣们目光骤然齐聚,却是左庶长嬴壮。这个一身精铁软甲的高大猛士挥着大手笑道:“一个个霜打了似的。发个甚愣?我王清醒如许,岂有他哉!回去回去,各自理事是正干。走,我去见丞相了。”说罢黑斗篷一摆,径自大步去了。

监国左庶长如是说,其他大臣还能如何?一阵笑语喧哗,也纷纷散去了。

甘茂听老内侍宣罢秦王口书,立即从王城后门出宫回丞相府去了。不想刚刚回府,嬴壮跟脚就到。甘茂请嬴壮入座,吩咐侍女上茶,又吩咐书吏将近日所有公文抬来,分明是要郑重其事地与这位左庶长共商国务。嬴壮却站在当厅笑道:“嬴壮今番跟来,只是恭贺丞相勤王有功。国事却无须交代,秦王平安还都,我这镇国左庶长,明日也该交权了。”甘茂豁达笑道:“岂有此理?秦王明令:左庶长与我共理国政。王子交权,莫非也要逼老夫交权不成?”嬴壮哈哈大笑:“丞相大权岂能交得?看来,嬴壮只有勉力奉陪了。”甘茂笑着点点头道:“多谢左庶长了。”又指着抬来的公文大案道,“也无甚交代,一件事:秦王伤愈之前,咸阳城防民治仍然归你统辖。这是邦司空、关市、大内、宪盗的相关文书,你搬去便了。”嬴壮连连摆手笑道:“罢了罢了,嬴壮一介武夫,城防无事已是万幸,如何管得忒多事体?”甘茂笑道:“王族重臣,岂能躲事?掌书,立即将案上公文妥善送到左庶长府。”

相府掌书答应一声,一挥手,立即有两名书吏将公文大案抬到一边利落捆扎,片刻便装好了车辆。嬴壮无可奈何地笑笑:“丞相逼着鸭子上架了。”甘茂不容分说地摆摆手:“还有,秦王暂不能理事,城防事关重大。咸阳令白山只有五千兵马,若要增兵,你我共同请准秦王兵符。”嬴壮一拱手道:“容我回府谋划一番再说。告辞。”转身大步走了。

甘茂看着嬴壮的背影远去,转身对身后老仆低声道:“家老,备辎车。”白发老管家连忙碎步走去。片刻之后,一辆四面黑篷布的辎车停在了大厅廊下。甘茂便服登车,辎车辚辚驶出了丞相府后门,轻快地拐进了一条幽静的小街。

嬴壮回府,立即吩咐闭门谢客,大步匆匆地向后园走来。

嬴壮虽然做了左庶长,但府邸仍然是老府家宅。这座府邸很大,规格是九进一园两跨院,比丞相府邸还大,与封君府邸同等。依嬴壮资历功勋,此等府邸自然不当,显然是承袭了。王族大臣有如此府邸者,只有秦国王族的特殊人物——秦孝公的庶兄、秦惠王的伯父、当年的公子虔。公子虔当年支持商鞅变法,在太子犯法之后因身兼太子傅而被商鞅处了劓刑——割掉了鼻子。从此后公子虔隐忍仇恨,闭门不出十多年。秦孝公死后,公子虔复出,辅助当初的太子(秦惠王)斡旋朝局:既利用老世族对变法的仇恨车裂了商鞅,又利用了朝野拥戴变法的力量根除了老世族,同时坚持商鞅法制不变,使秦国继续强盛。公子虔的特殊功勋与特殊地位,使秦惠王对这个伯父厚待无比,却又封无可封。公子虔虽是猛将,却不是轻率武夫,对朝野大局很是清楚,秦惠王亲政后蛰居府邸,极少与闻国政。秦惠王也是雄才大略权谋深沉,搁置公子虔,却重用公伯的儿女。在秦惠王时期,执掌对外秘密力量黑冰台的嬴华,便是公子虔的长女,秦惠王的堂妹。公子虔还有两个小儿子,一个名嬴离,另一个便是这个嬴壮。

有此家世,嬴壮在秦国自然是声威赫赫的重臣,不管他是否左庶长。

这座后园非同寻常,四面竹林草地围着五六亩地大的一片水面,水中没有山石岛屿,只覆盖着无边的芙蕖绿叶与各色花草,茫茫的绿叶红花拥着中央一座古朴的茅亭,仿佛一只硕大无朋的花船镶嵌着一座舱亭。微风掠过,竹林沙沙,水鸟啁啾,绿叶婆娑,花儿摇曳,遥望绿叶红花中的茅亭,令人心旌摇荡。

嬴壮匆匆来到湖边,顾不得欣赏眼前美景,手指搭上嘴边,一个长长的呼哨伏着满池绿叶红花荡了开去。片刻之间,湖中一条孤木小舟穿花破叶飘了过来,一个蓑衣斗笠者站在小舟上荡着一支细长的竹篙,如江南渔人一般无二。小舟将及岸边五六丈处,蓑衣斗笠者竹篙一定,小舟稳稳钉在了万绿丛中。几乎同时,嬴壮跃身飞起,一只黑鹰般掠过绿叶红花,轻盈地落在了宽不过两尺的孤木小舟上。

“尚可将就。”蓑衣斗笠者淡淡一句,点下竹篙,一叶小舟如离弦之箭湮没在万绿丛中。不消眨眼工夫,孤木舟到了茅亭之下,在亭下石柱上一靠,微微一顿一退间,舟上两人同时借力跃起,稳稳地落在了茅亭之中。

嬴壮在茅亭石案前落座,径自拿起案上一只大陶壶咕咚咚大饮一阵,撂下陶壶一抹嘴:“大哥不饮酒,真乃憾事也!”

“无酒何憾?”蓑衣斗笠者已经脱去蓑衣摘下斗笠,转过身来,一个白丝长袍白发垂肩面戴白纱者赫然站在了嬴壮面前,与一身黑衣精铁软甲的嬴壮迥然两极。一开口,声音清亮得宛若少年:“壮弟风火前来,莫非事体异常?”

“大哥推测无差。”嬴壮拍案亢奋道,“秦王必死无疑!甘茂千方百计稳定朝局,非但不夺我城防之权,还连民治权都推给了我,咸阳城稳稳在我掌心了。”

“壮弟差矣。”少年声音淡淡笑道,“甘茂老于宫廷权谋,岂能给你实权?民治琐碎百出,只怕是日后问罪引子也。”

嬴壮顿时脸红道:“大哥高明。我也疑心甘茂,只是没有推掉。这只老枭!”

“却也不打紧。”少年声音又笑了,“将计就计,安知非福?目下最要紧者,十二个字:明晰朝局,策动后援,立即发动。”

“大哥以为朝局不明?”

“我明未必你明。”少年声音颇有训诫意味,“其一,秦王右腿被雍州鼎连根切断,之后一切平静如常,明其必死无疑;其二,不召你勤王,不宣你入宫,说明遗命新君另有所属;其三,名义增你权力,只是为了稳定王族,以利他等秘密准备。当此之时,若不快捷动手,定会与王位失之交臂。”

“秦王会将王位传给何人?”嬴壮不禁有些着急。

“嬴稷,别无他人。”

嬴壮面色铁青,啪地拍案道:“鸟,一个蒙童人质,未立寸功于国

,凭甚立储称王?”

少年声音叹息了一声道:“嬴稷文弱过甚,若成国君,我老秦部族之勇武品性必将沉沦。先祖献公、孝公与先父之霸业远图,亦必将付诸东流。秦人要大出天下,舍壮弟其谁哉!”

嬴壮咬牙切齿道:“先父本来就是储君,偏是让给了孝公嬴渠梁。这嬴荡有子还则罢了,既然无子,凭甚不将君位传我?”

少年声音沉吟道:“这是一个谜。按照嬴荡品性,并与壮弟之特异情谊,当必选与他同样勇武的壮弟莫属。选立嬴稷,大体是临死一念之差。”

“不说他!”嬴壮霍然站起,“大哥只说如何动手?”

少年声音极是笃定:“此时三处要害:其一,谋得太后支持,以为正名。其二,引来一方外力,以为咸阳兵变增加成算。其三,也是最要紧之处,秘密集结一支精兵,直击宫廷要害。一旦占据枢纽,大事成矣!”

嬴壮大是欣然道:“如此万无一失也。两头我有成算,只是这引外一事,眼下没有合适人选出使,颇为难办。”

少年声音淡淡笑道:“既是同胞,我自当为壮弟效力一回。”

“大哥……”嬴壮骤然哽咽,对白衣人深深一躬。

少年声音的白衣白发人扶住了嬴壮,依然淡淡笑道:“人各有命也。为兄生成天残,是上天要给壮弟一个谋士了,何须见外生分?做你的事去,太后处要紧。”

嬴壮又是深深一躬:“大哥保重了。”白衣人点点头,回身一拨另一张石案上的秦筝,叮咚一声长音,一个白衣少女撑着独木舟从万绿丛中悠然飘来。嬴壮飞身落下,小舟倏忽消失在茫茫暮色之中。茅亭中响起了秦人那独有的八弦筝声,冰冷地漫过蒙蒙水面。嬴壮的心在簌簌颤抖,血在烘烘燃烧,却终是没有回头。

没有片刻停留,嬴壮从后园出得后门,跨上一辆轺车,径直奔惠文后的寝宫而来。将近宫门,他情不自禁地生出一丝胆怯,紧张得粗声喘气了。自从呱呱坠地,他便生活在这片庭院里,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加冠成人。这片庭院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头。

那时候,父亲嬴虔闭门锁居,困兽般地折磨着自己,只有姐姐嬴华与一个胡人少女整日悄悄地跟随着父亲,怕他万一生出意外。那个胡人少女后来成了父亲的侍妾,再后来便有了身孕。那时候,父亲的府邸简直就是一座牢狱,那个胡妾在一间幽暗的小石屋里生下了他的哥哥嬴离。谁也说不清缘由,嬴离哥哥生下来便是白发红颜,一支小小的**竟要费力端详才能勉强得见。父亲老虎般地啸叫着,要掐死这个怪物。可那个寻常温顺得小猫似的胡女却突然变得凶辣无比,尖声嘶喊着与父亲厮打在一起。姐姐嬴华趁机抱走了嬴离哥哥,哭求家老打开了狗洞似的后门,逃到了太子府,请求太子妃收养嬴离哥哥。当时,太子嬴驷刚刚返回咸阳一年多,娶了老秦世族的一个将军的女儿,太子妃恰是新婚少妇。这太子妃聪慧善良,深知嬴虔在老秦国人中的资望根基,更知嬴虔与太子的特殊亲情,便自家做主,派一个中年侍女秘密出宫,收养了这个怪异的婴儿。

过得几年,太子已经成了国君,秦国的内政风暴也已经平息,父亲也已经是年届花甲的白发老人了。偏偏在这时候,那个胡女侍妾又有了身孕。父亲离群索居多年,顿时生出了一种怪诞念头:上天又来惩罚他,又要给他送来一个怪物。于是,父亲坚执要太医给胡女侍妾流产,咬牙切齿地说:“嬴虔宁可绝后,也不落他人口舌!”又是嬴华姐姐去求已经是惠文王后的太子妃,惠文后二话没说,来到嬴虔府邸接走了胡女。这次,胡女却生下了一个十来斤重的长大儿子,这便是嬴壮。

惠文后爱极了这个沉腾腾的襁褓男儿,喜滋滋地为他取名“壮”,留在宫中亲自抚养,只将胡女送回了嬴虔府邸。从此,胡女做了夫人,嬴壮却在惠文后宫中一直长到二十一岁加冠。直到父亲与母亲双双病逝,嬴壮才回到自家府邸顶门立户,将一直失散的嬴离哥哥找了回来。

在嬴壮的记忆里,惠文后是他的母亲,这座寝宫是他童年少年的一切。按照血统辈分,惠文后只是他的长嫂。但是,嬴壮永远都将惠文后看做母亲,从来都不叫惠文后长嫂,而固执地叫做娘。时日长了,惠文后也就应允了,真将他当做儿子一样了。如今,惠文后已经是惠文太后了,嬴壮也常常来看望她,如何突然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不由自主地,他向那片碧池走去。初上的宫灯交汇着朦胧的月色,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倚在白玉石栏上凝望着碧绿的池水。那婀娜的背影,那永远垂在肩头的瀑布般的长发,是烙在他心头的永远的标记。

“壮,还记得么?日每傍黑时分,娘便领你在这里观鱼。”婀娜身影没有回头,口吻中充满了溺爱与柔情。

“娘……”骤然之间,嬴壮双眼潮湿了,轻轻走过去,将自己的斗篷披在她身上,梳拢拨弄着那瀑布般的长发,“白发又多了几绺,回去,你晚间怕凉。”

惠文后没有回头:“壮,一个人做了国王,心便冷了硬了?”

“娘……”嬴壮手足无措。

“壮,你与荡,名虽叔侄,实则情同手足。你说,荡会忘记我么?”

“娘,”嬴壮心中一颤,“荡是你亲生爱子,血肉交融。”

“不。”惠文后依旧倚着石栏,声音淡漠得有些冰凉,“荡,不是我亲生。他的母亲,也是个胡女,生下他,死了。”

“娘……这,这是真的么?”嬴壮震惊了。

身为王族子弟,又在宫中二十一年,与嬴荡朝夕相处,宫廷对于他没有任何机密可言,如何竟不知道嬴荡不是惠文后所生?一时间,嬴壮怀疑“娘”长久寡居患失心疯了。他走到石栏边,亲切地揽过娘的头,想像以往那样抚慰她。谁知这张被他转过来的脸却令他大吃一惊——曾几何时,往昔丰满白皙的脸庞变得憔悴如刀削,片片老人斑清晰可见,亮如秋水的一双大眼变得空洞干涸,没有一丝泪水,冰凉的目光令嬴壮不寒而栗。

“娘……”嬴壮一阵酸楚,猛然搂住了惠文后,又骤然放开猛然跪地,“娘!嬴壮是你亲生儿子,你是嬴壮的亲娘!”

惠文后慈爱地抚摩着他的脸颊:“你也,本来就是我的儿子。”嬴壮愣怔了,他不知道惠文后的“本来”是一种爱意,还是隐藏着更大的秘密,一时只是流着泪连连点头。惠文后一声轻轻地叹息:“起来了,说给我,他等为何不教我见荡?”

嬴壮默然一阵,一咬牙低声道:“荡,已经,死了……”

惠文后无声地张了一下嘴,软软地倒在了嬴壮的怀里。嬴壮连忙抱起惠文后大步走到池边石亭下,将她放到石案上躺平,轻轻地掐着她的人中穴。片刻之后,惠文后睁开了眼睛,猛然抓住了嬴壮胳膊:“说,荡是如何死的?”

望着惠文后空洞的眼神,嬴壮断断续续而又点滴不漏地叙说了嬴荡惨死的经过。惠文后静静地听着,没有一次打断,也没有一滴眼泪,直到嬴壮说完,依然悄无声息地躺着。嬴壮太熟悉娘了,甚话也不说,只是握着她一双瘦削的手,默默地守候着。

“壮,抱我,到寝室去。”良久沉默,她终于气若游丝地开口了。

嬴壮轻轻抱起了惠文后,穿廊过厅来到了熟悉的寝室,侍奉她饮下了一盏滚烫的药酒。惠文后一身大汗之后,终于坐了起来,突兀一句道:“嬴壮,你敢不敢做秦王?”

嬴壮浑身一震!他此来宫中,不正是为的求得太后支持么?可从在碧池边看见惠文后倏忽苍老的容颜,却甚事也忘记了,只想永远守在娘身边,永远做她的儿子。此刻惠文后突兀一问,他方才恍然醒悟道:“娘,这是敢不敢的事么?”

惠文后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帷幕后拿出一方生满绿锈的铜匣道:“老法子,打开。”

嬴壮幼时很是顽皮淘气,整日用一支铜棍儿鼓捣宫内能见到的各种带锁铜匣,总是要打开方才罢手。惠文后寝宫的带锁箱匣虽不如王室书房多,可也为数不少,久而久之,竟被他悉数鼓捣开了。秦惠王知道后又气又笑,有次拍着书案上一只秘书铜箱板着脸道:“一个时辰,你小子要能戳腾开这只铜箱,赏你一口好剑。”嬴壮高兴得连蹦带跳,拿出那支五六寸长的铜棍儿,饶有兴致地鼓捣了一个时辰,却终是没有打开,噘着嘴巴老大不高兴道:“大哥,再给半个时辰,再要打不开,我永不开锁。”秦惠王笑道:“给半个时辰也可

,只是无论打开与否,都得洗手。”嬴壮二话不说,点点头立即埋头折腾,过得片刻,竟生生打开了那只机关重重的铜箱。

惠文后却不管秦惠王的“洗手”禁令,依然有意无意地放些不打紧的带锁铁箱铜匣在寝宫里,供嬴壮偷偷地消磨时光。可嬴壮也忒煞怪,从此一锁不开,整日只是练那口月牙儿似的吴钩,十几年下来到加冠时,又练成了罕有敌手的铁鹰剑士,除了力道,丝毫不比嬴荡逊色。正因多年不练开锁了,嬴壮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打开这把锈锁,心中不禁暗暗道:“若能打开这把锁,便是上天教我成就大业。”

“看看,这是谁个物事?”惠文后一抖衣袖,手心中一根亮闪闪的小铜棍。

“娘!”嬴壮心头顿时酸热了,这支早已经被他遗忘的小铜棍竟被惠文后珍藏如斯,虽是生母亦未必能为,况乎一个太后?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拿过小铜棍,小心翼翼地插进锁孔,稍一摆弄,铜匣“嘭”的一声弹开,红绫内匣顿时映在眼前。

“娘,这是甚物事?”嬴壮莫名其妙的惶恐。

“自己看。”惠文后冰冷一句,再无下文。

嬴壮小心翼翼地掀开红绫内匣,只一瞄,双眼顿时放光,一只虎形兵符赫然在目。

惠文后淡淡问:“够不够?”

嬴壮向惠文后肃然跪倒:“娘,八千兵马,于儿足矣!”

“起来,去吧。”惠文后轻轻一叹,“记住了,我不是你娘,不许乱叫。”一转身看也不看嬴壮一眼,飘然去了。嬴壮站起来四面打量,竟想不出这间小小寝室惠文后能去了哪里?愣怔片刻,嬴壮向帷幕后深深一躬,抱起兵符头也不回地出宫去了。

此刻,甘茂在樗里疾府中啜茶闲谈。

甘茂原是有备而来,要请樗里疾出山稳定王族势力。但他想看看樗里疾风向,也不急于切入正题,先只说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想教樗里疾挑出话头,他好相机应对。他相信,樗里疾虽足不出户,但对国中大事必然是一清二楚,说不定比他还着急。谁知樗里疾不断眨巴着细长的三角眼,只是听他说,一句话也不插。及至他说完两三件不咸不淡的琐碎事,黝黑肥壮的樗里疾嘿嘿嘿一阵笑,接着海阔天空地说叨起来,天文地理风俗民情传闻掌故源源不断涌出,一个多时辰还打不住,大有吐尽胸中学问的架势。甘茂心中着急,知道自己的雕虫小技惹恼了这个老智囊,急切间却没个由头打住他的话头,看看已经是月上中天,多少急务等着料理,自己终不成老坐在这里消磨。

心思急转,甘茂站起来径直深深一躬道:“老丞相,甘茂得罪了。”

“嘿嘿嘿,这却哪里话来?”樗里疾笑着拍拍肥大的肚皮,“人老话多,憋得时日久了,只想碰个学问之士卖卖老,好好唠叨个三日三夜过过话瘾,丞相多嫌老夫聒噪了?”

“国有急难,老丞相教我。”甘茂再不多话,又是肃然一躬。

樗里疾嘴角一撇,终是将那嘿嘿嘿憋了回去:“要用老夫,别绕弯子说话。”

甘茂重新入座,正色拱手道:“甘茂一问:秦王崩逝,传位嬴稷,老丞相以为然否?”

“嬴稷虽则少年,沉稳厚重,可归秦人本色。然。”

“甘茂再问:国中若有夺位者,可能何人?”

“左庶长嬴壮。”

“甘茂三问:此人生变,路数何在?”

“外联援手,内发私兵。如此而已。”

“甘茂四问:内外交迫,如何破解?”

樗里疾不禁嘿嘿嘿笑了:“老夫不是丞相,如何得知?”站起来一甩大袖,径直出厅去了。甘茂无可奈何地摇头笑笑,也只好回府了。一路行来,终是想不通樗里疾如何突然嘿嘿起来拂袖而去了。刚进得府门,家老匆匆迎来禀报,说栎阳令魏冄正在等候。甘茂抬脚向正厅走来,家老低声道:“丞相,人在松竹园。”甘茂顿感心中一松,觉得魏冄做事果然机警细密,懂得避人耳目。及至进得松竹园,却不见一个人影。这片松竹园是从整个后园中另辟出来的一个小园林,本来不大,又无水面亭台,魏冄莫非还能躲在树后不成?

甘茂正在竹林边转悠,不防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丞相,在下等候多时了。”甘茂一回身,一柱黑色大袍矗在婆娑摇曳的绿竹下,夜色下森然可怖,不禁惊讶道:“你这魏冄,藏在何处?”魏冄道:“在丞相脚边。”甘茂一低头,月光下可见一堆竹叶散落成一个人形,魏冄分明盖着竹叶在这里睡觉等候,不禁又气又笑道:“故弄玄虚,忒是小心。”魏冄却正色拱手道:“君失其密,则亡其国。臣失其密,则亡其身。丞相不以为意乎?”甘茂一阵默然,对魏冄的口气很是不悦,可偏他说得是正理,若稍有辞色,这个冷面外戚只会更加生硬,一挥手道:“章台如何?”魏冄慨然拱手:“一切就绪。”然后一宗一宗地说了章台的准备情形,末了道:“在下估算,五六日之后,新君一行可到章台。丞相如何部署?”甘茂沉吟道:“目下看来,咸阳尚无异动,不若等候新君归来一体商议。”

“丞相差矣!”魏冄急迫道,“在下昔日听芈王妃说,秦国王室有一秘密祖制:老国君若病逝在先,必留一兵符于王太后以防不测。今惠文太后若有兵符,岂不大是麻烦?”

甘茂心下一惊——王太后兵符祖制,他如何从来没有听说过?果真如此,又是一大变数,如何应对?思忖有顷道:“有兵符不可怕,要害是惠文后会不会私授他人?先王乃惠文后亲生,果真惠文后有兵符,如何能断定她违背遗诏而属意他人?须知惠文后之贤明,可是有口皆碑也。”

“丞相差矣!”魏冄又是直戳戳先撂下一句,而后郑重拱手道,“权力大争,比贤愚更根本者,是利害人心。在下看来,此事一目了然:惠文太后养育嬴壮二十一载,情逾母子,心结深不可测。丞相何故疑惑不定?惠文太后若不支持嬴壮,在下愿将人头输给丞相。”

甘茂心中一沉,顿时想起一事,突兀问:“你说,樗里疾会如何应对?”

“樗里疾老谋深算,定是适可而止,绝不会一意助我。”魏冄没有丝毫犹豫。

“如此说来,樗里疾晓得惠文太后这步棋?”

“智囊老狐,早看得入木三分,只不过老君臣情谊笃厚,宁愿不闻不问。”

甘茂心中突然一亮:“走!找白山将军。”

魏冄笑着拉住了甘茂衣袖道:“可有丞相四更天出府造访之理?你我且在园中等候,白山将军片刻便来。”说罢嘴一咕哝,发出三声清脆的蛙鸣,竹林中一个黑色身影倏忽飘了出去。

甘茂大是惊讶:“你带武士来了?”

“文事必有武备而已。丞相见笑。”

甘茂一阵沉吟,突然道:“魏冄,此次大事头绪繁多,便由你来坐镇运筹。我只稳住朝局便是。”魏冄慨然一躬:“邦国危难,魏冄不辱使命!”没有丝毫犹豫辞让,一口应允了下来。经过几次交往,甘茂熟悉了魏冄秉性,不再计较这些细节,便一一交代了几件具体事务,主要是秦武王赐给白起为期三月的龙形兵符,以及白山的大体情形,叮嘱魏冄一定要在两个月内使新王即位,结束咸阳乱象。

魏冄一拳砸在手心:“此等事体,须迅雷不及掩耳,月内定局!”

甘茂正色道:“务必准备妥当,万无一失方可。”

正在说话,闻几声蛙鸣,两个身影从竹林中飘来。到得两人面前,却只剩下了一个,拱手做礼道:“咸阳令白山,参见丞相。”甘茂拱手笑道:“白山将军,别来无恙了。且到书房,有白起手书一封,先请将军看过。”白山道:“无须看了。老白氏三百余年军旅世家,自当以国难为先,丞相但发号令便是。”甘茂不禁慨然一叹:“将军真国家柱石也!来,认认,这位是栎阳令魏冄,新君舅父,我想请此公总揽大计,将军以为如何?”

魏冄爽朗一笑道:“新君舅父算个鸟!丞相也用申明?”又向白山慨然拱手道:“将军威名素著,魏冄歆慕已久,若有不当,将军一脚踢开魏冄便是!”甘茂不禁皱眉,觉得这魏冄实在难以捉摸,如何这番话恁般粗鲁?不想白山却明朗笑道:“但有此言,便见足下看重真才。粗认粗,白山老军一个,信得足下!”甘茂不禁拍掌笑道:“好!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走,到偏厢亭下去说,有得好酒。”

松竹园外的茅亭下,三人就着陈年凤酒直说到雄鸡高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