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13节 惨烈的睢阳

第一百一十三节 惨烈的睢阳

?安禄山死于非命,但是,战争的机器一旦发动,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不管这个人是如何的重要。[燃^文^书库][www].[774][buy].[com]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战斗仍然在进行着,主要的战斗集中在睢阳。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素有“江淮之蔽屏,河洛之襟喉”之称,据江淮之上游,为汴洛之后劲,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居其左,开封建于右,形胜联络,是以保障江南,襟喉关陕,为大河南北之要道。

自从安禄山死后,叛军的日子并不好过,唐军从西北反攻,消灭了相当一部分的叛军主力。叛军的实力受损,叛军如果将战争进行下去,必须攻击江淮和江汉地区,以切断大唐朝廷的钱粮来源,掠夺其财富作为持久战争的资本。从这个角度出发,叛军必须占领睢阳,以获得进攻江南的通道。

睢阳对于叛军无比重要,对于唐朝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视。因此,对大唐朝廷来说,以兵力扼守睢阳不落入叛军之手是平定叛乱的基础。

正因为睢阳如此重要,叛军急于得之而后快,然而,这座城市却牢牢的掌握在大唐朝廷的手中,许远率军据守,一步不退,叛军只有眼热的份儿。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一脚踢开了屡战屡败的令狐潮,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赶赴前线。

令狐潮退出了历史舞台,坐在一旁当观众,在叛乱结束以后神秘的失踪了。据推测,战死的可能性小,隐姓埋名,江湖逃亡的可能性大。

这些战斗力强悍的胡骑和叛将杨朝宗的军队会合,共计13多万人。

叛军在军队的实力上远远超过了唐军,因而有胆子进攻睢阳。

睢阳太守许远没有能力独自守城,于是向张巡求援。

睢阳成了战争漩涡,没有任何人有胆量自投罗网。而张巡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决定,留下部分兵力防守宁陵,以南霁云为开路先锋,率领主力向睢阳进发。

叛军对张巡的援军进行了阻击,南霁云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叛军大溃。张巡顺利率军进入睢阳。

许远的地位很高,按理说。应该是这一支军队的最高领导,但是,战争是用生命考验智慧的,没本事还是不要玩了。在这方面,许远有自知之明,自以才能不及张巡,算计不过叛军,于是主动找到张巡说道:“我不懂军事,您智勇兼济。我为您承担后勤补给,请您代替我指挥战斗。”

张巡毫不客气,接受了整个城市的指挥权,全力应对叛军,而许远也没有闲着,积极奔走,到处化缘拉赞助。为军队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等后勤事务。

可以说,张巡和许远是一对最为默契的搭档,世间很少能见到那样深厚的情谊。

叛军仗着人多势众,疯狂的进攻,犹如海潮般撞击着城墙,面对强敌。张巡、许远亲自在第一线坚持战斗,以实际行动激励将士们固守。

在张巡的鼓励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坚守城头,绝不后退一步。最惨烈的一天,守军屹立城头,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饿着肚子砍人,硬是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不过,毕竟敌我悬殊的情况非常严重,这时候,往往是意志动摇者跳出来表演的机会。守将田秀荣害怕了,派出亲兵到城外联络,开出了出卖睢阳的价码。

张巡属于那种横草不过的精明人,起码我们掌握的资料就是这样。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迅速予以核实,于是,拿出霹雳手段,斩杀了叛将田秀荣。

张巡清除了内部的定时炸弹,得以全力对敌战斗,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

张巡为人光明磊落,不贪私财,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

这样的领导,无疑会获得将士们的衷心爱戴,将士们为之拼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次大捷,震动了天下,抗战军民为之震动。大唐朝廷当然不能放过这一次树立榜样的机会,马上发出诏令,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张巡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敌人因此躲得远远的。他是为战争而生的,没有仗可打,浑身不舒服,因此,想乘胜袭击陈留郡,夺取那块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张巡还没有采取行动,情报就泄露出去,叛军统帅尹子奇得知后,气得发昏,心中不停的咒骂:就这么几个人,还想打陈留的主意,让我以后怎么混!

尹子奇集结了各地的部队,在当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突然出现在睢阳城下,再次围攻睢阳。

张巡知道又有一场艰巨的大战要拉开帷幕,敌人志在必得,战斗不会轻易结束,于是,召开了作战会议,对部下说道:“朝廷对我们恩深情重,敌人再一次到来,失败是肯定的。我唯一难过的是,诸君为国捐躯,我却没有什么赏赐大家的,以此痛恨!”

张巡生活朴素,将能看得见的钱财都赏赐了有功的将士,自己没有任何积蓄,这一点,将士们心知肚明。今天听到他惭愧的歉意,将士们既感动又难过,当即情绪激动,奋勇请战。

张巡杀牛宰羊,犒劳全军,然后再率兵出战。

对于这一次战斗,唐军可谓“尽众而战”,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叛军来说,唐军的人数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叛军嘲笑唐军兵少,都以为胜券在握,一会儿就可以进城吃饭了。

然而,希望丰满,现实骨感。正在叛军弹冠相庆的时刻,这时,许远亲自在城楼擂鼓助威,鼓声震撼天际,唐军将士士气大振。

张巡手执战旗挥动,催动战马冒死突击,直冲叛军营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张巡的带领下,唐军将士人人奋勇。猛烈突击敌军大阵。一人拼命,万夫辟易,何况是几千人一起拼命!叛军的抵抗虚弱无力,很快败逃。

唐军大发神威,一鼓作气把叛军击溃,斩敌将30余人,杀伤叛军3000余人。然后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战斗精神,乘胜追击几十里。直到靴子跑掉了底才算了。

叛军吃了大亏,但主力犹在,在第二天一早,在尹子奇的率领下,叛军又集兵逼临城下。

面对强大的敌人,张巡没有被动的防守,屡次率兵出战,时而昼夜交战数十次,屡屡挫败了叛军进攻。但是。叛军实力强大,经得起消耗,虽然屡败屡战,仍然不停围城攻打睢阳。

到了五月,正是江淮麦熟时节,尹子奇知道睢阳短期内难以攻下,于是命令将士们充当了农夫。把睢阳郊外的麦子全部割去,以断守军粮源。

之后,尹子奇不断增兵,攻城也更猛烈。

情况越来越严峻,守军的日子极为艰难。这时,张巡想起来一个妙计。使用了疲兵之计,每到夜晚,经常在城内鸣鼓整队,造成出城突击的假象。

自古以来,防守的一方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很少有主动出击的,而张巡偏不信这个邪。屡屡出兵,而且每次都赢了。

正因为张巡的不同凡响,造成了叛军心理上的巨大恐惧。听到战鼓声以后,叛军以为张巡又要夜袭,于是通宵达旦不敢休息,处于戒备状态。

叛军白忙了,天亮以后,叛军发现睢阳城门紧闭,除了城墙上站岗瞭望的守军,城内静悄悄的。

叛军感觉到遭到了张巡的戏弄,但也无可奈何,折腾了一夜谁也受不了,于是就解甲休息。

叛军的营寨静悄悄,在城头上瞭望的哨兵报告,叛军都休息了。

一丝冷笑在张巡的脸上浮现,立刻发布命令,命令将军南霁云、朗将雷万春等10余将行动,各领50铁骑从城门突然杀出,直冲叛军兵营。

南霁云手中大槊横飞,雷万春手中的横刀闪耀,抽冷子就是连珠箭,所过之处,没有谁能挺过一个照面,突进叛军大营,接连斩杀了几员叛军大将,砍倒了叛军的中军大旗。该役,唐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斩杀叛将50余人,歼敌5000余人。

这一仗不仅消灭了叛军的有生力量,关键是对士气产生了影响,叛军锐气大挫。

在南霁云率军突击叛军中军的时候,一个叛军大将看到唐军名将尽出,城中兵力不多,觉得有便宜可占,率1000余骑兵直逼城下准备趁虚攻城。

张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亲自站在城头和叛将讨价还价,然后暗命部下集中勇士。

在张巡勾引叛将的同一时刻,几十名将士从另一个地方的城墙下到了干涸的护城河,从护城河中绕到叛军的正面。

张巡在城上看到了将士们到达了战位,也就不和叛军套近乎了,一声令下,将士们从护城河中跃起,一眨眼就到了叛军的马前。

叛军没有料到,数米开外就有唐军埋伏,顿时大乱。

唐军将士得理不让人,纷纷涌进叛军大队,手中的大刀漫天飞舞,叛军转瞬之间死伤数百。死亡让人胆寒,叛军当即吓破了胆,扭头就跑。恰在此时,南霁云率军回来,将逃跑的叛军斩杀殆尽。

叛军在睢阳折戟沉沙,因此胆寒,谁也不玩了,都找个理由后撤。但是,别人可以不玩,安庆绪不能,接连下了几道“圣旨”,严令不计代价夺取睢阳。

当年七月,尹子奇获得了大量辎重粮草和人员的补充,实力再一次得到恢复,于是率领叛军再次围城。这一次,叛军学乖了,没有采取硬攻的习惯打法,而是集中兵力,驻扎在各个战略要点,断绝了睢阳和其他城市的所有联系。

围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睢阳城处在了饥饿之中。

作为一个必须坚守的城市,睢阳应该有足够的战略储备。这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常识,张巡没有准备足够的粮食,这就说明他作为领导是不合格的。

但是,实际的情况不是如此。在开战之前,睢阳太守许远在睢阳积存了6万斛谷物,可以支持军民一年之用。然而,睢阳巨大的军事储备引起了虢王李巨的垂涎,命令将睢阳粮食的一半,也就是3万斛分给濮阳、济阴二郡。

许远很清楚失去粮食意味着什么,因此坚决反对,但是,虢王李巨坚持己见,反对无济于事。

粮食运走了,睢阳城的希望减少了几分,然而,事实证明,虢王李巨做了一个非常坏的决定,济阴郡得到粮食后,随即投降叛军。

也就是说,虢王李巨将睢阳用于抗战的粮食,支援了叛军。

这个天杀的混蛋!

因为粮食大量减少,这时,睢阳城中粮食已经吃尽,一个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饿急眼的将士看着啥都能吃,树皮吃光了,纸张也填进了肚子。

饥饿造成了减员,守军剩下了1000余人。这些活着的人也没有比死人拥有太多的力气,瘦弱得行走都困难,拉不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