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310节 草人借箭

第三百一十节 草人借箭

?唐肃宗李亨灵武即位,马上打出了平叛靖乱的大旗,表明了赏格,要求各地官吏和将领反击叛军。[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朝廷换了主人的消息传到叛军占领区,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抵抗运动,从政治上扭转了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后全国平叛战争的被动局面,给全国臣民的复兴带来了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黄河流域各地又重新点燃了报国抗敌、誓死与叛军决战的熊熊火焰。

实际上,在叛军夺取潼关之前,叛军已经呈现了强弩之末的败象,在河北的史思明的叛军就要被李光弼攻灭,叛军的日子异常艰难,安禄山如坐针毡。

然而,风水轮流转,哥舒翰兵败潼关的消息传来,长安失守,唐玄宗李隆基生死不明,叛军士气大振。与之相反的是,唐军士气一落千丈,人心惶惶,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军无斗志不可再战。在此情况下,李光弼被迫回军,向朔方撤退。史思明率军蹑后追击,紧紧咬住唐军的尾巴,大破唐军刘正臣部,将主力唐军赶出了黄河流域。

唐军主力消失在茫茫的大西北,河北的唐朝势力岌岌可危。史思明趁机扫荡河北,不能不承认,史思明是叛军中的第一名将,治军有方,所率叛军是精锐的。史思明率领叛军精锐,攻拨常山、赵郡、河间,所向披靡,大破颜真卿部下和琳的12000精锐唐军。

叛军在黄河两岸攻城略地,似乎得到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实际上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乐观,对于叛军来说,河北的局面很恶劣,根本就没有到了安全的程度,而河北对于叛军来说无可替代。实事求是地说,河北是叛军联络大后方的必然通道,没有之一。

河北的战争阴云密布,战争漩涡正是雍丘。而在漩涡之中兴风作浪的还是那个打不死,撵不跑的张巡。

史思明扫荡了河北大规模的抵抗,随即率军西进,率军夺取了井陉关,督军进攻太原。史思明一走,河北的叛军首领还是令狐潮,这厮因为被打得一塌糊涂而耿耿于怀。在拼凑了很多军队以后卷土重来,于是回头再次围攻张巡据守的雍丘。

在和平时期。令狐潮和张巡是相邻县的县令,经常到上级部门开会,平时在一起喝小酒、侃大山,称兄道弟的,弄得很熟络。正因为有了过去的交情,因此,令狐潮现在改换了招数,打出了亲情牌。

不过,战争靠实力说话。政治攻势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压力为依托。令狐潮的军队实力强大,对唐军具有绝对的优势。一到达指定战位,令狐潮命令叛军围困雍丘,做出了攻城的态势,然后在城下喊话劝降道:“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

张巡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学者。很客气的回答道:“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

尽管张巡说得客气,但骂人够狠,一句话就把令狐潮贴上了背信弃义的小人标签。

令狐潮也是文化人出身,这么直白的大白话听得清清楚楚。脸上挂不住,嘴里又说不出来,只得扭头就走。不过,他虽然走到了远处,叛军却开始了攻击。

叛军当然不是做客来的,张巡自然不能客气,命令全线军队反击。唐军将士一拥而上,站在墙头,一顿板砖将叛军击退。

叛军遭到了重大的杀伤,死伤累累,但是,令狐潮志在必得,命令军队进攻。就是如此,在风雨之中,叛军持续进攻了40多天,扔下了无数的尸体,雍丘依然岿然屹立。

在那个时代,消息的传播很慢,在长安陷落以后很久,令狐潮才得知了长安失守的消息,高兴得乱七八糟。马上送信招降张巡,关中唐军土崩瓦解,帝国指挥系统不复存在,唐玄宗李隆基也失踪了,此时他大局已定,早降会获得更大的优待。

张巡接到信后,再也淡定不起来了,因为他知道令狐潮尽管立场不坚定,政治立场有问题,但是,他的为人实诚,向来不撒谎,他既然如此说,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

在那一刻,张巡的内心乱套了,拿不定主意,于是,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将长安失陷的情况告诉了军队将领,请大家一起拿一个主意。

张巡以为,在此危急时刻,将领们必然激于义愤,抗战到底的意志更为强烈。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听说长安陷落,朝廷土崩瓦解,有6名高级将领动摇了,公开发表意见,认为叛军大兵压境,形势很危险。既然皇上生死不明,雍丘尽到了臣子的责任,问心无愧,不如早降。

这些高级将领都是守城军队主官,在军队中的威信很高,如果他们不顾一切,势必造成军心崩溃。

投降的声音很大,占据了主要地位。张巡不动声色,假装赞成他们的意见,不过,兹事体大,必须有一个万全之策,明天再商量具体事宜。

第二天一早,张巡在议事堂上放置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画像,率领将士们朝拜,然后宣布6人的投敌计划,让将士们自行选择。

全军将士刚刚给皇上磕了头,神情正在悲愤之中,听说有人卖国投敌,立刻群情悲愤,眼泪哗哗的,纷纷指责6人的无耻行径。

张巡成功的煽动了将士们的士气,于是底气足了,命亲兵动手,将6人捆成了大闸蟹,责其不忠不义,扰乱军心,当即推出剁了。

张巡大开杀戒,将刚刚冒头的投降主义扼杀在萌芽之中,彻底坚定了军心。

令狐潮没有等来雍丘的投降,而是等来了更猛烈的反击,而自己的军队没有本事攻占城墙,于是,一怒之下采取了持久战,将雍丘包围的水泄不通。

雍丘被围日久,物资断绝,整个城市被饥饿包围了。

张巡作为城市的最高领导,当然要为将士们的肚子负责。既然城中无粮,城外的叛军的粮食也是能吃的,于是。打定主意从叛军手中夺取粮食。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张巡有了偷鸡摸狗的想法,立刻往这方面用劲儿,马上发现了叛军有数百艘补给的运粮船,刚停靠在河边,仍末卸粮。

张巡打定了偷鸡摸狗的主意,但是,另一个问题来了。雍丘处在叛军的监视之中,守军一切行动都是透明的。偷偷摸摸的路子走不通,只能明火执仗的打劫。然而,叛军的刀也不是切西瓜的,肯定不会让守军轻易得逞,因此,这条路也走不通。

别人走不通,张巡有办法另辟蹊径。

张巡在城头上转了一圈,了解了叛军的兵力部署,立刻采取了行动。在夜间把军队集中到城南,做出好像要出战的样子。

令狐潮的斥候发现了城内兵马的行动,以为城内唐军要出城攻击,于是秘密调动军队,在城南设伏,打算一举将守军歼灭。

张巡命令军队虚张声势,做出了出城作战的样子。背地里使出了拐子马,派出敢死队偷偷出城,摸掉了叛军的岗哨,将叛军运粮船上的粮食夺走了1000多斛,然后放了一把火,将剩下的粮食和粮船一起烧了。

一斛等于120斤。1000斛等于多少,我数学不好,算不出来,反正不少。我一个人肯定扛不动。

张巡成功的忽悠了叛军,将叛军的粮食据为己有,让叛军开始饿肚子,这就彻底激怒了令狐潮。

实际上。这事儿怪不得张巡,“兵者,诡道也!”作为一支军队的统帅,粮道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就是军队的生命线。自己的篱笆扎不紧,到处是窟窿,还怨狼进来。令狐潮真是可爱得很!

时至今日,令狐潮不顾一切了,命令军队攻城,敢于后退者,立斩!

在督战队的监督之下,叛军不计生死的全面进攻。雍丘守军自然不能后退,实施了猛烈的反击,战鼓声中万箭齐发,很快就把准备的箭都射光了。

冷兵器作战,没有了箭矢,相当于步枪没有了子弹,情况无比危急,可谓如履薄冰。

在此危急之际,张巡又想出了一个鬼主意,命令将士们搜集稻草,扎成了无数个草人。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他命令士兵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绳子绑好,从城上慢慢放下。

战争没有睡眠,警惕的叛军哨兵大睁着眼睛时刻盯着雍丘,隐隐约约看见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士兵,沿着绳索爬下墙来,以为是唐军要偷袭,马上报知令狐潮。

张巡曾经有过偷偷摸摸的不良记录,令狐潮马上断定张巡故伎重演,吃他的豆腐,于是命士兵向城头放箭,将唐军消灭在城墙上。

叛军得到了命令,弓弩手迅速到达战位,弓弦呼啦啦的响,箭矢雨点般射向了草人。

叛军十分卖力,不停地发射,一直放到天色发白。

天亮了,谎言大白于天下,叛军这才发现城墙上所挂的全是草人。

守军废了好大的劲儿,将草人拉上了城墙,白天一数,共得敌箭数十万只,这就解决了军中缺箭的问题。

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是不是真的不去考证,张巡借箭倒是如假包换的,绝没有掺一点水。

张巡得了便宜卖了乖,一到了夜间,只要是月光不足,马上故伎重演,将草人放下城墙,吓唬叛军。

令狐潮的兵士见状,都嘲笑张巡故伎重演,贪得无厌,于是只箭不发,任凭草人在城墙上下晃悠。

虽然让敌人识破了自己的计策,但是,张巡乐此不疲,每到夜间,都把草人放下去。

叛军每到夜间都看一个故事,因此觉得视觉疲劳,甚至,奉命监视的叛军斥候都懒得看了,找地儿仰头数星星玩。

张巡就是要的这个,要知道,守军疲倦异常,他才没有心情做无用功呢,每一个动作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张巡挑选了500勇士,大摇大摆的把他们放下城去。

叛军将士习以为常,还以为是骗箭的草人,根本就不搭理,甚至懒得看一眼。

500勇士在城下集结,借着黑夜的掩护,悄悄的进庄,突然杀向令叛军狐潮的大营。

遭到了意外的打击,叛军顿时大乱,自相冲撞践踏,不管遇到了谁,看到人影就砍。

就是如此,叛军自相残杀,一瞬间死伤无数。

军中混乱不堪,令狐潮急了,于是下令集合人马,不要继续自相残杀。但那个场景太恐怖了,叛军将士们根本就不听号令,到处逃窜,碰到了就砍。

这个场景就是哥舒翰在灵宝噩梦的重演,任何人也没办法。令狐潮根本就没有哥舒翰的本事,彻底没辙了,也学着哥舒翰,骑上马就逃,纵马一直逃到十几里之外,才稳住阵脚。

叛军逃得无影无踪,唐军夺取了叛军大营,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具备了进一步坚持下去的能力。不过,雍丘的唐军兵力不足,无法组织对叛军的追击,使得令狐潮有机会纠合兵马。

令狐潮召集了旧部,实力有所恢复,但是,令狐潮屡战屡败,没有信心继续战斗,因此,向安禄山请示增援。

高尚是令狐潮的好朋友,自然不能看着他倒霉,马上请示安禄山,给他调拨了一批生力军。

令狐潮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得到了增援,实力得以迅速恢复,具备了再战之力。于是,令狐潮率领叛军返回,重新完成了对雍丘的包围。

张巡善于做思想工作,经常开展对叛军的宣传工作,当然,这个活不是他一个人干,军队的高级将领都要在城头发表演讲。某一天,轮到郎将雷万春在城头喊话,叛军使用威力强大的弩机在远处发射,雷万春脸上被射中了6处,鲜血流淌,仍旧巍然挺立不动。

在这里,不得不说雷万春的故事。或许大家还不知道,雷万春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传奇,他自幼学习武术,天生智勇兼备,曾经到四十八寨赤松山跟随磨镜老人学习拳术及兵法。

磨镜老人赐给雷万春法名为“道阐”(根据四十八寨碑刻),雷万春修习拳术及兵法时间长达16年之久,后从军。

安史之乱后,各地的有识之士为国家分忧,在一个偶然的时候,雷万春与南霁云相识,两人义结金兰。看到胡骑遍地,江山破碎,因此萌生了保家卫国的念头,投奔真源县令张巡麾下,巡守雍丘。

令狐潮在远处看了以为张巡故伎重演,又弄一个草人骗箭,就派兵去侦察,得知确实是誉满天下的雷万春,于是十分惊异,远远地对张巡喊道:“刚才看见雷将军,才知道您的军令是多么森严了,然而这对于天道又怎样呢?”

张巡大声回答道:“卖主求荣的东西,人伦都不懂,你要来谈论什么天道?”

张巡一张口就是要害,根本就不好好说话,谈话没法进行了,令狐潮只有落荒而逃,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