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258章 呼罗珊警报

第二百五十八节 呼罗珊警报

?呼罗珊的早春,阳光明媚,草尖儿顶开了寂寞的草地,野花盛开,杂花生树,蜂蝶乱舞,空气都有一股慵懒的味道。.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在麦赫万卡拉巴里山脉的狭窄谷口两侧的山顶,怪石林立,光秃秃的一片,没有一棵树木,甚至野草都很难生长。穆斯林总督躺在一块诵经礼拜的波斯地毯,嘴里叼着一根新鲜的草棍儿,仰望着碧蓝的天空,享受着春风的吹拂。

春风掠过山顶,吹乱了穆斯林总督披散的头发,也搅乱了他的思绪。

自从去年秋季击败了骄傲的安西唐军,穆斯林总督本打算挥师东进,夺占大唐安西都护府的地面,为自己开辟一个新的税收源地。有了安西故地的支撑,以安西广袤的土地和资源为依托,加强呼罗珊的防御,进而实现自己裂地封王的伟大计划。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最可靠的盟友卡赫塔巴,却在自己的身后放了一把火,逼迫自己放弃了伟大的梦想,星夜赶回阿姆河西岸。

在大军渡过阿姆河时,穆斯林总督心极为害怕,如果卡赫塔巴在河岸部署一支军队,烧毁渡船,自己的军队只能被迫退回怛逻斯城。在兵员物资完全断绝的情况下,以后的局势如何发展很难预料了。

当时,虽然穆斯林总督击败了安西唐军,然而,在这一场战争,安西唐军造成了呼罗珊主力的巨大损失。呼罗珊主力受了重伤,战斗力大打折扣,穆斯林总督无法确认,自己的军队能否击败卡赫塔巴的叛军,甚至,他对于能否回到布哈拉城都没有信心。

让穆斯林总督意外的是,卡赫塔巴并没有在阿姆河沿岸部署军队,甚至没有派出游军袭扰。在绝对安静的情况下,呼罗珊主力顺利渡过了阿姆河。

站在坚实的西岸,穆斯林总督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心里暗暗祈祷,请求万能的真主大展神威,蒙蔽卡赫塔巴的心智,没有占领布哈拉城。

布哈拉城靠近阿姆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穆斯林总督将布哈拉城视为夺取安西的前进基地,在那里储存了大量的越冬军事物资和武器装备。可以说,布哈拉城是穆斯林总督的藏宝之地,如果布哈拉城被卡赫塔巴的军队占领,那么,呼罗珊军队主力进退无力,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冬天很快要到了,一旦北风刮起来,兴都库什山脉的冬天十分的寒冷,达到了人类难于忍受的程度。在这样的地方生存,没有了越冬的物资,数万大军在寒风无法坚持,唯有再一次越过阿姆河,回到怛逻斯城休整。

如果在怛逻斯城越冬,怛逻斯城残破,物资匮乏,很难养活庞大的呼罗珊主力。饥饿的军队是一群饿狼,绝对无法控制,到时,难免引起将士们的不满,大规模的叛逃都是不怪的了。

因此,穆斯林总督非常惧怕卡赫塔巴抄了自己的后路,占领布哈拉城。他也相信,卡赫塔巴是一名卓越的将领,不会放过这个让呼罗珊军队走向绝路的机会。

而卡赫塔巴夺取布哈拉城很容易,他毕竟是整个呼罗珊地区的副军事长官,全权代理自己在呼罗珊的权力,只要一道命令,可以和平接管布哈拉城。

正因为如此,穆斯林总督不相信布哈拉城还在掌握,但没有接到布哈拉城失守的消息,于是怀着一丝侥幸,率军向布哈拉城进军,确实有撞大运的想法。

穆斯林总督很清楚,军队是靠实力生存,如果一支军队靠撞大运过日子,这支军队的灭亡也不远了。但是,呼罗珊主力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希望,无路可去,只能撞一次大运了。

记得**说过“最后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穆斯林总督的想法符合常理。

在穆斯林总督的祈求,军队迅速行进。很快,在黄昏时节,呼罗珊主力到达了布哈拉城外。

在茫茫的暮霭之,布哈拉城炊烟袅袅,烧烤的味道弥漫了昏黄的天空,扩散开来,勾得人馋涎欲滴。

略带寒冷的空气飘过来,穆斯林总督嗅到了孜然的味道,肚子里冒出了一阵酸水。

在布哈拉城的轮廓之,无数的旗帜迎风飘扬。因为天色暗了,穆斯林总督无法确定旗帜的颜色,但他内心强烈的盼望着,旗帜的颜色还是黑的。

突然,穆斯林总督看到布哈拉城门大开,一支四五十人的骑兵涌出了城门,向着自己的方向奔来。

战马卷地而来,很快到达了穆斯林总督的面前。

马的将士跳下了战马,单膝跪地,大声报告道“穆斯林总督阁下,布哈拉城守将穆罕默德向您报告。”

穆斯林总督心一阵窃喜,自己任命的将领依然控制着布哈拉城,这说明布哈拉城没有落入叛军之手。

穆斯林总督用右手捂住胸口,感谢真主再一次拯救了呼罗珊主力。

不过,高兴过后,穆斯林总督依然无法相信自己看到了迹,于是充满疑惑的问道“穆罕默德,起来说话。卡赫塔巴叛乱,各地沦陷,你是怎么能坚持下来的?”

穆罕默德站起来,说道“总督阁下,前几天,卡赫塔巴派大将马赫德接管布哈拉城,让我到木鹿职。在送别的酒宴,马赫德喝多了,一不留神让我产生了怀疑,于是,我磨蹭着不肯交接。几日后,传来了卡赫塔巴造反的消息,我把马赫德抓起来,严刑拷打,他招了。”

穆斯林总督很高兴,不过,也是一眨眼儿的事儿,马问道“既如此,你为什么不派人通知我?”

穆罕默德笑着说道“总督阁下,今日下午马赫德才招供,我得到消息,马要派出信使,通知总督。信使还没来得及出城,城头的士兵报告,我立刻前来迎接。”

一切还算合理,但让穆斯林总督彻底相信可不容易。卡赫塔巴都可能叛变,别人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性更大,他要确定布哈拉城不是一个陷阱。

穆斯林总督招呼大将齐亚德过来,让他立刻率5000军士进城,接管布哈拉城的防务。

齐亚德将军领命而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布哈拉城头火把熊熊,照亮了天宇,也照亮的旗帜在火光的映衬下,黑色的旗帜让人毛骨悚然。

这是穆斯林总督乐于看到的信号,证明布哈拉城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

穆斯林总督压抑不住心的狂喜,顾不得和穆罕默德客套,打马狂奔,卷起一路尘埃,进入了布哈拉城。

穆斯林总督重新占有了布哈拉城,获得了稳定的基地和进攻的桥头堡。

拥有了稳定而富裕的基地,东山再起成了可能。穆斯林总督充分发挥了布哈拉城的潜力,大力整顿军备,召集各路不愿意依附卡赫塔巴的军马,实力迅速恢复。

实力决定攻守,穆斯林总督具有了发牌权,自然要首先发牌。而且,他不得不首先发牌,因为卡赫塔巴面临着叙利亚总督的军事压力,很可能倒向哈里发曼苏尔。

如果卡赫塔巴倒向了曼苏尔,那么,哈里发的势力会在呼罗珊蓬勃发展,穆斯林总督唯有屈服在巴格达的势力之下了。这是穆斯林总督无法忍受的。

在冰雪融化的早春,穆斯林总督下达了命令,从布哈拉城攻击卡赫塔巴的叛军。呼罗珊总督的主力连战皆胜,卡赫塔巴的叛军望风溃败,呼罗珊总督的军队接连夺取了几个军事重镇,取得了战斗的主动权。

远在巴格达的哈里发曼苏尔,早得到了卡赫塔巴造反的消息,这时才明白,卡赫塔巴的儿子哈桑状告穆斯林总督心怀不轨的真正原因。不过,曼苏尔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君主,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刻调动了叙利亚总督的军队,在西面压迫卡赫塔巴的军队。

哈里发曼苏尔指令叙利亚总督,不要主动进攻卡赫塔巴的叛军,防守住叛军向西方进军的呼罗珊大道,大造声势,逼迫卡赫塔巴和穆斯林总督决战。

哈里发曼苏尔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是让两条恶虎相争,到两败俱伤之时,他坐收渔人之利。

哈里发曼苏尔愉快的想,卡赫塔巴造反是好事,毕竟,稳定而强大的呼罗珊不符合巴格达的利益。

穆斯林总督作为一个江湖老手,如何不明白哈里发曼苏尔的险恶用心。因此,加速了军事行动,在调动各路大军进击木鹿的同时,率领一支1万人的精锐步兵,埋伏在麦赫万卡拉巴里山脉的狭窄谷口,准备一举歼灭卡赫塔巴的军队。

穆斯林总督吃透了卡赫塔巴的心理,这个乡巴佬十分恋家,如果在失去希望的时候,一定没有第二条路要走,只能回到家乡。

麦赫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穆斯林总督决不能让卡赫塔巴回到麦赫万,要在他的家门口消灭他的军队。

正在穆斯林总督遐想的时刻,亲兵前来报告“发现了卡赫塔巴的军队,前锋已经到达了谷口。”

穆斯林总督吐掉了草棍,“咕噜”一声爬起来,紧走了几步,向着山谷看去。

山岭很高而峡谷深邃,远远望去,下面的人像蚂蚁一样。

穆斯林总督恶狠狠的想,卡赫塔巴,背叛了老子,你还想衣锦还乡,今天,你的死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