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87章 青灯古佛奈何天

第七卷 奸臣贼帅 第187章 青灯古佛奈何天

日头已经正午,阳光明媚。

在阳光洒满长安的时候,一辆带车棚的双套马车出了宣化‘门’,进入了长安城外的官道,封常青骑在一匹青‘色’的战马上,紧紧地跟随着奔跑的马车。

在战马的颠簸中,封常清还在回忆着翠儿说过的话。

翠儿‘抽’‘抽’嗒嗒的告诉封常青,大小姐自从伤好以后,感觉自己身怀有孕,害怕父亲‘逼’迫堕胎,一个人半夜跑了。牛家四处寻找,长久没有消息,以为大小姐已经死了。

翠儿也以为大小姐死了,偷偷的设立灵位,为小姐祈祷。4年前的夏天,翠儿到西市为二小姐买脂粉,一个‘女’人塞给了她一张纸条,她打开一看,才知道这是大小姐写的。

封常青从翠儿的口中得知了牛大小姐还活着的消息,当即‘精’神大振,催促牛福贵预备了一辆内眷使用的马车,让翠儿上车,赶赴牛大小姐藏身的地方。

出了城,顺着官道大约30里,在一座土山的背风处,一座青灰‘色’的尼姑庵豁然出现在视野之中。

尼姑庵是一座非常小的青砖建筑,年头很久了,残破的围墙围着两三间破房子,矗立在荒凉的野外,显得孤独而苍凉。走近了看去,尼姑庵的‘门’楣上镌刻着几个大字:“出云庵”。

马车停在了尼姑庵前,封常青跳下马,搀扶着翠儿下了车。听到了马车的声音,庵‘门’打开了,一个扎着总角,也就是发髻,穿着麻布短衣的七八岁男孩跑出了‘门’。

小男孩看到了翠儿,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伸出胳膊,向着翠儿跑去,一头扎进翠儿的怀里。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封常青在一旁看着,觉得这孩子面目清秀,很像大小姐,因此,在内心里盼望这是自己的儿子。

翠儿擦了一把眼泪,对着封常青说道:“姑爷,这就是大小姐的儿子龙儿。”

虽然翠儿没说这是自己的儿子,但封常青已经知道了龙儿就是自己的骨血。想到了和牛铃的数日恩爱缠绵,一朝劳燕分飞,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终于熬到了出头的日子。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更多的是苦涩,因此,强忍着内心的痛苦,伸出双臂,想拥抱这个孩子。

一个庙貌丑陋的陌生人伸出了臂膀,龙儿惊恐的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身,飞一样的跑进了尼姑庵。

封常青抬步就要追进尼姑庵,翠儿快走了几步,伸手拦住了他,说道:“姑爷且慢,大小姐在此修行多年,除了我以外,任何人不见。请姑爷在此等候,容我先去通报。”

封常青无奈,只好拱手一礼,看着翠儿进去。

时间很快的过去,封常青等了很久,太阳都西斜了,翠儿才从庵‘门’里走出来。

“大小姐同意见姑爷,不过,大小姐说,她已经遁入空‘门’,见男人不适合,因此,只能隔着幕帘相见。”翠儿为难地说道。

封常青吃了一惊,夫妻感情至深,可谓生死相依,历经磨难相见,竟然要隔着一层幕帘,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正因为如此的蹊跷,他很想不通,一时没有说话。

看到封常清脸‘色’‘阴’沉,翠儿劝解道:“大小姐遁入空‘门’,万念俱灰,自是不愿让姑爷怀念,因此才出此下策,还请姑爷多多体谅小姐的难处。”

封常青知道妻子牛大小姐的脾气,见翠儿说得坚决,也就无可奈何了,先见着再说,或许夫妻一见面,一切的不快都会化解了。想到这里,他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翠儿的要求。

翠儿马上叫出了龙儿,领着他到外面的野地去玩。

封常青走进了庵堂,庵堂的窗卉小,房间内很黑暗,在庵堂的一个角落,一幅布帘垂下来,里边影影绰绰的有一个人影。

封常青知道,那就是自己日思慕想,耿耿难忘的娇妻牛铃,但近在咫尺,却仿佛天人永隔,让他的内心越发的痛楚。

“请坐吧,施主。”一个声音从幕帘后面飘出来。

这个声音如此熟悉,在梦里魂牵梦萦了无数遍,但这声音又很陌生,冰冷得冷气森森。

封常青内心一阵阵泛着苦味,实在找不出更好的问候语言化解,只得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封常青一坐下,就觉得时光凝固了,庵堂内静的犹如地狱一般。

良久,封常青打破了沉默,说道:“娘子,自从子午谷失散,一别数年,常青无日不敢或忘。今日听说娘子尚在人世,常青立刻赶来,接娘子回家。”

牛铃说道:“封将军,翠儿都跟我说过了,得知将军锦绣还乡,饶过了我的爹娘,我心里感‘激’。不过,我已经看破红尘,不能随着将军了,还请将军忘怀为是。”

封常青大失所望,叹息道:“常青血战数年,就是想着荣归故里,能给自己深爱的‘女’人一个名份,不管是活着还是亡故了。今日抱着希望而来,没想到娘子如此决绝。娘子可想到,龙儿尚且年幼,如何能够再此一生?”

牛铃黯然叹息,落寞的说道:“今日能见将军,正是为了这个孩子。将军人中龙凤,必能建功立业,孩子跟了你,也好有一个前程。话说到此,就此别过,请将军带着龙儿走吧。”

牛铃闭‘门’逐客,封常青真的急了,说道:“娘子,孩子幼小,岂能离开母亲。今有一父,然失一母,人生惨事莫大于此,常青幼年饱受失母痛苦,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人情如此,我佛慈悲,必不见责,还望娘子三思。”

牛铃微微沉默了一下,决然说道:“将军不要再说了,‘生别离,死无依’,人生处处是苦,长痛不如短痛。从此以后,牛铃再与将军没有瓜葛。”

牛铃说得坚决,封常青喟然叹息,知道此事绝无转圜的可能,因此说道:“分别日久,常青就此别过,然,可否允常青再一睹芳容,也算有个念想?”

对于这个貌似合理的要求,牛铃断然拒绝了,说道:“我已经常伴青灯古佛,和将军再无瓜葛,多看何益,将军还是走吧。”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死永隔,而是人在对面不相识,更惨的是能相识不相认。

牛铃态度如此决绝,封常青无奈,只好长揖到地,一言不发的退出了庵堂。

“将军,翠儿随我多年,疼爱龙儿,如果可能,请将军善待翠儿。”庵堂内的声音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