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81章 一骂服众

第一百八十一节 一骂服众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个金手指,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丢官罢职,成为了一介平民,高仙芝取代了他,成为了安西军镇的头号人物。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这样一来乱了,下级的关系彻底颠倒了。

人是有组织的动物,组织必须畏惧权威,否则,组织无法正常运转。在失去了手的权力以后,夫蒙灵察害怕极了,他想自己打道回府,回到老家颐养天年。但另一个问题因此来了,在安西打拼多年,连朝廷的赏赐加打劫所得,还有手下小弟的孝敬,这些年积攒的宝物无计其数。按理说,应该早一点拉回家去,然而,也怪自己太小心,害怕子孙们败坏光了,大部分放在府库之没有运回去。现在,这么多的东西,需要动用很多车辆,而没有高仙芝的允许,没有谁敢给他派车。

夫蒙灵察现在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原来自己的忠实部下,因为惧怕高仙芝,竟然不敢到驿馆去看他,更甭提帮助他了。

想一想这些年的培养栽培,抵不过一纸命令,这让夫蒙灵察十分的气闷,暗叹人情不如狗!

夫蒙灵察度日如年,留留不住,走走不成,进退维谷,一点办法都没有。人啊,都是在走投无路才后悔,这时候,他的万丈雄心彻底崩塌了,于是想和高仙芝缓和一下,但一想自己把事做绝了,没有脸去见高仙芝,一直极为踌躇。

这么过了几天,高仙芝亲自到驿馆,拜访夫蒙灵察来了。

高仙芝一身戎装进入了馆驿,这是表示,自己仍然是夫蒙灵察的下属。

然而,夫蒙灵察不这么想,我现在一身布衣,你全副武装,分明是彰显我的失败。因此,他内心的不满陡然升起,对待高仙芝极为冷淡,一言不发,最后搞得高仙芝极为尴尬,最终不欢而散。

世一般的小人大抵如此,你不理睬他,他会恨到极点,如果你对他过于热情,他也以为你别有用心,夫蒙灵察是如此。

高仙芝无可奈何的回到了府邸,现在,他够难的。当领导的难处唯有领导知道,这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吧!自己一朝大权在握,扬眉吐气,可吓坏了过去那些经常在夫蒙灵察面前说他坏话的副都护程千里、押衙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这些天来,这些人似乎都得了一个毛病,浑身屁股疼,谁也不见高仙芝。

这些人都拥有军队,都有一批死党,他们和自己的主子一个心思,都在提防着高仙芝,让他很难开展工作。

封常青看出了高仙芝的艰难处境,劝说高仙芝礼贤下士,亲自拜访这些人,打消他们的疑虑。只要他们不敢胡来,夫蒙灵察是过了期的明星,翻不起大浪。

高仙芝经过了一夜的考虑,否决了封常青的主意。他的出发点很简单,自己是一名武将,不会说好听的,也不应该说好听的,如果自己这一次服了软,以后没办法摆弄这群家伙了。但这样耗着不行,总要解决,而且要快,于是,他准备用自己的风格摆平这些麻烦。

在每日早晨的会议,高仙芝端坐大堂的帅位,听取了工作汇报以后,命令程千里到前面站着。

程千里当时蒙了,怕什么来什么!这是高仙芝要进行阶级报复,打算当着弟兄的面羞辱自己,但是,处在矮墙下,他是不得不低头,于是,乖乖的在高仙芝面前站着。

还真的像程千里想的那样,高仙芝“啪”的一拍桌子,脱口骂道“程千里,看着样子你还像一个爷们儿,可是内心像一个娘们儿,是一个田舍汉!一点儿都不大气,以后开朗点儿!”

唐人质朴,骂人没有现在的丰富多彩,花样繁多,让人气闷。当时最恶毒的骂人话是“田舍汉”、“田舍郎”,“田舍奴”,意思说,你是一个乡巴佬。

在这里多说一句,当然,当时,“奴”可不是骂人话,使用极其普遍,甚至皇帝在私下里都称为“奴家”。

程千里这些天一直害怕,担心高仙芝拿自己开刀。现在听到他说自己是老娘们儿小心眼儿,这意思说,他不会跟自己一般见识,悬着的心登时放下。

程千里傻傻的不知所措,高仙芝一挥手指着椅子,让他赶快坐下。

高仙芝摆平了程千里,又把目标对准了毕思琛,恶狠狠的骂道“毕思琛,你这个莽汉,最不是东西是你!想当年,你夺了本帅城东一千亩地的好田庄,还记得吗?”

当时,骂人最狠的莫过于“莽汉”了。这是南北朝胡汉时期,少数民族咒骂汉人的专有名词。在那时,如果谁说你是“好汉”,那可不是夸人,是拐着弯儿骂人呢,真要穿越的,可要注意了,别逮着谁夸谁好汉,铁定会挨抽。到了唐朝,已经没有了民族属性,是用来鄙视的。以前,唐高祖李渊指责房玄龄教坏自己宝贝儿子时,跳脚大骂房玄龄为“读书汉”,意思是读书的蠢货!

这样见不得人的事儿,高仙芝竟然晒在台面,毕思琛觉得下不来台了,狡辩说道“卑职哪有那么大的胆子,那是丞大人看卑职生活艰难,好心送给卑职养家糊口的。”

高仙芝差不多气乐了,笑骂道“你那时作威作福,本帅是怕你,哪里是看你可怜!”

毕思琛擦了一把头的汗,赶紧将地契从怀里掏出来,走前几步,要呈献给高仙芝。

高仙芝愤怒的一拍桌子,骂道“毕思琛,你他娘的见过给出的东西要回来的么!今天本帅这口恶气出了,那块地给你了,到了秋天,扛两袋好面粉送到我家里去,不给钱的。”

毕思琛好不容易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高兴得舌头打卷,说不出话来,一个劲儿的点头。

高仙芝骂过了这两个人,觉得累了,不再一个一个算账,当即下令,将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抓起来,面壁反省。

然后,高仙芝在大堂开始点名,嬉笑怒骂,将这些威风八面的边城大员整得一个一个都像灰孙子似的,人人冷汗直淌,两眼冒金花,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任何事都有结束的时候,午时快到了,高仙芝下令,将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放出来。

众将不知道高仙芝要起什么幺蛾子,以为要杀鸡儆猴,吓得战战兢兢,没有任何人敢说话。

高仙芝让这些人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说道“这些话本帅要不当面跟你们说清楚,恐怕你们整天提心吊胆。现在既然骂也骂了,罚也罚了,本帅的气也消了。一样的罪不能两次处罚,都算了。”

高仙芝的大度,引起了一片喝彩,手下的将领们如释重负。

高仙芝高声宣布“本帅多年的冤枉气儿倒干净了,真他娘的舒坦。从今天起,所有的过节都揭过,谁敢再提是孙子。现在,跟着本帅去见夫蒙大人,请他老人家喝几杯。”

众将大部分都是当兵的出身,为人粗野,听不懂道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互相掐架,揍一顿,或者骂娘,骂过了,打过了,一切过节都没了。

看过了****片的人都有体会,没见过黑社会老大做思想工作的,****大哥对有错的小弟,要么剁了,要么大骂一顿,从此揭过。

从一个不恰当的角度看,军队是有纪律的黑社会,因为国家养军队的目的是用来砍人的。

高仙芝按照他们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因此,那些心怀忐忑的人都放心了。按照史书的记载,是一句话“由是军情不惧”。现在,听说高仙芝要领着他们去见老领导,更高兴了,当即一声暴“诺。”

听着底气十足的暴诺,高仙芝立刻明白了,自己已经赢了,这些粗野的家伙从此会俯首帖耳了。

几十名将领簇拥着高仙芝,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馆驿,恭请夫蒙灵察。

夫蒙灵察从馆驿里出来,看到安西都护府的官员都到场了,不明所以,站在石阶发愣。

高仙芝身穿甲胄,以大礼参见,高声说道“卑职高仙芝,恭请夫蒙丞大人饮酒。”

高仙芝以军礼参见,这是明明白白告诉自己,他还把自己当领导,夫蒙灵察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到夫蒙灵察不知所措,押牙毕思琛附在他耳边说道“丞,高仙芝命令卑职预备了三十辆大车,派卑职亲率五百军兵,保护丞回家。”

夫蒙灵察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财产让高仙芝充公了,听说高仙芝没打自己的主意,阴着很多天的脸放晴了,一叠声的说道“老夫一介布衣,哪能劳动高丞和诸位将军大驾,这厢有礼了。”

夫蒙灵察承认了高仙芝的权威,高仙芝这时才觉得自己赢了,出了一口长气。

以后的事自然顺理成章,喝过了大酒,然后是观看胡娘表演肚皮舞。

不过,一件愁人的事过去,另一件提了日程,要不怎么说,人生是一个又一个麻烦串起来的呢!趁着酒酣耳热,高仙芝悄悄的向毕思琛打听,夫蒙灵察是怎么得到艾洛丽亚的书信的。

毕思琛现在的心情完全放开了,高仙芝不追究自己勒索土地的事,别的事都不算事儿。因此,痛痛快快的告诉他在高仙芝出征石堡城的第二天,艾洛丽亚将信送到了,因为高仙芝不在,交给了夫蒙灵察。

毕思琛咬着高仙芝的耳朵说道“在你打仗的时候,夫蒙大帅派人去石国,专门调查艾洛丽亚的事。不过,夫蒙大帅白忙了,艾洛丽亚等你不来,已经到呼罗珊去了。”

高仙芝大失所望,呼罗珊地域险远,自己鞭长莫及,看来,自己再也见不到她了。

这一刻,高仙芝异常想念艾洛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