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54章 死亡行军

第一百五十四节 死亡行军

?在穆斯林公开举起了起义的大旗以后,大量民众参加了起义队伍,呼罗珊震动,受到大食伍麦叶王朝欺压的百姓,仿佛见到了亲人一样,逃离了自己的驻地,纷纷向麦赫万“移民。”

布哈拉城及其周围的居民大量减少,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东部总督府的税金大量减少,甚至向哈里发进贡都难以为继。这引起了东部总督赛雅尔的怀疑,派出了探子一打听,才知道那个让自己卖了的穆斯林混大了,公开扯旗造反,在麦赫万的波斯部族帮助下,已经成了气候。

东部总督赛雅尔不以为然,穆斯林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流氓,以“真主”的名义胡说八道,拉几个人,到处打劫而已,成不了大气候。但是,似乎这厮搞得太大了一些,导致税收日减,不能让他任着性子干下去了。

东部总督赛雅尔为人谨慎,深知藐视敌手的后果,因此,派大将哈桑率领1万大军,进攻麦赫万,消灭穆斯林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

虽然很轻视穆斯林,但是,对于这次行动,东部总督赛雅尔是出了血本的。因为呼罗珊地区共有5万阿拉伯大军,这些军队分布在广袤的地区,在布哈拉城,只有两万常备军。一次拿出了一半的股本投注,可见他是很重视这次行动的。

哈桑将军率领1万大军,离开了布哈拉城,一路旌旗猎猎的向麦赫万进发。

哈桑将军信心很足,因为他率领的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他有信心摧毁一切,包括那个可恶的穆斯林。

倭马亚王朝的军人主要是叙利亚人和叙利亚化的阿拉伯人,军事编制是山寨拜占庭军队的。军队分为5队锋、左翼、右翼、先锋、后卫。在服装和甲胄方面,也是全盘照抄拜占庭军队,将士身披轻甲,步兵和骑兵的装备差不多,配备枪、剑和弓,重武器有弩炮、投石机和攻城锤。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兴都库什山脉的广大区域绿意盎然,千山万壑郁郁葱葱,好一派瑰丽的景色。

哈桑将军的心情很好,自己率领的军队,都是整个呼罗珊地区的精锐,镇压区区几个暴民,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他甚至认为,总督大人是小题大做了。

人一万,无边无岸。这一万阿拉伯大军,蔓延数里行进在广袤的土地。不过,哈桑将军很快发现了问题,本应该农耕或放牧的原野,静悄悄的杳无人迹,唯有春天的风在温柔的吹拂着。

哈桑将军很快想明白了其的原因,一定是穆斯林那厮听到了大军进剿的消息,发动了当地民众坚壁清野。

斥候的报告,证实了哈桑的猜测,他们报告,远近数百里的村庄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骑兵沿途寻找,没有见到任何的居民。

哈桑将军吃了一惊,坚壁清野,是对手抗击强大敌人最有力的武器。穆斯林那厮确实是大手笔,懂得这个道理,由此看来,他很有计谋,绝不同于一般的草寇,自己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了。

确实如此,坚壁清野在冷兵器时代广泛的运用着。拿破仑折戟莫斯科城下,是了俄罗斯的独眼将军库图佐夫的坚壁清野之计,数十万法兰西大军冻饿交加,不得不实行了死亡撤退。世人都知道,是西伯利亚的暴风雪打败了拿破仑,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库图佐夫的坚壁清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导致拿破仑帝国的分崩离析。

不过,哈桑将军很快放心了,自己的军队带有大量的给养,用不着取之于当地,因此,穆斯林那厮的坚壁清野,对自己的军队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然而,既然穆斯林规矩的使出了卧槽马,说明这厮不是等闲之辈,是一个博弈高手,决不能小看了。哈桑认真的思考着穆斯林可能走的下一步,很快想清楚了,这厮的另一步棋是自己的后方给养,那是自己军队的软肋。

哈桑将军立刻下达了命令,骑兵在两翼展开,将给养辎重车队护卫在大队的间,绝对不给叛军留下任何的可乘之机。

扎营以后,哈桑将军命令军队连环设寨,在营地周围布置游兵,防止敌人的偷袭。

哈桑将军的措施应对很得体,他猜到了穆斯林的可能行动,事先做好了防范。

果然,在半夜时分,一个人最困倦的时刻,穆斯林的叛军发动了突袭。然而,哈桑将军的军队早有准备,叛军一无所得,在留下几百具尸体以后,溃散到群山之。

清晨以后,踩着阳光和雨露,哈桑将军视察了自己军队的战果,敌人的尸体给他的信心加了码,陡然增加了消灭叛军的信心。

哈桑将军命令大军快速开进,迅速逼近麦赫万,寻找穆斯林的叛军主力决战。

阿拉伯大军滚滚开进,将布哈拉城远远甩在身后。

在战马奔腾的脚步,麦赫万遥遥在望,哈桑将军的信心爆棚,不过,战争是最危险的赌博,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对手要做什么。很快,哈桑将军的讨伐大军的好运走到了尽头。

这一天的夜晚,在大军扎营以后,军队在河流汲水,准备埋锅造饭,战马也在河的下游饮水,突然,战马狂叫着嘶鸣乱窜,将士兵们踢倒了一片。

随后,让讨伐军将士们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数以千计的战马口吐白沫,纷纷倒地身亡。

哈桑将军赶到了河边,眼前的一幕,让他大为震惊,立刻明白了,这是穆斯林的叛军在河水下毒了。

哈桑将军急的团团转,穆斯林这厮太坏了,手段也太卑鄙。他明知我军在给养充分的情况下故意坚壁清野,然后半夜组织偷袭,这是故意的造成叛军黔驴技穷的错觉。在我军深入到敌人纵深以后,才祭出杀手锏,在水下毒。

哈桑将军现在才清楚,这是穆斯林的绝户计,讨伐大军深入到敌人纵深,不管是前进还是回去,所过之处一定都被洒了毒,而自己的军队在失去饮水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返回布哈拉城。

军队陷入了绝境,哈桑将军无奈了,只好下令军队分享了携带的少量饮水,勉强的吃饱了,抓紧休息。

事已至此,大军已经无路可退,唯有拼死一战,死求生。第二天一早,哈桑将军命令大军加快速度,向麦赫万加速进发。

哈桑将军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麦赫万背靠群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穆斯林不可能给每一座山头都下毒,只要占据了麦赫万,自己的军队有救了。

忍受着干渴的煎熬,哈桑将军率领大军加快了行军步伐,然而,这一次行军可凄惨了许多,因为缺少饮水,不断有战马沿途倒毙。

饥渴让血液变得粘稠,军队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下来。

哈桑将军变得暴躁,催促部队加速前进。

在哈桑将军的催促之下,大军艰难的行进着,在越过了一处丘陵以后,阿拉伯大军爆发了一阵欢呼。

在这个干渴的时刻,唯一能让将士们欢呼的是发现了水源。

确实如此,在一片绿草萌生的低洼之处,草地湿润,有清水从地下渗出。

哈桑将军大喜过望,连声感谢万能的真主,祈祷过后,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全军立刻挖掘土地,扩大水源。

人多好干活,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数十处清泉水涌出了地面,目睹着救命的泉水汩汩流淌,大军顿时欢声雷动,人马乱作一团,纷纷涌前去,争抢着饮水。

干旱解除了,萎靡不振的军队恢复了生气,哈桑将军终于长出了一口气。然而,他并没有高兴多久,他突然看到原野变得明亮,觉得不可思议。

哈桑将军很快发现了光明的来历,吓得几乎崩溃了。

在周围不远处的丘陵高地,数以万计的火球从四面八方向着讨伐大军聚集的洼地汇聚。

火球裹挟着浓烟,犹如万马奔腾,顺着陡坡,咆哮着向拥挤的队伍压过来。

哈桑将军在阿拉伯半岛长大,很清楚火球是什么。那是在沙漠的底层冒出的粘稠的汁液,遇火可以点燃,一旦燃烧起来,火焰炽烈,犹如火山的岩浆,因此,当地人管这个能燃烧的**为“石油。”

哈桑将军知道,石油这个东西,在兴都库什山脉也很常见。牧民拿这个东西取暖,或者是掺在木柴里烧煮食物,但把石油作为武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火球猛烈地撞击着讨伐大军,一旦撞人体或其他障碍物,火球像国人制造的烟花一样迸发喷薄,熊熊的火焰猛烈地炙烤着人体,发出了难闻的气味。

凝固的沥青块,在燃烧的过程,迅速的融化,大火不可遏制的蔓延,整个洼地陷入了一片的火海。

水火无情,不受控制的燃烧,自古以来被视为洪水猛兽,被人们所畏惧。在大火的肆虐之下,讨伐大军火烧连营,陷入了一片混乱和绝望之。

讨伐大军绝望的在熊熊烈火奔逃,正在这时,周围的山峦发出了震天撼地的呼喊,随即,在哈桑将军绝望的目光之,漫山遍野的人群出现了,向洼地冲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