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43章 凯旋有罪

第一百四十三节 凯旋有罪

?唐军占领了小勃律,控制了这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通道,取得了梦幻般的胜利。复制网址访问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为了庆祝这一场彪炳史册的伟大战功,高仙芝命令改其国号为归仁,设归仁军镇守。

高仙芝作为主官,很清楚有功不赏的后果,因此非常看重将士们的个人表现,对于席元庆率军砍断藤桥的功劳大书特书,以安西都护府的名义,给席元庆记了“跳荡”之功。

“跳荡”是唐军最高的军功,相当于现在的特等功,这个功劳如此珍贵,不轻易送人,在大唐朝廷也是屈指可数的。宰相李德裕《请准兵部依开元二年军功格置跳汤及第一第二功状》有云“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陷坚突众,贼徒因而破败者,为跳荡。”

唐军占领了小勃律,似乎取得了完美的胜利,然而,这个胜利真那么了不起吗?

可能不是的。在这里引用《潜伏》的一句话很有意思“有一种胜利叫退却,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这句话耐人寻味,用到这里似乎更贴切一些。

唐军的所谓平定,听着好听,不过是俘虏小勃律的国王苏失利之和他的吐蕃王后,杀几个忠于吐蕃的酋长,另外立个有威望的当地人当新国君,找一批愿意效忠大唐帝国的大臣辅佐他,然后招募几千志愿军在此驻守而已。

然而,根据德**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成本效益逻辑推算,战争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没有巨大的利益,不能轻启战端。《孙子兵法》在开篇亦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基于以理论,这次战斗的赌注是如此之小,不值得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资源去争取。

唐军在短期内夺回了克什米尔以西和以北地区的控制权,似乎取得了全胜。然而,事情未必这么简单,从长远看,因为路途遥远,唐军无法控制这个地区,再一次丢失是必然的。所以,这个胜利满足了大唐朝廷的虚荣心,让李隆基有机会对杨玉环同志吹牛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高仙芝率领的西域唐军创造了一个迹,至今让后人血脉贲张。

整休的时间很短暂,当年八月,贝加尔湖的冷风影响了兴都库什山脉的气候,冷风刺骨,让人的骨头都觉到了寒冷,“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日子要来临。

高仙芝命令唐军班师回国,大军拔寨都起,浩浩荡荡的启程,押着小勃律国王苏失利之和吐蕃公主,耀武扬威的在城外转了一圈,然后经赤佛堂道凯旋而归。

到了九月间,秋天的尾巴都要没了,冬天已经毫无争议的到来了,冷风在兴都库什山脉肆虐,刮得人内心“拔凉、拔凉”的。

冷风降低了人的体温,唯有运动能与之抗衡。在此情况下,大军加快了速度,越过了冰川,大军行至婆勒川连云堡,与监军边令诚会师。在城内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军队重新编组,一起返回故土。

九月末,冒着茫茫的大雪,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

终于回到了海平面4000米以下,这里的氧气充足,湿度较好,植被也变得翠绿。

在高寒地区征战数月,熟悉的景色变得陌生了,有些不真实。不过,这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高仙芝下令休息几日。

在大军休整时期,边令诚一再催促之下,高仙芝请封常青写捷报。然而,封常青一改过去的行为,劝说高仙芝不要急,回到龟兹也来得及。

高仙芝认为封常青想的对,于是打算放一放再说,没想到,边令诚很固执,一再要求他立刻办。

对于此事,边令诚似乎任何人都热情,很不耐烦的对高仙芝说道“使判官王廷芳是万岁派来的,万岁等着好消息。我们几个月以后回龟兹,万岁一旦知道压下好消息这么久,肯定会生气的。”

高仙芝一想也是,部下是为领导分忧的,让皇帝着急,那不是忠臣该干的事儿。于是,命令幕僚刘单起草捷报,并派长安来的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

边令诚催促的没错,讨伐小勃律,这是李隆基直接下达的诏令,皇帝等着胜利的捷报都急出病来了。然而,高仙芝高兴过头了,没有同时报告夫蒙灵察,直接派了人去长安报捷。按照东北人的说法,这是隔着锅台炕,少了一道程序,多了一份不恭。

官场有句话,是“排排坐,吃果果,”或者是“花花轿子人抬人”这是韦小宝的为官之道。有了好事儿,大家都沾光,特别是让领导面子有光,实在找不出领导的功劳,也要在报告写一句“在领导的英明指导之下,我们做出了成绩”云云。高仙芝如此做,违背了官场的潜规则,犯了大忌,这惹祸了。

遗憾的是,高仙芝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这个大篓子很快让高仙芝尝到了苦果。

国人思乡情重,在休整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以后,踏着绵绵的积雪,高仙芝一行人回到了龟兹。

高仙芝觉得了异样,因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大军凯旋,一定要有官员在路迎接。进城之前,夫蒙灵察也要在城门外设接风酒宴,在寒风之喝一杯酒,暖暖身子,然后簇拥着进城。

而此刻,龟兹城外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任何官员在城外迎候。

高仙芝在那一刻觉得寒冷,仔细想一想,觉得了边令诚的当,隐隐觉得自己太冒失了,惹出了滔天大祸。不过,已经走到这里,没法回头了,只能硬着头皮进城。

高仙芝在城内安顿好军马,征衣未脱,携带着贵重礼物,直接进入大帅府,参见夫蒙灵察。

高仙芝在大帅府的耳房等了很久,都虞候走了进来,皮笑肉不笑的通知他觐见。

见此情景,高仙芝更担心了,心怀忐忑的走进了大帅府的节堂。

节堂内炉火熊熊,显得异常的温暖,让人有脱光的**。然而,高仙芝体会不到温暖,感到一阵阵发冷,因为夫蒙灵察阴冷的目光让炉火的温度骤然降低。

夫蒙灵察冷淡的看了他一眼,眼色冷酷的像冬天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他将贵重的珠宝扔到一边,像扔掉了一堆垃圾,看都没看一眼,更没有说话。

高仙芝战战兢兢的跪下行礼,夫蒙灵察用鼻子哼了一声,坐到了虎皮帅位。

夫蒙灵察确实很愤怒,连惯常“请起”的客套话都没说。高仙芝等了一会儿,没听见招呼,只好给自己台阶下,狼狈的爬起来,站在地一动不敢动。

时光在恐怖流逝,肃静的节堂,空气似乎冰冻了一般。良久,夫蒙灵察脱口骂道“啃狗肠子的高丽奴!吃****的高丽奴!你当于阗使,这是谁的功劳?”

听到夫蒙灵察的千古骂,让人想起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狗血故事,北魏帝国北海王元详之母高太妃,大骂元详所**之高句丽后裔高氏为“高丽婢”。余音在耳,异曲同工,而且翻出了旧账。高仙芝吓得面色大变,颤声回答道“丞。”

夫蒙灵察不依不饶,厉声问道“你当焉耆镇守使,这是谁奏朝廷,一力推举的?”

高仙芝更加不安了,领导在跟自己翻旧账,一笔一笔的算,这绝对是要翻脸了,后果很严重,但他没有办法,只能忍受。于是,战战兢兢的回答道“丞。”

夫蒙灵察的嗓音太大,都有些沙哑了,于是压住了火气,尽量放慢语气,问道“你荣升安西副都护使,这么高的职位,是谁向朝廷推荐的?”

高仙芝擦了一把脑袋的冷汗,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回答道“丞。”

夫蒙灵察继续追问道“安西都知兵马使这个官职,是谁奏朝廷让你干的?”

一连串组合拳打在了脸,高仙芝彻底蔫了,再也不敢找借口了,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丞。”

高仙芝现在说不出别的话,只能回答两个字。夫蒙灵察太过分了,瞧把人家孩子吓的。

夫蒙灵察想起了高仙芝曾经收留了封常青,如果那一次是无心之过,这一次是故意的,公然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心头的火气再一次蒸腾,暴怒的说道“你能够有今天,都是我向朝廷推荐的,我对你有知遇之恩。现在,你翅膀硬了,打了胜仗,竟然越过我,直接将报捷书送到长安了。这是大逆不道,目无长官,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因为你新立大功,不欲处置。”

高仙芝进来之前,考虑到夫蒙灵察不会善罢甘休,发火是一定的了,自己态度好点能蒙混过关,但没想到他会暴怒如此,搞起了人身攻击,说明他已经疯狂了。疯狂的人不顾一切,好话坏话都听不得,因此一言不敢发,站在那里死扛,几乎要崩溃了。

这也怪不得节度使夫蒙灵察,朝廷的嘉奖令在他的案头,里边的褒奖之词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作为战役的策划者,一场大富贵凭空飞了,让他不光火怎么可能!

骂够了,夫蒙灵察扫了一眼高仙芝,眼光像冰一样阴冷,吓得高仙芝的脑袋几乎缩进了衣服里。

在这个时候,高仙芝非常盼望坚实的地面有一条缝,只要有一点,他有本事钻进去。

不怪高仙芝如此胆怯,因为在这一块地面,夫蒙灵察有权决定一切。尽管他已经说不杀人了,但他随时都可以改变主意,给高仙芝安一个纵兵反叛的帽子,拉出去剁了,也不是不可能。朝廷是事后追究,那又能如何,谁会站出来为一个死人说话!

看到高仙芝吓得失魂落魄,夫蒙灵察觉得自己的权威多少找回来一些,鼻子“哼”了一声,心里的火小了一些,目标转移了,对陪着一起来的刘单说“小伙子,听说你的报捷书写的不错,皇帝很高兴啊!”

这哪里是夸奖,分明是要杀人了!刘单几乎吓尿裤子,夫蒙灵察不能轻易地杀掉高仙芝,毕竟那是有品级的朝廷大将。如果随便杀了,李隆基肯定要找他谈谈。而自己是一个打工的,只要他不高兴,把自己剁了,像碾死一个蟑螂一样,除了自己的爹娘,没有人为自己哭一声。因此,赶紧跪倒在地,大声请罪,磕头如捣蒜,脑门儿都磕出了血。

一阵无名火发出去了,夫蒙灵察的火气小了一些,指着大门喊道“看着你们气闷,都给本帅滚出去,滚得越远越好。”

夫蒙灵察此话一出,高仙芝和刘单如蒙大赦,跪在地胡乱磕了几个头,忙不迭的爬起来,争相往外跑。因为跑得太急了,慌不择路,他们在大门口撞在了一起,几乎摔了个趔趄。

高仙芝狼狈而逃,转瞬间出了节堂。节堂内安静下来,程千里从节堂的屏风后走出来,疑问道“丞,为何不杀了高仙芝,还让这厮执掌兵权?”

夫蒙灵察余怒未消,不高兴的骂道“万岁的嘉奖令在此,本帅押住不赏,已经是得罪了朝廷。现在杀了他,岂不引起朝廷的疑忌?”

程千里不以为然的沉默了,因为在他看来,边关山高皇帝远,节度使据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斩杀了高仙芝,理由不是现成的么!不过,这样的话,也是在肚子里转一圈,不敢说出来。

夫蒙灵察为人精明,岂能看不出程千里的想法。作为领导,他不能把所有的部下都伤了,于是压抑着不满,想了想,说道“龟兹城内,都是高仙芝的劲兵,杀了他,岂能不造成兵变?杀一人而造成战乱,本帅的脑袋还能安生吗!”

程千里更不敢说话了,自己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在前线栽了跟头,致使高仙芝一支独大。夫蒙灵察这么说话,分明是含沙射影的责骂自己无能。

夫蒙灵察是领导,而且骂的有道理,因此,程千里不敢继续留下来挨训了,抱拳行了一个军礼,泱泱的离开了大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