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字体: 16 + -

第138章 讨伐小勃律

第一百三十八节 讨伐小勃律

?时光的脚步从来不等人,不管你是不是准备好了。过去了一个冬天,天宝六年(747年)三月,西域春回大地,可以砍人了。

因为幽州和剑南同时遭受了挫折,唐玄宗李隆基迫不及待的要挽回面子,下达了敕令,命令判官王廷芳携带圣旨,赶赴龟兹,直接点名让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

这是李隆基深思熟虑的结果,高仙芝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家门口砍人没败过,那撒出去,到远处砍一个给朕看看。

左金吾大将军董延光折戟于石堡城,安西都护副使程千里兵败于小勃律,吐蕃军队长足了面子。李隆基真的输不起了,他现在是需要一场胜仗,以证明自己领导和决策的正确性。

对于李隆基的决定,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也乐观其成,毕竟,高仙芝是自己的手下,打赢了自己脸也有光,无疑会抬高自己在朝廷的份量。

敕令下达以后,安西全镇备战,进行了周密的准备,然而,由于西北适合作战的时间并不多,准备的不是太充分。不过,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寒冷而雄伟的葱岭,因此,御寒装备倒是很充分。

待一切准备都差不多了,高仙芝率大军从龟兹出发,一路西行。战争和旅游不是一回事儿,缺什么都不成,在马队的后方,是一串绵延数里的大车。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几句诗很让人兴奋,甚至血脉喷张,但真的很扯,一切都要靠人力行军,高原缺氧,路途艰难困苦,快不到哪里去。骑到马背也好不了多少,骑一天试试,估计得趴着睡了。

正因为如此,行军的速度不快,动静却不小。

在大草原的寂寞之,车轮碾碎了草原的寂静,队伍在缓慢的行进。

只要方向对头,再远的路也有尽头有,在15天后,来到了拨换城。

这是席元庆等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几乎丢掉了性命。故地重游,一派和平景色,心情自然不同。不过,军情如火,还没等他从思念之情拔出来,军队又出发了。

经过了十余日苦难行军,大军到达了握瑟德(今新疆巴楚),随后,再经十余日到达疏勒。

疏勒是安西都护府的前沿,也是高仙芝发迹的老巢,这里已经接近了大唐和吐蕃边境,经常发生不测事件,因此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刚刚到达疏勒河,已经荣任疏勒镇守使的马老四带着满城的军政要员前来迎接,一番寒暄之后,将高仙芝等人接到了镇守使府。

疏勒镇曾一度被吐蕃攻陷过,城池残破,物资匮乏,甚至缺乏生活用水。在高仙芝之后,李嗣业曾经在这里镇守,不辞辛苦,带领大家修复城墙,挖掘沟渠,引水灌溉。短短几年的时间,疏勒镇面貌一新,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一方富镇。

接风酒席之后,借着微醺的酒意,马老四将高仙芝、李嗣业和席元庆请到了镇守使府。

边令诚酒喝多了,变得没大没小的没有身份,吵着要来。马老四一使眼色,手下的几名将士将他拉住,指着不远处的酒肆,连哄带骗的将他带走了。

马老四很滑头,安排边令诚的地方是酒肆,单纯喝酒的,没有到处都有的胡娘。这个安排恰如其分,如果是花心男人喜欢的地方,边令诚一定会很不满的。

这是高仙芝的故宅,他对一切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房子很漂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李嗣业也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故地重游,倍感亲切。

在大堂之坐定,一个体态丰满的胡娘进来奉茶。

胡娘大大的脸盘,大大的眼睛,以及肥大的屁股,总之,一切都很大。

高仙芝和李嗣业默不作声,席元庆不干了,大大咧咧的骂道“马老四,合着我们在前方拼命,你这个老家伙泡在温柔乡里,快说,贪污了多少银子?”

马老四苦着脸说道“兄弟,别难为老哥哥了!你们还年轻,老哥哥都奔四十了,咋也得留个后吧。银子倒是不敢贪的,都是副大使赏的。”

席元庆依然不依不饶,说道“你这老家伙,是留个后也要留几个纯种的,弄出几个杂毛,看着也不憋气?”

马老四得意洋洋的说道“你小子见识浅,没听说杂种才是最优秀的么?跟你说,你也听不懂。”

席元庆目瞪口呆,没听说这么夸自己的,顿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高仙芝打断了马老四的吹牛,笑着对席元庆说道“等你有了结婚生子的念头,跟仙芝说,大红包是有的。”

席元庆哈哈大笑,说道“什么时候立了大功,进京朝圣,我到时一定迎娶艳娘,那可是地道的大唐女子。”

席元庆故意将“地道”两字咬得很响,这是故意贬损马老四的,在座的谁都听得出来,顿时惹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高仙芝作为主帅,不能任由玩笑开大了,伤害了兄弟感情,于是转移了话题,展颜一笑,戏谑道“原来元庆早有相好的了?”

马老四刚刚被窝囊了几句,得着了反击的机会,自然不能罢手。毫不客气的揭了他的老底,说道“他是单相思,一个人惦记着,还不知人家干不干呢,人家大闺女可是有表哥的。”

这一句话触动了高仙芝内心,让他想起了表妹烟花,内心不由得一阵痛楚,问道“元庆,说说看,那个女孩是怎么回事儿,仙芝帮你参谋参谋。”

席元庆苦着脸,刚要说话,马老四一拍脑袋,突然对胡娘说道“瞧我这记性,又把正事儿忘了,快请先生出来。”

胡娘答应了一声,扭扭哒哒的走着花步,赶快出门去了。

高仙芝看着胡娘出去,心感叹岁月流逝,回头盯着马老四,笑着问道“刚刚去了一个表妹,怎么又出来一个先生,你玩的什么把戏?”

“大变活人的把戏。”一个熟悉的声音飘进来。

高仙芝听得亲切,随即纵声大笑,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常青到了。”

话音未落,封常青走了进来。

很多日子不见,封常青的精神面貌好了许多,穿着一袭白色的布衣,虽然洗得发旧了,颜色依然整洁如新。或许是生活稳定的关系,脚不太跛了,脸添了许多红润,难得的是,不再苦瓜着脸。

李嗣业和席元庆一惊,站了起来,紧紧地盯着他问道“真的是常青,难道你还活着?”

马老四哈哈大笑,卖弄的说道“封先生神机妙算,知道在吉沟有人暗算,穿了铠甲,混在我的队伍里边,总算躲过了一劫。回去后,副大使担心夫蒙大帅发现,藏在后堂,去年秋天才送到我这里来。突然出现,倒是吓着了两位兄弟。”

席元庆和李嗣业额手相庆,说道“听说常青出事,我们兄弟难过了很久,今日一见,犹如隔世,真是天可怜见。”

封常青向高仙芝深施一礼,说道“当初,常青觉得事情不对,向副大使求助,副大使派了一队骑兵护送,才让常青逃了此厄。感谢副大使的出手援救,救命之恩,犹如再造,常青谢了。”

高仙芝淡然一笑,说道“你我是兄弟,兄弟之间有什么好客气的。仙芝知道马老四藏不住宝,本打算让你在这里静养一阵,回来再相见的。”

封常青赶紧说道“此事不怪四哥,是常青让他把几位请来,有要事相告。”

经过了这些日子,心高气傲的高仙芝现在已经对封常青佩服得五体投地,听到他说有事相告,知道此事非寻常,很感兴趣的问道“常青说说看,有什么机密?”

封常青没有接他的话茬儿,悠然说道“打架斗殴,这么好玩的事,不带着常青不对了。”

高仙芝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小勃律气候寒冷,健壮之人尚难忍受,常青腿疾未愈,还是不去的好。”

封常青伸了伸腿,活动了几下关节,说道“已经大好了,这么大的事儿,没有我打前站可不行。要知道,在这里的一个冬天,常青可没闲着,沿途的山川路径,风土人情,尽在常青腹。”

马老四在一旁补充说道“自从程千里败了,封先生预料到朝廷会派副大使领兵讨贼。因此,他真没闲着,冒着漫天风雪,拖着一条病腿,带着几个人出去是十天半个月的,回来闭起门来画图,神神秘秘的,白瞎了好多纸张。”

高仙芝内心一动,不由得心感激,常青真是有心人,处处都想得周到,看来,自己真的离不开他了。

席元庆不高兴了,说道“打前站的活儿是元庆的,常青可不要横插一缸子,夺了元庆的头功。”

封常青呵呵一笑,拍了席元庆的肩膀,说道“兄弟之间,分什么你我,当然是有功一起立了。常青还见不得光,陪着你一起,省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