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裂大明
字体: 16 + -

正文_第四十四章 龙战于野

薛大鹏立马挺起胸膛,瞪大双眼,竖耳细听。

王玉杰紧紧追问一句,说:“你敢不敢去?”

薛大鹏腾地站起来,手拍胸膛,高声道:“有何不敢?”

“有如此英勇的将军,何愁大事不成。”

王玉杰附在耳边,对薛大鹏轻说几句。顿时,薛大鹏神情立时激动兴奋,大踏步走了出去。

王玉杰看看窗外,发现那两只喜鹊不知何时已经飞走了,两排高大的胡杨树在阳光下傲然挺立,气度不凡。

这时,白经庚踏着积雪,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没有多余的寒暄,王玉杰直奔主题,说:“今天请先生来,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商量。”

“请知府大人明示。”

今天,白经庚心情非常高兴,甚至有点兴奋,一接到王玉杰的邀请信,立马就赶来了。

昨天,白文彪不但从固原卫平安无事完好如初地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条令他豪情大发的消息。

这条消息彻底驱散了白经庚当初想做陶渊明一般隐士的想法,心中重新燃起了建功立业的熊熊火焰。

蒙古巴图鲁大汗苏和巴特尔极为诚心地邀请白经庚加入其部,重建蒙古王朝。为表诚心,苏和巴特尔还任命白长庚为新建的蒙古王朝的左丞相。

在对胡人的问题上,白经庚和长子白文贵的立场观点截然相反。

白经庚一贯认为,汉人也好异族也罢,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能够治理好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就支持拥护,根本没有必要再死死抱着华夷有别的老生常谈不放。

正是有这样的大局眼光和包容心态,在张献忠邀其加入西营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至于以后不得不离开西营,那就另当别论,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苏和巴特尔的任命,白经庚既不接受也不反对。他还要再观察一番,看看苏和巴特尔与王玉杰到底哪一个能够成就大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乱世出枭雄,平乱惟在我。

白经庚非常渴望遇到诸如刘邦朱元璋之流的能够改朝换代的英雄,自己就可以做萧何刘伯温之类的开国元勋,最不行,也要做大清王朝的范文程大顺王朝的牛金星那样的人物。

他有这样的治

世才能,也有这样的雄心抱负。

“我想请白先生委屈一下,去一趟陕西榆林,见见姜让总兵。”

王玉杰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崇祯皇帝的安排,也说出了心中盘算已久的想法。

白经庚默默地听完,冷冷地思考起来。

他非常清楚王玉杰的目的,即联系大明榆林总兵姜让,让其网开一面,不要死逼蒙古苏和巴特尔,以便让王玉杰有回旋之余地。

少顷,白经庚笑着说:“王知府让我去做说客?”

王玉杰苦笑一声道:“事出无奈,请先生不要见怪。”

“知府大人客气了。”

自从上次雪夜深谈之后,白经庚对王玉杰有了新的认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特别在这关键时刻,更马虎不得。

片刻,白经庚问道:“听说这姜氏三兄弟都是大明总兵官,深受朝廷信任,非其他边关将领可比。”

“你说的不错。崇祯爷不但在勤政殿亲自接见了姜氏三兄弟,还赠送了一块亲自题词的匾额,上书镇朔三杰,以示勉励。”

“皇恩不薄呀。”

“是啊,姜氏三兄弟感动得泪洒朝堂,当场向崇祯爷表示,生是大明人,死也是大明的鬼,至死忠于大明王朝。”

“像这样的忠臣,大明朝已经不多了。”

“据我看来,这姜氏三兄弟嘴上如此卖乖,可心中未必真这样想。”

“何以见得?”

“张献忠李自成起事于家乡,祸害于陕西,姜氏兄弟世受皇恩,理应全力以赴,剿灭流贼,可事实上他们这样做了吗?”

白经庚默默地听着,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对姜氏兄弟,他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此去榆林,如何诱说,心中还没有把握。

少顷,王玉杰自问自答道:“这三兄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可一接触流贼,就溃败千里,根本不真心实意地为大明朝卖命。他们只想拥兵自重,割地称雄,在陕西山西一带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白经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昔日,洪承畴孙传庭等人聚集重兵,四面张网,欲一举剿灭流贼,可这三兄弟仗着自己是陕西地头蛇,人多势众,根本不把洪承畴等人放在眼里,有好几次临阵

脱逃,致使流贼死地重生,朝廷围剿大计落空,气得孙传庭几次扬言欲斩杀姜氏三兄弟,无奈,投鼠忌器,担心陕西将领闹事,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只好将其狠狠地训斥一番,也就不了了之了。”

听到这儿,白经庚附和了一句:“这陕西是姜家的根据地,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洪承畴也不容易呀。”

“先生言之有理。”

“这姜氏兄弟着实可恶。”

“只可惜后来洪承畴被崇祯爷调往辽东了,在松山大战失败之后,又投降了大淸,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两人都发出了沉重的感叹声。

稍后,王玉杰说道:“后来督师陕西的孙传庭和洪承畴不相上下,练兵屯垦,稳守稳打,颇见成效,如若不是崇祯爷连发几道圣谕,催其出兵河南,最后死于流贼之手,李自成也不可能建立伪朝,称王称霸,嚣张一时。”

“想当年,孙传庭初到陕西,以雷霆手段,擒杀剿抚总兵贺人龙,又设伏黑水峪,活捉高迎祥,献俘北京城,天下轰动,真可谓风光无限,得意非凡,可如今成了孤魂野鬼,朝廷又不赠荫,令人叹息。”

“此一时彼一时,正应了那句老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白经庚冷冷地说道:“传庭死,大明亡,此言不虚矣。”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不语,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今年十月战死于潼关的大明陕西督师孙传庭。

河南郏县大败之后,孙传庭收兵防守潼关,欲控扼京师上游,又堵截流贼再次西入陕西。对李自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看得清清楚楚。

不几日,李自成果然领军围攻潼关,欲重新占领陕西。

面对得胜后日益骄横的李自成,对付流寇经验异常丰富的孙传庭,继续采取固守不战的策略,欲疲贼军,日后再寻机加以歼灭。

不料,就在其整顿潼关防务日见收效之时,崇祯的圣旨又接二连三地送达于军营,除严厉痛斥其郏县失败之外,还严词责令其火速整顿军马,与流贼交战,务必全歼流贼于潼关。

面对明光刺眼的黄色丝绸和火星乱溅的言辞,孙传庭仿佛看见气急败坏怒火冲天的崇祯,站在自己面前,禁不住血气上攻,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咚的一声,栽倒于地,晕死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