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昏君
字体: 16 + -

第581章 安南之策

第五百八十一章 安南之策

本来,张由松计划,在南京要大歇上一阵的,最起码,安安静静地过个年,和皇宫里的妻妾们每一个都圈圈叉叉,熟悉上一回,然后呢,再看看自己挑选的极品小美女们,看她们的身体发育又进步了多少,花儿是否盛开,能不能折摘了。还有安南国王的王妃和宫人,虽然不怎么俊美,怎么也得宠幸一番吧?要不,岂不是对不起人家?

回到南京,受到了史可法等人的热烈欢迎,南京城内,。张灯结彩,城外,起障三十里,数十万百姓夹道欢迎!

“皇上,皇上威武!”

“大明朝廷凯旋了!”

“王师凯旋,皇上万岁!”

百姓们都是很盲目的,也是很乐群的,他们巴不得每天出些事情可资娱乐,群体性地欢欢喜喜,狂欢之类的。这也许是一种狡诈。

张由松没有出面,他累了,真累,所以,在马车里歇息着,由将军官员们向大家示意,其实,他自己还担心城里的百姓不纯洁,有满清贼军派遣的间谍来捣乱,所以,他很想牛叉地招摇过市的,最终却老老实实地睡了。

安南国的宫人中,被挑选了最漂亮的一个,其实就等于大明美女中的中等姿色,让张由松颇为郁闷,不过,安南宫廷的女官说,她是个处子,张由松反正身边没有女人,闲着也是闲着,进行国际交流。增进人民感情,也算有意义吧?

福建泉州附近得到的那个彩儿美人儿,早在南征安南之前,就送南京皇宫了。

在武英殿,群臣跪迎,一个个喜气洋洋,“皇上!皇上!皇上!”

张由松兴致勃勃,好久不见了,不管见到谁,都很亲切:“起来,起来,都起来,哈哈哈,朕很高兴,高兴,”

到了大殿之上,张由松兴奋地东张西望,很熟悉又很陌生的环境,让他感慨万千,所以,就是坐在皇帝的宝座上,都认真负责地抚摸着。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侍郎,各种朝官,包括那些勋臣等等,聚集一堂,穿红着紫,乌纱象笏,气势轩昂,谁都知道皇帝南征得胜归来,谁不高兴?

朝廷在北方被李闯军颠覆,皇帝自杀,最恐慌的还是这些人,一旦改朝换代,他们的人生道路将艰难抉择,生死攸关,现在,皇帝精明强干,大明陡然转折强盛,谁不乐意?

庄重的朝礼结束以后,张由松自己,将南征的基本过程向大家讲了,尽管他是皇帝,需要压抑情绪,讲到得意处,还是非常激动。

群臣认真地倾听着,一个个满意,激动,崇拜,皇帝以五千军胆敢南下平定叛乱,在他们最初,没有一个人赞成,想不到,皇帝居然做成了如此大事!

张由松看着大家的眼神,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自己也异常得意。

“皇上英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可法第一个振臂高呼!引得其他官员,纷纷狂欢。

张由松摇手笑道:“哪里哪里,朕做得很不够,三王叛乱,不过跳梁小丑,自取灭亡耳,朕顺手牵羊取之,至于安南国的叛乱,不遵臣道,朕也丝毫不费力气,这些都是小寇,算不得厉害,等朕北上平灭了满清靼子,诸位再山呼万岁吧!”

“皇上,三王叛乱,浩浩荡荡数十万人,地方数省,绝非小寇,安南遥远岭南之南,路远地险,更是朝廷大患,朝廷当年锐意进取,也只统管二十余年,被其祸害暴力而被迫放弃,今皇上轻兵倍道,悠然取之,当然更是绝顶的功勋!微臣等不才,深为皇上功德无量而自豪!”

史可法现在,对皇帝真的五体投地了。

姜曰广,高鸿图,刘宗周,钱谦益这些人,无不景仰,一个接着一个地夸奖了皇帝的功勋。

张由松乐了!

人生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被人赞扬,被人信任,被人尊重!不是以为地位和血统,也不是因为容貌和品德,而是才能,成绩,真心诚意的赞美,让张由松好象喝了蜜一样甜。

这就是成就感!

“皇上,安南的事情如何处置?”刘宗周问道。

张由松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家伙,高兴成这还没有发生晕!他一提起安南的事情,所有的朝臣都冷静严肃了,因为,这是一件大事儿!

张由松将自己的方法讲了。“朕知道,安南地区的事情很不好办,为什么呢?地方远,道路不便,就象蜀中,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平!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想法子,朕以为必须空其地,迁其民!”

不料,一涉及到这问题,南京的朝臣,与随军的官员们的看法,迥然不同。

史可法目光凛然:“皇上,臣刚才听皇上所言,不敢苟同!”

在一片崇拜,莺歌燕舞的当儿,忽然有如此声音,让张由松多少有些惊讶:“史爱卿请讲。朕向来对于国事,兼听为能!”

史可法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其他大臣,只见其他大臣,也多点头支持,很严肃地说:“皇上乃是千古明君,自然应该以仁道义为上,安南虽然不臣,也已经数百年,天道循环,自有天理,我皇帝居天朝之雄,遥制远方,以羁糜之策,最为妥当,汉唐宋以来,无不如此,所谓因势利导,因陋就简,以恩德化万民,安南地远,我中原天朝直接统兵摄之,劳师糜费,得不偿失,纵然蒙元之强,也不能久胜安南,臣担心的是,皇上将安南之军民迁移内地以后,不仅安南生出无限的祸端,更有这帮离国之人,心中怨恨,在我华夏内部,起许多杀戮,便如两晋时北胡各族内迁,几乎致国家动荡崩溃!”

史可法的想法很多。但是,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反正,张由松倾安南国人的做法,历史上从来没有。

“对啊,皇上,安南军民五百余万,一旦在我华夏天朝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众多,或将动摇我心腹根本!”高鸿图从安全性考虑,支持史可法。

姜曰广则说:“皇上,臣倒不怕安南人冲突我根本之地,谅其五百万虽多,数十年之后,当可化我国民之中,问题是,现在我国家人民众多,田土不足,一旦水旱灾害就有大饥荒,前者陕西李闯张献之流,根源如此,以安南人众充实我国,恐怕又使田少人多之势更剧矣!”

张由松见大家都敢于提不同意见,反而高兴,再三鼓励,因此,刘宗周抖着一脸花白的胡子:“皇上,臣以为,皇上排除安南外患之心,急切可鉴,又构思奇妙,必有大成,只是臣有一事未明,安南田土万里,如果安南百姓迁尽,岂能数十百年永无人乎?恐怕三五年之后,别处百姓小国争相迁入,不数十年,又成繁盛种族,强大国家,所有空其地之策,难以饯行!”

众臣还对使用拍卖的方法,将安南人民都作为奴隶的方式,提出了批评,觉得太过残忍了,不符合儒家道义。

张由松听完,摇头笑道:“诸位爱卿过言,各有道理,朕很高兴诸位能够有此敏思善言,朕自有道理!”迎接着官员的眼神,张由松侃侃而谈:“迁其人,空其地,只为异族,当以我大明百姓,自由迁移其地,以为州县,十年不科,其实安南民少地多,如此相向迁徙,则安南全部土地,皆入我民手中,我治化之民迁彼,则安南永为我国心腹;其二,我朝财政困乏,正好解燃眉之急;三,安南军民危急,正可驱使其北上为国效力,待满清平定,使其一部充实辽东,其效用比于太祖当年迁徙豪强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