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昏君
字体: 16 + -

第556章 打秋风

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秋风

竹龙的发明,让村民们极为开心,他们一面感谢皇帝,一面纷纷制作,反正山上有的是竹子,又不花钱儿,做了竹龙以后,一旦有旱灾,随时可用,省时省力,谁不愿意啊?

“来人。”

“皇上!”

“立刻去调集二百骑兵,赶赴这儿,要他们莫带武器,直接来帮助百姓抗旱,哦,还有,其他的部队,只留二成在军营,其余人等,巡视乡野,凡是,百姓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立刻帮助,不得有误!”张由松命令道。

“好!”传令兵去了。所有的百姓听了,立刻跪了!

“皇上爱民如子啊!皇上以大军帮助我等小民救旱,实在是救命之恩!”

“皇上作这等竹龙救我乡民,实在是英明啊!”

张由松的心里美滋滋的,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不不,难得是做事被人这么感激!嘿嘿。

村长吴七和陈仓汉两人也都来了,知道了皇帝的竹龙以后,亲自跑到了前面观察,这边百姓正在浇灌,那边排水孔飞溅出无数的水花,高处形成了水雾,喷洒在稻子上,有时候,地头灌溉水源的人少,或者歇息了,那边的水就直接蔓延进田里。

“好好!好!”两个家伙挨了五十大板,不是闹着玩儿的,立刻跪在跟前:“皇上,小人知错了,大错特错了!”

张由松将他们搀扶起来:“人孰无错?知错就好!朕所责怪你们这,一是没有上下尊卑秩序,二是没有尽到责任,不能想方设法!好了,起来吧,指挥村民赶紧制造竹龙,抢救庄稼!”

张由松没有走,就在村子里,帮助村民制作地龙,还迫使上面的村子,开了河流的堵塞,之所以堵塞,是因为要聚水,等希望聚集了足够高的水面,以浇灌田地,可是,天旱时节,再聚集也聚不起来足够的水,只有担水,现在,有了竹龙新方法,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大家高高兴兴地开了堵塞,于是,两村上下游都有了水,制作竹龙很快,不过一个多时辰,村民有了救旱的法子,兴奋异常,根本不需要催促,有的连法都顾不上吃,持续干了下去,将竹龙摆到了自己家的田头,然后处理好田头的漏斗,就抄起木桶往木葫芦里倾倒,现在的竹龙,最大的好处是节省了担水的力气和来回走路的时间,将效率提高了不止十倍八倍,所以,村民们有了希望和盼头,非常努力,当天傍晚时分,已经浇灌了很多,这法子虽然浇灌不够,可是,正在扬花灌浆,只要有了些水,就能保证不死,有的还可以收获不少,能大大减轻旱灾。

当天夜里,吃了饭的百姓急忙出来,点了灯继续干,整个河边,到处都是哗哗哗的窑水声,以及古鲁鲁的水流声。

临河的田地浇灌起来很轻松,那些远处的田地就费劲了,不过,有了竹龙,也可以越过很远的地带,直接浇灌过去,这样一来,许多高处的庄稼,根本是望天收的庄稼,也有了保障,大家一面干一面唱歌,唱的山歌儿有的是本地的歌儿,有的则迅速地编辑了新内容,满是对皇帝的夸奖。感谢。

第二天,二百余骑兵赶到,纷纷下了战马,带了东西,来帮助百姓们抗旱救灾,这些士兵一来,专门帮助那些田地远处的百姓,特别是那些穷苦的田地很少的人,保证使他们能有好的收成,而大片的庄稼田,上等好田,多在临河,多是大户人家的,他们有的是雇佣人手,当然,张由松也没有刻意说不帮助,确实也派遣了人手去。

经过三天时间,居然将这一带的庄稼几乎浇灌了一遍!

全部浇灌完了以后,人们并没有闲着,因为,先浇灌的一遍是保苗,保证不死,还没有浇透,而要庄稼保证产量,必须浇透,所以,村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就在这期间,村民们杀猪宰羊备酒,款待了皇帝和军队。两个村长吴七和陈仓汉,再也不提自己挨打受罚的丑事,相反,对皇帝充满了感激,跪着敬酒。

张由松接受了,吩咐官兵吃饱喝足,然后,将随身携带的银子留下五百两,算是饭钱,顿时,把个村民感激得:“不要不要,不能再要!”“是啊,皇上来救我们的庄稼我们的命啊,我们怎么能收钱儿?”“皇上,您是看不起我们这疙瘩的百姓啊!”

钱,最终留下了,把百姓感动得,五百两银子在庄稼人看来,不是小数目,所以,他们极为感激,表示要用好这笔款子,等旱灾过后,需要救济的救济,不需要的,留下做其他善事。

这期间,张由松听吴七讲了这么一件事情,其实,河流的水不该这么少,是因为更上游的人,将水堵塞了!上游前出四五里,有一大地主,家有田产几万亩,这条河,从他的庄子里过,所以,一到旱时就堵塞大半,而一旦涝灾,则统统地发泄下来,造成下游的大水。

尽管一条小河的危害不大,可是,张由松还是带领骑兵军往上而去,他要见识见识这个田主,顺便提高提高他的思想境界。

在吴七陈仓汉等人的跪送哭泣声中,张由松来到了前面的村子,福建多山,所谓的四五里,实际远在十里以上,到了以后,才发现,别有洞天,几乎喊了起来,哇,这么豪华别致的乡间建筑群!

除了没有使用明黄色和朱红色等装饰颜色以外,这里的墙壁,房屋的建造,一点儿也不亚于普通的城市,甚至,媲美于许多的南京皇宫!

别说张由松,就是随行的所有官员士兵,无不惊讶。乡野间土老财贼有钱啊。

在这片豪华建筑的外面,有数名紧身打扮的家丁模样的人带了刀枪站岗,一见这边数百骑兵浩浩荡荡的,立刻逃进堡垒,高声呼啸,这座半高的寨墙上,迅速出现了许多的家丁,都带了弓箭刀枪,严阵以待。

吴七等人作为向导,立刻上前通报,不久,那寨门大开,哗啦啦出来了很多人,都衣着鲜艳,男女老少,接着,边上又有人呼喊,从这片豪华建筑群的后面,又出来了很多百姓,明显衣着都是吴七等人的模样。

一大群人跪在前面,让张由松格外有尊严,“好了,都起来吧,朕远道而来,只是路过,观察民风,叨扰之处,还望包涵!”

正前面,跪着的是这片建筑群的主人,他穿着丝绸薄衫,肥头大耳:“皇上!草民万安跪迎圣驾,请您到寒舍休息,不知皇上肯委屈否?”

张由松答应了,立刻,万安在前面引路,还亲自抓着皇帝的马缰,男女老少分在两侧。,夹道欢迎,张由松带领二百余大军,进驻了万家。

喝茶,洗脸,张罗宴席,将万安忙碌得不行,很快,鸡鸭鱼肉之类为主的宴席就摆上了餐桌,万安派遣了八名歌女伺候,他自己,也陪伴在身边,频频敬酒上菜,甚是殷勤。

张由松很是随和,询问了他的情况,也夸奖了他的富裕。

“皇上,您是不是要草民捐献银子继续南征?”听说黄宗炎简单扼要讲了皇帝南征的事情,万安很聪明地笑了。

“是啊,朕的南征,耗费巨大,穷了,想来这儿打秋风!”张由松笑道。

万安顿时哭丧着脸儿,“皇上,草民这些年来,徒有虚名,其实手头也不宽裕,要不,草民捐献十万两如何?”

张由松看着他,只是笑着不吭声。其实,是一种压力,一种试探。

“好!皇上,草民知罪了,草民捐献九十万两!皇上,草民这次,真是倾我所有了!”万安,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员外,老土豪,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