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昏君
字体: 16 + -

第537章 缓期执行

第五百三十七章缓期执行

黄宗羲的性格,直率无比,向来恩怨分明,坚持原则,一个敢在国家刑部大堂上手拿尖锥子刺杀仇人的,虽然有些打落水狗的意味,那股子热烈情绪,满腔的义愤,还是令人难忘的,难忘到,就是崇祯皇帝都称赞有加。

“皇上,臣以为,切切不可赦免郑芝龙的大罪,此罪之大,不在于使我国家东南重地遭遇兵火之灾,也不在于使万千百姓流离失所,更在于,国家大臣,军事重镇,深荷皇恩者,肆无忌惮地叛乱作乱,祸国殃民!此之大者,乃违背君臣人伦之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倘若轻易赦免,则置国家重典大法于何处?如果国家法典崩坏,则何法可依?何事可为?所以,臣以为,无论如何,必须重惩郑芝龙的大罪恶,此贼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镇国威,不杀不足以明君伦!不杀不足以正臣道!”

黄宗羲掷地有声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就是张由松都为之动容,他赞许地夸奖了黄一番。“还有哪位爱卿愿意议论此事儿?”

皇帝这么一说,一表扬黄宗羲,那意图是什么,谁不清楚?文臣都是人尖儿,一个个聪明能干,马上展开了一场对于郑芝龙的大批判,声势浩大,那唾沫星子,绝对能够严淹死一个人的。

张由松忽然心里一动,将轻易赦免郑成功的心思修改了,对,对这个家伙进行一场政治大批判!

只有大批判,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白,郑芝龙叛变,对抗皇帝的危害性,是一次树立皇威,灭掉臣欲,进行中央集权的大教育,这里划定一个是非线,其实明着批判郑芝龙,暗着也是给所有的人上一场现实版本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

这一议论不打紧,一直说了很长时间,至少一个时辰吧?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大家议论起来以后,兴奋地把吃饭都忘记了。几十个官员将领,一个个义愤填膺,冠冕堂皇,反正落水狗嘛,你又不怕他跳起来再咬你,所以,说得极为痛快,成为一场声讨叛乱的演讲会。

张由松对于这些人的发言,一直是鼓励的,对于那些笨嘴笨舌的将军们,还有意地启发他们,让他们大声地说出来。

这一说,把郑芝龙上纲上线,弄得大罪连连,简直是罪恶滔天了。

这是好事情!

张由松既要大家划定立场,深刻反省,以后好好地跟着自己干,同时,也是要大家都来作恶人,唱白脸儿,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显得自己不同的意见是如何地英明伟大。

“好,诸位爱卿所言,句句在理,朕深为高兴,诸位爱卿明白事理,洞悉君臣大道,爱护国家的心情急切,让朕深为感动,不过,朕还是决定,赦免郑芝龙!”

这话再次说出,大家都没了脾气,嚷也嚷了吵了吵了,一个时辰,大家都累了,还说个鸟儿?

“朕以为,郑芝龙之罪,该杀,该剐,如何杀之,都不为过,首先,他背君,附从马士英等贼人,污蔑朕为冒牌皇帝,此实在为大逆不道!大不敬,其次,他不臣,以下犯上,率军与朕的雄师大军对抗,杀伤多人,再次,他祸国殃民,此三角度来看,他已经无可赦免,但是,朕也要赦免他!”张由松说道:“他虽为海匪多年,可是,一直在海上亦盗亦商,且和荷兰等国匪军有征战,能壮我华夏国威,二,他有一个儿子,郑成功,性格温柔,忠君爱国,是一个极佳的年轻人,朕对他的喜爱,不因为此事儿改变,他是朕的义子,也不因为此事而改变,郑成功的为人处世之道,诸位爱卿想必也知道了吧?有其子如此,想必其父也不差多少,所以,朕要赦免他!”

听了张由松的话,房间里的众将领官员,无不感动!

看着是说郑芝龙,其实,这是皇帝在秀自己的人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昏庸?凶恶?狡诈?残暴?糊涂?还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不是,这一切都不是,皇帝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

郑芝龙的祸害还少吗?以为当海匪就是温良恭谦让文明礼貌五讲四美三热爱啊?他肯定抢劫了不少的客商,货船,还肯定有血债,但是,皇帝不计较你这些,只说你的功勋!还有郑成功的事情,说得有些勉强,可是,也能说通,皇帝对于一个义子,不因为他参与了叛乱就一棍子打死,还是继续信赖,这是多么宽厚的皇帝啊。

“皇上宅心仁慈,千古一帝。”黄宗羲最容易感动,热血年轻人啊。

“皇上不念大恶,只记旧功,让臣等深为感动,臣等一定勉力为国家办事!”陈子龙等人,也纷纷表态。

这就好嘛。张由松心里大喜。“朕现在确定,赦免郑芝龙的大逆之罪,不再涉及其他人等,但是,死罪并不赦免!”

这一招,是个虚招,花招,为此,张由松思考很久了。

“嗯?”这一回,大家又是惊讶,觉得皇帝在玩什么呀?不赦免死罪?感情我们说了半天真的见效果了?皇上还是要宰这个叛将?那宰吧!这不是东西的东西!

郑芝龙尤其得了虐疾,被皇帝整得好惨,一会儿是赦免,一会儿是鼓励褒奖,一会儿是坚决打击,冷热酷烈,反复无常,弄得他又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啦。

“陈子龙?”

“臣在,”

“你负责,立刻听朕口喻,拟定文告,现在判决如下,一,赦免所有参与叛乱的将领,官员,不治其死罪,但是,一律免去任何地方权限,废黜为平民,并且,将其所有的田产,统统剥夺,以为平息田产聚集之用,福利贫穷,二,赦免郑芝龙的大逆之罪,只罪其一人,不罪其家族,三,赐郑芝龙死,但是,缓期三年执行,以观后效,四,将所有郑芝龙名下各田产等,全部没收,以赐诸位贫乏之民。且将郑芝龙的其他浮产,也尽行剥夺,全部由钦差官员,亲自办理,分发百姓及官衙,五,朕的义子郑成功,一直不断地与朕联络,他申明大义,公私分明,所以,深得朕望,朕以郑成功为东南海疆防御使,官二品,同总兵军衔,可以自己设置随员,开府,治所在台湾,所有部众,自己选择,或可选择已经投降之叛军各员!”张由松认真地讲述了自己的决断,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皇上所为,实在是高明!”各官员开始了吹嘘行动。

确实是高明,因为,这是张由松的得意之作!

死刑缓期执行,是古代法典里没有的,这一判决,好象新生事物,一下子让所有的官员们看到了皇帝的独具匠心,杀,但是给你活的机会,那么,你的手下之人,是不是都该感激了?

死刑缓期执行,确实是当时最高明的手法,一来,符合了罪大恶极必死的法律,给所有牺牲于战阵的官兵一个交代,委托责任于马士英的煽动,将主要责任推给已经死了的唐王,事实上执行的是和谐政策,二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安定团结,就是你利用人家郑成功吧,也底给人家一个底线,你上来直接把人家老爹砍了,人家还有脸给你卖命吗?就是他勉强支撑着,他的手下官员愿意吗?不能拉仇恨啊。

郑芝龙听了全部的判决,知道自己不会死,觉得不可思议,只有将一颗头脑,在地上反复地碰撞着:“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皇上大恩,不斩芝龙,芝龙愧疚!多谢皇上啊!”

他哭得很真实,很惨,谁不贪恋生命?何况,人家一个超级大富豪,要什么有什么的地方土皇帝,谁不想多活个三五百年?

郑成功也连连磕头,感谢皇帝的恩德:“皇上,罪臣一定勉力为国家办事,绝对不会再有任何的差错|!”官员们满意了,被撵出去了,郑芝龙惊喜了,被撵出去了,郑成功也感激了,被撵出去了。然后,张由松惬意地品着茶,“海大富啊,你觉得怎么样?”、

“皇上,老奴不懂得,不过,诸位大人觉得好,老奴也没有觉得不妥。”海大富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