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真娘传
字体: 16 + -

正文_尾声 ——夜梦苏轼听传说,朗朗谈笑话结局

故事近尾声,苏轼遗憾地说:“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真娘香消玉殒,虽然虎丘的吴王剑池畔埋的是真娘的衣冠冢,真娘没有生还的道理,那天狂风大作,百姓以为有妖魔,皆遁屋避难,行人稀少,真娘根本没有被人救下的可能,觅渡河有六米多深,掉下去没有生还的机会,她的尸体很可能顺着河水流到东海了。” “叶护呢,他也死了吗?” 我在梦境里关切地问,苏轼笑容淡淡,一滴清泪半日才滑到嘴角,悠悠地道:“ 叶护太子被杀后,变成了一只大雁,他那些协助大唐平叛安禄山而牺牲的英勇良将也变成大雁继续追随他,一只雄健、翱翔的头雁领着好多好多大雁从贝加尔湖畔飞来,飞越天山,飞越秦岭,接着鸿雁东南飞,

历经千难万险,飞到海涌山的树林,栖息安家,人们经常看到一只大雁环绕着真娘的香冢飞翔,有时候会落下来,悲啼。” 我看着华发飘逸,精神矍铄的苏轼,微笑道:“您虽然才华横溢,写豪放达观的诗词他人不能望先生项背,编故事却太离奇了。” 苏轼笑道:“文学要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每一个好故事都是对生命的隐喻,我宁愿选择美丽的传说。”

我想想也是,无限仰慕地看着苏轼俊逸的面庞,笑问:“我知道您自出创意不践古人,可是,茉莉花果真与真娘有关系吗?”苏轼微笑着展开一张真娘图,真娘的姿态宛若我在文中描写的一样,楚楚动人,惊鸿若洛神,远景墨竹,近景真娘,窈窕淑女石榴裙下茉莉花绽放。画的一侧行云流水般写着四个字“清新佳人”, 正是苏轼的真迹,画外有情,天工清新。

苏轼津津有味地道:“一年一年过去,先是真娘的坟冢上长满了一种叫茉莉的植物,接着漫山遍野都生出了茉莉,茉莉萋萋,每年夏秋都会开出洁白的花,茉莉原本在真娘生前就有了,但是茉莉花从来没有香味,自从真娘墓长出茉莉花,茉莉花就有了清香之味

了,真娘的香魂附着在茉莉花上了,后来,蜂飞蝶舞,姑苏的茉莉花也都生出了香味,渐渐地,天下所有的茉莉花都渐渐有了香味,幽香怡人。”

我笑到弯腰,饶有兴致地说:“东坡居士,叶护有蟒蛇的智慧,鸽子般的温柔敦厚,我不要他死,您将这个结尾留给我吧。” 苏轼微笑颔首,我铺开稿纸,奋笔疾书:

却说那日长安城外,叶护被浩空再次相救,被带到华山虎庙,叶护中毒之深,昏迷月余,终于被鉴藏师父研制新药救活,又有半年才恢复,听浩空法师说,当今皇上代宗李豫昏庸,早已是龙椅上的傀儡,凡事都听鱼朝恩的,朝纲混乱,

奸人当道贤人危,鱼朝恩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朝中官员稍有不敬,皆被他栽赃陷害,轻则贬官到岭南,重责落个身家性命不保,满门抄斩。叶护不想再见李豫,又担心回长安会惊动移地键的细作,又生事端,于是告别救命恩人,打算去江南与真娘团聚。

叶护走遍千山万水,一路来到太湖流域寻找心爱的未婚妻胡瑞贞,辗转来到苏州,访孙员外府,方知门庭犹在,人事全非,又去莲花岛,却难觅真娘的芳踪,

寻访两个月不着,叶护来到海涌上,从竹廊的一张败落画像,知道苏州歌妓真娘就是胡瑞贞。叶护提剑来到了乐云楼,见到花妈妈,却得知真娘为了保持贞洁,投河而亡的故事。

王荫祥知道叶护来了姑苏城,一方面怕叶护寻仇,一方面自觉愧对真娘,

悄悄躲在乡下一处私宅里,闭门思过,终生未娶。

叶护悲痛欲绝,在苏州流浪了好久,每个早晨和黄昏,他就去觅渡河边吹箫,借以寄托对未婚妻的思念。

却说真娘投河之后,一位白衣道士从天而降,他扬扬手中的拂尘,默念几句咒语,忽然狂风大作,宽阔的觅渡河若江海翻腾,一个个巨浪推来,真娘顺河而下,却若浮

萍,随风而去,波涛最终将昏迷的真娘推向十几里外岸边的草丛。

清晨,东方一片鱼肚白,缕缕晨曦照亮觅渡河畔粉墙茅屋,唐好婆一把拉起孙子瓜儿,喊他起床,早些去学堂上学,瓜儿哼哼唧唧起来,先是同祖母一起到觅渡河畔淘米,走在前面的瓜儿眼尖,发现草丛里躺着一个人,就告诉唐好婆,祖孙俩壮着胆子走过来,发现是个年轻的姑娘。唐好婆和瓜儿就将真娘抬回家,烧了些姜水白菜汤给她灌下去,

真娘苏醒过来,感念祖孙俩的救命之恩,就拜唐好婆为干娘。

从此,真娘就住在唐好婆家里,以刺绣为生,她心灵手巧,有创意,绣的茉莉花似乎能闻到淡淡的芳香,她领着瓜儿在河畔种了一畦畦茉莉。每逢夏秋茉莉盛开,她将茉莉花朵做成手镯,让唐好婆拿到街市去卖,苏城的年轻姑娘和媳妇都争相购买,渐渐地,真娘与唐好婆、瓜儿三个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一个茉莉花开的季节,真娘正挎着竹篮采摘茉莉花,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却又满含相思之苦的箫声,就顺着箫声走过去,只见一个俊朗却满脸沧桑的

年轻男子在垂柳下吹箫,他的神情是那么沉醉、那么悲凉和落寞。

“叶护”,真娘喜极而泣,悄悄地来到叶护的身边,好似前世约定,叶护没有惊讶,灿然一笑,放下手中的箫,深情地打量着春姑打扮的真娘,走向前拉着她的手端详,果然是他的真娘,叶护含泪将真娘拥在怀中,然后缓缓地、温柔地吻住她的香唇。

从此,叶护打鱼,真娘刺绣,瓜儿依旧上学堂,他们夫妻恩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唐好婆,一年后,叶护和真娘带着唐好婆和瓜儿搬家到莲花岛。过了一段时间,真娘生了一对粉雕玉琢的龙凤胎。

苏轼大笑,笑得深厚诙谐,天真烂漫,邀我去酌一壶美酒

……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