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
字体: 16 + -

第124章

奉天三王和佟保心里都这么大声呼道。听到有那么多的银子就在身边“不远”处被别人赚去,他们觉得那是在割他们的肉。

“于是,这么一来,终于使得日本的金银比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诸位,在日本,金银的比价仍比我大清高出一倍有余,一倍啊!也就是说,我们拿五十两金子过去,回来之后,就成了价值一百两金子的白银……而这,不过是走一趟海路的功夫罢了!”费老头继续说道。

“这……这岂不是和无本的买卖差不多?”佟保说道。

“是啊,差不多!可惜啊,我大清却没几个人对这近在咫尺的事情感兴趣,反倒是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欧罗巴红毛夷,仍然在大把大把的赚着钱!而且 ,诸位想必还不太清楚,那西方已经开始开始少用银子了!”

“少用银子?不用银子又用什么?”

“金子!……用大量的白银,换取货物,再卖到各处赚取黄金,再将比白银更加贵重的黄金带回自己的国家……”费老头没提那些欧洲人到非洲、美洲杀人越货,贩卖奴隶的事情,现在还不到时候。

“黄金……”喇布等人的眼睛开始有些变色。

……

“费迪南,你到底是要去大连湾还是旅顺口?” 就在喇布和佟保几人在为黄金白银都被欧洲人赚去而大感不平的时候,萨布素也从后队赶了上来,大声向费老头问道。

“先去大连湾,旅顺口先不去……”费老头也大声回答道。

“大连湾?我就说嘛,费大人,你果然是想去建港口……”佟保被萨布素和费老头的一问一答从“黄白梦”里给拉了出来,闻言说道。

“建港口?费迪南,这建港口有什么赚钱的?旅顺口不已经有港口了吗?再在大连湾建一个有什么用?”果亲王也很快“醒”了,也出言问道。

“建港口?建港口确实很有用,不过,我可没说要去大连湾建港口啊……”费老头说道。

“不建港口,又到海边做什么?”喇布追问道。

“到海边,当然是建盐场了!”费老头答道。

“盐场!?”除了萨布素,在场诸人无不一愣!

“回奉天之前,我便已求得圣旨,可以辽东老铁山到山海关一带自择一地,建一盐场,嘿嘿,我已经派人查好了,这一带,复州湾、普兰店、盖州、营口一带都适合建立盐场。不过,我觉得这大连湾一带的复州湾最为合适,地方也够大,所以,便带着大家去一趟……”费老头又道。

“你,你是如何说动皇上的?朝廷盐政极为严苛,皇上怎么会许你再开盐场?”佟保指着费老头,哆哆嗦嗦地问道。也难怪他吃惊,清廷对食盐实行包商专卖制度而从中征税,根据行政管理和运输的便利,又将全国划分为12个行盐的区域,管理极严。不过,尽管如此,盐道官员依然是大肥差,盐商也无不是巨利之户。同时,盐课也占有全国总收入的一成三左右,仅次于田赋……而费老头却突然间说自己弄到了一个准开盐场圣旨,这等于平白抱到一个能生金银的聚宝盆,这么大的一件事表他却一点儿也不知情,又岂能不吃惊?

“哼,这老东西,听说扬州知府犯案和扬州盐商偷税之事,便趁机向皇上讨了这么一个圣旨,皇上正心里有气,想打一打那些扬州盐商的气焰,便许了他……”萨布素撇了一眼费老头,也不知道是在赞还是在损。

“这么简单?”佟保也笑了。盐!这可是盐!扬州盐商,也就是淮盐的头头们,哪一个身上的油不是像小河一样淌?如今自己也守着一个盐场过日子了,别说一年十万两,只要经营得法,就是一年二十万两,三十万两,也未必不行啊!“难怪这费老头会把我也一起招来,有我在,这盐场的盐还不是想卖到哪儿就卖到哪儿?”佟保又暗暗想道。

“老费,这盐场可得开的大些……”喇布巴巴的伸过了脑袋,吃吃地对费老头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零九章 又来了

要开盐场的消息让费老头身边的几位都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巴不得一步就赶到大连湾……而费老头的一句“只要速度赶得快一些,明年就应该能出盐了……”更是让他们把七千多向来养尊处优的京旗旗人给拖得要死不活。

……

“费大人,奉天只留了一个杨中讷能行吗?”急急地赶了好一阵儿路,直到七千多人都累的不行了,萨布素才命令队伍暂时休息,给了这些人一个喘气的机会。而趁着这个闲空,佟保又找到费老头问道。

“杨中讷的能力还行,奉天也一向没什么事情,他应该能把事情料理的差不多……”费老头说道。

“费大人,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说……皇上让京旗回屯,可您却把人都招来建盐场,这是不是有点儿违背圣意啊?”佟保解释道。

“原来是这个啊,没关系,我已经给杨中讷说了……明年开春之前,一定要开出至少二十万亩良田,到时候我们再把这些田地分一半给这些旗人,相信皇上到时候也不会怪我……”费老头答道。

“二十万亩?费大人,杨中讷他可不是仙人……他手里没有人,哪能开得出这么多田地?”佟保叫道。

“怎么没有?他手里可有一万多闯关东的汉人呢……”

“一万多人就能开二十万亩良田?费大人,您开什么玩笑?”佟保说道。他现在挺关心费老头,不为别的,单单费老头弄到手的一个盐场,就足以让他甘心为费老头多考虑考虑了。

“怎么不成?多干点儿时间就是了……这到明年开春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呢!”费老头说道。

“我说费老爷子,您……您该不是糊涂了吧?这是哪儿?这里是奉天,一入冬,土地都硬得跟铁块似的,就算再下力干,又能开出多少?”佟保急道。如果费老头因为办事不利而被治罪,他可没那个本事在奉天三王面前争什么盐场的利润。而且,开盐场的圣旨是康熙给费老头的,这里面的事情绝不可能像萨布素所说的,只是康熙想为了给两淮盐商一些颜色看看那么简单,费老头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还指不定对康熙许下了什么诺言。如果费老头被罢了职,谁知道康熙还会不会允许辽东开盐场了?如果不会,那岂不是让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座金山从自己眼前溜掉?……人世间的痛苦,可是莫大于此啊!所以,就算要让费老头滚蛋,至少也得等到盐场卖出第一批盐才成。

“不用急,农具已经准备好了,绝对可以让那些人赶得及,一个多月,开个二十万亩,应该只是小菜一碟,不成什么问题……”

“费大人,”佟保突然觉得自己很无力,“您是怎么想的?一个月开二十万亩?难不成那些人都是天兵天将?”

“呵呵,佟大人这你就不清楚了……西方人早已经开始使用新式轭挽,并且发明了重钉马蹄铁,他们可是用马耕地,比牛耕快四倍多呢……”费老头呵呵地笑道。

“用马耕地?”佟保疑惑道。这些天他也算是跟着费老头为回屯的事忙了一段儿,对农事马马虎虎也知道了一些,晓得如果牲畜跑得太快,人在后面根本就压不住犁,也就谈不上什么翻地播种了。可是,虽然费老头这回明显是在挑战他的“学识”,他却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每次出现些事情,费老头好像都有准备,这马耕地也未必不可能。

“唉,说起来也是气人。促使西方马耕流行的轭挽正是从中原传去的,而在中原,马耕却没有普及开来。一牛可代7~10人之力,马耕的速度又比牛快上四倍多,一万多人,别说开二十万亩良田,便是三十万亩、四十万亩,也未必不可能……”费老头说道。(瞎算的,算不得准!)

“那费大人你还向朝廷要牛……怎么不要马?”佟保相信费老头所说的话,因为费老头没有说谎话的理由,可是,他却不明白费老头为什么不把这些告诉朝廷。

“朝廷给的牛可不关我的事……六部的官员们以为我要了农具就一定会要耕牛,自己非要硬塞上来,我哪管得着?”费老头答道。

“那马呢?用马耕地,费大人你总得有马吧?不问朝廷要你上哪儿弄这么多?”

“呵呵,这马是找科尔沁王和温都尔汗‘借’的,几千匹而已,对两位王爷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佟保皱着眉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想不起来。

“嘿嘿,找清廷要马?这马耕的事情哪能在北京城说……”费老头看着默不作声的佟保,暗道:“天下百姓多了,而且大多从事农耕,可是,这些人中,却没有几个人有自己的田地,大多是别人的佃户。在京城把马耕的方法说了,那些地主一听说有马耕之法,肯定会马上去买上一些,用以减少佃户。这样,佃户少了,干的活却一样多,这些地主能收的租子不就更多了?可这样一来,又会有大批的百姓成为无地可种的流民,清廷就会多一大患……这可是‘妨民’之政,哪能由我的口传出去?我又不是皮痒找罪受!……至于老子在奉天推行这种方法,就算日后一样会被别人知道并且传到关内,可那就不关我的事了,反正只要过不在我,就成!”费老头的内心真是极不负责任。

“……”佟保无语退下。他始终还是没想到是哪里不对劲。

“哼,如果老百姓都有田可种,那他们怎么会舍得离开故土?如果老百姓都有田可种,康熙什么时候才会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