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配角演义
字体: 16 + -

第4章



张郃不知道,蜀军也只是刚刚才到,同样疲惫,并且由于统帅马谡的一个新想法而耽误了扎营。假如他能够未卜先知,现在杀过去的话,也许街亭就会失而复得。可惜的是张郃的视线没办法超越时空,于是魏军便错失了第一个良机。

马谡的这个新的想法,就是上山结营。

“将军要在麦积崖山顶扎营?”

张休、李盛还有黄袭三名副将张大了嘴巴,惊讶地看着面带微笑的马谡,王平保持着沉默,只有陈松还是一脸的轻松。

“没错,街亭城残破不堪,据城而守,根本没有胜算;当道扎营也难以制胜,大道太宽了;麦积崖上土地平阔,可以容纳万人,又有泉水。我军依仗天险,敌人攻不能攻,进不能进。待到丞相的援军赶到,两下合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敌人必败。到时候不要说陇西,就是趁势杀进关内,都没人能阻挡了。”

马谡滔滔不绝地对着他们讲解道,刚才下山的时候他在心里仔细推演过好多次,自信是有万全把握的。

“胡闹!简直是胡闹!”王平听他说完,终于忍不住了,出口呵斥道,“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拿两万人的性命开玩笑!”

他反对的一半原因是这个计划太过冒险,远不如当道扎营稳妥,一半是因为提出建议的人是马谡。

马谡对他的这种态度早就预料到了,因此也没发火,只是微笑着对王平说道:“王将军,我军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这还用说,守住街亭,不让魏军进入陇西。”

“那么我问你,我军扎在大道旁的断山之上,敌人是不理我军直接从大道前进,还是先来攻打我军?”

“废话,当然会来先打我部,哪个傻瓜会不顾后方有敌人部队还继续前进的。”

“既然无论扎营在麦积崖还是街亭城,都能达到阻敌人主力于街亭的目的,那我们为什么不选一个更加险峻的地方呢?将军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马谡还是满面笑容。

“……你……”王平瞪着马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他的实战经验在马谡之上,但是若论兵图推演,他可不是马谡的对手。那可是在丞相府中锻炼出来的才能。

“可是,万一敌人切断我军的水源该怎么办?”在一旁的黄袭提出疑问。“毕竟我们是在山上啊。”

“呵呵,刚才我去实地勘察过了。那山下有两条明水水源,还有一条暗流,都是从旁边清水河来的水源,不仔细是看不出来的。只要派一支部队过去护住暗流,就算两条明道被截,也无所谓。”

“哦……参军大才,小的不及。”黄袭无话可说,喃喃了几句客套话,同情地看了王平一眼,坐了回去。

“那么,可还有其他疑问?”

马谡望着那几名将军说道,无人再向他发问。看着王平欲言又止的难受样子,马谡花了好大力气,才克制住自己不露出得意。

“既无异议,那么事不宜迟,立刻就去办吧。张休、李盛两位将军带人去麦积崖扎营,山上树木不少,足敷营地之用了;黄袭将军,你去我们的来路多扎旌旗,派一千人马驻在附近山中,好让敌人以为我军在街亭以西也有埋伏,不敢轻进。陈参军,就有劳你去街亭城中慰劳一下百姓。”

马谡说到这里,又把视线转向王平,故意拖着长腔道:“王将军,我分派给你三千人,你去断山东边好好把守那条暗河水源吧。这关系到我军之生死,将军之责很重,还请小心。”

“正合我意,谢参军!”

王平“霍”地起身,双手接了令去,那个“谢”字咬得十分清晰。不知道“正合我意”指的是满意看守水源的职责,还是庆幸不需要跟马谡天天碰面了。无论如何,至少马谡本人对这个人事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扎营地点确定了之后,整个汉军部队就开始连夜行动起来。辎重部队开始源源不断地把物资向麦积崖上运送;伐木队三五人为一组,以崖顶为圆心开始向外围砍伐木材,在他们身后,工程兵们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修造营地、砦门、箭楼等必要设施;而伙队的炊烟也袅袅地向黑暗的天上飘去。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的话,整个汉军就好像是一窝分工明确的蚂蚁,井然有序。

能够容纳一万多人的营地,而且要坚固到足够抵挡敌人的围攻,这个工程量相当大。幸亏在诸葛丞相的大力提倡之下,蜀汉军队颇为擅长这类技术工作,效率比起普通部队高出不少。当次日太阳升起的时候,主帐旁已高高竖起清晰可见的大纛,而士兵们已经可以听到来自营地中央的第一通鼓声了。

太阳光带来的,不光是蜀汉士兵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成就感,也带来了更加辽阔的视野与随之而来的战报。就在汉军营地刚刚落成之后,前往关中道巡逻的斥侯给马谡带回了一个消息——

“前方十里处发现魏军动向,约有三万余人。”

张郃其实在前一天晚上的后半夜就觉察到蜀军的动静:远处山上满是火把的光芒,派出去的斥候也说蜀军正在扎营。不过他没有轻举妄动,一方面是因为魏军如今极度疲劳,难以持续夜间作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生性谨慎,不想在没把握好全局的情况下打一场混战。

第二天早上是个晴朗的日子,良好的气候条件让视野开阔了不少。张郃在大部分士兵还没睡醒前就起身了,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冒险靠近街亭观察敌情,一直深入到与汉军的斥侯相遇为止。双方各自射了几箭,就匆忙撤回了。

视察回来以后,张郃陷入了沉思。最初他以为蜀军会在当道立下营寨,据住街亭城持险以阻敌,他没想到他们居然会选择山顶。

他取出昨天画的地图仔细端详,这份地图画得颇为拙劣,但基本的地形勾勒得还算是准确,很快张郃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麦积崖。

“蜀军在这里扎营,究竟想干什么?”

张郃拿着食指按在地图上,一边缓慢地移动,一边自言自语道。

和马谡的想法一致,张郃觉得上山扎营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假如汉军选择当道扎营,那么他大可以放手一搏,与蜀军死战拼消耗。因为大路无险可据,营地很难修得特别坚固,双方正面对敌,胜负在五五之间,而魏国的后续部队多得很,持久力绝对要胜过蜀军。

但是敌将居然上山,这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张郃不可能对这股敌人置之不理自顾西进;如果要清除敌人的话,就必须将其包围歼灭,以张郃现在的兵力,要做到这一点很勉强。退一万步说,即使郭淮的部队今天就与张郃合流,对敌构成七比一的优势,蜀军据守的地形仍是十分险要,不花上个十天半个月很难打下来。在这段时间里,恐怕陇西战场早就尽为诸葛亮所有了。

想到这里,张郃摇摇头,他在赞叹敌将之余,也觉得十分棘手,这个姓马的将军真是麻烦的对手。不过奇怪的是,张郃并没觉得有多么紧张,他不知道这究竟是因为多年戎马生涯,早已习惯种种劣势,还是单纯的气血衰竭而已。总之这个发现并没对这员老将的节奏有多大影响。

昨天是急行军,所以今天起营的时间比平时晚半个时辰。魏军的士兵们在吃早饭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来往穿梭的传令兵与斥侯比平日频繁了不少。于是老兵悄悄地告诉新兵们,敌人就在附近,大战就要开始了。

通过清晨的一系列侦察,张郃基本上确定了敌人的大致数量:一万三到一万五千人左右,少于魏军,主帅是马谡——这让张郃小小地赞叹了一下诸葛亮的眼光。他决定全军向街亭进击,同时传令让一千名骑兵在大队后面故意扬起尘土,好造成大军压境的错觉。

张郃的想法是,先挺进街亭,形成包围之势,再视战局来决定下一步走向。据回报,在大道西边也有隐约的汉军旗号,张郃不想贸然深入。

魏军发现汉军的同时,汉军也觉察到了魏军的存在。马谡得知后只是对对手的速度表示了有限的惊讶,他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

当身着黑甲的魏军开始徐徐开进的时候,马谡正站在山崖上的箭楼向下瞭望;陈松刚刚检视完粮草囤积,手持着账簿走到马谡身边,朝下面望了望,感叹道:“幼常呀,我们居然在魏军赶到街亭的前一天把营寨扎好,也真是够幸运的了。”

“不。”马谡摆摆手,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应该说,魏军居然比我们结营的时间晚到了一天,他们真不幸,呵呵。”

“你觉得接下来,魏军会如何做?”

“这个嘛……我也很期待,是冒着被切断后路的危险通过街亭,还是过来包围我,打一场消耗战?”

“无论怎样,都逃不出参军你的计算呀。”陈松有着文官比较擅长的敏锐观察力,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那是自然。”马谡对陈松的恭维回答得毫不客气,他身后一万多名汉军中的精锐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说完这些,马谡转身大步流星地转回中军帐。陈松隔着栅栏又朝下看了一眼,缩缩脖子,也转身离开。

开始阶段两军谁都没有干涉对方的行动,汉军从崖上注视着脚下的魏军缓慢地展开队形,先进入街亭城,然后朝断山移动,接着分散成若干个相对比较小的半弧形集团向麦积崖的山麓两侧扩展。

“参军,要不要在敌人包围圈形成之前,冲他们一下子!”黄袭冲进中军大帐,大声对马谡道,“现在敌人队形未整,下山突击应该会有很好的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