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皇帝的愤怒
九月十二日清晨,齐王杨暕得到斥候报讯,雁门城下的北虏大军已全部撤离。
杨暕大喜,传令三军,火速挺进雁门城下。
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担心出现意外,先行派遣一支选锋军疾驰西陉要塞,打探军情,以防不测。
雁门城中,鼓号喧天,欢声雷动。
帝国皇帝、帝国中枢重臣、帝国禁卫军将士和雁门军民亲眼验证了奇迹的发生,北虏撤离了,在围攻雁门城整整一个月之后,撤离了,雁门城胜利了,帝国皇帝胜利了,帝国皇帝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帝国皇帝的威信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随着帝国援军的到来,激动的欢呼声更是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雁门城缓缓打开。
齐王杨暕、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骁果第二和第三军折冲郎将、行宫重要官员进城觐见皇帝。
皇帝心情很好,但南北双方的生死决战才刚刚拉开帷幕,能否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完成决战目标,实现战略意图,不仅需要全军将士再接再励,需要燕北军将士在长城一线牢牢堵住北虏的逃离之路,更需要两京派遣大量援军。帝国若想赢得这场决战的胜利,仅靠将士们的士气和勇气远远不够,必须拥有绝对实力,必须在军队数量上超过对手。皇帝为此忧心如焚,急切想了解当前的战局,想知道两京来了多少援军。
皇帝先召见了齐王杨暕。杨暕被困崞城,昨日午时才脱困,虽然他在第一时间驰援雁门,但对目前战局一无所知。
皇帝勉励了杨暕几句,急召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
云定兴惶恐不安,但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知道的。首要告诉皇帝的便是东都状况。东都于八月二十四日诏令各地北上雁门勤王。皇帝一听,脸色顿时阴沉。裴世矩、苏威、宇文述、来护儿等重臣也是神情沉重,脸上更是“阴云密布”。
皇帝八月十三日被围雁门,东都八月二十四日诏令勤王,中间隔了整整十天。以帝国发达的驿站系统,以战时加急加快的传递速度,可以看出东都反应之迟缓,而迟缓的原因大家心里都有算,东都有相当一部分权贵意图置皇帝于死地。
“代北战况如何?”皇帝迅即抛开了东都的烦心之事,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北疆战场上。“伽蓝在哪?”
伽蓝在哪?这是皇帝念叨了近一个月的话,其身边近臣耳朵都听出茧子了,然而正是这句话顽强支撑着皇帝的意志,不论是自欺还是欺人,皇帝始终坚信伽蓝能按照他的设想完成决战的战略部署。
“伽蓝将军于八月十九日攻陷白狼塞。坚守至今。”
白狼塞,果然是白狼塞。皇帝突然激动起来。冲着裴世矩大声喊道。“白狼塞,伽蓝果然在白狼塞。”
裴世矩心神震颤,差一点潸然泪下。虽然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但在承受近一个月的重压后,突闻伽蓝果真攻陷了白狼塞,完成了对北虏的战略包围。所有压力顿时不翼而飞,激动、愉悦、欢喜……各种情绪霎时涌上心头,百感交集。
云定兴看到皇帝高兴,心中的恐惧感有所削减。随即继续奏禀,“东北道大使、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于八月十八日率幽州诸鹰扬赶赴燕北,与二十二日抵达燕北行辕,居中指挥。八月二十七日,叱吉设阿史那咄捺率军寇边,攻打燕北长城一线,涿郡郡丞郭绚率军阻御。九月初二,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率北平诸鹰扬抵达燕北。另据涿郡急报,九月初,辽东留守杨恭仁率辽东、辽西诸鹰扬已进入榆关,不出意外的话,此刻他们即将或者已经抵达燕北。”
太原、涿郡和燕北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但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又处在边疆荒芜之地,讯息传递缓慢。云定兴目前所掌握的消息截止到九月初,之后的消息估计还在传递路途上。
皇帝心情更好了。薛世雄忠诚,李景也忠诚,杨恭仁这个侄子也很不错,整个东北道五大镇戍军都忠诚于自己,此番决战胜券在握。
“白狼塞战况如何?”皇帝迫不及待地问道。能否赢得决战,关键还在白狼塞,还在于伽蓝和燕北军能否坚守到主力大军的到来。
云定兴报喜不报忧,他把伽蓝在防守初期所取得的两场胜利作为重点进行了禀奏。至于防守后期,虽然北虏肯定会增兵攻击白狼塞,但薛世雄也会持续增援伽蓝。薛世雄手上有幽州军主力,而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此刻也应该抵达白狼塞战场了,这样算起来双方兵力悬殊不会太大,帝国军队还据有地利,所以基本上能打个旗鼓相当。只是,如今围攻雁门的北虏主力北撤而走,白狼塞战场上的北虏大军马上就会增加到十几万人甚至二十多万控弦,而帝国军队的人数则处于绝对劣势,白狼塞肯定是守不住了,除非两京援军飞速赶到,在白狼塞尚未失陷之前抵达决战战场,否则最后的决战必将成为泡影。
云定兴迟迟不说两京援军,皇帝则等不及了,在得知东北道主力大军正在倾尽全力坚守白狼塞之后,马上问道,“两京援军在哪?”
云定兴张口结舌,冷汗涔涔,心里更是把两京权贵骂了个狗血淋头。
皇帝的心瞬间沉了下去,激动和喜悦之情转眼就被满腔的愤怒所淹没,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两京权贵对朕恨之入骨,非要置朕于死地,为此不惜背叛帝国,背叛皇权,背叛中央?
“援军在哪?”皇帝神色阴戾,厉声叱问,“在哪?”
云定兴跪倒在地,俯首请罪。
皇帝让其坐镇太原,除了向前线战场运送军需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征召援军。整个代北战场上只有不足两万人的代北军,即便皇帝御驾北上,最多也只能把几十万北虏控弦阻挡在句注山以北,若想实现南北决战之策略,则必须从两京调来至少十万卫府军。然而,云定兴没有完成这一重任,他是尽职尽责了,不顾生死、不惜代价第一个杀到了雁门城下,勤王有功,但皇帝以身为饵,被困雁门,其目的是拖住北虏主力,是给北疆各路大军完成决战部署赢得时间,他要的是决战,是给北虏以沉重打击,是给帝国赢得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边陲稳定之格局,是让中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集中全部的精力和国力,继续推动帝国高速行进在改革的道路上,实现强国富民之理想。
“逆贼,叛徒,奸佞……”皇帝勃然大怒,忍不住纵声怒吼,“朕要杀人,朕杀的人太少,太少……”
文臣武将噤若寒蝉,无人敢上前劝谏,但此刻皇帝的情绪可以失控,战局的发展却不容失控,一旦迟迟拿不出决策,白狼塞战场上的帝国军队必有全军覆没之危,而东北道主力基本上都在白狼塞战场,一旦全军覆没,则整个北疆镇戍尤其是东北道的镇戍,将陷入空前危机。
裴世矩毅然上前,“圣主,从时间上来推算,两京援军应该已达太原,或者即将抵达太原。”
“太原……”皇帝睚眦欲裂,挥舞着双臂,冲着裴世矩怒声咆哮,“到太原有甚用?北虏主力到白狼塞,不过四天的路程,如果日夜兼程,三天就能抵达白狼塞,而太原到白狼塞需要几天?你告诉朕,两京援军抵达白狼塞战场需要几天?”
“七天。”裴世矩从容回道,“圣主,最多七天。”
从太原首府晋阳城到崞山,急行军需要三天,由崞山到白狼塞急行军需要五天。到达崞山后,有两条路可以直达白狼塞,一条是经崞城、雁门城、西陉要塞、句注要塞、桑干镇,渡黄水河至善阳城,再由善阳城北上至白狼塞。还有一条路则是由崞山直奔楼烦关,由楼烦关直奔善阳城。两条路大约相差一天的路程。裴世矩说最多七天,指的就是从崞山、楼烦关到善阳城这天路。
“白狼塞还能坚守几天?”皇帝强忍怒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他同样知道东北道主力大军一旦败亡于白狼塞,其后果非常可怕。
“圣主,要相信伽蓝,要相信舞阴公、滑国公和观国公,更要相信相信东北道数万将士对中土和皇帝的无限忠诚。”
皇帝想到了雁门军民,想到了这血腥而残酷的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战斗,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土,一定属于朕。
“传诏,整顿军马,午时后,朕与诸鹰扬北上追敌,有违令者,斩!”
“不可,圣主,万万不可……”苏威当即劝阻,“北虏数倍于我,贸然追击必定凶险万分。”
苏威这一劝谏,顿时引得众臣“呼啦”一下全部跪下,极力劝阻。
唯有裴世矩站在皇帝的身边,鄙夷地望着跪倒众臣,忍不住就想吐口唾沫。
皇帝大怒,拔出横刀,双手高举,对准身前几案,狠狠剁下。几案拦腰中分,断为两截,笔墨纸砚洒满一地。
“再有劝谏者,如同此案!”
=
=
=(未完待续。)
杨暕大喜,传令三军,火速挺进雁门城下。
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担心出现意外,先行派遣一支选锋军疾驰西陉要塞,打探军情,以防不测。
雁门城中,鼓号喧天,欢声雷动。
帝国皇帝、帝国中枢重臣、帝国禁卫军将士和雁门军民亲眼验证了奇迹的发生,北虏撤离了,在围攻雁门城整整一个月之后,撤离了,雁门城胜利了,帝国皇帝胜利了,帝国皇帝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帝国皇帝的威信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随着帝国援军的到来,激动的欢呼声更是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雁门城缓缓打开。
齐王杨暕、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骁果第二和第三军折冲郎将、行宫重要官员进城觐见皇帝。
皇帝心情很好,但南北双方的生死决战才刚刚拉开帷幕,能否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完成决战目标,实现战略意图,不仅需要全军将士再接再励,需要燕北军将士在长城一线牢牢堵住北虏的逃离之路,更需要两京派遣大量援军。帝国若想赢得这场决战的胜利,仅靠将士们的士气和勇气远远不够,必须拥有绝对实力,必须在军队数量上超过对手。皇帝为此忧心如焚,急切想了解当前的战局,想知道两京来了多少援军。
皇帝先召见了齐王杨暕。杨暕被困崞城,昨日午时才脱困,虽然他在第一时间驰援雁门,但对目前战局一无所知。
皇帝勉励了杨暕几句,急召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
云定兴惶恐不安,但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知道的。首要告诉皇帝的便是东都状况。东都于八月二十四日诏令各地北上雁门勤王。皇帝一听,脸色顿时阴沉。裴世矩、苏威、宇文述、来护儿等重臣也是神情沉重,脸上更是“阴云密布”。
皇帝八月十三日被围雁门,东都八月二十四日诏令勤王,中间隔了整整十天。以帝国发达的驿站系统,以战时加急加快的传递速度,可以看出东都反应之迟缓,而迟缓的原因大家心里都有算,东都有相当一部分权贵意图置皇帝于死地。
“代北战况如何?”皇帝迅即抛开了东都的烦心之事,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北疆战场上。“伽蓝在哪?”
伽蓝在哪?这是皇帝念叨了近一个月的话,其身边近臣耳朵都听出茧子了,然而正是这句话顽强支撑着皇帝的意志,不论是自欺还是欺人,皇帝始终坚信伽蓝能按照他的设想完成决战的战略部署。
“伽蓝将军于八月十九日攻陷白狼塞。坚守至今。”
白狼塞,果然是白狼塞。皇帝突然激动起来。冲着裴世矩大声喊道。“白狼塞,伽蓝果然在白狼塞。”
裴世矩心神震颤,差一点潸然泪下。虽然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但在承受近一个月的重压后,突闻伽蓝果真攻陷了白狼塞,完成了对北虏的战略包围。所有压力顿时不翼而飞,激动、愉悦、欢喜……各种情绪霎时涌上心头,百感交集。
云定兴看到皇帝高兴,心中的恐惧感有所削减。随即继续奏禀,“东北道大使、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于八月十八日率幽州诸鹰扬赶赴燕北,与二十二日抵达燕北行辕,居中指挥。八月二十七日,叱吉设阿史那咄捺率军寇边,攻打燕北长城一线,涿郡郡丞郭绚率军阻御。九月初二,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率北平诸鹰扬抵达燕北。另据涿郡急报,九月初,辽东留守杨恭仁率辽东、辽西诸鹰扬已进入榆关,不出意外的话,此刻他们即将或者已经抵达燕北。”
太原、涿郡和燕北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但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又处在边疆荒芜之地,讯息传递缓慢。云定兴目前所掌握的消息截止到九月初,之后的消息估计还在传递路途上。
皇帝心情更好了。薛世雄忠诚,李景也忠诚,杨恭仁这个侄子也很不错,整个东北道五大镇戍军都忠诚于自己,此番决战胜券在握。
“白狼塞战况如何?”皇帝迫不及待地问道。能否赢得决战,关键还在白狼塞,还在于伽蓝和燕北军能否坚守到主力大军的到来。
云定兴报喜不报忧,他把伽蓝在防守初期所取得的两场胜利作为重点进行了禀奏。至于防守后期,虽然北虏肯定会增兵攻击白狼塞,但薛世雄也会持续增援伽蓝。薛世雄手上有幽州军主力,而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此刻也应该抵达白狼塞战场了,这样算起来双方兵力悬殊不会太大,帝国军队还据有地利,所以基本上能打个旗鼓相当。只是,如今围攻雁门的北虏主力北撤而走,白狼塞战场上的北虏大军马上就会增加到十几万人甚至二十多万控弦,而帝国军队的人数则处于绝对劣势,白狼塞肯定是守不住了,除非两京援军飞速赶到,在白狼塞尚未失陷之前抵达决战战场,否则最后的决战必将成为泡影。
云定兴迟迟不说两京援军,皇帝则等不及了,在得知东北道主力大军正在倾尽全力坚守白狼塞之后,马上问道,“两京援军在哪?”
云定兴张口结舌,冷汗涔涔,心里更是把两京权贵骂了个狗血淋头。
皇帝的心瞬间沉了下去,激动和喜悦之情转眼就被满腔的愤怒所淹没,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两京权贵对朕恨之入骨,非要置朕于死地,为此不惜背叛帝国,背叛皇权,背叛中央?
“援军在哪?”皇帝神色阴戾,厉声叱问,“在哪?”
云定兴跪倒在地,俯首请罪。
皇帝让其坐镇太原,除了向前线战场运送军需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征召援军。整个代北战场上只有不足两万人的代北军,即便皇帝御驾北上,最多也只能把几十万北虏控弦阻挡在句注山以北,若想实现南北决战之策略,则必须从两京调来至少十万卫府军。然而,云定兴没有完成这一重任,他是尽职尽责了,不顾生死、不惜代价第一个杀到了雁门城下,勤王有功,但皇帝以身为饵,被困雁门,其目的是拖住北虏主力,是给北疆各路大军完成决战部署赢得时间,他要的是决战,是给北虏以沉重打击,是给帝国赢得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边陲稳定之格局,是让中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集中全部的精力和国力,继续推动帝国高速行进在改革的道路上,实现强国富民之理想。
“逆贼,叛徒,奸佞……”皇帝勃然大怒,忍不住纵声怒吼,“朕要杀人,朕杀的人太少,太少……”
文臣武将噤若寒蝉,无人敢上前劝谏,但此刻皇帝的情绪可以失控,战局的发展却不容失控,一旦迟迟拿不出决策,白狼塞战场上的帝国军队必有全军覆没之危,而东北道主力基本上都在白狼塞战场,一旦全军覆没,则整个北疆镇戍尤其是东北道的镇戍,将陷入空前危机。
裴世矩毅然上前,“圣主,从时间上来推算,两京援军应该已达太原,或者即将抵达太原。”
“太原……”皇帝睚眦欲裂,挥舞着双臂,冲着裴世矩怒声咆哮,“到太原有甚用?北虏主力到白狼塞,不过四天的路程,如果日夜兼程,三天就能抵达白狼塞,而太原到白狼塞需要几天?你告诉朕,两京援军抵达白狼塞战场需要几天?”
“七天。”裴世矩从容回道,“圣主,最多七天。”
从太原首府晋阳城到崞山,急行军需要三天,由崞山到白狼塞急行军需要五天。到达崞山后,有两条路可以直达白狼塞,一条是经崞城、雁门城、西陉要塞、句注要塞、桑干镇,渡黄水河至善阳城,再由善阳城北上至白狼塞。还有一条路则是由崞山直奔楼烦关,由楼烦关直奔善阳城。两条路大约相差一天的路程。裴世矩说最多七天,指的就是从崞山、楼烦关到善阳城这天路。
“白狼塞还能坚守几天?”皇帝强忍怒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他同样知道东北道主力大军一旦败亡于白狼塞,其后果非常可怕。
“圣主,要相信伽蓝,要相信舞阴公、滑国公和观国公,更要相信相信东北道数万将士对中土和皇帝的无限忠诚。”
皇帝想到了雁门军民,想到了这血腥而残酷的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战斗,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土,一定属于朕。
“传诏,整顿军马,午时后,朕与诸鹰扬北上追敌,有违令者,斩!”
“不可,圣主,万万不可……”苏威当即劝阻,“北虏数倍于我,贸然追击必定凶险万分。”
苏威这一劝谏,顿时引得众臣“呼啦”一下全部跪下,极力劝阻。
唯有裴世矩站在皇帝的身边,鄙夷地望着跪倒众臣,忍不住就想吐口唾沫。
皇帝大怒,拔出横刀,双手高举,对准身前几案,狠狠剁下。几案拦腰中分,断为两截,笔墨纸砚洒满一地。
“再有劝谏者,如同此案!”
=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