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英雄
字体: 16 + -

第010章 秦军统帅(一)修改版

    为了能打好这平定川中的最后一仗,司马错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快一个月,由于秦国实行的耕战制度、军功赏爵,曾涌现了大批的平民出身军事将领。

    平头百姓想要升官发财,唯一的出路就是上战场,可没有战争又哪来的爵位。

    这次随大将军出征,历尽万难,冒死翻越秦岭天险,士卒们没有一个叫苦、掉队,为的就是天险后面那无数的军功与爵位,可万没想到蜀王竟不战而降,令秦军将士大为失望。

    现在剩下最后一个目标,将士们都憋足了一股劲,要在这最后一战中显露身手,杀敌立功,可没想到就这关键时刻,大将军居然停了下来。

    就在巴国的老国王和龙锋及一干大臣彻夜商议的同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秦军大帐也是一片灯火通明。秦军帐篷绵延数里,井然有序排列在中军大帐的周围,旷野里四处都是秦军士兵燃起的篝火,火光映红了天际。

    中军大帐前纹丝不动的肃立着两排士兵,一个个玄衣黑甲、持戈挺盾,宛如一尊尊雕像,看上去不仅威风凛凛,而且显得神气庄严。辕门前的立着一支数丈高的旗杆,一面巨大的红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上绣着两个斗大的黑字‘司马’。

    此时大帐之中,一位中年汉子,象是在思考什么问题,他双手背在身后,手里握着一把竹简,在帐中慢慢的来回走动。这人看上去面目清瘦,高个子,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深眼窝,高鼻梁,一双眼睛异常的有神,他时而凝视地面,时而又眺望帐外的天际,这眼神给人一种坚定、沉着、而又富于智慧的感觉,此人正是这十万雄兵的统军大将司马错。

    逼降蜀王之后,司马错并未进驻蜀国的都城,他一边向秦惠王飞马报捷,一边委派随军参议暂时署理蜀国的一切事物,自己则随大军驻扎在城外,这天的傍晚时分收到了从咸阳来的简报,里面除了嘉奖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他在平定巴蜀之后,相机打通通往楚、越的通道,届时秦国可以凭借富庶的川中为基地,俯瞰整个中原大地。

    看完简报之后,司马错在心里暗赞秦王英明。

    相机打通楚、越通道,自己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之所以在咸阳廷议时并未提出,是怕遭来更多的反对与非议,没想到秦惠王不仅力排众议,支持自己兵行险着,翻越天险秦岭,奇袭巴蜀,而且更没想到的是秦王高瞻远瞩,想法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他一边庆幸自己生逢其时、得遇明主,一边又为自己即将建立的不世功勋、名标青史而激动。得遇这样的明君,这辈子还有何遗憾。一时间,他觉得自己有很多的话要对秦王说。

    于是,他一转身对着帐后叫道:

    “书记官!”

    “到!”

    随着司马错的点名,帐后一名文员一溜小跑的赶了进来。

    “大将军有何吩咐?”

    “给秦王上疏!”

    书记官一听,迅速的在旁边的一张文案上排开竹简,提笔等着大将军说话。司马错在帐内转了一圈,沉吟半晌,缓缓的说道:“我主英明!”

    书记官用篆书迅速的在竹简上工整的写这四个大字,继续等着大将军的下文。

    给秦王的上疏,司马错原本已经打好了腹稿,但他说完这四个字以后,忽然觉得自己要说的话业已全部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那些什么歌功颂德的华丽辞藻与这四个字相比,全是废话。

    于是他对书记官说道:“快马发出!”

    “啊!”书记官惊讶的嘴都合不拢,做文案书记他也有些年头了,如此短的上疏,简直是闻所未闻,他不敢多问,连忙将竹简卷起,套上一个皮囊,打上火漆封印送了出去。

    上疏送出之后,司马错又开始在心中盘桓起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有个习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断的踱步,在大帐中一圈又一圈的走着,他的亲兵都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所以在他思考问题时,都尽量轻手轻脚,不发出一星半点的声响。今天又是这样。期间管膳食的士卒几次过来,看见大将军在思考问题,都没敢打搅又退了出去。

    为了能打好这平定川中的最后一仗,司马错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快一个月,由于秦国实行的耕战制度、军功赏爵,曾涌现了大批的平民出身军事将领。平头百姓想要升官发财,唯一的出路就是上战场,可没有战争又哪来的爵位。这次随大将军出征,历尽万难,冒死翻越秦岭天险,士卒们没有一个叫苦、掉队,为的就是天险后面那无数的军功与爵位,可万没想到蜀王竟不战而降,令秦军将士大为失望。现在剩下最后一个目标,将士们都憋足了一股劲,要在这最后一战中显露身手,杀敌立功,可没想到就这关键时刻,大将军居然停了下来。

    这么一来,他手下的那些偏、裨将佐就按耐不住了,纷纷请战,但都被他一一呵斥回去。作为一支军队的统帅,司马错的想法和那些将领当然不同,军功爵位已经不再是他考虑的范畴,他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才能以最小的损失去获取最大的利益。毕竟巴国和蜀国不同,巴国的虎族勇士,一直以来就以勇猛、凶悍著称于世,虽说自己有十万如同虎貔般的大秦将士,不惧怕他们。可要是损兵折将,即使攻克巴国拿下江州,他觉得也有负秦王的重托。

    “不战而屈人之兵。”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司马错在自己的心中问道。就在他来回走动间,一个思考多日的大胆计划,渐渐的在他心中成熟起来。于是,他对着帐外喊道:“中军!”

    “到!”守侯在帐外的中军应声而到。

    “击鼓升帐!”

    “领命!”

    “咚!咚!咚!……”震撼人心的鼓声在黑夜里敲响。

    大将军升帐,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迅速的传遍整个秦军大营。所有的将领都以最快的速度,全身披挂赶赴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的虎皮交椅之上,坐着已经换好大将军服饰的司马错,他面无表情的望着一个个鱼贯而入的将军。不多久,三通鼓罢,所有将佐都已经在大帐内集合,按照官职、爵位的大小分列两排,整齐的站在大将军的面前。此时,中军跑步到前面向司马错大声的报告:“报大将军,除当值军官以外,所有前、中、后三营将领全部到齐,请大将军示下!”在得到司马错的点头示意之后,中军转身走出帐外。

    司马错这才缓缓的从虎皮交椅之上站了起来,走到众位将领的前面,以一种平缓而又异常沉实的声调喊了一声:

    “众将士!”

    “喏!”

    大将军升帐,肯定是出征在即。已经憋了多日的一干将领,好容易盼到了这一天,于是大伙都卯足了劲,把这个‘喏!’唱的山响。司马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满意的望着自己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