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掠夺生命
空荡荡的曲阿城楼上,一下子涌出一大帮人,霎时兵甲林立,彩旗飘展,硕大五彩镶边的曹字帅旗杵立在了曲阿最高的城楼顶上,昭告着来犯之敌此处的主帅是谁。
正对远处来犯袁军的城墙上,此时也有四辆投石车被几十名强壮的士兵推上城墙。其中就有被人抬着走出一处甬道的曹智和鲁肃。鲁肃趴伏在马背上回到曲阿城,找来郎中一看,才知道自己“伤的”有多严重。白嫩的屁股上被那丧尽天良袁军骑兵刺中一支毛笔粗的血窟窿,而且只差一厘米就要扎中**。在鲁肃不知情下又摔磨滚爬,加剧伤口扩大和严重程度。还算幸运的是鲁肃全身就数屁股上肉最多,未伤及“筋骨”,但郎中依然嘱咐鲁肃要趴床修养一段时日。这会儿,曹智和鲁肃并躺而就,只不过曹智是斜躺,鲁肃是趴躺。
曹智很高兴鲁肃和他一样了,他们二人这回真来了段“床上点兵”,这要真让吴景知道,他们是这样打赢他的,肯定回气歪了嘴巴。
反正吴景没气歪嘴巴之前,鲁肃一直在生气。因为他通过这几日曹智对他的解释,知道了曹智说他"菊花"的第一次竟被一支矛枪夺走是什么意思了。怪不得曹智每次说完就贼贼地掩嘴偷笑,还十三点嘻嘻的老问他有没有伤到他家“二弟”。曹智竟胡吹他曾经就这么不小心伤过董卓的“二弟”还让东汉第一军阀董卓抱憾终身,差点得了神经病云云。
谁信?鲁肃嘴上没说,心下却怀疑曹智认不认识董卓都是两说的事。
此时还未等曹智出言调侃,埋伏在城中的大军正蜂拥朝城外开去。列阵,准备开始攻击混乱的袁军。分成前中后三段的袁军,此时全都遭受到袭击。前军正有孙河大声叱喝、挥鞭,他试图控制住最混乱的五千前军,在抵住两边曹军箭矢和空中飞石强压之下,他也要属下列阵准备接受从曲阿城涌出的五千兵士的冲击。
而吴景所处的中军,也遭受着箭矢和少许飞石的袭击。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段飞石和羽箭稍停的一瞬间,他们的侧身处遭受了一队近二千骑兵拦腰冲杀。
而这股骑兵,则由曹军最精锐的主力骑兵,他们个个手持厚背大刀,最适合这种冲锋砍劈的任务。两骑一排接近袁军时忽地加速,朝前冲来。
曹军此队骑兵均戴重盔穿坚甲,不怕一般箭矢,战马亦然,在战场上确有任意纵横莫之能御的能力。若给它们冲入阵来,战斗队形休想再能保持完整。
大刀挥撒处,片片血雨溅洒而出,首先被触及的袁军步兵,如西瓜般一个个头离身飞出。此时若曹军后援骑兵继续这般抢杀,袁军不败者几稀矣。可惜现在曹智只有这么一支骑兵。骑兵虽少但与高地上的弓箭手密切配合,互相掩护接应,以扩大杀伤为主要目的,一路拦腰斩进袁军中军,再折返肆虐吴景惊慌纷乱的部队。
在这些骑兵中亦有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是急于找回自信的曹休。
曹智在获知曹休杀人大吐特吐之事后,二话不说就把曹休调离亲卫营,让其加入曹军骑兵营。作为士兵第一次杀人,腿软、呕吐是正常的事,事后肯定会招至同伴的嘲笑和讥讽。一般人对这种嘲笑可以不在乎,但曹休是曹智的亲侄子,这军营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曹智上上下下的将官士兵都戏称他一句小主公,这让曹休一度感觉良好。
但在翠螺山上出了那件丢人事,曹休回来后,感觉无地自容,想死的心都有了。曾经让他自豪的身份,此时竟变成了无比沉重的负担,让他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压力。
曹智很清楚这一点,他知道要让曹休最快的摆脱思想负担,从拾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尽快的重上战场,去杀更多的人,从血腥中唤醒自己的斗志。
曹智见到把自己关在房里的曹休时,屁话没多说一句,把秦皇剑扔给了他,再扔给他一句:"让此剑饮满敌人的血再回来见我!"随即曹休就到了骑兵营作一名普通的骑兵。
此时,曹休随第一批骑兵已冲杀过敌军腰步。曹休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长枪刺入了一名袁军士兵的身体,他的马跑的太快,或许是他太紧张了,以至于他都来不及拔出他的长枪,及看到敌人倒下死去的瞬间。
说实话他依然有些紧张,他努力的要自己不紧张,并告戒自己,他是曹家的男人,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正在曹休定神之际,在袁军阵形的一处,一名丢盔卸甲的单人独骑冲出重围,顺着一条河道没命狂奔而去。
这种事在现在混乱的袁军里是屡有发生,袁军将官根本没空没精力理会,只能刨啸着怒骂几声。
曹休启能放过此等良机,"沧浪"一声拔出秦皇剑,双腿夹紧马腹,高喝一声"驾!"就人马飙射而出,紧追而去。
而那名逃跑的袁军士兵,一路奔逃,一路频频回头张望着。他到不是在张望敌军情况,而是正担心自己人追杀上来。很快他就发现了紧追不舍的曹休。那袁军士兵一面逃窜,一面回头放箭,但连射数箭都没射中。越射不中,这名袁军士兵就越慌乱,在一个河床的弯道上,坐骑突然滑倒,把他摔了下来。
骑至近前的曹休在敌军倒地一丈开外,止马停步,面对已手无寸铁袁军士兵一步步逼近。
袁军士兵见追来的曹军士兵是个娃娃脸,顿时心生一丝希望,跪地朝着马上曹休求告道:"小兄弟,小兄弟求你放过我,只要你放过我,这些,这些我都送与你......"
曹休下了马,手提秦皇剑看也不看那袁军士兵手中的黄白之物,慢慢向他逼近。
袁军士兵以为曹休嫌少,又搜肠刮肚的掏出了几件女人用的手饰,哀求道:"如小爷能放过我,你能大富大贵!"
这名袁军士兵可能也小有官职,身边倒是存有些许钱财。这些钱财放在普通百姓人家的确称得上大富大贵了。但在曹休眼里这些又算得了什么,他更看中地上这名袁军的性命。
曹休下意识地用左手擦了擦嘴,他提剑的手微微有些发抖。这毕竟是他真正面对面的要斩杀一个人,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说,怎能一点不紧张?
地上袁军早已注意到了曹休的紧张,他趁曹休擦嘴时突然猛地跃起,想夺他的剑。但稍稍晚了点,曹休双手挥剑,"啊"地一声用尽平身的力气猛砍到袁军士兵的肩膀上。
这一剑不仅使袁军士兵绝望,剑身清晰地滑冲入体,没有疼痛,只有无尽的凉意。
这一剑让此名袁军绝望之时,同时也消除了曹休的紧张。曹休迅速收剑挥出他的第二剑,那袁军士兵的头颅离开颈项,在河岸边球似的滚出很远。
以秦皇剑的锋利,那曹休的第一剑已差不多要了对手的性命,第二剑纯属是一种戾气的爆发,作为一名真正战士应有的戾气。
曹休平息两口气后,滴血的剑锋在那具无头尸体上抹擦两下,捡拾起那对黄白之物,在手上掂了两下,一摇头塞入怀中,快步来到头颅的滚落处,一撤脖间的方巾把那死不冥目的袁军头颅三包两包,扎成个包袱状,再往腰间一系,跳上马鞍,欢快的一声长啸,打马绝尘而去。
曹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掠夺的快感,这快感不知是那掠夺的财物带来的,还是掠夺那袁军士兵生命带来的……
########
吴景此时亦清醒,也知眼前情势不妙,命令擂鼓鸣号,下达全军抗敌,但却已由主动变成被动。
一时双方鼓鸣人喊,箭矢交飞,杀声震天。
此时袁军前锋兵士狼狈溃败,中军又怕失去前锋掩护,中路又被斩断陷进二面受敌的窘境。
吴景知道此时不易久战,连忙遵从桥蕤意见,放弃与前锋和一部分中军的接应,率后队和一半中军撤退,退回牛渚站温脚跟,再作计较。
岂知部队在返身前冲时虽势不可挡,但转刚转过一处弯道,刚后军变前军狂奔部队却硬生生的刹住车。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使前部步兵近半在急忙停身下碰撞一团,队形混乱之极。
这也难怪后军官兵要硬生生刹车了,只见转过此处弯道,一万曹军已列阵静候。
阵前引军旗上飘展着两面硕大的王字和杜字,有经验的袁兵知道这是曹军两位领兵将领的姓氏。从旗帜前后摆放的位置来看此阵曹军主将是王平,副将是他们的老对手杜大目。
王平并没有让惊魂未定的袁军有喘息的机会,只见他立马阵前把手轻轻一挥,身后战鼓响起,那奇形怪状的阵势开始发动。
随着有节奏的鼓点,曹军阵势缓缓向前移出几步后,突然发动。只见从阵势两旁尖尖的冲出两队手持长矛的兵士,呈扇形直冲袁军两翼而来。
正对远处来犯袁军的城墙上,此时也有四辆投石车被几十名强壮的士兵推上城墙。其中就有被人抬着走出一处甬道的曹智和鲁肃。鲁肃趴伏在马背上回到曲阿城,找来郎中一看,才知道自己“伤的”有多严重。白嫩的屁股上被那丧尽天良袁军骑兵刺中一支毛笔粗的血窟窿,而且只差一厘米就要扎中**。在鲁肃不知情下又摔磨滚爬,加剧伤口扩大和严重程度。还算幸运的是鲁肃全身就数屁股上肉最多,未伤及“筋骨”,但郎中依然嘱咐鲁肃要趴床修养一段时日。这会儿,曹智和鲁肃并躺而就,只不过曹智是斜躺,鲁肃是趴躺。
曹智很高兴鲁肃和他一样了,他们二人这回真来了段“床上点兵”,这要真让吴景知道,他们是这样打赢他的,肯定回气歪了嘴巴。
反正吴景没气歪嘴巴之前,鲁肃一直在生气。因为他通过这几日曹智对他的解释,知道了曹智说他"菊花"的第一次竟被一支矛枪夺走是什么意思了。怪不得曹智每次说完就贼贼地掩嘴偷笑,还十三点嘻嘻的老问他有没有伤到他家“二弟”。曹智竟胡吹他曾经就这么不小心伤过董卓的“二弟”还让东汉第一军阀董卓抱憾终身,差点得了神经病云云。
谁信?鲁肃嘴上没说,心下却怀疑曹智认不认识董卓都是两说的事。
此时还未等曹智出言调侃,埋伏在城中的大军正蜂拥朝城外开去。列阵,准备开始攻击混乱的袁军。分成前中后三段的袁军,此时全都遭受到袭击。前军正有孙河大声叱喝、挥鞭,他试图控制住最混乱的五千前军,在抵住两边曹军箭矢和空中飞石强压之下,他也要属下列阵准备接受从曲阿城涌出的五千兵士的冲击。
而吴景所处的中军,也遭受着箭矢和少许飞石的袭击。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段飞石和羽箭稍停的一瞬间,他们的侧身处遭受了一队近二千骑兵拦腰冲杀。
而这股骑兵,则由曹军最精锐的主力骑兵,他们个个手持厚背大刀,最适合这种冲锋砍劈的任务。两骑一排接近袁军时忽地加速,朝前冲来。
曹军此队骑兵均戴重盔穿坚甲,不怕一般箭矢,战马亦然,在战场上确有任意纵横莫之能御的能力。若给它们冲入阵来,战斗队形休想再能保持完整。
大刀挥撒处,片片血雨溅洒而出,首先被触及的袁军步兵,如西瓜般一个个头离身飞出。此时若曹军后援骑兵继续这般抢杀,袁军不败者几稀矣。可惜现在曹智只有这么一支骑兵。骑兵虽少但与高地上的弓箭手密切配合,互相掩护接应,以扩大杀伤为主要目的,一路拦腰斩进袁军中军,再折返肆虐吴景惊慌纷乱的部队。
在这些骑兵中亦有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是急于找回自信的曹休。
曹智在获知曹休杀人大吐特吐之事后,二话不说就把曹休调离亲卫营,让其加入曹军骑兵营。作为士兵第一次杀人,腿软、呕吐是正常的事,事后肯定会招至同伴的嘲笑和讥讽。一般人对这种嘲笑可以不在乎,但曹休是曹智的亲侄子,这军营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曹智上上下下的将官士兵都戏称他一句小主公,这让曹休一度感觉良好。
但在翠螺山上出了那件丢人事,曹休回来后,感觉无地自容,想死的心都有了。曾经让他自豪的身份,此时竟变成了无比沉重的负担,让他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压力。
曹智很清楚这一点,他知道要让曹休最快的摆脱思想负担,从拾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尽快的重上战场,去杀更多的人,从血腥中唤醒自己的斗志。
曹智见到把自己关在房里的曹休时,屁话没多说一句,把秦皇剑扔给了他,再扔给他一句:"让此剑饮满敌人的血再回来见我!"随即曹休就到了骑兵营作一名普通的骑兵。
此时,曹休随第一批骑兵已冲杀过敌军腰步。曹休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长枪刺入了一名袁军士兵的身体,他的马跑的太快,或许是他太紧张了,以至于他都来不及拔出他的长枪,及看到敌人倒下死去的瞬间。
说实话他依然有些紧张,他努力的要自己不紧张,并告戒自己,他是曹家的男人,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正在曹休定神之际,在袁军阵形的一处,一名丢盔卸甲的单人独骑冲出重围,顺着一条河道没命狂奔而去。
这种事在现在混乱的袁军里是屡有发生,袁军将官根本没空没精力理会,只能刨啸着怒骂几声。
曹休启能放过此等良机,"沧浪"一声拔出秦皇剑,双腿夹紧马腹,高喝一声"驾!"就人马飙射而出,紧追而去。
而那名逃跑的袁军士兵,一路奔逃,一路频频回头张望着。他到不是在张望敌军情况,而是正担心自己人追杀上来。很快他就发现了紧追不舍的曹休。那袁军士兵一面逃窜,一面回头放箭,但连射数箭都没射中。越射不中,这名袁军士兵就越慌乱,在一个河床的弯道上,坐骑突然滑倒,把他摔了下来。
骑至近前的曹休在敌军倒地一丈开外,止马停步,面对已手无寸铁袁军士兵一步步逼近。
袁军士兵见追来的曹军士兵是个娃娃脸,顿时心生一丝希望,跪地朝着马上曹休求告道:"小兄弟,小兄弟求你放过我,只要你放过我,这些,这些我都送与你......"
曹休下了马,手提秦皇剑看也不看那袁军士兵手中的黄白之物,慢慢向他逼近。
袁军士兵以为曹休嫌少,又搜肠刮肚的掏出了几件女人用的手饰,哀求道:"如小爷能放过我,你能大富大贵!"
这名袁军士兵可能也小有官职,身边倒是存有些许钱财。这些钱财放在普通百姓人家的确称得上大富大贵了。但在曹休眼里这些又算得了什么,他更看中地上这名袁军的性命。
曹休下意识地用左手擦了擦嘴,他提剑的手微微有些发抖。这毕竟是他真正面对面的要斩杀一个人,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说,怎能一点不紧张?
地上袁军早已注意到了曹休的紧张,他趁曹休擦嘴时突然猛地跃起,想夺他的剑。但稍稍晚了点,曹休双手挥剑,"啊"地一声用尽平身的力气猛砍到袁军士兵的肩膀上。
这一剑不仅使袁军士兵绝望,剑身清晰地滑冲入体,没有疼痛,只有无尽的凉意。
这一剑让此名袁军绝望之时,同时也消除了曹休的紧张。曹休迅速收剑挥出他的第二剑,那袁军士兵的头颅离开颈项,在河岸边球似的滚出很远。
以秦皇剑的锋利,那曹休的第一剑已差不多要了对手的性命,第二剑纯属是一种戾气的爆发,作为一名真正战士应有的戾气。
曹休平息两口气后,滴血的剑锋在那具无头尸体上抹擦两下,捡拾起那对黄白之物,在手上掂了两下,一摇头塞入怀中,快步来到头颅的滚落处,一撤脖间的方巾把那死不冥目的袁军头颅三包两包,扎成个包袱状,再往腰间一系,跳上马鞍,欢快的一声长啸,打马绝尘而去。
曹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掠夺的快感,这快感不知是那掠夺的财物带来的,还是掠夺那袁军士兵生命带来的……
########
吴景此时亦清醒,也知眼前情势不妙,命令擂鼓鸣号,下达全军抗敌,但却已由主动变成被动。
一时双方鼓鸣人喊,箭矢交飞,杀声震天。
此时袁军前锋兵士狼狈溃败,中军又怕失去前锋掩护,中路又被斩断陷进二面受敌的窘境。
吴景知道此时不易久战,连忙遵从桥蕤意见,放弃与前锋和一部分中军的接应,率后队和一半中军撤退,退回牛渚站温脚跟,再作计较。
岂知部队在返身前冲时虽势不可挡,但转刚转过一处弯道,刚后军变前军狂奔部队却硬生生的刹住车。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使前部步兵近半在急忙停身下碰撞一团,队形混乱之极。
这也难怪后军官兵要硬生生刹车了,只见转过此处弯道,一万曹军已列阵静候。
阵前引军旗上飘展着两面硕大的王字和杜字,有经验的袁兵知道这是曹军两位领兵将领的姓氏。从旗帜前后摆放的位置来看此阵曹军主将是王平,副将是他们的老对手杜大目。
王平并没有让惊魂未定的袁军有喘息的机会,只见他立马阵前把手轻轻一挥,身后战鼓响起,那奇形怪状的阵势开始发动。
随着有节奏的鼓点,曹军阵势缓缓向前移出几步后,突然发动。只见从阵势两旁尖尖的冲出两队手持长矛的兵士,呈扇形直冲袁军两翼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