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终于来了
李典今天有点喝高了,站在城墙垛口上,李典抓起一捧积雪,团成了一个雪球,使足了力气,狠狠扬向城外茫茫夜色之中,只是现在李典有点踉跄,这一使力拉得筋脉有些疼感,脚下被巡城士兵踩得冻结的路面也很滑,几乎将他摔倒,骇得曹智抢上一步,一掌托在他肋下,将他的身子稳稳地托住,又好气又好笑地骂道:“怎么童心未免啊,小心摔到了”。
李典扭了扭有点僵硬的脖子,不服气地挺直了身子,回道“没事!没事!大哥,我没事!”
“大哥,你说咱们都来了皖。。。。。。皖城两三个月了,老是这么吃喝、操练,真。。。。。。真是没劲!"
"想家了吧你,是啊!我们都出门在外一年多了,从初春离开历阳到现在都已经下雪了,也应该想家了,特别是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夜。"曹智很理解这种对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他们都是人,不是战争机器,都是会想家的。
李典虽说的确是有些想家了,但被曹智说中了,依然感觉有些难为情,死鸭子嘴硬的他继续强辩道:"男子汉大丈夫何处都能为家,我不想,就是这么整日无所事事,太憋闷了。"
曹智轻轻一笑,道:"是啊!人最怕的就是没事可干,这段时日也着实憋坏你们了。"
曹智为了保持低调和部队的纪律,在进入皖城后,就一直把兵马集中在北门驻扎地。无事不可随意出营,去招摇过事。
这一来是为了安全,不让这些口袋里有了些钱的兵疙瘩惹事生非。人,特别是男人,有了钱,你说能干出些什么好事,**、喝酒、赌钱,这些个"毒"一但被染上,就会使人沉迷,甚至难以自拔。而且还容易走漏他们媚邬之事,现在虽说已脱离了吕布、王允的势力范围,但曹智依然希望能把此事瞒上一段时日。毕竟长安方面从来未曾公开过此事,只昭告天下,董卓伏法之事,对于媚邬之事只字未提。曹智也要厚道一回,不能得了便宜,又把人家吕布的伤疤再揭一回。
二来部队也要加紧操练,只有保持良好的战斗力,才是保证每个人小命的关键。
在外人看来曹智这么做是严肃军纪,治军严谨,连陆康也私下赞赏过曹智确实有些才干。
当然,军营不是监狱,也总要给人放放风、散松一下。难得的放松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是曹智在前世经常听到的现代管理理论。
曹智规定每日放三十个左右兵士可以离营,去繁华的街市吃饭、**、买些必需之物。两三个月下来其实每个兵士也就轮上一两趟出营休假的机会,但他们每个人都回味无穷,津津乐道着每一次出营的收获。
这样既缓解了士兵枯燥乏味的生活,又很好的控制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再有就是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使他们不至于挥霍钱财,惹出事端,又时时期盼下一次的出营。
但曹智的用心良苦,依然挡不住士兵们思念故乡、家人的情感。
"大哥,你说这江夏蛮还会来打皖城吗?可别我们在这傻等,那帮蛮子已经在其他地方乐开了花。"
"不会,应该是不会,一来在江夏,黄祖在蛮人居住的地区驻有重兵,那帮蛮军很难在那里讨得好处,二来,今年江夏连番着灾,江夏当地汉人也快解不开锅了,就算他们打得过黄祖,江夏也是无余粮再供求他们。让他们长途奔袭去其他郡县抢夺也不太可能,蛮人没有长途作战的人力、物力。再说陆康已放出消息,皖城屯有大批粮草,蛮人就算知道凶险,为了生存也会挺而走险,但他们这是怎么了?迟迟不见动静?"
就在这时,两人正在说话间,曹智忽然看到一束火苗蓬然从对面李典两颗又黑又亮的眸子里闪烁起来。
李典此时也惊骇地瞪大了双眼,从曹智的肩头直望过去,愣愣地注视着远方。
曹智以为他看到了什么,愣了神,便取笑道:"怎么了,被我的话绕迷糊了,还是看见美女了,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曹智霍然回头,城墙东西两头各有一座烽火台,此时东侧的烽火台已经点燃,烈火熊熊,远远的,蜿蜒的城墙延伸到山林深处,还有几点星火闪耀。
曹智立时一惊,再向西看去,便在此时,西城墙上的烽火台也轰地一声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势猛烈,紧接着向西更远处的山脊上的烽火台也点燃了,向着更远方传递过去。
李典张大了嘴巴,半晌才猛地扭过来,看向曹智,两双眸子里传递着同一个讯息:“蛮子来了!”
曹智当下急忙拉起李典向郡府飞奔而去。此时城门紧闭,城内的居民也早已因为烽火而纷纷涌出家门。江夏蛮率部袭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通常小规模的战事,是不会启用烽火台传讯的,今晚这情形显得有些特别,似乎已经有关隘直接受到了攻击,虽说早有传闻说今年的江夏蛮会发动比以往更猛列的攻击,但真的来了,这些百姓还是感到惊慌。
曹智和李典赶至郡府时,郡府早已挤满了皖城所有官员,大大小小站了十几人。
陆康干这个可是驾轻就熟,当下一面派探马同最近的几家传舍(就是驿站取得联系,打听进一步消息,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回内城调兵,同时又着人通知各府衙大小官员一直到勤杂仆役,要求所有人员都配戴刀枪,随时准备上城支援。
曹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说实话,这些日子以来,他每日都来郡府报到,趁机观摩陆康处理一郡大小事务,陆康自已基本不干什么正事,都有底下一众官员代他处理政务。
陆康成天还是很忙,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有时连人都见不着,也从来不和曹智多谈些什么。曹智向他请教,他也总是不冷不热的回复,有时甚至都懒得与他多谈。弄得求学心切的曹智很郁闷,只好在城内东游西逛,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去观摩学习。
李典扭了扭有点僵硬的脖子,不服气地挺直了身子,回道“没事!没事!大哥,我没事!”
“大哥,你说咱们都来了皖。。。。。。皖城两三个月了,老是这么吃喝、操练,真。。。。。。真是没劲!"
"想家了吧你,是啊!我们都出门在外一年多了,从初春离开历阳到现在都已经下雪了,也应该想家了,特别是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夜。"曹智很理解这种对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他们都是人,不是战争机器,都是会想家的。
李典虽说的确是有些想家了,但被曹智说中了,依然感觉有些难为情,死鸭子嘴硬的他继续强辩道:"男子汉大丈夫何处都能为家,我不想,就是这么整日无所事事,太憋闷了。"
曹智轻轻一笑,道:"是啊!人最怕的就是没事可干,这段时日也着实憋坏你们了。"
曹智为了保持低调和部队的纪律,在进入皖城后,就一直把兵马集中在北门驻扎地。无事不可随意出营,去招摇过事。
这一来是为了安全,不让这些口袋里有了些钱的兵疙瘩惹事生非。人,特别是男人,有了钱,你说能干出些什么好事,**、喝酒、赌钱,这些个"毒"一但被染上,就会使人沉迷,甚至难以自拔。而且还容易走漏他们媚邬之事,现在虽说已脱离了吕布、王允的势力范围,但曹智依然希望能把此事瞒上一段时日。毕竟长安方面从来未曾公开过此事,只昭告天下,董卓伏法之事,对于媚邬之事只字未提。曹智也要厚道一回,不能得了便宜,又把人家吕布的伤疤再揭一回。
二来部队也要加紧操练,只有保持良好的战斗力,才是保证每个人小命的关键。
在外人看来曹智这么做是严肃军纪,治军严谨,连陆康也私下赞赏过曹智确实有些才干。
当然,军营不是监狱,也总要给人放放风、散松一下。难得的放松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是曹智在前世经常听到的现代管理理论。
曹智规定每日放三十个左右兵士可以离营,去繁华的街市吃饭、**、买些必需之物。两三个月下来其实每个兵士也就轮上一两趟出营休假的机会,但他们每个人都回味无穷,津津乐道着每一次出营的收获。
这样既缓解了士兵枯燥乏味的生活,又很好的控制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再有就是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使他们不至于挥霍钱财,惹出事端,又时时期盼下一次的出营。
但曹智的用心良苦,依然挡不住士兵们思念故乡、家人的情感。
"大哥,你说这江夏蛮还会来打皖城吗?可别我们在这傻等,那帮蛮子已经在其他地方乐开了花。"
"不会,应该是不会,一来在江夏,黄祖在蛮人居住的地区驻有重兵,那帮蛮军很难在那里讨得好处,二来,今年江夏连番着灾,江夏当地汉人也快解不开锅了,就算他们打得过黄祖,江夏也是无余粮再供求他们。让他们长途奔袭去其他郡县抢夺也不太可能,蛮人没有长途作战的人力、物力。再说陆康已放出消息,皖城屯有大批粮草,蛮人就算知道凶险,为了生存也会挺而走险,但他们这是怎么了?迟迟不见动静?"
就在这时,两人正在说话间,曹智忽然看到一束火苗蓬然从对面李典两颗又黑又亮的眸子里闪烁起来。
李典此时也惊骇地瞪大了双眼,从曹智的肩头直望过去,愣愣地注视着远方。
曹智以为他看到了什么,愣了神,便取笑道:"怎么了,被我的话绕迷糊了,还是看见美女了,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曹智霍然回头,城墙东西两头各有一座烽火台,此时东侧的烽火台已经点燃,烈火熊熊,远远的,蜿蜒的城墙延伸到山林深处,还有几点星火闪耀。
曹智立时一惊,再向西看去,便在此时,西城墙上的烽火台也轰地一声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势猛烈,紧接着向西更远处的山脊上的烽火台也点燃了,向着更远方传递过去。
李典张大了嘴巴,半晌才猛地扭过来,看向曹智,两双眸子里传递着同一个讯息:“蛮子来了!”
曹智当下急忙拉起李典向郡府飞奔而去。此时城门紧闭,城内的居民也早已因为烽火而纷纷涌出家门。江夏蛮率部袭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通常小规模的战事,是不会启用烽火台传讯的,今晚这情形显得有些特别,似乎已经有关隘直接受到了攻击,虽说早有传闻说今年的江夏蛮会发动比以往更猛列的攻击,但真的来了,这些百姓还是感到惊慌。
曹智和李典赶至郡府时,郡府早已挤满了皖城所有官员,大大小小站了十几人。
陆康干这个可是驾轻就熟,当下一面派探马同最近的几家传舍(就是驿站取得联系,打听进一步消息,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回内城调兵,同时又着人通知各府衙大小官员一直到勤杂仆役,要求所有人员都配戴刀枪,随时准备上城支援。
曹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说实话,这些日子以来,他每日都来郡府报到,趁机观摩陆康处理一郡大小事务,陆康自已基本不干什么正事,都有底下一众官员代他处理政务。
陆康成天还是很忙,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有时连人都见不着,也从来不和曹智多谈些什么。曹智向他请教,他也总是不冷不热的回复,有时甚至都懒得与他多谈。弄得求学心切的曹智很郁闷,只好在城内东游西逛,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去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