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走镖(三)
第三天一大早,董遵诲率领他手下五十名士兵就来到了福旺镖局的院子里。虽然早就得到通知,但是马德海还是吓了一大跳,这是山南东道的郡兵吗?怎么装备这般精良,每名士兵脱下外面的号衣后居然都穿着精工打造的铁甲,而且每名士兵还都有着一匹来自北方的高头大马,武备方面丝毫不逊于朝廷的禁军。
董遵诲自然不会告诉他,铁甲都是从襄州厚颜勒索来的,高头大马都是出使南平的时候从白延遇军中蹭来的,他只是微笑着听着马德海的赞扬声,不置一词。
马德海对董遵诲的谦虚很是欣赏,对他的小心谨慎也很赞赏,他对董遵诲说道:“大掌柜的,在这开封府,咱们必须小心,您把铁甲遮盖起来就对了,免得被官府发觉,惹来麻烦。虽然您也有着官身,但是最好还是不惹麻烦。不过根据我的经验,等咱们出城之后,我建议您打出您的旗帜,除下号衣,露出铁甲!”
董遵诲很是好奇,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咱们是去邺都投军,大张旗鼓不是更招惹麻烦嘛!”
马德海笑着说道:“您不曾来过咱们北方不知道,这个时代,兵就是匪!……我不是说你们,我是说那些个乱兵。看到咱们镖局这些马匹,乱兵们肯定会心动,很可能偷偷来抢咱们的马匹。不过如果咱们全穿着铁甲、高举大旗,他们反而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私自抢劫跟杀官造反是两个概念!”
董遵诲连连点头,立即向部队下令,等到出城以后,除掉遮挡铁甲的号衣,打起他都虞候的旗号来。
马德海见董遵诲从谏如流,心中也是欣喜,他本来是没有名位的贫民,却能得到如此看重,对董遵诲也很是感激。众人在镖局里休整一二,在马鞍边捆好喂马的豆饼、草料,在马鞍后捆好野地宿营用的毛毡,还套上两套大车,携带好粮食、炊具,现在可是战乱时节,必须做好准备。
不久,李涛带着两名侍妾、一名管家、四名仆役及十名精干汉子来到镖局之中,见镖局中有如此多的精干“趟子手”,李涛很是满意,这些自己的安全算是有彻底保障了。李涛特意命管家叫来福旺镖局的掌柜王政忠,嘉赏些财物。
王政忠早就与董遵诲反复盘算过得失,反正那李涛早晚得得知董遵诲一行的真实身份,不如及早坦白。再说了李涛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却有着向皇帝上密奏的权力,万一让他心存误解,将不利于董遵诲日后的官场生涯。
王政忠拿到赏赐的财物后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说明这些护送队伍乃是随州都虞候董遵诲的亲兵,这次他们听从朝廷的号召,愿意自费北上加入王师,讨伐逆贼护卫大汉。董遵诲一行正好路过开封,由于携带的盘缠有限,这才愿意兼职做保镖,护送大家北上邺都。
李涛很是吃惊,也对董遵诲等人的忠心表示赞赏。既然对方是官身,为了路上方便打交道,李涛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王政忠故意做出吃惊的样子来,连忙下跪请安,又跑出去请来董遵诲,与那李涛相见。
董遵诲等人很快走进大堂,与李涛寒暄一二,互相做了一番介绍。董遵诲虽然只是地方的一个都虞候,但是他的父亲董宗本乃是皇帝陛下潜邸时的故人,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何况前些日子,董宗本主动派兵增援郢州,也算是赢得了大家的赞誉,皇帝甚至亲口赞他识大体,也算是难得的荣誉了。
李涛担任给事中,对这些事一清二楚,自然对董遵诲不敢怠慢。而一旁的马德海见皇帝亲信给事中对董遵诲都如此客气,顿时瞪大了眼睛,对董遵诲真有些刮目相看的赶紧。
就听李涛对董遵诲说道:“道安老弟,我这次出京乃是奉命前去探查归德军和镇宁军的武备情况,调查两军的军纪及战斗力,不好大肆宣扬。一路上的安全,就劝仰仗你了。”
说到这里,李涛又想起自己携带的两个侍妾来,害怕董遵诲笑话自己,也害怕他向别人宣扬自己假公济私、携妓出游,便连忙解释道:“老夫这两个侍妾,是邺都、澶州人士,熟知乡土信息,这次也是让她们做个介绍,方便老夫了解情况。”
董遵诲连连称赞:“大人心忧国事,躬身行事,实在是我等晚辈的楷模啊!”
李涛连连逊谢,宾主一团和气。很快,大家整理好行囊,准备出发。李涛和两名侍妾乘坐一辆马车,他的管家与四名仆役乘坐另一辆马车,随行的十名护卫在马车两边步行护卫。至于董遵诲等人,则在马车两侧行军,将马车保护在最中央。
现在马车上没有橡胶轮胎,又没有轴承、滚珠,更没有液气悬挂系统,如果马车速度过快,那就会苦守颠簸。从开封到曹州,虽然有条大道,但是年久失修,并不平坦。幸好董遵诲一行早就在开封府城东的码头上定下一艘大船,准备沿五丈河前往曹州。
上船之后,将马匹全部赶到船舱的底层,在船的桅杆上悬挂起董遵诲的都虞候旗帜来,正中是一个浓墨写就的“董”字,很是明显。
远处一看,就知道是朝廷的都虞候。至于这都虞候属于哪个系统,是禁军还是地方郡兵,这谁也不知道。一般人看到这船是从开封驶出,猜测乃是朝廷中的嫡系部队军官,更是不敢招惹,赶紧让开航道。
不过即便如此,董遵诲一行的速度仍然不算太快。五丈河中有太多的粮草辎重船,这些船很是笨重,加上航道中有没有调度,时不时堵在一起,堵塞交通。这时大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慢慢排队通行,效率极低。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涛也不便越级指挥。他只能连忙写下奏章,派人上岸通过驿站送回朝廷,希望
董遵诲自然不会告诉他,铁甲都是从襄州厚颜勒索来的,高头大马都是出使南平的时候从白延遇军中蹭来的,他只是微笑着听着马德海的赞扬声,不置一词。
马德海对董遵诲的谦虚很是欣赏,对他的小心谨慎也很赞赏,他对董遵诲说道:“大掌柜的,在这开封府,咱们必须小心,您把铁甲遮盖起来就对了,免得被官府发觉,惹来麻烦。虽然您也有着官身,但是最好还是不惹麻烦。不过根据我的经验,等咱们出城之后,我建议您打出您的旗帜,除下号衣,露出铁甲!”
董遵诲很是好奇,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咱们是去邺都投军,大张旗鼓不是更招惹麻烦嘛!”
马德海笑着说道:“您不曾来过咱们北方不知道,这个时代,兵就是匪!……我不是说你们,我是说那些个乱兵。看到咱们镖局这些马匹,乱兵们肯定会心动,很可能偷偷来抢咱们的马匹。不过如果咱们全穿着铁甲、高举大旗,他们反而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私自抢劫跟杀官造反是两个概念!”
董遵诲连连点头,立即向部队下令,等到出城以后,除掉遮挡铁甲的号衣,打起他都虞候的旗号来。
马德海见董遵诲从谏如流,心中也是欣喜,他本来是没有名位的贫民,却能得到如此看重,对董遵诲也很是感激。众人在镖局里休整一二,在马鞍边捆好喂马的豆饼、草料,在马鞍后捆好野地宿营用的毛毡,还套上两套大车,携带好粮食、炊具,现在可是战乱时节,必须做好准备。
不久,李涛带着两名侍妾、一名管家、四名仆役及十名精干汉子来到镖局之中,见镖局中有如此多的精干“趟子手”,李涛很是满意,这些自己的安全算是有彻底保障了。李涛特意命管家叫来福旺镖局的掌柜王政忠,嘉赏些财物。
王政忠早就与董遵诲反复盘算过得失,反正那李涛早晚得得知董遵诲一行的真实身份,不如及早坦白。再说了李涛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却有着向皇帝上密奏的权力,万一让他心存误解,将不利于董遵诲日后的官场生涯。
王政忠拿到赏赐的财物后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说明这些护送队伍乃是随州都虞候董遵诲的亲兵,这次他们听从朝廷的号召,愿意自费北上加入王师,讨伐逆贼护卫大汉。董遵诲一行正好路过开封,由于携带的盘缠有限,这才愿意兼职做保镖,护送大家北上邺都。
李涛很是吃惊,也对董遵诲等人的忠心表示赞赏。既然对方是官身,为了路上方便打交道,李涛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王政忠故意做出吃惊的样子来,连忙下跪请安,又跑出去请来董遵诲,与那李涛相见。
董遵诲等人很快走进大堂,与李涛寒暄一二,互相做了一番介绍。董遵诲虽然只是地方的一个都虞候,但是他的父亲董宗本乃是皇帝陛下潜邸时的故人,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何况前些日子,董宗本主动派兵增援郢州,也算是赢得了大家的赞誉,皇帝甚至亲口赞他识大体,也算是难得的荣誉了。
李涛担任给事中,对这些事一清二楚,自然对董遵诲不敢怠慢。而一旁的马德海见皇帝亲信给事中对董遵诲都如此客气,顿时瞪大了眼睛,对董遵诲真有些刮目相看的赶紧。
就听李涛对董遵诲说道:“道安老弟,我这次出京乃是奉命前去探查归德军和镇宁军的武备情况,调查两军的军纪及战斗力,不好大肆宣扬。一路上的安全,就劝仰仗你了。”
说到这里,李涛又想起自己携带的两个侍妾来,害怕董遵诲笑话自己,也害怕他向别人宣扬自己假公济私、携妓出游,便连忙解释道:“老夫这两个侍妾,是邺都、澶州人士,熟知乡土信息,这次也是让她们做个介绍,方便老夫了解情况。”
董遵诲连连称赞:“大人心忧国事,躬身行事,实在是我等晚辈的楷模啊!”
李涛连连逊谢,宾主一团和气。很快,大家整理好行囊,准备出发。李涛和两名侍妾乘坐一辆马车,他的管家与四名仆役乘坐另一辆马车,随行的十名护卫在马车两边步行护卫。至于董遵诲等人,则在马车两侧行军,将马车保护在最中央。
现在马车上没有橡胶轮胎,又没有轴承、滚珠,更没有液气悬挂系统,如果马车速度过快,那就会苦守颠簸。从开封到曹州,虽然有条大道,但是年久失修,并不平坦。幸好董遵诲一行早就在开封府城东的码头上定下一艘大船,准备沿五丈河前往曹州。
上船之后,将马匹全部赶到船舱的底层,在船的桅杆上悬挂起董遵诲的都虞候旗帜来,正中是一个浓墨写就的“董”字,很是明显。
远处一看,就知道是朝廷的都虞候。至于这都虞候属于哪个系统,是禁军还是地方郡兵,这谁也不知道。一般人看到这船是从开封驶出,猜测乃是朝廷中的嫡系部队军官,更是不敢招惹,赶紧让开航道。
不过即便如此,董遵诲一行的速度仍然不算太快。五丈河中有太多的粮草辎重船,这些船很是笨重,加上航道中有没有调度,时不时堵在一起,堵塞交通。这时大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慢慢排队通行,效率极低。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涛也不便越级指挥。他只能连忙写下奏章,派人上岸通过驿站送回朝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