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七十五章:黑色方案的启动(四)

续波兰、丹麦、法国等等国家相续沦陷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占领区是本土的大约两倍多,这也就是说德意志现在军事统治着比自己本土还大的疆域。 德意志第三帝国现今的人口约是7500万(不含海外日耳曼裔),占领区约有5500万人左右。 占领区的人口与本土国民相距不大,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军事统治成为既定事实。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发展的话,德意志第三帝国对占领区的统治是高压政策,也就是进行殖民模式的压榨政策。 如英国对殖民地那般镇压、压迫、屠杀等等的行为。 问题是,作为一名“过来人”的徐阳知道那种政策在短期内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反抗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彻底被根除。 那么徐阳就有了另外的考虑。

波兰沦陷后,徐阳采取的方式是借用波兰籍犹太人对战败者(也就是根本意义上的波兰人)进行统治。 波兰籍犹太人成了名义上的行政一方,由他们管辖来自民间的治理,德意志军方则是复杂行政系统的保安问题。

在这种方式的治理下,波兰占领区如果有出现什么差错的话,沦陷区民众不满的对象会被转移到行政人员也就是波兰犹太人身上,波兰人想泄恨也是对波兰犹太人而不是德意志军方。 在适当的时候,德意志再公开处置行政人员,这样做可能不会获得波兰人的好感。 但是却保证反抗不会激烈。

徐阳把波兰总督府地管理方式叫作“以夷制夷”,观摩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还算不错。 他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便是波兰总督府的波兰人对“背信弃义”的波兰籍犹太人的痛恨程度远远多于德意志日耳曼人。 同时,波兰籍犹太人似乎也不喜欢波兰人,波兰籍犹太人对波兰人的剥削说明犹太人的确是做生意地能手,波兰籍犹太人总是能够将利益最大化而去无视某一些东西,对待同胞也是如此。

德意志严格监控波兰总督府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在必要地时候处理一些天怒人怨的行政人员。 在这种现状下有效地吸引一些波兰人的好感,一方面也享受来自行政人员的治理成绩。 有效地对占领区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欧洲对犹太人的厌恶不亚于对待老鼠,这是因为犹太人眼中只有利益而无道义。 当然,欧洲人对犹太人会有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有一部份是天主教地功劳,不过这里面也有犹太人本身的一些行为导致这样的印象。

这里所说的犹太人所指的是犹太资本家,不过就像描述的那样,谁又能去区别哪个犹太人不是资本家呢?人们在厌恶某一个民族的时候总是不会去区分什么。

波兰总督府的实例并不是在每一个占领区都能套用。 德意志占领丹麦后进行普查,结果是丹麦地民族构造相对比较简单,除了一些外来者之外都是土生土长的人。

徐阳对丹麦的理解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普遍对王室充满敬重,丹麦的这一情况似乎比较特别一些,那么进行民族治理也就不合适了。 他总不能让吉普赛人像犹太人有着共同的性格,让吉普赛人眼中只有利益去剥削丹麦人。 这样一来善待丹麦王室笼络丹麦民间就成了可执行地政策之一。

同样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对挪威、法国的治理方案也有着不同的选择。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减少占领区内的反抗,或者推迟占领区反抗的发生。

根据原总理府办公室主任马丁.鲍曼的建议,德意志第三帝国占领那些地区为的是补充德意志本土缺少的资源,应当用最高效地手段竭尽所能地开发。

为什么要说是“原总理府办公室主任”呢?答案很明显,马丁.鲍曼被徐阳提回家吃自己了。 马丁.鲍曼地建议如果简单的分析下就能清楚。 那个所谓地建议就是,德意志不可能长期地占领那些地方。 应该在还能掠夺的时候学习英国人对那些地区进行不折手段的抢劫,哪怕是杀得血流成河都没有关系。

所以说吧,英国佬对世界殖民长达两百余年的经验真是茶毒人的思想,让人动不动就想到掠夺、屠杀、种族灭绝等等高效的抢劫手段。 最后还能无耻的给自己的行为下定论,是的,就是一个定论。 他们管那个叫“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教育”。

徐阳个人自觉对英国殖民地治理方式那一套还是十分理解的。 那是一套建立在绝对武力镇压下的高压政策,手段就是用血腥的屠杀镇压土著,乃至于没事的时候也杀人进行震慑。 在过去的两百余年里,英国人的殖民地政策得到很好的回报,英国佬的确用血腥的镇压巩固了殖民地的利益。 然而。 徐阳却知道英国佬镇压的都是一些文明程度不高的原住民。 土著们不是不反抗而是在科技差异的情况下反抗无效。

在一些空闲的时候,徐阳曾经查阅过欧洲的历史。 特别是关于英国人开阔殖民地的历史。 他从历史文献中得出一个结论,自从欧洲各国开始殖民之后,世界各地间接或者直接死在殖民过程中的人口约有七千余万,也就是当欧洲人开始殖民后的两百余年里有七千余万人死在“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教育”之下。

当然,徐阳不知道那些死亡人口的数据是怎么统计的,他坚信死在殖民过程的人口远不止这么少。 说实话,他到是很想学习英国人将高压政策实施在欧洲大陆,不过可以想象是欧洲人未必喜欢将他们曾经用过的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不可否认的,欧洲各国是目前世界上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 所谓的“文明比较发达”指的并不是单指文化,而是对武力使用的一种概括解释。

高压的武力镇压确实可以解决短期内的麻烦,但是对于长期的发展来说却是致命的。 当然,徐阳没有空去思考德意志第三帝国能够占领那些沦陷国多少年,而是他明白英国佬的那一套政策不适合在欧洲使用,对欧洲各国使用高压政策会引来更多的反抗,而似乎在道义上也会站在劣势,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在国际上站在道义的制高点,用以拉拢或者忽悠那些中立国。

哪怕是现在,徐阳站在演讲台上对着下方的人群讲话,看着那些表情激动或者狂热的脸庞,他都忍不住在思考对法国的治理政策是否如想象中的那么有效。

徐阳并不喜欢演讲,他总是嘲笑自己没有那个天赋。 不过这点并不重要,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讲家。 他只需要表现出对某些人的重视,这样就能够让那些人激动得发狂。

“……帝国因为拥有你们这群善战的勇士而辉煌!”

说实话,徐阳承认戈培尔写的演讲稿很有煽动性也不缺少抒情,特别是他这个“元首”很诚恳地对军士们当面讲出,可以看见那些军士听的热血沸腾,恨不得高吼几声口号来回应。

徐阳并不喜欢酒会,他总是认为一切慵懒都是在浪费原本不多的青春,以其参加所谓的酒会不如躺在kao椅上静静地思考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更多意义和实际用处。

喋喋不休不是演讲所需要的步骤,徐阳诚恳地表彰后一一为将士们颁发勋章,他亲手为每一名军人佩戴上并一一握手。

旁边的摄影师捕捉了徐阳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这当然还包括进入镜头的军人激动地全身发抖的镜头。

“谢谢你为帝国所做的一切!”徐阳动作十分流利没有任何机械性,他佩戴一枚一级40年铁十字勋章后拍拍上士的肩膀:“希望你今晚过得愉快。 ”

被拍肩膀的上士,他谦卑地低下了头颅,忽地又高昂起来,双腿并融,右手向前眼神45度,用尽全身的力气,吼:“嗨!斯达克!”

得说实话,上士的中气十足,那声致敬声吼的徐阳耳朵有些嗡鸣声。

庄重并且简约,徐阳做完这一切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的事情。 他能记得自己给多少军士佩戴勋章并且握手,那是48名。 而这个数字只是前线将士中微不足道的数字。

亲自为将士授勋后,徐阳来到行政官员的前方,听着那些官员致敬声和蔼点头回应。 他能看出人群中哪些是日耳曼人哪些是高卢人,这一切取决于人群中先生女士们的表情,日耳曼人不会掩藏自己对领袖的疯狂崇拜,高卢人做不出那样的表情。

有那么一瞬间,徐阳捕捉到几个高卢人脸上表情的困惑和尴尬。 他心想“没人会喜欢被征服”,踏前一步却是突然顿了顿,目光停在一名女士身上。

那名女士有着娇好的面容和苗条的身材,一头歇色长发随意地披在肩上,她看到徐阳看过来时似乎屏住了呼吸,眼神里闪过慌张。 不过,她很快就镇定下来。

在外人看来,那名女士表现十分正常,徐阳身为一个上位者总是能给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威严,或者应该说谁被盯着看都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

徐阳并没有移开视线,他缓步走过去,温和说:“这位漂亮的女士,能告诉我你的姓名么?”

周围的人不约而同地怔了怔,似乎怀疑自己所看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