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六十五章:那是誓言

r),国防军又称呼它为五号坦克,不过党卫军野战部队一般比较喜欢称呼它为“黑豹”坦克。 原因?豹式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现今最为先进的坦克,它不但有着彪悍的体型速度更是貌美轻型坦克,奔跑起来拉风的姿态建制犹如猎豹。

乘员 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通讯员) ,长度 6.87米(含主炮为8.66米),阔度 3.42米,高度 2.99米,重量 44.8吨,主要武器 75毫米kw.k.42 l/70 火炮(79发),次要武器 7.92毫米mg34机枪×2(5,100发),发动机 v-12汽油梅巴赫 hl230 p30,700匹 (520千瓦),平地时速 45千米/小时,马力/重量 16.0匹/吨,行动距离 250千米。

豹式坦克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是1940年7月发动的法兰西战役。 在初期,党卫军野战部队的豹式坦克的测试驾驶员都被一些机械问题而困扰:坦克的履带和悬吊系统时常受损;而坦克的引擎更往往因为过热而发生火灾。

在战事初期,很多豹式坦克都因为这些弱点而不能有效作战。 192辆“豹”d型中型坦克参加了7月18日会战第一天的战斗,由于很多没有完全解决地技术问题和遭遇雷区。 截止第一个战斗日晚上,仅有40辆“豹”d坦克处于完好状态。

徐阳接过约瑟夫递来的纸片,略有些疑惑地看了看。 纸片没有标注来自哪个部门,它上面的文字不多。 他看完后并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简简单单地将纸片收起来,随后又继续观看陈列在仓库里的8辆豹式。

豹式本该出现在42年,型号为豹式坦克a1型。 而因为徐阳的出现。 有着厚实工业基础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当然会出现一些改变,军工集团为了满足他的“爱好”。 经由一些小小地提示后开始设计“理想中”地坦克。

事实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军工部早有研制一款装甲厚实且速度不慢地坦克的构思,原先的原型是在4号坦克上面加以改进,因此也就诞生了一款4号中型加强坦克的装备。

4号中型加强坦克被生产出原型后上报到徐阳这边来,尽管德意志军工部对4号加强型的性能感到满意,不过却是和徐阳所期望的相差太多。 鉴于4号加强型的性能优良,徐阳还是签署文件同意批量生产。 研制“豹式”地课程却是被人为的提速了。

徐阳之所以对豹式那么情有独钟并不是出自感情上的索求,他十分明白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未来必然会和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有一场大战,那么战争开始之后光是依kao1号、2号、3号、4号,乃至于是4号加强型都无法满足对苏作战的需要。

1~3号的火炮口径太小,4号的装甲略显薄弱,根据盖世太保在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特工回馈,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借鉴于德意志第三帝国装甲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正在研制一款“新型”“符合国情需要”地坦克。

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虽然工业不甚发达,但是受到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影响。 他们从没有放弃过对装甲部队的重视。 在29年之前,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和德意志第三帝国有着良好的关系,两国在科——普一线有合作的经历,因两国此相对来说比较互知根底。

目前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有几款坦克,它们之中很多是和德意志共同研制。

比如bt-7快速坦克,这款坦克1935年定型。 战斗全重14吨,装甲厚度6-13毫米,这些指标跟德国pz 2型坦克相仿。 火力方面,bt-7坦克装备一门45毫米l/46加农炮,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38毫米厚的装甲,威力可观。

苏维埃加盟共和国bt系列坦克使用美国克里斯蒂底盘,独特之处是上公路时可以拆卸履带直接用负重轮行驶,加上一台m-17t汽油发动机提供450匹马力,bt坦克公路最高时速可达86公里,机动性非常突出。 根据盖世太保地侦察统计。 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到1940年为止。 一共装备有bt-7坦克5,328辆。

徐阳十分明白5,328辆bt-7坦克意味着什么,那差不多是德意志1号和3号的总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第二帝国战败了。 德意志受制于《凡尔赛条约》的制约无法研制装甲部队,这也就有了德意志为了打破《凡赛尔条约》与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合作研制的事情发生。

德意志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但是德意志本国并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同时德意志科技实力也没有因为战败而受损。

受于《凡赛尔条约》的限制,德意志为了发展装甲部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t-28坦克。

t-28坦克是世界第一款中型坦克,定型于1931年。 t-28的设计理念类似英国的步兵坦克,苏军称之为“突破坦克”,其作用主要是带领步兵冲锋,提供一线火力支援,因此具有装甲厚,行动缓慢,压制火力强地特点。

这款在德意志设计人员帮助下研制出来地坦克明显有“误入歧途”的嫌疑,搞了个多炮塔地落后格局,这当然是德意志科研人员的一种误导。

t-28除了主炮塔以外,在车前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机枪炮塔,另外还有一挺机枪在主炮塔后面,火力可谓强劲。 t-28最后的改进型战斗全重28吨,装甲厚度40-80毫米,装备一门76.2毫米l/28火炮,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61毫米钢甲。 动力系统是一台m-17l汽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 因为动力充足,t-28的公路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对于中型坦克来说相当不错了。 1939年苏军反击日本关东军的诺门坎战斗里,bt-7和t-28坦克是朱可夫坦克兵团的核心,表现不俗。 到1940年,苏军总共装备了503辆t-28坦克。

对于徐阳来说,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是必需面对的敌人,他之所以那么急迫地想完善豹式也是为将来的对苏作战做准备。 他一直强调豹式必需减少工期以及制造成本,那是有着另外一层的担忧,毕竟t-34在二战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完善豹式,那么将来面对t-34的海洋,难以想象德意志装甲部队能不能取得哪怕一点优势。

刚刚的纸片来自海德里希,里面不是关于不列颠之战的情报,而是徐阳所关注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发展情势。 在不列颠之战即将启动的现在,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哪怕有一点点的不安份都会给德意志第三帝国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这也是徐阳如此关注的主要原因。 他实在太害怕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在德意志第三帝国进攻不列颠的时候突然偷袭了。

在机场暂短的停留后,徐阳等人搭上了前往巴黎的专列。

他们乘坐的专列有着特殊的意义,原因是该专列曾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坐骑”。

以“阿道夫.希特勒”命名的专列有着太多的故事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那次“事故”,也正是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一切,德意志第三帝国走上了战争之路。

徐阳在登车前特意徒步在站台前停顿了有一会,他很专注地大量经过特别维修的专列。 那时候他在想什么不得而知,不过从他略有些哀伤和躲避的眼神看去,他的心情肯定算不上一个“好”字。

这辆专列由15节车厢组成,除元首车厢外,还有新闻部长车厢,通信车厢,两节休息车厢,浴室车厢,两节部队和随员车厢,两节卧室车厢,两届行理车厢,卫队车厢,两节装甲防空车厢(装备20mm高速防空炮)。

徐阳进入车厢后没有马上让专列启动,他遣开所有的卫士,一个人像是游魂那般地在各个车厢之内走动。

在观看专列内部时,徐阳来到用餐车厢就无法迈步了,他站在门前足足有五分钟,最后选了一个角落坐下,这一坐就是坐了半个多小时。 他坐在那个位置,眼神有些呆滞地看着一个方向不曾移动。 那里似乎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吸引他的注意力,然而那里除了一排餐桌和餐椅之外并无它物。 不过他却看到了许多。

曾经有人坐在那里吃着素食,表情激动且自信地侃侃而谈……

那个人身边有一个总是带着虚假笑容的胖子,胖子老是喜欢炫耀他手里的那根元帅节仗……

徐阳缓缓地站起来向那里走去,他来到墙壁旁边摸摸没有一物的墙壁,耳朵里似乎再次响起了那一句“卡恩,告诉我……德意志的未来会怎么样”。 他转身走向窗户,回身定定地看着那面墙壁,似乎还能看见满是火焰的场景中有人在大声唱着“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我会用行动告诉你……”徐阳的眼神终于变得正常,他放下扶着窗户的手臂,没有迟疑地转身走出用餐车厢:“你做不到的事情将由我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