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五十四章:集结(二)

不管德意志航空兵集结了多少飞机,英国人可以肯定是英吉利海峡的上空将被硝烟笼罩,不知道会有多少德英两国的飞行员坠身大海……

似乎是在开战之前,英国人得到的情报是,德国航空兵的飞机数量该是在4000上下,其中多为中近程机型。 由于日耳曼人比较重视地空立体作战,德国航空部队对地支援机相对比较多一些,这样一来那些对地支援的飞机基本上无法在不列颠之战中发挥什么效用。

“我们的部队在充分集结部队后,开始以中型坦克为主要装甲力量,结合各型火炮及摩托化步兵部队,开始向维阿德方向运动。 德国人将雄厚的装甲力量进行了大胆的运用,大批4号坦克被德国人巧妙的布置到维阿德与埃特鲁克之间广袤的原野上,依托各种地形及植被的掩护,开始对我们皇家英军部队进行游猎。 这种地面的狼群战术在信心满满的我方部队身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导致我们的部队在前往维阿德的道路上不断损失。 而德国人时不时的组织一波又一波的机械化部队反攻,使得我们的部队对进攻维阿德的信心一再受挫。 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强大压力下,联军不得不将攻势变为守势。 ”

达苏不太想去关心不列颠之战,那对身在战俘营的战俘来说实在太遥不可及了。

根据德意志第三帝国自己公布的数据,从波兰之战起始。 到法国之战结束,德意志陆军在战场上损失了仅仅不到5000人,而正是用不到地伤亡作为代价,德意志第三帝国却征服了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法国。

与之德意志第三帝国极小的伤亡比例做对比的是,波兰数十几万军队,丹麦六万多、挪威八万多,法国的一百五十多万军队。 英国支援法国的四十八万远征军部队,乃至于比利时和荷兰的近三十万军队……这些训练了好几年的战士不是倒在德军地枪口下就是做了俘虏。

“由于大批坦克装甲车辆在前往维阿德的途中被德国坦克击毁。 在埃特鲁克布置防守火力时。 大批火炮被安排到镇外地预设阵地上并有不少被埋伏到距离镇子比较远的树林中隐蔽待机……”

不得不承认,德意志第三帝国在进行的战争是盟国没有想到过的。 那种新型的战争将作战的速度推快了近百倍,胜负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战争地进程根本不同于盟国的元帅和将军们所预料的那么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堑壕战的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之前,盟国的军人们根本没有预料到战争的进程会发生改变,他们依然天真的以为哪怕战争的过程会有变化也不会拖离第一次世界大战地模式。 战争依然会是以步兵为主,相关的骑兵和装甲部队为助力,大量的炮兵为辅助。

事实上,按照达苏所在写的回忆录就是盟军忽视新型的战争方式应得的教训。 事实在向世界上所有地军人们说明,错误的理解失去的不止是战争,还是数百万军人的生命!

在原有的历史上,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用2000万条军人失去生命的代价才学会怎么去进行新型的战争,而对于英法等盟国来说。 盟国没有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那么广袤的土地和人口去“浪费”,他们就是想学习“大胡子”藐视人命来学习作战的方法也没有那个本钱。

“正式接触战的第一天,那是一个有着一轮圆月地夜。 德国人地装甲部队开始逼近埃特鲁克。 预先布置的炮兵阵地以及为数不多地中型、轻型坦克互相配合着开始攻击前进中的德军。 这一场‘相对比较公平’的战争让我们的坦克部队终于有上场的机会。 由于预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英军的炮兵收到了很好的打击效果,埃特鲁克郊外的旷野中到处是冒着黑烟的坦克残骸,而德军优势的装甲力量。 也使得英军损失惨重,为数不多的坦克装甲车部队很快损失殆尽,而固定的炮兵阵地在失去了己方坦克的牵制掩护后,也被机动灵活的德军装甲部队逐个歼灭。 ”

“随着战斗的持续,时间逐渐从黑夜进入白天。 在此期间,顽强的我军动用了一切能够得到的武器-反坦克炮、高射炮、枪榴弹、迫击炮、甚至单兵炸药和手雷-以试图阻止德国人的攻势。 一时间,各种火器在黑夜中迸发出夺目的光芒,各种弹药携带着曳光扑向自己的目标,黑暗中双方的坦克及火炮被击毁燃烧发出的光芒,照亮了埃特鲁克附近的夜空。 ”

“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实在太强悍了。 随着德国装甲部队的不断推进。 我们逐渐失去了镇外的阵地以及重型火炮,战线被德国人压到了小镇的边缘。 我们只能依kao手头为数不多的小口径反坦克炮以及防控炮布置在镇内的巷道中。 由于镇上的战车基地和步兵兵站紧邻镇边。 所以多数的反坦克火器被不设在这两个重要据点的外围。 德国人也对自己的装甲力量非常有信心。 于是大批坦克开始出现英军的视野中。 ”

“德国坦克优异的防火和火力优势在这样的进攻中体现无疑:厚实的装甲让小口径的火炮非常棘手,而大口径的火炮则成了英国炮兵和步兵的噩梦。 不久,镇子外围的最后一条战线被德国人拿下,战斗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巷战!”

“第二天,白日。 从前一天凌晨开始,德国步兵开始进入镇子。而在失去了几乎所有重火力的情况下,英军做好了和德军白刃见红的准备。 仅剩地几门20—40口径的防空炮被布置在了战车基地围墙内企图给德国坦克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而步兵则分散进入了镇中的各个建筑。 准备给来犯的德国步兵以致命打击!”

“伴随零星进入镇中侦查的德国步兵被杀死,时间渐渐被推向了白天。 大批德国步兵开始依托坦克开进艾特鲁克。 最惨烈的巷战正式开始。 失去友军支援,失去空中支援,失去物质补给,留守地英军除了士气几乎什么都没剩下,德国人动用了之前在野战中让英军头疼不已的少量豹式坦克参与巷战。 这种恐怖地战争机器有着厚实的装甲和威力惊人的75mm口径坦克炮。 镇中的建筑在这种凶器的摧残下很快支离破碎。 原本安详的小镇此刻只剩残垣断壁和滚滚的硝烟。 ”

“我们很努力了!英军步兵穿行在废墟中,向进入镇中地德国士兵射击。 德军首先把主攻方向指向了战车基地。 各型坦克火炮和传统火炮将战车基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火力覆盖。 残存的英国装甲力量在这样的火力覆盖下很快全部损失。 英军步兵开始进入阵地对闯入战车基地的德国车辆进行爆破,不少士兵在冲向德国坦克的途中被机枪打死。 而有机会kao近坦克的士兵门则把身上的炸药安装在坦克车体上,不少德国坦克在这样地自杀式攻击中被爆破,而更多牺牲的则是英国士兵。 ”

“不久,在德国坦克配合步兵的攻击下战车基地的控制权易手,但是不少英军依然依托战车基地外围稍高的建筑物向基地内的德军发起攻击。 德国人在进站了战车基地后几乎一刻不停地损失着兵力。 而英国人也悍不畏死的不断向战车基地发动反冲锋企图夺回这一重要据点。 ”

“由于兵站离战车基地只有一墙之隔,所以在围攻战车基地的同时,德国人也把不少火力点指向了步兵兵站。 英军士兵被迫冒着机枪和火炮的火力封锁从兵站中冲到镇子中去。 镇中建筑物在这之前几乎已经被德军的火炮毁坏殆尽。 所以此刻的镇子实际上是一片废墟。 英德两国的士兵就在这片废墟中展开殊死搏斗。

“由于补给不足。 英国士兵主要以步枪兵为主,而准备充足的德国人有不少冲锋枪和班用机枪。 他们把班用机枪架设到镇中残存的制高点上。 而冲锋枪手则在机枪的火力范围内开始搜索并扫荡小镇。 英军士兵埋伏在废墟中伺机对出现在视野里地德军发动致命一击。 有些英军藏身已经被炸地只剩一面半墙的楼房地二层楼板上,依托一些缝隙或者窗口对德国人实施冷枪狙杀。 而德国人则会呼叫坦克进行炮火清扫,往往一个英军士兵只来得及开一枪就会被德国人的火炮撕成碎片。 ”“

“还有的士兵则埋伏在一层的废墟中 等着德国士兵经过,有时落单的德军会经过埋伏起来的英军身旁,英军士兵就趁机射杀,但是德军并不是时刻落单 ,碰上三两成群的士兵。 英军战士在只能开出一枪的情况下先射杀一个敌人,然后就拔出刺刀或者拿出手雷冲向被惊得目瞪口呆的敌人。 有一个英军士兵在废墟中前进的时候突然碰到了迎面而来的德军,由于事出突然双方都没有充分瞄准于是双双射击落空,两人随即展开殊死的白刃搏斗,此时经过的另一名英军士兵用冲锋枪帮助了白刃战的英军战士。 而就在这名冲锋枪手刚刚走到废墟曾经是门的位置时 一发50mm步兵炮的炮弹射了过来,肉搏的步枪手和帮忙的冲锋枪手双双灰飞烟灭。 ”

“英军就是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 顽强的与德国人进行着战斗,随着战况越发激烈,屋子消耗速度也跟着加快。在应均为顽强坚守了两天一夜之后,补给品告罄。 失去了补给的英军士兵不断在战斗中牺牲。 当最后一声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射击声伴随着mp38冲锋枪枪声响起后,镇子安静了下来,最后一名英军士兵用最后一颗子弹射杀了他临死之前看到的一个德军。 至此,埃特鲁克保卫战以英军全军覆没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