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三十八章 三方会谈

“谁赞成?谁反对!”

这声质问从国会的会议大厅传出来,飘荡在夏洛滕堡大街的上空,被风一吹,威严的声音直达至菩提树下大街,它还在继续飘,直至蔓延到柏林城西的大使馆区,震荡了整个世界!

……

胜利大街南侧一角,这里一片绿荫,属于柏林绿化区,间离柏林城西使馆区三条街,不属于使馆辖区。 日本大使馆和意大利大使馆没有遵守国际公约,彷佛是为了表示自己与他国的不同,日本和意大利同时把大使馆设立在此处,这样的举动似乎是在告诉其他国家“我们和第三帝国的交情非同一般”,一贯刻板的德意志政府也只是稍微寻问一下,默许了两国的行为。

有人曾经当面寻问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现任外交部长,问他对此有什么意见,伯德里希的回答耐人寻味,他的答案是:自以为是的蠢货。 当然,伯德里希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谁都知道他在讽刺哪两个国家。

而此时,第三帝国安全部长海德里希安坐在树荫之下的lou天咖啡座,手捧热咖啡眼睛直直看着对面街道的那个小女孩身上,那个女孩身材瘦弱,彷佛被风轻轻一吹就会倒下,尽管如此,她仍是尽力的扶正一个小广告纸牌,广告牌上的标语是“支持元首,爱戴元首,他是日耳曼人的救星”的标语,标语下是总理府刚刚颁布的法令。 行人经过时,总是会停下来关注观看,看完握握小女孩地手,或是亲吻小女孩的额头以示感谢。

海德里希的表情很复杂,他一直很不明白基层的日耳曼人在想什么,那些困苦的民众时刻关注新元首发布的每一条法令,每当总理府的行政宣传牌被写上一条新地法令。 民众看后总是会欢呼一声,嘴巴里满是对新元首的称颂。 一切地一切只是因为他们的元首增加了民众的一点点社会福利。

海德里希不是一位纯粹的军人,或许应该更加正确的来说,他是一名战士而不是军人。 很矛盾吗?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他战斗在情报的第一线,却从未上过血肉战场,他身处的战线比战场更加危险,至少在战场上阵亡不会危及到家人。 他则不然,敌人对他地报复可以让他的妻子和三个子女死无葬身之地。

“阁下,他们来了。 ”说话的人叫丹素,是海德里希的第一副官。

两辆奔驰公司生产的敞蓬车在前面的街口停下,车上同时走下来两个人,他们遥望而来,看见海德里希,人还没到。 脸上已经带着笑容,摇手致意。 他们是意大利现任元首墨索里尼的特使加莱阿佐-齐亚诺,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

大岛浩不用多做介绍了,我们来关注一下加莱阿佐-齐亚诺这个人。

加莱阿佐-齐亚诺于1903年3月19日生于意大利里窝那的显贵之家。 他地父亲科斯坦佐-齐亚诺即卡布里伯爵,是墨索里尼的至交,墨索里尼政府元老。 与墨索里尼共同策划‘向罗马进军’的主要成员,后来还被任命为墨索里尼的继承人,担任过多年的交通大臣和意大利众议院议长。 老齐亚诺的这种资历和背景使自己地儿子在三方面受益非浅:

一是倚仗权势聚敛起来的巨大财富为儿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是与墨索里尼的特殊关系为儿子今后的发迹提供了攀援的梯子。

三是长期的从政生涯对儿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加莱阿佐-齐亚诺逐渐养成强烈的政治野心。

加莱阿佐-齐亚诺1925年从罗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即从事新闻工作,同年进入意大利外交部门工作。 1930年以前,他先后被派往驻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北平和梵蒂冈等地的使领馆供职。

在华期间,加莱阿佐-齐亚诺有幸结识了墨索里尼地爱女爱达。 加莱阿佐-齐亚诺健壮地体格、非凡的谈吐和机敏地幽默感令爱达倾慕,爱达特殊的身份则使加莱阿佐-齐亚诺大喜过望。 他们很快坠入情网,并于1930年结为夫妻。 这段姻缘使加莱阿佐-齐亚诺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加莱阿佐-齐亚诺先被任命为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 稍后升任驻中国公使馆公使。 1934年。 加莱阿佐-齐亚诺出任意大利出版局局长。 后来改任墨索里尼的新闻办公室主任。 1935年,加莱阿佐-齐亚诺被提拔为新闻与宣传大臣。 1936年。 出任意大利的外交大臣,成为墨索里尼的心腹,不仅负责外交工作,而且还参与党务、内政等方面的重大决策。

1935年6月,加莱阿佐-齐亚诺出任意大利新闻与宣传事务次官不久,即升任新闻与宣传大臣。 1936年6月,加莱阿佐-齐亚诺改任外交大臣。 上任之后,完成的第一桩大事是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结盟。

1936年10月21日,加莱阿佐-齐亚诺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外交部长伯德里希签订一份秘密议定书,宗旨是规定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意大利在外交方面的共同政策。 柏林——罗马‘轴心’由此形成。

但在内心深处,加莱阿佐-齐亚诺反对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结成军事同盟,认为没有理由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命运生死与共。 为此他曾策划拖延同德意志第三帝国缔结军事同盟的要求达一年之久。 但是墨索里尼固执己见,坚定认为只有kao上德意志第三帝国这辆顺风车,这样才能使他领导下的意大利从世界大战中获得非凡地利益。 加莱阿佐-齐亚诺最后还是于1939年5月22日与里宾特洛甫签订德意《钢铁盟约》。

可以说。 加莱阿佐-齐亚诺这个人根本没有固定的政治立场,他所采取的一贯主张是‘依kao强者’利用强者的力量来为意大利进行扩张,也正因如此,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欧洲战场一直获得胜利的同时,他改变了自己的立场,立即向德意志第三帝国kao拢。 在和第三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他将这一‘主张’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得到军事援助地第一时间,加莱阿佐-齐亚诺立即怂恿墨索里尼对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展开军事行动。

在加莱阿佐-齐亚诺的怂恿下。 意大利于1939年4月入侵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出动了两个师(也就是5万人)进攻阿尔巴尼亚。 意大利5万大军在阿尔巴尼亚边境上遭遇阿尔巴尼亚1万5000人地顽强阻击,阿尔巴尼亚的军队只是一个冲锋,意大利5万大军竟是一触即溃……

这一消息传到墨索里尼耳里,墨索里尼愣了,他听到的报告是5万意大利军队在阿尔巴尼亚‘百万大军’包围中顽强作战,但是寡不敌众。 不得不暂时进行‘战略性’后撤。

墨索里尼能不发愣吗?他从来都不知道人口只有数百万的阿尔巴尼亚人竟然能武装起‘百万大军’,而且按照加莱阿佐-齐亚诺的说法,阿尔巴尼亚至少有一万辆坦克,数百架战斗机助战,墨索里尼大呼“危险的阿尔巴尼亚人,他们竟是比日耳曼人还强大”,呼声中,墨索里尼调集了数十万军队再次兵临阿尔巴尼亚边境。 这一次在墨索里尼的亲自监督下,意大利军人发挥了他们强悍地战斗力,用毒气弹征服了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的毒气弹攻势威不可挡,意大利军队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们缴获物资无数。 那是一捆一捆的长矛,一把一把的马刀,当然……,还有那被称呼为‘坦克’的牛车,从山头上拆下来的风车,不过意大利把那叫‘战斗机’,一样有螺旋桨嘛!

加莱阿佐-齐亚诺从阿尔巴尼亚的入侵战争中深深了解意大利地军队战斗力不足,根本无力独自入侵或者抵抗任何一个国家,他来到柏林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观察德意志军队。 想从德意志军队这里学习先进战术。 或者干脆聘请军事教官训练意大利军队;其二是与德意志各个军工厂达成协议,从德意志这里购买武器生产线。

加莱阿佐-齐亚诺的第一条请求已经得到总理府的回复。 德意志同意派遣军事教官前往意大利,但是意大利必须负责德意志军事教官的生活起居,以及军事教官的人身安全。 但是加莱阿佐-齐亚诺第二条请求被遭受搁浅,德意志拒绝贩售‘黑豹-v型’坦克、‘巴巴罗萨-i型’24管火箭炮车、以及现今德意志各主战飞机生产线给意大利,理由是以上技术装备还未成熟。

公正地来说,总理府的回答是十分真诚的,日耳曼人从来都没有贩售‘未成品’给人的习惯,严谨和刻板的作风让日耳曼人谨守一个规矩,那便是,卖出去的,一定要是被检测合格的商品,而加莱阿佐-齐亚诺所要求购买的那些生产线皆是德意志军工厂认为还不成熟的作品。 另一方面来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愿意将自己最先进的技术卖给他国吗?没有,绝对没有!但是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些莫明其妙地人,总理府地拒绝在意大利人……,哦,至少是在加莱阿佐-齐亚诺眼中,认为被侮辱了。

这个世界是千奇百怪的,加莱阿佐-齐亚诺在总理府被拒绝后,直接无视德意志答应将‘ii型坦克’‘斯图卡近程支援轰炸机’‘梅赛施密德-109e艾米尔’生产线卖给意大利地决定,他一边委屈的在德意志各阶层‘哭诉’,一边游走于使馆区之间寻求‘同情’,他在认为达到目的的同时,联合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约见德意志第三帝国安全部长海德里希,希望从海德里希这个第三帝国元首最宠信的人身上找到突破口。

这也是加莱阿佐-齐亚诺和大岛浩在同一时间出现在胜利大街地主要原因。

海德里希刚要站起来迎接,耳边立即传来那并不纯正。 带有日本腔调的德语——

“啊!亲爱的海德里希部长阁下。 据我所知,伟大的元首已经控制了国会,在元首的演说下,全体国会议员毫无异议的同意了元首的法令,废除了德意志现有地宪法,国会终止立法权利。 在一代伟君的领导下,德意志一统欧洲指日可待……”

谁能相信这一句话是出自‘不是德意志人’地嘴中?若是没有看见人。 只听见声音,再无视德语中奇怪的日本腔调。 那句话简直是一名疯狂崇拜德意志元首的人在发言,而且这名发言人深深伤透了加莱阿佐-齐亚诺脆弱的心灵,再怎么说意大利也是欧洲大陆的强国不是?‘德意志一统欧洲指日可待’,这叫未来的意大利元首加莱阿佐-齐亚诺情何以堪啊!

海德里希还是没能站直身躯,他“呵呵——呵——”干笑着,又一屁股坐下去,斜视过去。 明显看见自己的副官丹素打了一个寒战,几乎干呕,可见那句话地杀伤力不比一排炮弹低,至少丹素对面盟军炮击的时候还能面不改色。

加莱阿佐-齐亚诺今年37岁,大岛浩今年54岁,海德里希今年36岁,这三个人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皆是位高权重的实权人物,可能……唯一的共同点是。 他们无法完全代表自己,但他们又被授权同时代表三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直接的交谈。 为了使交谈不限于公事化,三人没有选择任何政府办公地点作为见面场所,而是选择了‘沙龙式’的会见方式,也就是说,他们无论交换了什么意见。 那都是‘自己’的看法,与三国最高领导人是没有关系地,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

沉闷的现场,除了开头大岛浩对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称颂外,三人就这么坐在街头的咖啡座上,各自捧着咖啡,或是观看街道行人,他们像极是不期而遇来到这里休闲,而不是约好了见面一般,似乎是谁最先开口。 就会遭受惨不忍睹的损失。

就有如丹素站在一旁心里暗想的那样。 海德里希、加莱阿佐-齐亚诺、大岛浩全是一些狡猾地狐狸,他们在消磨对方的耐性。 以期在谈话中争先获得优势。

数辆满载士兵的军车从主街道快速行驶而过,上面的士兵欢快的唱着军歌,街道两旁的行人顿足观看,挥手招呼,刚刚还算平静的街道一时间热闹起来。 突来的事件打破了三人之间的缄默,他们同时想开口说些什么,又看见其他两人的动作,三人又在同一时间闭嘴互看……

“哈,哈哈哈……”

他们发出爽朗地笑声,笑声中不乏一些尴尬,但是至少他们不再沉默了。

大岛浩是三人中年纪最大地人,同时也是一堆外国中对德意志军队强悍的一面最为羡慕地人,他遥望远方远去的满载士兵的车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德意志的军人,他们慷慨激昂的走向战场,为第三帝国开疆扩土,建立丰功伟业,在这群勇悍战士的后方是一群支持他们的民众,德意志有此战士,有此民众,国家辛甚!民族辛甚!”

还是一段称赞德意志军队的话语,配合上大岛浩身上穿的无领章无肩膀的德意志黑色制服,在加莱阿佐-齐亚诺眼中看来,耳中听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刺眼和刺耳。 加莱阿佐-齐亚诺刚刚就对大岛浩对德意志元首的赞美表示鄙视,现在又听见大岛浩对德意志军队的称赞,眉头皱成‘川’字形,心中更是无名火三把起,他突然觉得邀请大岛浩来和海德里希进行‘三方会谈’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加莱阿佐-齐亚诺面无表情问大岛浩:“你申请加入国社党被拒绝了?”他的意思是说,人家根本不鸟你,赞美什么呐,可恶的日本老鬼。

海德里希微笑,他笑得很……,嗯……很甜mi!抢在大岛浩回答之前,cha言:“正确的说,大岛浩先生的入党申请还在审核中,党部会在近期回复。 ”

加莱阿佐-齐亚诺更绝,他竟是“哈哈”大笑:“恭喜啊!大岛君,你一直期望成为一名德意志国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在那之前,您或许需要在布劳希奇元帅阁下的安排下,扛着一把毛瑟步枪为日尔曼民族在第一火线上建立战功,那么您就会得到日耳曼人的认可,成为一名……嘿!一名日本人种的德意志国民……哈,哈哈!”

申请加入德意志国籍之前,需要在战场建立战功,这是一项基础规定,而对于有特殊贡献的特别人员,不需要加入军队进行服役可直接转换成德意志国籍,比如在一个领域内有权威的人才,他可以直接成为德意志国民。

显然,加莱阿佐-齐亚诺又在讽刺某人。 在会谈中,加莱阿佐-齐亚诺一直不顾正面立场,东扯西拉和稀泥,充分体现了意大利人的优良传统,办正事不行,坏事手段堪称一绝。

对此,有志之士开始在想,日本把意大利定义为私下盟友是否理智,而这个‘三方会谈’又有什么意义?

大岛浩没有把内心里的不快表现出来,他说:“我们还是开始谈正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