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十五章:展望与……误区?

“在1939年之前,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扩展德意志的生存空间,拿回属于原本就应该属于我们的但泽,打通与东普鲁士之间的陆地交通。 现在我们已经达到想要的目标,但也与英、法为首的盟国开战,我们定义为扩展生存空间的战争,在英、法等国的眼中,是在挑战她们的传统地位……”

“早在1898年之前,美国曾经为了海外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向老牌殖民强国西班牙发动战争,美国成功的从西班牙手里夺过菲律宾。 美国得到的仅仅是一个海外殖民地吗?当然不!美国得到了地位、名声,还有财富!”

“菲律宾矿藏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 铜蕴藏量约37.16亿吨、金1.36亿吨,镍1.27亿吨。 地热资源丰富,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 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 她还有大小岛屿1000余座,其中能建立军港的海港11座。美国得到了菲律宾等于控制了亚洲太平洋部分!”

徐阳举起右手轻轻晃了晃,将指挥棒放回远处,围绕会议室走动。

“我们占领波兰得到了什么?不但拿回了原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还拥有了波兰的资源,仅外汇和储备资金就增加了国民生产值的八份之一,还得到了人口。 ”

血统论的宣传让日耳曼人变得自豪,深信雅利安人才是最优秀地人种。 雅利安人种包括西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还有南欧部分的伊朗雅利安人,如果追述下去就连印度支那的部分人种都可以视为亚雅利安人。 但是以上的人并没有被规划到作战人员方案内,一旦展开全面战,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四处征战的兵源不超过1100万。

现时包括第三帝国内地日耳曼人和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日耳曼人,加起来人口总数不超过9500万,现在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中服役地日耳曼人总数达338万。 已经达到了国家、民族的可接受范围,再强行征兵将会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 打仗并不是比军人的多寡。 科技发展到如今,战争的延续还看国家的综合实力,当然包括人口在内。

“目前波兰有我方驻军……包含但不限制于日耳曼人、匈牙利人、犹太人、波兰人,总数180万。 迫于苏联方面的压力,在41年之前,我国还需要向波兰总督府派遣不下于100万地武装部队,用来保证我国东方的安全。 ”

关于苏联的军事威胁。 最高统帅部和党卫军已经达成协议,一旦苏联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发动战争,党卫军部队将负责第一波防御攻势,堵住苏联的进攻,等待国防军从西线回调,再进行反击。 另一方面,迫于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占领,双方皆认为有必要加大对芬兰的援助。 这个援助不单是武器,还有实际的军事行动,党卫军第六‘北方’师已经开进芬兰的领土,目前驻扎在芬兰北部地凯洛塞尔凯。 因党卫军第六‘北方’师不属于德意志第三帝国国家军队,苏联方面抗议未果,宣称一旦双方发生交火。 将视为雇佣军,不给予正规军待遇,同时派遣外交团前往德国。

“法国方面,包含但不限制于国防军、党卫军、匈牙利远征军在内,武装人员总数为190万。 6月10前,党卫军大本营将增派50万野战部队到法国北部沿海,增强海岸线的安全,同时准备登陆英伦。 ”

‘海狮计划’早在1936年便已经制定,那时的定论是法国战役打响之后,由陆军从地面解决法国。 大部分空军前期先防卫德国本土的安全。 争夺北海局部海域、英格兰湾局部海域的制空权,占领比利时、荷兰后。 将驻扎在德国腹地的空军调到两国境内,对英伦实施轰炸。 这个计划充满波折,前期德意志空军地战机由于作战半径太短,在第一波轰炸中没有护卫集群,导致前往不列颠轰炸的德意志轰炸机损失过大,为了减少己方轰炸机的损失,暂时停止轰炸,加快了中、远程截击机、歼击机的研制,到1940年4月梅塞施密德系列、道尼尔系列的中、远程护卫机种才在德意志空军服役,但服役后迫于陆军方面的压力,轰炸行动一直推延,直至现在才又拿上台面。

“根据我方在不列颠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情报,英国在本土进行大规模的征兵宣传,同时,也将军工业的重心转到飞机生产,力图利用英吉利海峡保卫自己地安全。 英国海军方面,丘吉尔为了保证本土地安全,从各殖民地中抽调战舰回国。 ”

“有利有弊!”

“英国人抽调战舰回国,减少了我国在西欧局部海域和大西洋的压力,预计在41年起向北非进军地计划将可提前实施,但是也影响了我们登陆英伦的军事作战计划。”

“时间紧迫!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目前我们的第i舰队分为两个编队,分别驻扎在比利时的鹿特丹和本土的威廉港。 但是迫于苏联在波罗的海的海上压力,我国海军必需抽调部分战舰回到但泽,增加我国在波罗的海的海军实力,威慑苏联的同时有利于策应芬兰,保证芬兰湾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另外,为了全面封锁不列颠东部,海军方面还需要向挪威派遣战舰,加大潜艇部队的驻军……”

徐阳停在埃里希-雷德尔背后大概五秒,然后再次移动脚步来到海德里希身后。

“我国与苏联在未来必将会有一战。 筹谋未来,帝国安全部已经向爱沙尼亚、拉拖维亚、立陶宛,这三个新被苏联占领的国家派遣必要的特工人员和外交使者,帮助波罗的海三国组建反抗组织。 目前盖世太保外务科已经和波罗的海三国前政府组织达成协议,有条件的资助他们包括武器、资金在内的物资。 ”

“另外在乌克兰、白俄罗斯方面,我方也已经派遣必要的特工人员。 现阶段的准备是,摸清地势,在当地建立地下的情报组织,有利于我国未来向苏联进行自卫反击战。 ”

“党卫军也在吸收适合严寒作战的北欧士兵,包括逃进我国的爱沙尼亚人、拉拖维亚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及部分自愿加入我军的俄罗斯人。 ”

徐阳说到这里开朗大笑。

“苏联正在进行大清洗,敬爱的斯大林同志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向以前的功勋下手,目前清洗活动证进行的如火如茶,军方的多数高级将领,包括白俄罗斯——乌克兰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皆已经被下狱。 我们应该感谢敬爱的斯大林同志,他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麻烦。 ”

众将领大笑,一直没有幽默细胞的弗朗茨-哈尔德终于幽默了一把:“我们的外交部发出感谢函给敬爱的斯大林同志了?”

外交部长伯得里希含蓄笑笑,抬起手摆了摆,站在伯得里希身后的里宾特洛普则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徐阳。

里宾特洛普刚从莫斯科被紧急征召回国,他将作为外交大使赶往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然后再返回德国。 而里宾特洛普的助手舒伦堡则升任为德国驻苏联的外交大使,全面负责德国和苏联的联系。 本来这样重要的会议里宾特洛普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限于未来外交和军事行动的直接关系,里宾特洛普破例被邀请到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听讲,他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旁听。

里宾特洛普心里其实感到非常压抑,他不会明白徐阳为什么坚定的认为德——苏在将来必有一战,他在苏联所看到的是,苏联对德国非常友好,在各大报纸上一直采取支持德国的态度,舆论上面一直倾向于为德国辩护,就在德国吞并荷兰和比利时后,苏联还公开支持德国,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早就有计划将荷兰和比利时变成进攻德国生活中心的堡垒,德国占领荷兰和比利时属于被迫。

目前德——苏两国存在一个误区,两国在表面上还处于合作姿态,但是双方高层皆认为两国在将来必将发生磨擦,限于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存在,两国虽然在暗地里较量,但是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明显的、拿上台面的敌意。

简单的说,德意志方面在暗地里算计苏联,但是在表面上,德意志对苏联的政策则是友好态度,排除德意志暗地里支持芬兰和在军事上扶持罗马尼亚之外,两国并没有明显的对立,这也是正常的自卫外交政策,至于暗地里,两国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从党卫军从波兰东部前沿后撤做出的姿态也可见一斑,就是‘科——马’方面的军事合作也没有停止,现时两国的政策有一部分的利益是相同的,那就是击倒英、法为首的老牌强国,这也才发生德军在法国前线节节胜利时,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不顾英、法等盟国的强烈反对,把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请到他的办公室,代表苏联政府对德国武装力量的伟大成就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的趣事。

所以说,政治的玩法很多,有时候做些莫明其妙的事情并不让人感到惊讶。

“鉴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参战意愿,各位有什么看法?”

里宾特洛普身躯动了动,他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奈何身份太低。

而徐阳则把里宾特洛普的举动看在眼里……

或许,里宾特洛普会改变一点什么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