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20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为有鲜血再痛醒

    第一百三十章 为有鲜血再痛醒

    “陈碧蓝?”林石看着陈碧蓝,有些不可思议。、nbe、  因为陈碧蓝是陈碧青的妹妹,所以他对这个女孩儿多关照了一点,知道她和她的小男朋友都是学习英的,如今却跑来学物理,实在是奇怪。  现在这个时代,要上大学并不跟后世一样要考许多科目,也不用担心将来的工作,所以喜欢上什么专业就可以上什么专业,要是陈碧蓝对物理学感兴趣,应该就不会去念英了。

    “林校长好!”陈碧蓝嘻嘻一笑,她的性比自己的姐姐活泼许多,连林石的玩笑都敢开,只是到了西南联大之后,知道了林石平素是个很正经的人,这才收敛了一点,况且她也不知道自己姐姐和林石之间的往事。

    “你怎么学了物理学?”林石纳闷的问她:“这次开的课程里英的不少吧,我记得有英诗,散什么的,分的科目挺多的。  ”

    陈碧蓝脸上一红,指指马逍遥,林石顿时会意,不过他还是规劝道:“这门物理课是外国教授讲的,比较深奥,虽然你们的英水平够了,可是专业知识未必够。  物理学还有几个基础点的班级,如果你们真的对这个感兴趣,那么就去那里先打打底好了。  ”

    陈碧蓝听了,点点头,这就和马逍遥商议去了。  林石又转了一圈,觉得气氛挺好。  就回去办事了。

    自从到了联大之后,林石很少写章,学校的校务他都忙不过来,近些年来,校董事地人渐渐上了行,这才让他多了一点私人的时间,特别是他去了北京的这一趟。  许多事情都交给了别人,也没出什么大岔。  林石索性将许多事情都交代下去,他发现自己虽然能够胜任校长的工作,可是本心里不是太喜欢,他打骨里,还是个人。

    况且这次北京之行,让他看清了昆明和北京的不同,这里的学们。  被他保护的太好了,甚至都有些忘了外面地水深火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是再在这样安定的环境活下去,真正地战争来临时,这些孩们会承受不起的。

    既然打定了决心,林石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找来了以前在北大的那批学生,商议起了这件事情——办报纸。

    “联大的报纸。  应该是一份新的报纸,是别的报纸都没法比的。  知时事,才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地发展和进步,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单纯的做个书呆,不是我们联大要培养的人才。  大家也知道。  昆明现在太平静了,我们的学生从外面来的时候,都知道祖国在水深火热,可是现在安逸的生活过久了,将来把他们放出去,他们再面临这样的局面,会如何自处?”

    林石站在书架旁,和这群学生们认真地说着。  他这话说完,马上得来了大家的附和,但是言竹却反驳:“不。  我想他们不会忘的。  许多学生都没忘。  毕竟他们和家里都有联系,知道这个世界还是那么黑暗。  ”

    林石看着这个学生。  他还是把事情都往好的一面想,实在是太过纯善了,只是这些年,言竹跟在林石身边,也学会了查看人间冷暖,这话一出口,自己都有点泄气,最后看见沉默的大家,又补上一句:“但愿如此吧。  ”

    “所以我们才要办报纸,将这些事情让大家知道,而且不仅仅是国内的形势,还有国外地形势,除了形势,还要有各方面的前沿报道。  学生们学的什么专业,这个专业有什么新的发明。  ”

    “老师!”林石还没说完,就有个学生打断了他:“我们的《大国崛起》报可以继续办下去么?”

    林石看着身边人期切的目光,忽然笑了:“当然要办,不过现在的大国崛起,只能算是联大报纸的一个板块而已。  ”

    这话刚出口,就有学生忧虑道:“可是老师,你说了那么多东西,都在一张报纸上,会不会太挤了点,难道你是想每天介绍的东西不一样么,一个星期内容轮番换一回?”

    这个时代的报纸跟后来地不同,几乎都是一大开,没有分很多张。  林石笑道:“我们可以一份由很多张报纸组成。  ”

    马上有学生若有所思:“这不就是杂志地散版么?这个好办!”

    这件事情安排下去,但是真正要办起来却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交通很不发达,一件事情发生了,再传到别地地方,通常要经过很长时间,这段时间,只怕这消息早就成了隔夜饭。  林石对于这一点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这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他只能尽量保证让学生们尽可能快的知道外界所发生的事情。

    过了三天时间,联大内部的报纸就出来了,林石看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心快乐无比。  这期报纸是教师内部征集的稿,除了当年那些负责《大国崛起》报的学生们写得社论外,还有实验室那些科学家的手稿译。

    学生们拿到了报纸,都视若珍宝,林石从教室回去的路上,看见学生们几乎人手一份报纸,心只觉得喜乐平安。

    夏天很快过去,昆明的秋并不冷,但是北方应该已经穿上厚衣了,此时,林石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不速之客,让林石觉得十分惊喜,那就是蔡元培。  跟蔡元培同来的,还有三所北京的学校,它们在北京混不下去了。

    “风,当初我记得你说过,要是我混不下去了,就来找你,你一定会收留我。  ”半年多的时间不见,蔡元培看起来老了许多。  本来不甚花白地头发,几乎已经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深深,每一道都似乎刻着辛酸。  林石看着老先生,忽然不知道说什么好,如今天下大乱的前兆已经很明显,政府里也是群魔乱舞。  北京那些小点的大学的确很难过,蔡元培是何等人物。  都熬不下去,其他的学校估计也很难。

    “是的,蔡校长。  ”林石笑着迎接他,眼角却不自主湿湿地,这是愤怒的泪水。  尽管他十分欢迎蔡元培来,但是却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连北京地学校他们都不管了。  何况外地的,国的教育,难道真的要出现真空么?

    “不要叫我校长,你才是校长。  ”蔡元培宽厚的笑着拍拍林石的肩膀:“我刚才在校园里转了几圈,这里很美,我在北京常听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如今一看,果真名不虚传。  ”

    “不。  蔡校长,你是我永远的校长。  ”林石看着蔡元培,心已经有了定论:“以后你就是这个学校地校长了,试问天下,唯有你能够担此重任。  ”

    蔡元培看着林石,笑而不答。  半天才道:“我只是曾经的校长,你问问你的老师,再问问这里的学生,到底他们想让谁当校长?风,我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

    这话说的莫名感伤,林石忽然也感到了昆明的秋意,他不再反驳,如果去问他的学生,学生们肯定不能接受一个外人忽然来接手学校。  尽管接手的这个人十分地出名。  十分的有经验。

    安置好蔡元培没几天,林石迎来了西南联大的一次合并**。  果不其然。  如今的国民政府,借口经济赤字,消减了大量的教育经费,甚至从某些可有可无的学校收取经费,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讨好上面,将某些学堂强行解散,然后变卖学校资产。  许多学校南下,找来了昆明。

    而有地不能搬来,或者是还抱着希望的许多学校怒了。  本来他们就穷,政府经常拖欠工资就罢了,这次居然这么明目张胆,变本加厉,于是就有人想起林石来。  蔡元培想起林石,想到的是他的西南联大,于是将自己庇护的几个学校组织上,一起投奔林石来了。  而有些人想起林石,则是想起了林石的那面血旗,当年那些老师们不是游行成功了么?最后政府拖欠的钱都给了。

    可是他们忘了,这不是在一个时代的事情。  当初的国民政府,虽然黑暗,但是毕竟还没有像现在那样只剩下一个色厉内荏的空壳,他们举起当年林石留下地血旗,开始在北京城里游行。  许多老师参与到其,而结果可想而知。

    林石得到这一消息,眼睛都气红了,不知道该如何评论这件事情。  要是当初他在京城里,八成也会参加这件事,但是他去是去阻止地。  如今的政府,因为衰败,所以更加地看不得人做运动,你游街也好,示威也好,都是对政府的一种挑衅,自然只能换来血腥镇压。

    正在林石恼怒的捶着桌的时候,蔡元培进来了,他看着林石的样,叹口气:“你知道了?当初他们请我去,我劝过他们,可是他们不听。  没想到我走以后,这件事情还是发生了。  ”

    “死了十个老师!”林石抬起头,牙关咬的紧紧的,眼睛里有火光在燃烧。  “被捕了七十多个,受伤的还要另行统计!”林石越说越快,终于忍不住,又是狠狠一拳擂在桌面上,刹那间手上鲜血淋漓。

    “老师的命就不是命么?国人!为什么是国人!”林石的声音颤抖着,虎目含泪。  这件本来不应该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却意外的发生了,还跟他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当初他不留下那面血旗,那么事情还会是这个样么?不,事情还会发生,不过这些老师们不是在游行死去,而是被生活压迫着死去,饿死冻死病死……在这个时代,知识是不值钱的。  满腹经论,比不上一个窝头的价值。

    “我要去北京!这些被关的老师一定要放出来。  ”林石拼命的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蔡元培看着他,说道:“好吧,我们一起去。  ”

    **********

    继续爬回来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