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个智灵去修行
字体: 16 + -

第三章 危急

    余果休息到第三天,身体渐渐复原,这一世的记忆也在脑海里慢慢找了回来。

    这个名叫余果的少年,比前一世的他要高傲的多,但是好在秉性善良,遇事一向敢作敢当。

    年轻人嘛,傲气一些也是正常的,况且人家还曾是个修行天才,而且还是个文武兼修的天才。

    前一世他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也是顶着个学霸的头衔,整天傲来傲去的,后来在工地上搬砖年头久了,才逐渐学会了低头。

    余果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自然想好好活一回,前世有许多未了的心愿,这一世他要格外珍惜。

    但是,想法固然是好的,现实却是无比残酷。

    通过这一世的记忆,余果明白,这是一个修真者的世界,是一个皇权和世家大族以及顶级门派三者共治的世界。

    这三者互为依存,也互相斗争,基本掌握着八卦大陆上亿万生灵的命运,他们之中的杰出者,也代表了修真界顶级力量的存在。

    无论是现存的五国皇族,还是大陆之上的百十个大家族,抑或是与各国世俗势力互为倚仗的修真大派,背后都站着无数的修真高手。

    更别提孤悬东海之外,由巽(xun)国后裔建立的三仙岛上,修真门派更是数不胜数。

    三仙岛虽名为岛,但是广阔无垠,东南西北,地势相距不下万里。

    自一万两千余年前地裂山崩,原本只和八卦大陆隔着浅浅一湾水的三仙岛,逐渐远隔重洋。

    万年以来,岛上的修真门派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以巽光宗,雷真寺,云波门这三大门派为尊的局面。

    三派虽各有修行法门,且门下外室弟子游历于八卦大陆者甚众,但是三大派内室弟子均能严守门规,极少参与俗世纷争。

    三大派之下,更有中小门派无数,他们或据仙山,或居灵谷,或行侠仗义,或偷鸡摸狗,在三大派的威压之下,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法。

    三大派立派数千年,留下了无数仙人飞升的传说,这也是三仙岛名字的由来。

    万年以前,三仙岛尚未完全脱离大陆之时,那里正是巽国的故土。

    余果脑中的这些知识,都是余朵口中的白山长说给他听的.

    照之前的记忆来看,这个白山长是个很神秘的人,他虽然在虎神关内一处破旧的书院开馆授徒,但是弟子虽众,白山长不过教授他们读书识字或是开方抓药。

    唯独对余果截然不同,他不许余果称呼他为师傅,只许称他为白山长,同时他又对余果倾囊相授,和教给其他弟子的东西完全两样。

    因为他教会余果的是修真之法,自余果五岁开蒙读书,十年寒暑,勤教不辍。

    李鱼不光学识大进,于修真一道的突破也是一日千里。

    之前余朵夸奖的没错,作为一个年仅十五岁的筑基后期高手,他是有骄傲的资本的。

    多少修真人士穷其一生,都跨不过炼气后期那道门槛,而他,不过是在十三岁那年,借助白山长给的一粒小小的筑基丹,就完成了晋级的全过程。

    当然,那是曾经的那个他,如今的余果,全身经脉尽毁,真气消散,再难重聚。

    说他是个废人也并不为过,毕竟就算修习武道,也是需要借助经脉来运行内力的。

    连他的丫鬟余朵和书童余蜜,都能轻轻松松掌裂大石,那他这个连修真界一只兔子都轻易降服不了的人,恐怕就不是废柴这么简单了,简直就是废柴之王!

    目前,还没有人跳出来鄙视余果,毕竟关外正有几路大军围攻,但是余果知道,迟早会有人跳出来,打自己这个废柴的脸的。

    毕竟自己之前装了不少的逼,遭报应也是应该的。

    可是,作为一个穿越者,余果不想活得这么憋屈。

    虽然地球文明比起人家来,也未见得有什么优势,但是自己好歹是听见过智灵姐姐声音的人啊。

    天选之人,为何会如此悲催?

    余果如今既不能修行,也不能习武,就算这次虎神关侥幸不失,他的未来也是一片灰暗。

    不能够修行,就彻底断送了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不能习武,又失去了通过阵前搏杀积累军功这条上升通道。

    他的确还可以靠不断读书,发挥聪明才智,来获得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赏识的机会。

    但是,一旦成为世家大族的门客,这一生都休想再自立门户,更别说想建功立业了。

    毕竟,在这样一个修真大陆上,就算是各衙各府,各军营里面的师爷和参谋们。

    只要是国家认可的职位,那职位上的人也必定是个文修。

    文修文修,懂文化固然重要,但首先也要是修真人士。

    余果可以选择的路不多,如果不想再一次沦为贫民阶层,靠出卖苦力为生。

    他要么提前逃跑,凭着白先生教会的学识,投靠一个大户人家做门客。

    要么设法保住自己老爹守着的这座关,一辈子靠着爹娘的大腿做个富家翁。

    前者他不愿意,后者实在是希望渺茫。

    他这位父亲,戎马半生,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报先皇知遇之恩,下保黎民免受兵戈战乱之苦。

    他和自己的母亲云英,一武一修,镇守虎神关十余年,端的是威名赫赫,威震敌营。

    再加上父亲为官清正,故而深受治下百姓的爱戴。

    余果前世的父亲早逝,如今他的记忆里,这位总兵爹爹带给他的感动多不胜举。

    他对余果虽然严厉,但是也不乏慈爱。

    自己十岁时就喜欢赖在军营不走,他竟然煞有介事的选出几个和余果同龄的将士遗孤,编成一伍,并当着虎神营全军三千将士的面,正式任命雨果为伍长。

    五人为伍长,十人为什长,百人为队长,千人为阵长,三千为营长,三万为军长,三十万为军团元帅,这是大乾帝国四大精锐军团的编制,乃是当年父亲亲口告诉余果。

    这两年多来,余果在修行一途上突飞猛进,余果小队里的四位队员虽百般努力,却一直跨不进修行的那道门槛。

    五人感情虽是一如往昔,无奈共同语言却是少了许多。

    余果枯坐窗前,遥望着不远处高达十余丈的虎神关,呆呆出神。

    这还是从关内的角度看,如果是从关外看的话,虎神关高达四十余丈,依两山而建,关前正是金水江上游,激流湍湍,顺着关前的峡谷俯冲而下,绝对是雄关天成,易守难攻。

    关上更有各式守城兵械,既有对付普通士兵的连弩箭,也有应对飞剑修士的夺魂锥、灭灵箭。

    夺魂锥以聚灵阵法催动,凝聚虎神关周围天地之灵气,以补修士数量不足之患。

    金丹期前期境界以下修士,若贸然飞剑登城,猝不及防之下,也难逃被夺魂锥追魂夺命,身死道消的下场。

    境界再高的修士,虽然可能躲过夺魂锥,但是也难逃灭灵箭的几轮齐射。

    自万余年以降,三仙岛避世远离,八卦大陆上就开始纷争不断。

    先是各种门派逞强,为争夺修行资源不择手段,奴役各国人民,连皇族和世家也成为各大门派势力争夺之下的附庸。

    谁知,八卦大陆气机倒转,门派弟子的修行之路逐渐艰难,各大门派化神期或是合体期的高手相继凋零,后辈弟子却始终无以为继。

    再加上皇族和世家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这两方的子弟,虽然在修行上无法和各大门派抗衡,但是终于另辟蹊径,创出了聚灵阵,以及专门针对修真人士的种种武器,利用符文和阵法来吸取天地灵气,以对抗门派的修真高手。

    如此争斗不止,几千年下来,几方势力此消彼长,俗世力量终于重新抬头,皇权得到巩固,世家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各国修真门派的势力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但是,如今的修真世界,也早就不是传说中的大能满天飞的世界了。

    金丹级别的高手倒是多的是,但是元婴级别的,最起码都已经是各门派,各世家或是皇族顶尖的高手。

    元婴巅峰后期的修士,都是隐藏在大陆之上各方顶尖势力背后的恐怖威慑力量,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摆在台面之上。

    至于化神期的高手,那更是只有三仙岛那种方外之地,才能拥有的存在。

    三仙岛的确拥有着能左右整个八卦大陆的实力,但是他们一直置身事外。

    最起码,近三千年来,门派和世俗势力的两次大战,三大派都没有插手,至于三大派下面的小门派,那就不好说了。

    从那边穿过来之后,每次想到这一世记忆中那些飞天遁地,移山填海之类的古籍记载,说实话,余果是不相信的。

    飞剑这个东西他信,金丹修士秒杀几百个平民百姓他也信,但是书上说,这块大陆上几万年前的先人们,举手投足间就能毁灭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余果觉得是吹牛。

    就如同他前世在工地上看的那些历史书,古人动不动就来个百人砍,千人杀,万人敌,什么几十个人追杀上万逃兵了,七千铁骑横扫北朝百万雄兵,百战百胜啦,统统禁不起推敲。

    余果觉得,既然自己老家那些写书的古人爱吹牛,那这个地方那些写书的古人们,肯定也是爱吹牛。

    修真文明也是要进化的呀!

    一代不如一代,哪有这个道理?

    余果的思绪从窗前飘回,这座关城之所以能在坎、坤两国二十余万联军,再加南疆妖兽的连番猛攻之下,仅凭三千虎神营将士,五千普通辅兵和几十位修士就能守了这么多天。

    一赖天险,二赖聚灵阵,三赖父亲指挥得当,将士上下一心。

    但是人力有时也会穷尽,阵法聚集的灵气渐渐不足,听闻坎、坤联军已秘密派人,往金水江更上游水缓处筑坝截流。

    金水江一但断流,虎神关天险就折掉一半,到时候人困马乏,恐再难阻挡敌军破关而入。

    余果心里知晓,这关怕是守不住的。

    朝廷的明旨中虽然告诉大家,援军不日即到,但是父亲随后收到的密旨,却是另一番说辞。

    原来,在虎神关遭敌叩关的同时,北境也是警讯四起,冰原异族趁着今年严寒,地火受制,八卦火龙阵难以完全施展的空当,尽起全族之兵来犯。

    与此同时,青龙军已在出龙峡和离、震两国联军交兵,出龙峡东西绵延上千里,有大乾帝国先后建立的二十多道营寨。

    青龙军统帅楚何憾稳扎稳打,据险以守,终于在连丢十二座营寨之后,在函谷寨和三倍于己的敌军形成对峙之势。

    此时的大乾国,除了镇守京师的二十万天雄军,竟再无精锐可以快速驰援虎神关。

    大乾虽强,但是国主年幼,朝纲未靖,再加上这两年一直奉行养民的政策,未曾扩军。

    虽有忠臣良将守护于外,但是此刻以一敌五,以寡敌众,实已到了存亡危急的紧要关头。

    密旨上对余守城说道:“虎神关能守辄守,不能守则务以保全性命为上,艮、兑新附之地,可弃之往剑门关和姜总兵会合,两位卿家通力合作,定能使剑门成为坎、坤贼军埋骨之地矣。孤尚年幼,仰赖诸君,保我大乾万民!”

    但是密旨归密旨,父亲大人却在密室里双膝跪地,遥向北方摆了九拜,痛哭着说道:“臣受先帝知遇之恩,今日正好粉身碎骨以报,我大乾疆土虽广,却无一寸可以让人,臣在关在,关亡臣亡!”

    当时的余果也在场,只好跟着父亲在地上磕头,出了密室,上了关楼,父亲重新对剩余的弟兄们喊,继续守城。

    城头战况激烈,余果一人一剑,护在父亲周围,直到他被那只喷着黑火的九阶赤焰六翼枭偷袭重伤……

    哎,回忆总想哭,一个人太孤独。

    余果每回都在想,要是自己早来几天就好了,劝劝这个固执的老军阀父亲,皇上都让你退了,你还不退,你不是死心眼吗?

    害的自己丢了一身修为,刚穿过来没几天,还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就发现已经走投无路。

    不过话又说回来,父亲名叫守成,那真的是一颗心都扑在守城上面啊。

    自己已经醒过来三天了,爹不疼娘不爱,除了“朵蜜组合”陪在身边,竟然没一个人来理会自己。

    余果挺想发脾气的,可是想了想,又觉得自己有病。

    大家都忙着在关上和敌人拼杀,稍有不慎就会送掉性命,他自己带着丫鬟小厮在家里躲清闲,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怎么样才能守住虎神关呢?余果的大脑飞速转着,可是转的好累好累,转的他要快睡着了,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废柴!”余果心里暗暗骂着自己。

    左右无事,他决定到关上看看,看看爹娘的近况,再看看自己那几个预备役的队员。

    朵儿这丫头不错,浑身上下透着机灵劲儿,蜜儿这家伙就不行了,和余果一般大年纪,却整天浑浑噩噩的。

    怪不得朵儿名为丫鬟,却干着书童的活儿,蜜儿名为书童,却整天干着粗使丫头的事情。

    难为他一个小男孩了,余果不歧视蜜儿,但是朵儿这丫头,老是嫌他笨手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