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使臣
第九章天子使臣
进入七月,即便是以蜀中之溽热,此时也不知不觉的就开始凉爽起来,等到过了七夕,虽然白天的日头还是一样毒辣,晚上的天气却开始一日更比一日凉爽了起来。(顶点手打)
这段时间里,李曦倒是不怎么忙,衙门里只需每日过去点个卯,然后便也学了郑爽裴俊一样躲回家里去,即便有事,也不过就是一个上午的功夫就处理完了。
而除此之外,不管是那三十万亩的蔬菜,还是各地的蔬菜市场,乃至于剑南烧春的酿造和销售,其实都已经形成了以柳家兄弟、三叔李肱和阿锦、杨钊他们几个为首的管理集团,因此,李曦这个幕后最大的老板倒是不需要负责什么具体的细务,只是有些事情当他们感觉不好决断的时候,才会聚集起来商讨一下,最后请李曦给拿个主意。
当然,在这期间,倒也不是一点事情没有,比如说在六月末的时候,就闹出来一次杨钊贪墨公款的事情。
李曦只知道历史上的杨国忠是个大奸臣,而在他想来,奸臣嘛,哪有不贪污的,所以一等各项事情都安置下来,他想到这件事,就命三叔李肱额外的留了心,果然,李肱这一留心之下,还真的是就给查出点什么来了。
贪得也不多,才九万钱多一点,当然,他私底下收的那些经销商们的钱,肯定要数倍于此,可即便如此,这个数目在剑南烧春这样庞大的销售额面前,也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而且据李肱讲,这杨钊虽然贪了些,其实平日里处理事情却很有大将之风,自己不在的时候,销售这一块只需要他一个人便可以运转自如。
甚至于在眼下李肱已经要分出很大心神来负责照顾蔬菜这一块,并且还要跟成都府的一些大商家打交道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剑南烧春销售这一块的顶梁柱式人物,因此,李肱的意见很明白,为了这点小钱,不值得乱了军心,也就是小小的警告一下就是。
但是在李曦看来,这却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因此,虽然李曦也采纳了李肱的建议,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往大了处理,仅仅是罚没了他的贪墨所得,那些收礼的收入,李曦就全当是没看见了,但是却直接取消了他在销售这一块儿的管辖权,直接把他打发到蜀州的蔬菜市场里,别的不管,只负责管辖这个市场的治安以及卫生清理等等,算是一份苦差。
不过呢,在得知杨钊贪墨以及收礼来的钱,倒有不少都是拿出去贴了一个本地的名ji之后,李曦就又动起了脑筋,根据柳荣的提议,他直接出钱买下了那个叫做裴柔的女子,然后便把她干脆送给了杨钊。
如此一来,有心从良的裴柔固然是感激得什么似的,便是刚刚才被李曦给打入冷宫的杨钊,也是感激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要知道,这裴柔乃是本地官ji,又颇有名气,要想把她买下来,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偏偏他又爱煞了这女子,李曦此举,倒是很有些雪中送炭的意思了,对比之下,他此前把自己打入冷宫,倒还是小事一件了。
因为通过这件事,杨钊知道,李曦虽然暂时把自己打入冷宫了,但是显然,自己的这位东家雇主,却还是准备要继续用自己的,眼下这番先是敲打后是施恩的,其实只是为了以后重用自己做准备罢了,而对此,杨钊内里感激之余,却也忍不住颇有了些期待,连带着原本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蔬菜市场那边,他也用心起来。
而且为了表示对李曦的忠诚,他特意隆而重之的请了柳蓝做媒人,李肱和李曦叔侄两个做证婚,在七月三日这一天,正式娶了那裴柔过门。
这个年头,纳名ji为妾,乃是红袖添香的风流雅事,但是娶一个ji女出身的人为正妻,却多多少少的会让人有些不耻,但是在杨国忠眼里,只要藉此能够博得李曦的信赖和亲近,那自然便是值得的,更何况他本来就爱煞了这裴柔,立志就是要娶她为妻的。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就算是圆满的结束,李曦也就重新把他从蔬菜市场那边调过来,因为想到杨国忠在本来的历史上是肯定可以做到大官的,那么不管他是奸臣也罢,名臣也罢,肯定是一把做官的好手,所以李曦便干脆也不再让他主管什么生意上的事情,只是跟晋原县县令郑爽略商议了一下,便抬举他进县衙门里做了一个小小吏员。
他这个吏员,是专门跟着李曦的,有了他在县衙里盯着,一来可以帮着李曦监督下面蔬菜种植的事情不要出了纰漏,二来有些公务,也直接就可以拿回家来让李曦办理了,自然是省事许多也放心许多。甚至于才不过十来天的功夫,李曦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杨钊此人,若说缺点,那肯定是一大堆,但是他的优点也不容抹杀。
首先,他这个人很机灵,做事情愿意动脑子,很多事情只需要李曦略一提点,他立马就可以上道了。其次呢,他此前曾经在街头厮混过多年,县城里三教九流都无比熟悉,于人情世故上也是熟谂,所以把他放到衙门里,简直就是一个多面手,不管什么事情把他放过去,那都是立刻就可以给你做出点成绩来。
如此一来,李曦自然加倍看重他。
当然,出于“奸相”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让人心里不踏实,李曦对他的防备也是无人能及的高,也就算是一边大用一边重防。
就在这种情况下,七月十日,李曦和李朌李肱一起,送走了小胖子李早。
其实说到底,李曦之所以着急着想把自己这个弟弟送进军营,倒不单纯是为了促使他尽快成熟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有点害怕那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的大动乱。
李早善武,那么在这场大动乱之前,他如果能够尽快成长起来,不但可以为自己以及整个李氏家族觅得一份难得的安全保障,而且在李曦看来,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可以让李早在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战争中突然崛起。
要知道,即便是他对历史没什么了解,也知道诸如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名字。
如果阿早能够成为这种可以留名千古的名将……只要是想想,李曦就兴奋,因为那是自己的弟弟呀
当然,他也知道,要成为名将,要想借机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崛起,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甚至于还要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但是他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历史上肯定会有这么一场灾难和机遇并存的大事要发生,难道能因为可以因为要冒一些风险,就那么轻易地放弃了吗?
他的答案显然是不可以。
才十二岁,就把李早这只小雏虎送进军营,按照李曦的说法,这叫逼虎长大。
把李早送走之后,这才刚刚消停了没几天,李曦正在准备着要请老师周邛替自己上门求亲下聘,然后还策划着等婠儿过门之后,自己就正式的纳了杨花花,但是还没等他的计划开始落实,晋原县衙内,就已经迎来了天子使臣。
李曦的品阶,自然够不着给他下圣旨的程度,按说即便有事,充其量吏部下一纸公文足矣,但奇怪的是,这一次来到晋原县衙的,居然是一位宫里的小黄门,偏偏这小黄门此来,竟然只是传达口谕,并没有任何调令。
口谕有三,第一,着免去李曦从九品上晋原县主簿一职,并无其他任命;第二,着李曦由晋原县县学生员,改入长安国子学生员;接到口谕之后,五日内必须动身。
就这么一道口谕,简单干净。
宣谕完毕,那小黄门被人带下去休息了,这里李曦和杨钊面面相觑,而裴俊和江安则毫不掩饰欣喜之情,与他们相比,郑爽脸上的阴晴不定反而算是不错了。
一道口谕,直接把李曦的官儿给罢免了,虽然他身上的散官之阶还在,但是毫无疑问,散官是无权的,充其量就是每个月支领一些俸禄罢了,几乎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反倒是李曦居然莫名其妙给“转学”去了长安国子学,在他们这些不知情的人眼中,很是有些诡异。
而这个时候,尽管把他们的反应一一记入心中,但是李曦显然还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他们,尽管当初他心里早就已经做好了有可能会面对这种非但不升官反而会被罢官夺爵的准备,但是当这个结果突如其来,李曦还是不由得有些举止失措。
过了好久,一直到带着口谕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李曦才逐渐回过神来。
把这道口谕翻来覆去的仔细一思量,他开始渐渐地回过味道来,虽然这一道口谕夺了自己的官职,但是很显然,玄宗皇帝并没有准备问罪于自己,相反的,他居然还通过让自己“转学”到国子学这么一个方式,把自己调到长安去了。
那么,这位玄宗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考察?或者……把自己弄到长安去再收拾?
仔细想想,估计十有**还是以考察的面居多。毕竟人家是皇帝,如果真是因为那一道奏章而恼了自己,想把自己处置了还不简单,哪里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果然,就在李曦趁着现成的,把自己负责的公务一一整理了出来,去到县令大人郑爽的房间里一一交接干净,又约好了改日相聚的时间之后来到蜀州刺史衙门,把天子上差带来的口谕跟周邛和柳博一说,两个人的反应也是众口一词——这不是贬官
虽然也谈不上升官,但是显然,李曦那个奏章并没有触怒当今皇帝陛下,而按照那份奏折的分量和犀利程度,只要不是触怒,事情就大有可为
尤其是李曦去的这个国子学,可是大有讲究。
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治下,专门负责招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员的学校,乃是整个大唐绝对的最高学府。
免了李曦的官,却把他“转学”去了国子监,这里头到底有何深意,大家都猜不到,但是很显然,玄宗皇帝陛下既然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在里面。
因此想了想,周邛便道:“既然陛下急着召你进京,想必不是单纯的让你去国子学读书那么简单,唔,回头你到我家里来,我写封书信你带去,到了长安之后到九龄公的府上拜望一番,想必他能给你些主意。”
李曦闻言点头应是,然后,周邛沉吟了半天,才又道:“其实想想,若是因为你一道奏章,就直接擢升你入朝为官……那才不像是咱们今上了,反倒是眼下如此这般,唔,甚好,甚好,子日啊,虽然只有五天时间,但是家里的这一切事情,你都要妥善交代一下。其他的倒不必担心,有为师和柳公在此,想来你虽然走了,却也没人敢动你的生意。”
李曦闻言刚要点头,却听他又笑道:“只是,你和柳家小姐的喜酒,却是不可避免的又要推迟了。”
当下李曦闻言,也只好报以苦笑。
从刺史衙门告辞了出来,外边阳光依旧炽烈,但是李曦的心里却是渐渐地就安静了下来。
仔细的把这道口谕想了又想,再结合自己对玄宗皇帝的了解,他心里便渐渐地开始明白起来:李逸风至今滞留长安未归,想必他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撤职了之后“转学”国子学这件事情,也就是说,玄宗皇帝虽然已经把口谕都下到蜀州来了,但其实长安那边却是无人知道的,否则的话,李逸风便回不来,至少也会送个口信回来。
这么说来,那道奏章肯定是已经被玄宗皇帝给压下了,并不曾给什么人看。但即便是做了他有可能只是为了不想惊动朝廷中的大臣,尤其是那些节度使们的假设,只从他并没有大发雷霆的直接给自己来个罢官夺爵之后永不录用就知道,他没有生气。
而他现在又是这么急着要召自己到长安去……
这么说,有戏?
熬不住了,实在是熬不住了,眼皮都打架了,这一章就四千字吧
阿弥陀佛,可怜的俺还要八点起床……赶紧闪人了,祝大家看书愉快
进入七月,即便是以蜀中之溽热,此时也不知不觉的就开始凉爽起来,等到过了七夕,虽然白天的日头还是一样毒辣,晚上的天气却开始一日更比一日凉爽了起来。(顶点手打)
这段时间里,李曦倒是不怎么忙,衙门里只需每日过去点个卯,然后便也学了郑爽裴俊一样躲回家里去,即便有事,也不过就是一个上午的功夫就处理完了。
而除此之外,不管是那三十万亩的蔬菜,还是各地的蔬菜市场,乃至于剑南烧春的酿造和销售,其实都已经形成了以柳家兄弟、三叔李肱和阿锦、杨钊他们几个为首的管理集团,因此,李曦这个幕后最大的老板倒是不需要负责什么具体的细务,只是有些事情当他们感觉不好决断的时候,才会聚集起来商讨一下,最后请李曦给拿个主意。
当然,在这期间,倒也不是一点事情没有,比如说在六月末的时候,就闹出来一次杨钊贪墨公款的事情。
李曦只知道历史上的杨国忠是个大奸臣,而在他想来,奸臣嘛,哪有不贪污的,所以一等各项事情都安置下来,他想到这件事,就命三叔李肱额外的留了心,果然,李肱这一留心之下,还真的是就给查出点什么来了。
贪得也不多,才九万钱多一点,当然,他私底下收的那些经销商们的钱,肯定要数倍于此,可即便如此,这个数目在剑南烧春这样庞大的销售额面前,也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而且据李肱讲,这杨钊虽然贪了些,其实平日里处理事情却很有大将之风,自己不在的时候,销售这一块只需要他一个人便可以运转自如。
甚至于在眼下李肱已经要分出很大心神来负责照顾蔬菜这一块,并且还要跟成都府的一些大商家打交道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剑南烧春销售这一块的顶梁柱式人物,因此,李肱的意见很明白,为了这点小钱,不值得乱了军心,也就是小小的警告一下就是。
但是在李曦看来,这却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因此,虽然李曦也采纳了李肱的建议,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往大了处理,仅仅是罚没了他的贪墨所得,那些收礼的收入,李曦就全当是没看见了,但是却直接取消了他在销售这一块儿的管辖权,直接把他打发到蜀州的蔬菜市场里,别的不管,只负责管辖这个市场的治安以及卫生清理等等,算是一份苦差。
不过呢,在得知杨钊贪墨以及收礼来的钱,倒有不少都是拿出去贴了一个本地的名ji之后,李曦就又动起了脑筋,根据柳荣的提议,他直接出钱买下了那个叫做裴柔的女子,然后便把她干脆送给了杨钊。
如此一来,有心从良的裴柔固然是感激得什么似的,便是刚刚才被李曦给打入冷宫的杨钊,也是感激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要知道,这裴柔乃是本地官ji,又颇有名气,要想把她买下来,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偏偏他又爱煞了这女子,李曦此举,倒是很有些雪中送炭的意思了,对比之下,他此前把自己打入冷宫,倒还是小事一件了。
因为通过这件事,杨钊知道,李曦虽然暂时把自己打入冷宫了,但是显然,自己的这位东家雇主,却还是准备要继续用自己的,眼下这番先是敲打后是施恩的,其实只是为了以后重用自己做准备罢了,而对此,杨钊内里感激之余,却也忍不住颇有了些期待,连带着原本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蔬菜市场那边,他也用心起来。
而且为了表示对李曦的忠诚,他特意隆而重之的请了柳蓝做媒人,李肱和李曦叔侄两个做证婚,在七月三日这一天,正式娶了那裴柔过门。
这个年头,纳名ji为妾,乃是红袖添香的风流雅事,但是娶一个ji女出身的人为正妻,却多多少少的会让人有些不耻,但是在杨国忠眼里,只要藉此能够博得李曦的信赖和亲近,那自然便是值得的,更何况他本来就爱煞了这裴柔,立志就是要娶她为妻的。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就算是圆满的结束,李曦也就重新把他从蔬菜市场那边调过来,因为想到杨国忠在本来的历史上是肯定可以做到大官的,那么不管他是奸臣也罢,名臣也罢,肯定是一把做官的好手,所以李曦便干脆也不再让他主管什么生意上的事情,只是跟晋原县县令郑爽略商议了一下,便抬举他进县衙门里做了一个小小吏员。
他这个吏员,是专门跟着李曦的,有了他在县衙里盯着,一来可以帮着李曦监督下面蔬菜种植的事情不要出了纰漏,二来有些公务,也直接就可以拿回家来让李曦办理了,自然是省事许多也放心许多。甚至于才不过十来天的功夫,李曦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杨钊此人,若说缺点,那肯定是一大堆,但是他的优点也不容抹杀。
首先,他这个人很机灵,做事情愿意动脑子,很多事情只需要李曦略一提点,他立马就可以上道了。其次呢,他此前曾经在街头厮混过多年,县城里三教九流都无比熟悉,于人情世故上也是熟谂,所以把他放到衙门里,简直就是一个多面手,不管什么事情把他放过去,那都是立刻就可以给你做出点成绩来。
如此一来,李曦自然加倍看重他。
当然,出于“奸相”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让人心里不踏实,李曦对他的防备也是无人能及的高,也就算是一边大用一边重防。
就在这种情况下,七月十日,李曦和李朌李肱一起,送走了小胖子李早。
其实说到底,李曦之所以着急着想把自己这个弟弟送进军营,倒不单纯是为了促使他尽快成熟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有点害怕那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的大动乱。
李早善武,那么在这场大动乱之前,他如果能够尽快成长起来,不但可以为自己以及整个李氏家族觅得一份难得的安全保障,而且在李曦看来,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可以让李早在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战争中突然崛起。
要知道,即便是他对历史没什么了解,也知道诸如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名字。
如果阿早能够成为这种可以留名千古的名将……只要是想想,李曦就兴奋,因为那是自己的弟弟呀
当然,他也知道,要成为名将,要想借机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崛起,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甚至于还要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但是他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历史上肯定会有这么一场灾难和机遇并存的大事要发生,难道能因为可以因为要冒一些风险,就那么轻易地放弃了吗?
他的答案显然是不可以。
才十二岁,就把李早这只小雏虎送进军营,按照李曦的说法,这叫逼虎长大。
把李早送走之后,这才刚刚消停了没几天,李曦正在准备着要请老师周邛替自己上门求亲下聘,然后还策划着等婠儿过门之后,自己就正式的纳了杨花花,但是还没等他的计划开始落实,晋原县衙内,就已经迎来了天子使臣。
李曦的品阶,自然够不着给他下圣旨的程度,按说即便有事,充其量吏部下一纸公文足矣,但奇怪的是,这一次来到晋原县衙的,居然是一位宫里的小黄门,偏偏这小黄门此来,竟然只是传达口谕,并没有任何调令。
口谕有三,第一,着免去李曦从九品上晋原县主簿一职,并无其他任命;第二,着李曦由晋原县县学生员,改入长安国子学生员;接到口谕之后,五日内必须动身。
就这么一道口谕,简单干净。
宣谕完毕,那小黄门被人带下去休息了,这里李曦和杨钊面面相觑,而裴俊和江安则毫不掩饰欣喜之情,与他们相比,郑爽脸上的阴晴不定反而算是不错了。
一道口谕,直接把李曦的官儿给罢免了,虽然他身上的散官之阶还在,但是毫无疑问,散官是无权的,充其量就是每个月支领一些俸禄罢了,几乎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反倒是李曦居然莫名其妙给“转学”去了长安国子学,在他们这些不知情的人眼中,很是有些诡异。
而这个时候,尽管把他们的反应一一记入心中,但是李曦显然还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他们,尽管当初他心里早就已经做好了有可能会面对这种非但不升官反而会被罢官夺爵的准备,但是当这个结果突如其来,李曦还是不由得有些举止失措。
过了好久,一直到带着口谕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李曦才逐渐回过神来。
把这道口谕翻来覆去的仔细一思量,他开始渐渐地回过味道来,虽然这一道口谕夺了自己的官职,但是很显然,玄宗皇帝并没有准备问罪于自己,相反的,他居然还通过让自己“转学”到国子学这么一个方式,把自己调到长安去了。
那么,这位玄宗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考察?或者……把自己弄到长安去再收拾?
仔细想想,估计十有**还是以考察的面居多。毕竟人家是皇帝,如果真是因为那一道奏章而恼了自己,想把自己处置了还不简单,哪里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果然,就在李曦趁着现成的,把自己负责的公务一一整理了出来,去到县令大人郑爽的房间里一一交接干净,又约好了改日相聚的时间之后来到蜀州刺史衙门,把天子上差带来的口谕跟周邛和柳博一说,两个人的反应也是众口一词——这不是贬官
虽然也谈不上升官,但是显然,李曦那个奏章并没有触怒当今皇帝陛下,而按照那份奏折的分量和犀利程度,只要不是触怒,事情就大有可为
尤其是李曦去的这个国子学,可是大有讲究。
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治下,专门负责招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员的学校,乃是整个大唐绝对的最高学府。
免了李曦的官,却把他“转学”去了国子监,这里头到底有何深意,大家都猜不到,但是很显然,玄宗皇帝陛下既然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在里面。
因此想了想,周邛便道:“既然陛下急着召你进京,想必不是单纯的让你去国子学读书那么简单,唔,回头你到我家里来,我写封书信你带去,到了长安之后到九龄公的府上拜望一番,想必他能给你些主意。”
李曦闻言点头应是,然后,周邛沉吟了半天,才又道:“其实想想,若是因为你一道奏章,就直接擢升你入朝为官……那才不像是咱们今上了,反倒是眼下如此这般,唔,甚好,甚好,子日啊,虽然只有五天时间,但是家里的这一切事情,你都要妥善交代一下。其他的倒不必担心,有为师和柳公在此,想来你虽然走了,却也没人敢动你的生意。”
李曦闻言刚要点头,却听他又笑道:“只是,你和柳家小姐的喜酒,却是不可避免的又要推迟了。”
当下李曦闻言,也只好报以苦笑。
从刺史衙门告辞了出来,外边阳光依旧炽烈,但是李曦的心里却是渐渐地就安静了下来。
仔细的把这道口谕想了又想,再结合自己对玄宗皇帝的了解,他心里便渐渐地开始明白起来:李逸风至今滞留长安未归,想必他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撤职了之后“转学”国子学这件事情,也就是说,玄宗皇帝虽然已经把口谕都下到蜀州来了,但其实长安那边却是无人知道的,否则的话,李逸风便回不来,至少也会送个口信回来。
这么说来,那道奏章肯定是已经被玄宗皇帝给压下了,并不曾给什么人看。但即便是做了他有可能只是为了不想惊动朝廷中的大臣,尤其是那些节度使们的假设,只从他并没有大发雷霆的直接给自己来个罢官夺爵之后永不录用就知道,他没有生气。
而他现在又是这么急着要召自己到长安去……
这么说,有戏?
熬不住了,实在是熬不住了,眼皮都打架了,这一章就四千字吧
阿弥陀佛,可怜的俺还要八点起床……赶紧闪人了,祝大家看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