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巨宦
字体: 16 + -

之五十九 斩首脑(求月票)

    昨晚因为网络问题上传不了。这一章是昨晚的。今晚还有一更。

    阮敬的命令发出时是黄昏。这时东面的州县屡传异报。但阮敬计议未定。一时也还不敢全面公开。

    到第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就有一支约二百余人的部队先行到达南门。自称是寮南县弓兵奉命来援。升龙和平得久了。官民戒心甚浅。这时明军在洮河口登陆的消息还只是高层知道。中下层军官只是听到一些不确切的“谣传”而已。城门官见下面那二百多人穿的都是安南官兵服装。又拿着寮南县的关防。不虞有他。竟然就开了城门。要放他们进城。门才开了一隙。那两百多人就呼喝着闯了进来。

    原来寮南县的知县却是莫家的人。昨晚唐举一部抵达后。那知县便接应进城。听说阮敬征调临近兵马入升龙助防。唐举便取了那里的官兵服装以及关防。趁着清晨升龙城门官兵尚在迷糊当中。前来夺城。

    城门官再要阻拦。哪里拦得住?藏在远处的兵马一起发作。趁势夺了城门。

    升龙城内只有几千近卫部队。其中大多又是仪仗队。平时对付百姓、打文臣**可以。真要上战场或者巷战。这批人无论如何靠不住。

    唐举进城之后。莫文明叫道:“先夺宫城!待宫城一得。找到了少主。大势便定!”

    唐举道:“我给你五百人。你去办这事。”

    升龙的百姓都还没弄明白出了什么事情。莫文明熟门熟路。已带人冲到了王宫——安南对大明称臣为都统使。对内却还是作威作福。自立为王。所以其主居住处。仍称王宫。

    阮敬昨日听说大明逼临洮河口。彻夜难眠。正入宫和武氏商量要不要到西边暂避。武氏也赞成。说:“咱们先避一避他们的锋芒。等消息传开。举国震惊。一起排斥大明的大军。我们再号召全境坚壁清野。仍如上次那样。慢慢把明军挤出去!”

    计议将定。就听宫门杀声大作。阮敬骇然叫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便听宫女叫着:“莫家杀进来了!”

    阮敬到现在还不敢相信明军来得如此之快。还以为是莫家留在升龙的什么人。惊道:“莫家哪个畜生这么大胆?”

    却听宫门喊杀之声越来越大。正门地守卫不过一百多人。来的部队却一一队队的怕不有上千?宫门正门地守将郑屈眼见不善。又瞥见是莫文明带队。心想:“莫家哪里找来地大军?”自知抗拒不得。这时莫氏的少主莫宏就在宫中。只要被莫文明找到。他以王叔祖的身份辅政。那么整个安南就变天了。

    郑屈一念及此。马上就决定投降。叫道:“王叔啊!你怎么才来!郑屈等了你好久了!”

    莫文明一呆。心想:“你不是阮敬地人么?”但这时他真正掌握的人马并不多。郑屈打开宫门来投奔。自己也乐得接纳。就对他说:“带我去找阮敬那贼子和武氏那淫妇!”又问:“少主在哪里?”

    郑屈叫道:“王叔你随我来!”

    正逢阮敬带十几个人冲了出来。望见莫文明和郑屈合兵一出。那十几个近卫哄一声全散了。阮敬吓得软倒在地。莫文明哈哈大笑。跑过去钢刀架住他脖子大笑:“姓阮的。你也有今天!”

    便听一声尖叫。原来武氏也跑了出来看。一见到莫文明制住了阮敬魂都没了。阮敬怒道:“淫妇!你来得正好!少主呢?”

    武氏双股战栗。无法回答。便听宫中有人叫道:“找到少主了。找到少主了!”莫文明大喜。心想找到了少主。你们的性命就没用了。挥刀就向武氏斩落。却听一个雄壮地声音喝道:“住手!”

    却是唐举到了。莫文明对唐举叫道:“唐将军!这个淫妇乱我朝纲。虽万死不足赎其罪……”

    他还没说完。唐举已冷冷道:“有罪没罪。等都督来了再说!这等事情。是你们自己能决定的么?”

    “这等事情。是你们自己能决定的么?”

    只这么轻轻一句话。就把莫文明和郑屈等都说得呆了。莫文明胸口如遭石撞。猛地想起:“是啊。这次我们是取了升龙。可是……以后安南还会是莫家地吗?”

    郑屈也忽然发现。就算让莫文明找到了莫宏。做了辅政王叔祖。安南也未必会成为他地天下。

    “变天了。变天了……”郑屈喃喃自语。他忽然想起明成祖时期的事情来。心道:“也许不是莫、阮地交替了。难道……以后我安南之主。真要成为大明的都统使了?”

    “救命。救命——”武氏反应了过来。挣脱了莫文明。狂奔着逃向唐举。滚在他胯间一边蹭一边哭道:“将军。救命!哀家并无过失。请天朝千万不要相信莫文明地片面之词……”

    唐举毕竟是年轻人。少年得志。易动轻浮之心。先前他没看清武氏的相貌。见她扑过来抱住自己的大腿。忍不住想看看这个能祸乱安南朝政的女人。是怎么样一个艳冠六宫的绝色徐娘。这时低头一看。却见这女人年纪也不小了。皮肤又黑又皱。不由得大倒胃口。哪里还有兴趣?一脚将她踢开。骂道:“滚开!中华是礼仪之邦。见不得你这丑态!”

    武氏哎哟一声。跌在一旁。甚是失落。

    升龙便因被斩首而迅速平定。莫文明当即召集百官。扶少主莫宏登座。“商议国事”。唐举按照李彦直的嘱咐。也不干涉。只是带兵在旁监视。因有他在。安南百官参见莫宏的礼仪便不敢称王。而只称“都统使”。

    百官中有胆子大一点的清流便问莫文明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有“天朝大军”出现在升龙。莫文明道:“天朝听说我朝政乱。故派大军威临。吊民伐罪。清侧定鼎。要使我安南朝政。重归正道。”

    众臣都想:“你这说的是废话。我们担心地是大明的人来了之后还走不走。”

    那老臣也真是大胆。竟然又转头问在一边旁听的唐举:“那么请问将军。如今阮敬已除。我安南已定。将军是不是该带兵回去了呢?”

    唐举哼了一声。说:“我只是前锋。之前领导地军令是夺取升龙。现在地职责是守护升龙。你想知道的事情。等我们都督来了再问吧。”

    他一下子推得一干二净。安南众臣便都无法再问下去。心中不免忐忑。但莫文明控制朝政却已成定局。当下由升龙府尹发出安民告示。大开四门。以示无事。却又派官兵守卫。以防有变。城中百姓。虽则人人心中七上八下。但见明军进城之后未曾骚扰劫掠。一时间却也就没闹出什么事情来。

    第二日殷正茂莫正中到。第三日卢复礼到。到第四日。才报:“都督的大军到城下了!”

    莫宏慌忙率领百官出城相迎。按朝廷官位排列。安南都统使是从二品。掌银印。李彦直却是从一品。位在莫宏之上。莫宏又是败国之主。见到了李彦直地华盖就望尘下拜。李彦直坐在车上。问道:“这是何故?”

    莫宏跪在地上哭道:“败国之君。不敢仰望天朝神将。”

    李彦直叹息一声。脸现怜悯之色。唤李义久将莫宏扶起。又责莫正中、莫文明道:“我和莫都统相差只是一品。大臣相见。用的是这等礼节吗?莫都统年少。不知这一点情有可原。你们却是耄耋老臣了。怎么也这样糊涂!”

    他这几句话。表面听来是替莫宏抱不平。又是尊重安南少主。其实内中隐含玄机——因这几句话完全是按照大明朝内部官员礼仪来说。把这次见面说成是朝中“两大臣相见”。而不是国际交往。也就是把这件事情当做域内之事来看待了。这几句话的微妙区别。所传达的信息。在场却只有寥寥数人能够体会。那些仪仗、父老听见。还都在赞这位李都督宽厚知礼呢。

    进了城。莫宏请李彦直进府居住——这几日在殷正茂地监视下。升龙城内所有违制的名称如“王宫”、“金殿”都改了名字。叫做“都统使府”、“外府”等等。李彦直不肯进去。说道:“哪有客夺主居的道理?”

    对于安南地朝政。也不多作干涉。只是要求他们“一切以方便百姓为上。”

    消息传出。百官都感心安。心道:“大明来地这个都督。威名虽重。但居然并不跋扈。倒像一个文臣。真是难得。”

    又有许多本来就亲华的士子心生仰慕。心想:“天朝大国果然不同凡响。我安南哪有这等气派地大臣?就是主子。也没这等气象。”

    莫文明却将自己的旧时府邸空出来。请李彦直居住。唐举先领兵把屋子清理了个干净。李彦直才进来安歇。太阳下山之后。莫正中亲自到后宫挑选了二十五名佳丽。请李彦直翻牌。李彦直笑着问:“这升龙城中。能款待我地。就是这些?”

    莫家兄弟都感尴尬。莫文明不知如何回答。莫正中脸含羞态道:“安南女子。确实没中原女子娇艳多姿。还请镇海侯包含一

    蒋逸凡在旁边笑嘻嘻问唐举:“听说那个武氏倒是颠倒众生。你见过没?”

    唐举皱眉嘘了一声。说:“什么颠倒众生。一个皮又黑又皱的老太婆而已。你要?我这就抓她来陪你。”

    蒋逸凡连忙摇手:“那算了。那算了。”

    莫正中干笑着。莫文明右手微微发抖。李彦直看见。骂唐举道:“武氏虽然**。毕竟是莫家的人。不可胡说。”又命唐举向莫家道歉。

    唐举老不情愿的。却也不敢违命。李彦直见这二十几个宫女姿色不对胃口。便意兴阑珊。没了兴致。对莫氏兄弟说道:“方才我问这升龙城能款待我的就是这些?不是嫌这些女子不够漂亮。而是说你们不该拿她们来款待我。”

    莫氏兄弟忙问该用什么宝贝来款待。李彦直道:“我中华的圣贤礼法。传到安南也有千年了。道术积之千载。朝堂民间必有饱学之士。所谓贤贤易色。你们不以贤人相荐。叫我见识见识百越之南的学士风流。却献上来宫女佳丽。这叫贤色而易贤——你们这样做。是认为我李哲是爱女色轻道德的小器之徒。还是认为安南全境。并无一二杰出之士可代这二十五名佳丽?”

    莫家兄弟听了这话。羞愧难当。半晌做不得半声来。

    蒋逸凡暗中偷笑。回头却去准备宣传事宜。把这一夜的场景通过各种途径传扬出去。升龙城中的士子听说。在钦佩李彦直的高风亮节之余。都大骂莫家兄弟无耻辱国。

    不过那二十五名宫女也没回去。李彦直让唐举从军中选出二十五名尚未婚娶的有功将士。作主将这二十五名宫女许配给了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增进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友谊。驻越兵将闻讯士气大振。安南士子亦以为镇海侯此举。颇合古法

    至于李彦直和蒋逸凡、唐举等在安南是否另有风流快活之事。史籍无考。也就不得而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