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到兵团
知青专列运行到第四天下午到达终点,这里距边境线已不足一百公里,他们这批两千多知青都被补充到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很快又被分到各团,知青们上了等候在车站卡车。
张鹏分到c团,东北的天黑的早,到达c团团部时,天已经黑透了。坐了几个小时敞篷卡车的知青们几乎冻僵了,鼻涕眼泪流了一脸,有的女知青冻得‘呜呜’的哭起来,李倩和王红被张鹏半扶半抱的拖下卡车,一瘸一拐的遛了几圈,麻木的双脚才感觉到疼痛。
“这地方比咱们那冷多了!”王红呲牙咧嘴的跺着脚吸溜着鼻涕说。
“哈欠!”李倩打了个喷嚏,“是啊!现在咱们那刚刚进入秋天,这里都是冬天了。”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我们就是要在这冰天雪地中磨练自己。”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知青满怀激情的大声说。
“是啊,是啊!你们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了,到时候不叫苦,不哭鼻子,你就是个英雄!”一个过路的胡子拉碴,裹着一件满是油污的破旧军大衣的老知青听到后带着满脸讥笑,不屑的说。
“我们就是要做英雄,我们就是要在这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难道你要做逃兵吗?”男知青听到有人质疑他的话,表决心似得说了一通,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位老知青。
老知青霍然停下脚步,用凌厉的眼神上上下下的打量着那个男知青,‘眼镜男’紧张的如临大敌般握着拳头后退一步,老知青见状突然笑了,眼神中透出一丝怜悯,摇摇头,叹口气走了,他大概是回想起自己刚到兵团时也是这般模样吧。‘眼镜男’被吓得不轻,这么冷的天,不住的擦汗,不敢在言语,灰头耷脑的扛着行李集合去了。
新分来的二百多知青被临时安排在几间库房里。女多男少,女知青占了三间,男知青占了两间。一进屋,热气扑面,屋子正中央的大铁皮炉子烧的通红,炉口上的水壶‘呲呲’地冒着水汽,四周地上铺着厚厚的麦草,大家把各自的行李铺在麦草上,一人一米多宽的地,要挨个睡四十个人。
张鹏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大口袋似的军用背囊装着铺盖,一个一米见方,一尺多厚的牛皮箱子装着换洗衣裳,加上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戴的帽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父亲张全义当年在东北四野时用的一块厚厚的羊毛毡,一条狼皮褥子还有一顶上好的狗皮帽子都给了他,背囊和箱子是父母结婚时战友送的――缴获的日本货。张鹏找了个角落铺好行李,一面靠墙,虽然冷点,但这样自己就有了个相对安全的半封闭空间。
安顿好住的地方,大家又被集合起来,带到团部食堂吃晚饭,张鹏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面条,上车饺子,下车面,只要和军队沾边的基本都时兴这一套。在炊事班的日子不是白混的,张鹏扫了眼锅里的面,看看吃饭的人,估计也就‘一人一碗零一勺’不够吃啊,同样数量的面粉,蒸馒头够吃,做面条肯定不够,看来这的炊事员是个新手。
别人吃不饱,并不能说张鹏也吃不饱,这种场面他见多了,每个人的餐具都一样――一个大号铝饭盒,他没像其他人那样,上来就盛满,而是盛了多半饭盒。别人还没吃完,他已经先吃完又去盛了满满一饭盒,等吃饭快的再去盛第二碗,还能抢点,吃饭慢的,只有喝面汤了!
张鹏吃饱喝足,回到宿舍,先用热水烫过脚,解解乏,把潮乎乎的鞋垫从鞋里掏出来,搭在鞋面上晾干,明早再穿。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不脱衣服直接进被窝和衣而眠,认为这样厚点睡觉暖和,他只穿衬衣衬裤钻进被窝,再把棉衣大衣压在上面,这样睡其实更暖和。这几天,除了趴着睡就是靠着睡,身体未着过地儿,乏得厉害,大家都没心思说话,很快屋里鼾声四起,都进入梦乡了。
东北的天黑的早,同样亮的早。第二天清晨,张鹏起床后,天已大亮,他依然按在部队时的习惯整理内务,被子大衣叠成‘豆腐块’,褥单抻直抚平。洗漱完,开饭还早,信步走出院子。也许是因为农忙,街上见不到几个人,一条马路从东走到西也就半个小时,不过倒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侧分布着供销社,招待所、邮政所,卫生院、兽医站、储蓄所还有一个大众小吃部,三层的俱乐部是这里的最高建筑。旁边几座小工厂传出机器的轰鸣声,广播站的大喇叭正在播报新闻和报纸摘要,告诉人们祖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美帝苏修’的人民正在遭罪,从外表看简直就是一个乡村小镇,如果不是穿着军装的团警卫连战士喊着‘一、二、三、四’从街上整齐地跑过,张鹏绝不会把这里和军队联系在一起。
早饭后,新来的知青编成临时班排,团里派来几个教员,给大家讲课,主要是讲兵团的历史沿革,老一辈农场职工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北大荒,开发建设祖国的粮仓,又讲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大批复转军人和各地知青来到这里,一边开荒生产,一边拿枪保卫边疆,防范‘苏修’的侵略,取得重大的成绩,多次受到党中央的表彰,最后是告诫大家一定要听党的话,遵守部队的纪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连续几天的思想教育,张鹏知道这里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开垦了大量农田,生产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建立了已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大格局,生活条件比也从前有了很大改善,起码能吃的饱,不再住‘地窝子’了。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中苏关系虽有改善,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边境上已经没有大规模武装冲突发生,小摩擦与派遣特务越界搞破坏,刺探情报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天中午,张鹏像往常一样到食堂吃饭,走到门口,没听到往日乱哄哄的喧闹声,静悄悄的,难道来早了,张鹏抬手看看表,时间正好啊,再说是听到开饭号才来的。张鹏疑惑的掀开门帘走进食堂,里面的情况让他吃了一惊。好看的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张鹏分到c团,东北的天黑的早,到达c团团部时,天已经黑透了。坐了几个小时敞篷卡车的知青们几乎冻僵了,鼻涕眼泪流了一脸,有的女知青冻得‘呜呜’的哭起来,李倩和王红被张鹏半扶半抱的拖下卡车,一瘸一拐的遛了几圈,麻木的双脚才感觉到疼痛。
“这地方比咱们那冷多了!”王红呲牙咧嘴的跺着脚吸溜着鼻涕说。
“哈欠!”李倩打了个喷嚏,“是啊!现在咱们那刚刚进入秋天,这里都是冬天了。”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我们就是要在这冰天雪地中磨练自己。”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知青满怀激情的大声说。
“是啊,是啊!你们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了,到时候不叫苦,不哭鼻子,你就是个英雄!”一个过路的胡子拉碴,裹着一件满是油污的破旧军大衣的老知青听到后带着满脸讥笑,不屑的说。
“我们就是要做英雄,我们就是要在这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难道你要做逃兵吗?”男知青听到有人质疑他的话,表决心似得说了一通,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位老知青。
老知青霍然停下脚步,用凌厉的眼神上上下下的打量着那个男知青,‘眼镜男’紧张的如临大敌般握着拳头后退一步,老知青见状突然笑了,眼神中透出一丝怜悯,摇摇头,叹口气走了,他大概是回想起自己刚到兵团时也是这般模样吧。‘眼镜男’被吓得不轻,这么冷的天,不住的擦汗,不敢在言语,灰头耷脑的扛着行李集合去了。
新分来的二百多知青被临时安排在几间库房里。女多男少,女知青占了三间,男知青占了两间。一进屋,热气扑面,屋子正中央的大铁皮炉子烧的通红,炉口上的水壶‘呲呲’地冒着水汽,四周地上铺着厚厚的麦草,大家把各自的行李铺在麦草上,一人一米多宽的地,要挨个睡四十个人。
张鹏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大口袋似的军用背囊装着铺盖,一个一米见方,一尺多厚的牛皮箱子装着换洗衣裳,加上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戴的帽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父亲张全义当年在东北四野时用的一块厚厚的羊毛毡,一条狼皮褥子还有一顶上好的狗皮帽子都给了他,背囊和箱子是父母结婚时战友送的――缴获的日本货。张鹏找了个角落铺好行李,一面靠墙,虽然冷点,但这样自己就有了个相对安全的半封闭空间。
安顿好住的地方,大家又被集合起来,带到团部食堂吃晚饭,张鹏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面条,上车饺子,下车面,只要和军队沾边的基本都时兴这一套。在炊事班的日子不是白混的,张鹏扫了眼锅里的面,看看吃饭的人,估计也就‘一人一碗零一勺’不够吃啊,同样数量的面粉,蒸馒头够吃,做面条肯定不够,看来这的炊事员是个新手。
别人吃不饱,并不能说张鹏也吃不饱,这种场面他见多了,每个人的餐具都一样――一个大号铝饭盒,他没像其他人那样,上来就盛满,而是盛了多半饭盒。别人还没吃完,他已经先吃完又去盛了满满一饭盒,等吃饭快的再去盛第二碗,还能抢点,吃饭慢的,只有喝面汤了!
张鹏吃饱喝足,回到宿舍,先用热水烫过脚,解解乏,把潮乎乎的鞋垫从鞋里掏出来,搭在鞋面上晾干,明早再穿。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不脱衣服直接进被窝和衣而眠,认为这样厚点睡觉暖和,他只穿衬衣衬裤钻进被窝,再把棉衣大衣压在上面,这样睡其实更暖和。这几天,除了趴着睡就是靠着睡,身体未着过地儿,乏得厉害,大家都没心思说话,很快屋里鼾声四起,都进入梦乡了。
东北的天黑的早,同样亮的早。第二天清晨,张鹏起床后,天已大亮,他依然按在部队时的习惯整理内务,被子大衣叠成‘豆腐块’,褥单抻直抚平。洗漱完,开饭还早,信步走出院子。也许是因为农忙,街上见不到几个人,一条马路从东走到西也就半个小时,不过倒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侧分布着供销社,招待所、邮政所,卫生院、兽医站、储蓄所还有一个大众小吃部,三层的俱乐部是这里的最高建筑。旁边几座小工厂传出机器的轰鸣声,广播站的大喇叭正在播报新闻和报纸摘要,告诉人们祖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美帝苏修’的人民正在遭罪,从外表看简直就是一个乡村小镇,如果不是穿着军装的团警卫连战士喊着‘一、二、三、四’从街上整齐地跑过,张鹏绝不会把这里和军队联系在一起。
早饭后,新来的知青编成临时班排,团里派来几个教员,给大家讲课,主要是讲兵团的历史沿革,老一辈农场职工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北大荒,开发建设祖国的粮仓,又讲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大批复转军人和各地知青来到这里,一边开荒生产,一边拿枪保卫边疆,防范‘苏修’的侵略,取得重大的成绩,多次受到党中央的表彰,最后是告诫大家一定要听党的话,遵守部队的纪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连续几天的思想教育,张鹏知道这里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开垦了大量农田,生产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建立了已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大格局,生活条件比也从前有了很大改善,起码能吃的饱,不再住‘地窝子’了。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中苏关系虽有改善,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边境上已经没有大规模武装冲突发生,小摩擦与派遣特务越界搞破坏,刺探情报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天中午,张鹏像往常一样到食堂吃饭,走到门口,没听到往日乱哄哄的喧闹声,静悄悄的,难道来早了,张鹏抬手看看表,时间正好啊,再说是听到开饭号才来的。张鹏疑惑的掀开门帘走进食堂,里面的情况让他吃了一惊。好看的尽在,告诉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