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星
字体: 16 + -

第三章 入手(2)

第二天吃完早饭,蓝煜星,林清雅,袁小刚,还有架驶员老杨,一行四人,乘一辆红旗世纪星,直奔100公里外的p县。

j省经济发达,省里对相对贫穷的j北几个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扶持力度很大,j北和江南一样,基本上做到了高速公路成环成网县县通。

s市情况又稍微特殊一点,作为在江北第一工业城市,前几年财政状况较好,早早喊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以s市为中心,修了两条一级公路,一条经t县横穿县级市x市到p县,一条直通n县。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观,每一条线都是两条路并驾齐驱,一条高速,一条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了干净而空旷,偶尔有几辆小车和路过的货车驶过,而那条一级公路上却是车水马龙,各种各样的农运车、大小客车和货车连成长龙,川流不息。

市纪委书记冯得明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人,他要求,如果不是紧急公务,纪委机关的办公车辆,一律不准走高速,这样一来一回就可以省一百块钱。

车辆从s市出发,渐行渐远,看到的景观也渐渐不同。

楼房越来越矮,出了市区进入t县地界,就是大片的田野和一个一个的小村庄,沿路的村庄可能相对富裕些,不少人家盖上了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房,但式样都比较单一,贴着白磁砖,显得有些俗气。

偶尔驶过一个小城镇,人流和车流便会密集起来,让单调的旅程多了一些生机。

老杨在纪委是老驾驶员了,曾经伴过好几任书记,现在年龄大了,不象年轻人那么活泛,领导人也不大用他,他这辆车子就成了单位里的公用车辆,林清雅来了没有车坐,这辆车暂时定给了她。

见惯了世事沉浮,又是老资格,老杨便有些玩世不恭,谁也不大放在眼里,谁的帐也不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没什么顾忌。

一路上,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蓝煜星基本没有说话,林清雅虽然是个极沉静的人,但初到农村,眼前从所未见的新鲜景象激发起了她的好奇心,不时地会问这问那,袁小刚很想回答,但偶而张嘴便被快言快语的老杨打断了话题,而且,他也的确没有见多识广的老杨了解农村的情况,说的不对还会被讥笑,感觉很是憋屈。

车辆进入x县,路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塑料大棚,一眼看不到边,由于天气还热,上面的塑料布已经被撤走,所有的大棚建得都是一个式样,混凝土围墙,细竹龙骨,看起来显得整齐而壮观。

对这个林清雅,还是认识的,便说:“这里的农民都种菜呢,应该比种粮收入高吧!”袁小刚终于逮住了一个机会:“那是,一亩园十亩田嘛,种菜的经济效益和种粮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切,袁主任你老外了吧。”

老杨一张嘴袁小刚就害怕。

“这里流行一句话,要想富,别靠路;要想穷,建大棚。

头两年x市领导要求路边全种塑料大棚,老百姓被害惨了。”

一句话激起了林清雅的好奇心:“那是为什么?”“唉!”老杨叹了口气:“前年省里来了个领导,还是个女的,分管农业,狗屁不通还瞎指挥,说什么喜看稻黍千重浪,农民增收没希望,要求搞结构调整,提高粮经比便,多种经济作物,少种粮食,好端端的稻麦两季田全给改成了塑料大棚。”

“这也没什么错啊,种菜不比种水稻强?”林清雅追问。

“话是这么说,种菜是比种粮食强。

不过,这两年农村人年轻力壮的全都出去打工了,打工比种菜挣钱,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种菜耗时耗力,没有劳力是不行的。

但不建又不行,很多人家建了大棚以后在里面种麦子,可上头来人了,就得把塑料布给捂上,这一捂不要紧,小麦遇高温疯长,第二年结穗的时候全倒了,颗粒无收。

还有,一亩地大棚,建起来要大几千块钱呢,你说,这不作孽嘛!”说到这儿,老杨话锋一转:“要说英明,那还得数咱谈书记。”

“哪个谈书记啊?”袁小刚没弄清楚,问了一句。

“就是咱组织部的谈部长,我是p县人,p县人都叫谈部长谈书记,从来不变。”

“那是为什么?”这回问的是林清雅。

谈部长?这不是晶晶的爸爸嘛,蓝煜星把耳朵竖了起来。

“为什么?因为人家能干事呗。

谈书不种菜,他种树!p县是沙土地,土好水好,插根筷子在地里都能活,老百姓就喜欢栽树。

谈书记来了以后,把房前屋后,沟渠田埂全栽了杨树,那长得叫一个快,一年下来就有手脖子那么粗,三年载了好几千万棵。

这一载不要紧,全国各地都知道p县树多,本地的,外地的,在p县办了无数的木材加工厂,现在的p县,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上千家,不但本地的树不够用,全国各地的木材都往这儿运,现在的p县,是全国最大的杨树板材集散地。

马上就到p县了,你们能看到。”

车子很快驶进了p县的地界。

果不其然,路两旁甚至田地边全是一排排整齐的杨树,棵棵都有碗口那么精,现在正值初秋季节,杨树长得最是茂盛,浓浓的树荫遮住了路面,蓝煜星感觉呼入的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我说的没错吧?”老杨的话透出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好象这树都是他载的一样。

其实,何止是这些树,一切可以见到的,都体现了两个字:繁荣。

路上的车流量明显比在x市的那一段要大,大小货车一辆接着一辆,车上装的,要么是一段一段被锯得尺寸整齐的木头,还有很多集装箱动输车,它们把这里的木材加工成品拉到全国的东西南北,甚至漂洋过海,运到世界各地。

每过一个村庄,浓荫的外面,全都晾晒着成行成列的木板,不时见到一两辆大货着停在村头,农民把加工好的半成品卖给各个深加工的厂家,便可以换来一叠厚厚的钞票,他们用手指蘸着唾沫数着钱,脸上扬溢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的满足。

看到这些,蓝??星无限感慨:“官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当干部能当到这份上,应该知足了。”